大齊皇宮,勤政殿。
夏日炎炎,勤政殿裏麵放了許多冰塊卻也炎熱。今日的勤政殿依舊陰雲密布,炎熱的天氣也不能緩和殿中壓抑的氣氛。小皇帝愁眉苦臉,對著麵前的奏折唉聲歎氣。小皇帝年方五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歲,自然是坐不住那幾個時辰的龍椅,改不了那麽多奏折。他不是不想偷懶,隻是目光飄向身旁時卻又膽怯地舉起偷偷摸摸放下的手,繼續萎靡不振地批閱奏折。
小皇帝的身旁站著一位穿著素麗的女子,大齊年輕貌美的太後娘娘眼神平靜,沒什麽波動地開口道:“太傅稍後就到,皇帝是要當著太傅的麵批閱這些折子?哀家覺得可行,隻是不知太傅會如何看待此事。”
大齊太後,誅殺先帝,鐵血手腕,鎮壓朝廷,不過區區五年,朝中有一半勢力是太後黨羽。上位過程充滿血腥的太後卻將先帝同皇貴妃生下的小皇帝一點點養大,讓他坐在龍椅上執政,從不幹涉小皇帝的決定,但也從不許小皇帝反駁她的決定。
這樣的太後看起來頗為矛盾,小皇帝才不管這些,他頗為親近自幼撫養他的太後,盡管太後對外總是懶懶散散或是冷著臉,但小皇帝就是不怕她,總是高高興興地貼上去,撒嬌賣萌無所不用。
但太傅是當朝大儒,曆經四朝風雨,性格古板迂腐,講學能力當世無人能出其右,是堅定的保皇黨,但地位頗高,小老頭敢直言進諫。太傅教導小皇帝頗為嚴格正經,小皇帝極為害怕他。若是讓他知曉小皇帝如此消極,自然是要罰的。
小皇帝苦著臉,近些日子太傅教學的內容從基礎的講學變成了對治國的考究,對於五歲的小皇帝來說還是有些深奧,苦的小皇帝臉上的嬰兒肥都消減不少,近些日子批改太後刻意留下的簡單的奏折都有些吃力。
太後見他苦著臉也沒有再說什麽,沉默了會轉身離開,臨走前還是告誡小皇帝:“今日之事今日畢,皇帝還是早些完成的好,免得被太傅找到由頭,罰抄課文。”最後那句話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每一次都無視小皇帝淚眼汪汪模樣的太後平靜地走出勤政殿,對身旁的大太監道:“雲夏,去太傅府中告知一聲,這幾日進宮的時辰可以稍晚些。”
大太監雲夏低著頭應了一聲:“諾。”
太後娘娘漫不經心地想著,養小孩真是不容易,皇家的小孩更不容易,還得提防著不要累死了。
身旁的大宮女被派到太後身邊不過兩個月,便能走在太後身旁。她斟酌後小心開口道:“太後娘娘,定遠大將軍的折子……”
太後沒有迴頭,聲音平靜:“慎言。”
太後性子其實有些懶散,但這是她一早便撒下去的網,她想著,又是哪個不長眼的塞過來的傻丫頭,才幾個月就敢來試探,這不就上鉤了。
太後沒有迴頭,隻是隨意地點了點指尖,暗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大宮女身後,砍在其脖子上,宮女還沒有來得及求饒便暈了過去。戴著黑色麵具的暗衛沉默地站在原地,等著太後發令。
太後:“帶走吧,能問出多少便問多少,人得活著把情報吐出來再死。”暗衛領命,沉默地將宮女拖走。
身後的一群宮女太監沒有發出什麽聲音,默默調整了站位,另外一個大宮女頂上,輕快地衝著娘娘笑道:“雀枝可是被娘娘嚇了一跳,娘娘這幾月來對奴婢可是冷落的緊。”
太後這時偏了頭剮了一眼油嘴滑舌的大宮女,語氣倒是輕快了些:“雀枝姑姑不是去別宮當女官了,怎麽還想得起哀家來?”
雀枝抿了抿唇,勾起一個笑:“奴婢不過是出去了幾日,難不成娘娘就不認奴婢了?”
太後做了一個局,作為她的貼身大宮女的雀枝被派去別宮幾個月,內務府便送了一個新的大宮女過來,不過短短兩個月就露了馬腳。實際上,雀枝並未離開太後多久,不過短短兩個禮拜便迴來了,藏了身形躲在外院,隻等那個間諜暴露。
太後沒有接話。雀枝察覺到主子心情似乎不是很好,斟酌著開口道:“定遠大將軍前幾日成婚了,那位身世清白,是邊疆一位富商家的嫡女,看起來就是大將軍喜歡的模樣......清寧郡主去看過了,是良配。”
太後並未對這些消息發表什麽評價,隻是點了點頭,聽不出喜怒:“如此也好,定遠大將軍能獲此良配,哀家心中甚是歡喜。”
聽不出來一點的歡喜。雀枝心想。
“今夏禦花園的荷花開的不錯,哀家許久未去禦花園了,去看看也不錯。”
禦花園。
“大周的質子?這張臉長得倒是還可以。”囂張跋扈的女聲遠遠傳來,帶著不可一世的高傲,“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質子,還以為自己是什麽皇子嗎?見到本郡主怎麽不下跪?”
還有另外一個略帶擔憂的女聲勸導道:“郡主,算了吧,這可是在宮中,萬一衝撞了哪位貴人,王爺怪罪下來……”
“怕什麽,父王向來最是疼我,再說了現在宮中哪裏還有幾個貴人。就算衝撞了誰,誰會為了一個質子為難本郡主?”
太後娘娘皺眉,反而笑道:“雀枝,可聽出來了是誰?”
雀枝細細聽了一會,恭敬地迴答道:“瀚王嫡女,雅韻郡主。”瀚王封地在一片富饒之地,養著一些私兵,瀚王嫡女這般嬌縱也是自然。
太後笑了聲,帶著幾分不明的惡意:“去看看那個倒黴的大周質子怎麽招惹金貴的雅韻郡主了。”
雀枝領命,正要上前去,突然被太後叫住:“不必,哀家親自去。”
齊雅韻挑起麵前跪著的男子的下巴,沉默不語的大周質子並未抬起眼睛,隻是溫潤開口勸道:“郡主,我雖為質子,但依舊是大齊的客人,郡主此番做派,有失皇室風範。”
齊雅韻嗤笑一聲,言語中有些嘲諷:“不過是個階下囚,如今還端著皇室的做派給誰看。你在這宮中五年,不過是誰都可以踩兩腳的廢物罷了,居然還敢自稱大齊的客人。大齊的臉麵不是給你這種廢物的。那個妖婦……”
她對這個敵國送來的質子的事情倒是一清二楚,太後這般想著,戲台已經搭好了,該她上場了。
“哀家來的不巧了,竟不知郡主在代皇室行事。”太後漫不經心地開口堵住雅韻郡主的話,冷漠異常,“瀚王教養得不錯。”
齊雅韻冷眼望了太後一眼,說道:“我竟是不知太後娘娘有聽人牆角的癖好。”
身後的侍女一臉驚恐,但是堵不住自家郡主的嘴,隻能惶恐地跪下,求饒道:“太後娘娘萬福,郡主今日隨王爺進宮不小心迷了路,並非有意衝撞娘娘……”
“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退下。”齊雅韻訓斥了一聲,她同太後娘娘一同長大,後來跟著父王迴了封地。五年前聽聞昔日好友弑夫奪權,令諸王無詔不得迴京,故這是五年以來她第一次見到太後,心中感情極為複雜。
太後手輕輕搭在雀枝的手心中,姿態隨意但不失皇室風範,她並未怪罪,隻是道:“怎麽,五年未曾迴過京,禮儀也丟了?”
齊雅韻愣了一下,隨即冷笑一聲,卻是行了個禮,道:“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太後沒什麽表情地轉向剛剛起就低著頭的大周質子,抬了抬手:“質子請起。”
這是周澤年與那位太後娘娘的初見,此前他被送來大齊為質時,太後並未見他,隻是命人將他安排在後宮中,自生自滅。
五年前,大周戰敗派人求和,高坐高台的太後娘娘不怎麽在意地開口,道:“要個皇子,長得像玄德帝的最好。”此言一出,朝野寂靜,無人敢反駁太後娘娘。誰人不知,被太後娘娘親手殺死的玄德皇帝生母怡妃娘娘,是大周送來和親的公主。太後娘娘仿佛來了興致,朝使者道:“長得越像,割讓的城池越少。”於是,周澤年被送過來了,隨行的還有減至十座城池的大周疆土。
周澤年並沒有直接起身,反而行了禮,聲音平靜的仿佛受委屈的不是他:“大周八皇子周澤年,見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太後娘娘目光一閃,仿佛想起來些什麽,興致勃勃地開了口:“大周的八皇子?抬起頭來。”
齊雅韻看著那張跟堂兄極為相似的臉出現在太後麵前,那位隨心所欲的太後眼睛都亮了,她說:“來人,去請太醫到慈寧宮,帶上質子迴宮。”
齊雅韻臉色一白,嚐試阻止太後:“太後娘娘不可,質子出現在禦花園本就可疑,帶迴太後寢宮更是沒有先例……”
太後眼神冷淡:“怎麽,雅韻郡主要同哀家談規矩?”
齊雅韻閉上了嘴,父王告訴她,上次有人進言,太後臨朝不合祖製。後來就再也沒有人敢提及此事。
“再說了,這不就是你的目的嗎。”
齊雅韻猛然抬頭,卻隻看見太後遠去的背影。她咬牙,就知道瞞不過她。
夏日炎炎,勤政殿裏麵放了許多冰塊卻也炎熱。今日的勤政殿依舊陰雲密布,炎熱的天氣也不能緩和殿中壓抑的氣氛。小皇帝愁眉苦臉,對著麵前的奏折唉聲歎氣。小皇帝年方五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歲,自然是坐不住那幾個時辰的龍椅,改不了那麽多奏折。他不是不想偷懶,隻是目光飄向身旁時卻又膽怯地舉起偷偷摸摸放下的手,繼續萎靡不振地批閱奏折。
小皇帝的身旁站著一位穿著素麗的女子,大齊年輕貌美的太後娘娘眼神平靜,沒什麽波動地開口道:“太傅稍後就到,皇帝是要當著太傅的麵批閱這些折子?哀家覺得可行,隻是不知太傅會如何看待此事。”
大齊太後,誅殺先帝,鐵血手腕,鎮壓朝廷,不過區區五年,朝中有一半勢力是太後黨羽。上位過程充滿血腥的太後卻將先帝同皇貴妃生下的小皇帝一點點養大,讓他坐在龍椅上執政,從不幹涉小皇帝的決定,但也從不許小皇帝反駁她的決定。
這樣的太後看起來頗為矛盾,小皇帝才不管這些,他頗為親近自幼撫養他的太後,盡管太後對外總是懶懶散散或是冷著臉,但小皇帝就是不怕她,總是高高興興地貼上去,撒嬌賣萌無所不用。
但太傅是當朝大儒,曆經四朝風雨,性格古板迂腐,講學能力當世無人能出其右,是堅定的保皇黨,但地位頗高,小老頭敢直言進諫。太傅教導小皇帝頗為嚴格正經,小皇帝極為害怕他。若是讓他知曉小皇帝如此消極,自然是要罰的。
小皇帝苦著臉,近些日子太傅教學的內容從基礎的講學變成了對治國的考究,對於五歲的小皇帝來說還是有些深奧,苦的小皇帝臉上的嬰兒肥都消減不少,近些日子批改太後刻意留下的簡單的奏折都有些吃力。
太後見他苦著臉也沒有再說什麽,沉默了會轉身離開,臨走前還是告誡小皇帝:“今日之事今日畢,皇帝還是早些完成的好,免得被太傅找到由頭,罰抄課文。”最後那句話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每一次都無視小皇帝淚眼汪汪模樣的太後平靜地走出勤政殿,對身旁的大太監道:“雲夏,去太傅府中告知一聲,這幾日進宮的時辰可以稍晚些。”
大太監雲夏低著頭應了一聲:“諾。”
太後娘娘漫不經心地想著,養小孩真是不容易,皇家的小孩更不容易,還得提防著不要累死了。
身旁的大宮女被派到太後身邊不過兩個月,便能走在太後身旁。她斟酌後小心開口道:“太後娘娘,定遠大將軍的折子……”
太後沒有迴頭,聲音平靜:“慎言。”
太後性子其實有些懶散,但這是她一早便撒下去的網,她想著,又是哪個不長眼的塞過來的傻丫頭,才幾個月就敢來試探,這不就上鉤了。
太後沒有迴頭,隻是隨意地點了點指尖,暗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大宮女身後,砍在其脖子上,宮女還沒有來得及求饒便暈了過去。戴著黑色麵具的暗衛沉默地站在原地,等著太後發令。
太後:“帶走吧,能問出多少便問多少,人得活著把情報吐出來再死。”暗衛領命,沉默地將宮女拖走。
身後的一群宮女太監沒有發出什麽聲音,默默調整了站位,另外一個大宮女頂上,輕快地衝著娘娘笑道:“雀枝可是被娘娘嚇了一跳,娘娘這幾月來對奴婢可是冷落的緊。”
太後這時偏了頭剮了一眼油嘴滑舌的大宮女,語氣倒是輕快了些:“雀枝姑姑不是去別宮當女官了,怎麽還想得起哀家來?”
雀枝抿了抿唇,勾起一個笑:“奴婢不過是出去了幾日,難不成娘娘就不認奴婢了?”
太後做了一個局,作為她的貼身大宮女的雀枝被派去別宮幾個月,內務府便送了一個新的大宮女過來,不過短短兩個月就露了馬腳。實際上,雀枝並未離開太後多久,不過短短兩個禮拜便迴來了,藏了身形躲在外院,隻等那個間諜暴露。
太後沒有接話。雀枝察覺到主子心情似乎不是很好,斟酌著開口道:“定遠大將軍前幾日成婚了,那位身世清白,是邊疆一位富商家的嫡女,看起來就是大將軍喜歡的模樣......清寧郡主去看過了,是良配。”
太後並未對這些消息發表什麽評價,隻是點了點頭,聽不出喜怒:“如此也好,定遠大將軍能獲此良配,哀家心中甚是歡喜。”
聽不出來一點的歡喜。雀枝心想。
“今夏禦花園的荷花開的不錯,哀家許久未去禦花園了,去看看也不錯。”
禦花園。
“大周的質子?這張臉長得倒是還可以。”囂張跋扈的女聲遠遠傳來,帶著不可一世的高傲,“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質子,還以為自己是什麽皇子嗎?見到本郡主怎麽不下跪?”
還有另外一個略帶擔憂的女聲勸導道:“郡主,算了吧,這可是在宮中,萬一衝撞了哪位貴人,王爺怪罪下來……”
“怕什麽,父王向來最是疼我,再說了現在宮中哪裏還有幾個貴人。就算衝撞了誰,誰會為了一個質子為難本郡主?”
太後娘娘皺眉,反而笑道:“雀枝,可聽出來了是誰?”
雀枝細細聽了一會,恭敬地迴答道:“瀚王嫡女,雅韻郡主。”瀚王封地在一片富饒之地,養著一些私兵,瀚王嫡女這般嬌縱也是自然。
太後笑了聲,帶著幾分不明的惡意:“去看看那個倒黴的大周質子怎麽招惹金貴的雅韻郡主了。”
雀枝領命,正要上前去,突然被太後叫住:“不必,哀家親自去。”
齊雅韻挑起麵前跪著的男子的下巴,沉默不語的大周質子並未抬起眼睛,隻是溫潤開口勸道:“郡主,我雖為質子,但依舊是大齊的客人,郡主此番做派,有失皇室風範。”
齊雅韻嗤笑一聲,言語中有些嘲諷:“不過是個階下囚,如今還端著皇室的做派給誰看。你在這宮中五年,不過是誰都可以踩兩腳的廢物罷了,居然還敢自稱大齊的客人。大齊的臉麵不是給你這種廢物的。那個妖婦……”
她對這個敵國送來的質子的事情倒是一清二楚,太後這般想著,戲台已經搭好了,該她上場了。
“哀家來的不巧了,竟不知郡主在代皇室行事。”太後漫不經心地開口堵住雅韻郡主的話,冷漠異常,“瀚王教養得不錯。”
齊雅韻冷眼望了太後一眼,說道:“我竟是不知太後娘娘有聽人牆角的癖好。”
身後的侍女一臉驚恐,但是堵不住自家郡主的嘴,隻能惶恐地跪下,求饒道:“太後娘娘萬福,郡主今日隨王爺進宮不小心迷了路,並非有意衝撞娘娘……”
“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退下。”齊雅韻訓斥了一聲,她同太後娘娘一同長大,後來跟著父王迴了封地。五年前聽聞昔日好友弑夫奪權,令諸王無詔不得迴京,故這是五年以來她第一次見到太後,心中感情極為複雜。
太後手輕輕搭在雀枝的手心中,姿態隨意但不失皇室風範,她並未怪罪,隻是道:“怎麽,五年未曾迴過京,禮儀也丟了?”
齊雅韻愣了一下,隨即冷笑一聲,卻是行了個禮,道:“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太後沒什麽表情地轉向剛剛起就低著頭的大周質子,抬了抬手:“質子請起。”
這是周澤年與那位太後娘娘的初見,此前他被送來大齊為質時,太後並未見他,隻是命人將他安排在後宮中,自生自滅。
五年前,大周戰敗派人求和,高坐高台的太後娘娘不怎麽在意地開口,道:“要個皇子,長得像玄德帝的最好。”此言一出,朝野寂靜,無人敢反駁太後娘娘。誰人不知,被太後娘娘親手殺死的玄德皇帝生母怡妃娘娘,是大周送來和親的公主。太後娘娘仿佛來了興致,朝使者道:“長得越像,割讓的城池越少。”於是,周澤年被送過來了,隨行的還有減至十座城池的大周疆土。
周澤年並沒有直接起身,反而行了禮,聲音平靜的仿佛受委屈的不是他:“大周八皇子周澤年,見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太後娘娘目光一閃,仿佛想起來些什麽,興致勃勃地開了口:“大周的八皇子?抬起頭來。”
齊雅韻看著那張跟堂兄極為相似的臉出現在太後麵前,那位隨心所欲的太後眼睛都亮了,她說:“來人,去請太醫到慈寧宮,帶上質子迴宮。”
齊雅韻臉色一白,嚐試阻止太後:“太後娘娘不可,質子出現在禦花園本就可疑,帶迴太後寢宮更是沒有先例……”
太後眼神冷淡:“怎麽,雅韻郡主要同哀家談規矩?”
齊雅韻閉上了嘴,父王告訴她,上次有人進言,太後臨朝不合祖製。後來就再也沒有人敢提及此事。
“再說了,這不就是你的目的嗎。”
齊雅韻猛然抬頭,卻隻看見太後遠去的背影。她咬牙,就知道瞞不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