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辰暗自掐算了下時間,估摸著至少還得半個時辰才能完成產業過戶交接,未免被朱全章察覺出問題,便打算再多拖延一陣。
離開亭子,去到堂屋之內,朱全章命人燒了兩盆碳爐置於屋內。
“咱們接著說剛才未說完之事。”
有了取暖炭爐,整個人的精神也跟著好了許多。
朱全章吐出一口濁氣,緩緩開口道:“聖上要廢立政事堂,這事兒不是什麽秘密,聖上也沒有要刻意隱瞞這一點,你可知道為何?”
江景辰稍作沉吟,迴應道:“是在試探。”
朱全章搖頭,說道:“對,也不對。政事堂乃是高祖皇帝設立,代代流傳至今,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製衡帝權。”
倒也不是什麽高深的權謀之術,說來也簡單,無非就是占了祖宗律法之利,
若非如此,聖上隻需隨便找個理由,一句話就能廢除政事堂。
這樣充分證明了一件事:能壓得聖上使其無力招架,還得是聖上的祖宗。
天大地大,祖宗的規矩最大。
曆任帝王都不曾有過廢除政事堂的念頭,唯獨當今聖上生出此念。
實在令人費解。
朱全章長歎一聲,緊跟著說道:“聖意並非聖諭,即便全天下人都知道聖上要廢除政事堂,但......隻要聖上金口未開,任何人都無法挑出錯來。”
所有人都知道是聖意,偏聖上一句相關的話都沒說。
那麽問題就來了,大家是如何知道聖意?
這事兒可不像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
江景辰暫時無法揣度當中深意,也不願在這件事情上多費心思,當即轉言道:“大人先前說安王已經在著手準備對付下官,不知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
“你是想問安王準備如何對付你吧。”
朱全章笑了笑,緊跟著說道:“具體事宜老夫並不清楚,隻知曉前段時間安王曾私下頻繁接觸一位外來之人,想來是他在為安王出謀劃策。”
江景辰心思一動,追問道:“大人可知那人是誰?”
朱全章點頭道:“自然是知曉。”
一句話之後便不再開口。
江景辰會意,失笑道:“隻用一個人名來換,未免少了些份量。”
朱全章淡淡開口道:“若是再加上一個人呢?”
江景辰詢問道:“何人?”
朱全章這次並未有所隱瞞,直言道:“費興侖。”
江景辰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詫異之色,故作疑惑道:“這人是誰?”
朱全章目光掃過,帶著些許笑意,緩緩開口道:“就在前不久,此人把江鳩交到了士鈺手中......哦,對了,可是需要再問問江鳩是誰?”
江景辰並未接這話頭,笑了笑,轉問道:“大人想怎麽換?”
朱全章稍作思索,迴應道:“費興侖是沈相身邊幕僚,老夫不知他為何會關注上你,但既然已經牽扯進來,想來是不會隻為了與你玩鬧一番。此人頗為難纏,若是有意為難,必會是你日後一大勁敵。”
江景辰靜靜的聽著,期間並未搭話。
朱全章自顧自繼續說道:“費興侖拋出江鳩為誘餌,定是在謀劃些什麽,士鈺也是他計劃中的一環。甚至......你此刻的決定,也在他的預料當中。”
江景辰笑了笑,不置可否,依舊沒有半點想要開口的意思。
不見兔子不撒鷹!
朱全章摩挲著手中,視線落在赤紅碳火之上,緩緩開口道:“老夫可以幫你找到他,至於要如何處置都隨你,老夫甚至可以幫你善後。”
江景辰挑眉道:“隻為無罪釋放?”
朱全章長歎了一口氣,說道:“士鈺犯了糊塗,一時行差踏錯,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夫覺得,應當再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娶一個好妻子,傍上一個好嶽父,是個人的幸運,也是一種實力。
若是用楊士鈺能換一個費興侖,無疑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雖然目前費興侖還未射中手中暗箭,但也正是因此才最讓人擔心。
兩者相比之下,楊士鈺則變得微不足道。
江景辰權衡利弊,慎重思考之後,開口道:“當是給大人一個麵子,下官可以既往不咎,但醜話說在前頭,所再有下次......”
不等聽完,朱全章順勢接口道:“任君處置,老夫絕不過問。”
江景辰點了點頭,算是應承下來,隨後轉問道:“還請大人告知,安王私下接觸之人是誰?”
朱全章迴答道:“那人叫莊延朔,出自濠州莊氏,頗有幾分名聲,似乎是有意出仕,這才來了京城,近日都在平康坊青樓留宿,行蹤不算隱秘。”
早前就收到了莊延朔入京的消息,當時董瓚還親自跑了一趟,帶迴了此人的畫像。
之後也往北邊送了信,目前尚未得到迴應。
基於莊先生的原因,江景辰暫時不打算去動莊延朔,隻是派人暗中盯著,至今也未收到此人與安王私下接觸的消息。
問題肯定不是出在盯梢之人身上,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有著某種隱秘的交流方式。
以防被看出端倪,江景辰並未深思,隨口說道:“倒是第一次聽聞此人之名,看來是個有才之士,否則也不會被安王看中。”
朱全章點頭道:“不僅是安王,就連純王也想要將此人收入麾下。老夫雖不曾與之接觸過,但料想盛名之下無虛士。”
江景辰附和了幾句,緊跟著追問道:“也就是說先前安王麵聖之舉,是莊延朔的計策?”
朱全章迴應道:“以老夫對安王的了解,斷然不會做那樣的決定,之所以事出反常,應該就是莊延朔的主意。”
江景辰若有所思,開口道:“安王得了一大助力,想來純王那邊也該著急了吧。”
朱全章含笑道:“區區一個莊延朔罷了,還不至於能讓純王著急。”
朝堂之上,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政敵,有的隻是永遠的利益。
此刻,二人如同忘年之交一般閑談。
江景辰聽出話外之意,詢問道:“莫非純王也尋到了良才猛將?”
朱全章也不隱瞞,直言道:“猛將算不上,良才的話......說來你也相熟,就是胡國公世子。”
江景辰脫口而出:“邵沅朗?”
朱全章點頭道:“國子監祭酒曾用一句話概括邵世子才學,他言:若舉,必中一甲。”
早在最初離宮初次相遇之時,邵沅朗就已經站到了純王身邊。
那時的純王還隻是大皇子,當時與他們一起之人另外還有瞿明赫。
是個奇奇怪怪的組合。
江景辰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隻是沒想到邵沅朗居然會被視作良才。
知道是個會讀書的,倒是沒想到究竟是會有多讀書。
那可是全國科舉隻取當中三名的一甲啊!
若舉,必中一甲。
短短六字,有著比山還重的份量。
就......
該怎麽說呢?
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身為學渣,誰還不認識幾個學霸啊!
江景辰心中很是感慨,暗自輕歎道:“真若如此,往後朝堂之上,怕是又要多出一位勁敵!”
離開亭子,去到堂屋之內,朱全章命人燒了兩盆碳爐置於屋內。
“咱們接著說剛才未說完之事。”
有了取暖炭爐,整個人的精神也跟著好了許多。
朱全章吐出一口濁氣,緩緩開口道:“聖上要廢立政事堂,這事兒不是什麽秘密,聖上也沒有要刻意隱瞞這一點,你可知道為何?”
江景辰稍作沉吟,迴應道:“是在試探。”
朱全章搖頭,說道:“對,也不對。政事堂乃是高祖皇帝設立,代代流傳至今,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製衡帝權。”
倒也不是什麽高深的權謀之術,說來也簡單,無非就是占了祖宗律法之利,
若非如此,聖上隻需隨便找個理由,一句話就能廢除政事堂。
這樣充分證明了一件事:能壓得聖上使其無力招架,還得是聖上的祖宗。
天大地大,祖宗的規矩最大。
曆任帝王都不曾有過廢除政事堂的念頭,唯獨當今聖上生出此念。
實在令人費解。
朱全章長歎一聲,緊跟著說道:“聖意並非聖諭,即便全天下人都知道聖上要廢除政事堂,但......隻要聖上金口未開,任何人都無法挑出錯來。”
所有人都知道是聖意,偏聖上一句相關的話都沒說。
那麽問題就來了,大家是如何知道聖意?
這事兒可不像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
江景辰暫時無法揣度當中深意,也不願在這件事情上多費心思,當即轉言道:“大人先前說安王已經在著手準備對付下官,不知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
“你是想問安王準備如何對付你吧。”
朱全章笑了笑,緊跟著說道:“具體事宜老夫並不清楚,隻知曉前段時間安王曾私下頻繁接觸一位外來之人,想來是他在為安王出謀劃策。”
江景辰心思一動,追問道:“大人可知那人是誰?”
朱全章點頭道:“自然是知曉。”
一句話之後便不再開口。
江景辰會意,失笑道:“隻用一個人名來換,未免少了些份量。”
朱全章淡淡開口道:“若是再加上一個人呢?”
江景辰詢問道:“何人?”
朱全章這次並未有所隱瞞,直言道:“費興侖。”
江景辰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詫異之色,故作疑惑道:“這人是誰?”
朱全章目光掃過,帶著些許笑意,緩緩開口道:“就在前不久,此人把江鳩交到了士鈺手中......哦,對了,可是需要再問問江鳩是誰?”
江景辰並未接這話頭,笑了笑,轉問道:“大人想怎麽換?”
朱全章稍作思索,迴應道:“費興侖是沈相身邊幕僚,老夫不知他為何會關注上你,但既然已經牽扯進來,想來是不會隻為了與你玩鬧一番。此人頗為難纏,若是有意為難,必會是你日後一大勁敵。”
江景辰靜靜的聽著,期間並未搭話。
朱全章自顧自繼續說道:“費興侖拋出江鳩為誘餌,定是在謀劃些什麽,士鈺也是他計劃中的一環。甚至......你此刻的決定,也在他的預料當中。”
江景辰笑了笑,不置可否,依舊沒有半點想要開口的意思。
不見兔子不撒鷹!
朱全章摩挲著手中,視線落在赤紅碳火之上,緩緩開口道:“老夫可以幫你找到他,至於要如何處置都隨你,老夫甚至可以幫你善後。”
江景辰挑眉道:“隻為無罪釋放?”
朱全章長歎了一口氣,說道:“士鈺犯了糊塗,一時行差踏錯,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夫覺得,應當再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娶一個好妻子,傍上一個好嶽父,是個人的幸運,也是一種實力。
若是用楊士鈺能換一個費興侖,無疑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雖然目前費興侖還未射中手中暗箭,但也正是因此才最讓人擔心。
兩者相比之下,楊士鈺則變得微不足道。
江景辰權衡利弊,慎重思考之後,開口道:“當是給大人一個麵子,下官可以既往不咎,但醜話說在前頭,所再有下次......”
不等聽完,朱全章順勢接口道:“任君處置,老夫絕不過問。”
江景辰點了點頭,算是應承下來,隨後轉問道:“還請大人告知,安王私下接觸之人是誰?”
朱全章迴答道:“那人叫莊延朔,出自濠州莊氏,頗有幾分名聲,似乎是有意出仕,這才來了京城,近日都在平康坊青樓留宿,行蹤不算隱秘。”
早前就收到了莊延朔入京的消息,當時董瓚還親自跑了一趟,帶迴了此人的畫像。
之後也往北邊送了信,目前尚未得到迴應。
基於莊先生的原因,江景辰暫時不打算去動莊延朔,隻是派人暗中盯著,至今也未收到此人與安王私下接觸的消息。
問題肯定不是出在盯梢之人身上,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有著某種隱秘的交流方式。
以防被看出端倪,江景辰並未深思,隨口說道:“倒是第一次聽聞此人之名,看來是個有才之士,否則也不會被安王看中。”
朱全章點頭道:“不僅是安王,就連純王也想要將此人收入麾下。老夫雖不曾與之接觸過,但料想盛名之下無虛士。”
江景辰附和了幾句,緊跟著追問道:“也就是說先前安王麵聖之舉,是莊延朔的計策?”
朱全章迴應道:“以老夫對安王的了解,斷然不會做那樣的決定,之所以事出反常,應該就是莊延朔的主意。”
江景辰若有所思,開口道:“安王得了一大助力,想來純王那邊也該著急了吧。”
朱全章含笑道:“區區一個莊延朔罷了,還不至於能讓純王著急。”
朝堂之上,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政敵,有的隻是永遠的利益。
此刻,二人如同忘年之交一般閑談。
江景辰聽出話外之意,詢問道:“莫非純王也尋到了良才猛將?”
朱全章也不隱瞞,直言道:“猛將算不上,良才的話......說來你也相熟,就是胡國公世子。”
江景辰脫口而出:“邵沅朗?”
朱全章點頭道:“國子監祭酒曾用一句話概括邵世子才學,他言:若舉,必中一甲。”
早在最初離宮初次相遇之時,邵沅朗就已經站到了純王身邊。
那時的純王還隻是大皇子,當時與他們一起之人另外還有瞿明赫。
是個奇奇怪怪的組合。
江景辰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隻是沒想到邵沅朗居然會被視作良才。
知道是個會讀書的,倒是沒想到究竟是會有多讀書。
那可是全國科舉隻取當中三名的一甲啊!
若舉,必中一甲。
短短六字,有著比山還重的份量。
就......
該怎麽說呢?
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身為學渣,誰還不認識幾個學霸啊!
江景辰心中很是感慨,暗自輕歎道:“真若如此,往後朝堂之上,怕是又要多出一位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