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景辰看來,單從言行舉止以及所表現出的態度上推測,楊士鈺想必是已經猜到了些什麽。
至於是自己想通,還是經過旁人指點,這些並不重要。
瞿鵬誠一案本就不複雜,背後牽扯到什麽人也不難猜測,發生眼前這一幕倒也不至於讓人感到意外。
江景辰眸光掃過,隻覺得此刻的楊士鈺活像一隻打了勝仗的公雞,全身上下都在散發自信的光芒,莫名令人覺得有些好笑。
於是,他笑了。
楊士鈺麵色一僵,沉聲道:“大人,何故大笑?”
江景辰笑意漸深,緩緩開口道:“你猜。”
楊士鈺冷哼道:“大人,下官前來,不是與你玩猜謎遊戲。有關瞿鵬誠一案已有了進展,現已查明事件具體緣由,下官特來向大人請示。”
江景辰收斂笑意,詢問道:“請示什麽?”
楊士鈺迴答道:“大人應當清楚瞿氏旁支的關係,此案若是深查,恐會讓皇後娘娘不喜,故而下官特來請大人示下,有關於瞿鵬誠一案,是否需要深究?”
江景辰故作猶豫,遲疑道:“你是說這件案子會牽扯到皇後娘娘?”
楊士鈺正色道:“下官是說若是深究,恐會令皇後娘娘不喜,並非是說此案會牽扯到皇後娘娘,還請大人勿要曲解下官之意。”
差之分毫,謬之千裏。
官場上半字半句都有可能影響仕途,自是不能讓人鑽了言語間的空子。
本就是做好了萬全準備,楊士鈺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心中打起十二分警惕。
江景辰來迴踱步,好似陷入萬分糾結當中,良久後開口道:“既然會讓皇後娘娘不喜,要不就不查。”
不查了?
楊士鈺想過諸多可能,唯獨沒有想到會是這麽個結果。
昨日才去過安王府,信誓旦旦保證會讓江景辰得一個難忘的教訓,也同瞿、越兩家商定好計劃,就等著引江景辰入局。
事已至此,如何能夠說不查就不查?
瞿、越兩家也就罷了,關鍵是安王那邊該如何交代?
楊士鈺不敢深思,急忙道:“大人,下官知曉您心中擔憂,但這案件既然已經查到了這裏,是不是再慎重考慮一下?”
江景辰裝出一副疑惑神情,開口道:“據本官所知,此案你尚未開堂吧,那此刻停下也無大礙。”
不開公堂審問,是因為先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為求穩妥,才會拖延至今。
此一時,彼一時。
楊士鈺深知安王不好相與,若沒有昨日之事倒也罷了,還樂得個輕鬆。
現如今卻是陷入“騎虎不敢下,攀龍忽墮天”的局麵。
心中焦急,卻又不敢有所表露,以免被看出異常。
楊士鈺極力克製心中情緒,順勢說道:“大人有所不知,下官雖未開堂審案,但已私下約見過瞿、越兩家,了解到案件關鍵。”
江景辰繼續逗弄道:“既然你們已經私下商談過,那就和解好了,不必再上公堂,也能免去一堆的麻煩。”
先前可不是這樣的態度,怎麽突然就變了呢?
楊士鈺有些摸不準到底是什麽情況。
聽這語氣,似乎不像是在開玩笑。
來不及多想,當即開口道:“大人,刑部就不存在和解這一說法,既是命案,自當依據律法而斷。下官與大人有著一樣的擔憂,因此才會向大人請示,下官是覺著這案子不宜深究。”
江景辰點頭道:“那就依著你的意思,將此案壓下,不再追究。”
不宜深究,和不再追究,它就不是一個意思啊!
楊士鈺算是明白過來,這裏頭多少是有點在耍人玩的意思。
他本可以將計就計,但他不敢去冒這個險。
隻因不查此案對江景辰來說並未損失,但對他而言,沒法跟安王交待。
忽然間,楊士鈺有些後悔去找安王,否則也不會被逼至這般困境。
“大人有所不知,下官私下探訪的舉動已經引起了注意,當中又以小孫禦史最為上心。”
“孫懷瑜?你的意思是說,他知道你在查瞿鵬誠一案?”
江景辰深深皺眉。
楊士鈺見狀,心中暗自鬆了口氣,迴答道:“小孫禦史不僅知曉,還問了些具體事宜,下官職責所在,不敢透露案件相關,隻說是得了大人您的命令徹查此案。”
江景辰麵露焦急,來來迴迴走了幾趟,擔憂道:“孫懷瑜是監察禦史,先前就跟本官過不去,倘若讓他知道本官將命案壓下不審,定是會再彈劾本官。”
楊士鈺順勢說道:“若是如此,就不好再將案件壓下,可又不能夠深究,以免招惹皇後娘娘不喜......”
江景辰打斷道:“眼下說這些已是無用,你可是有更好的辦法?”
楊士鈺略顯為難,佯裝認真思考,之後開口說道:“依下官淺見,這案子要審,但在此之前得做些功夫。”
江景辰道:“說說你的想法。”
楊士鈺心中暗喜,斟酌之後說道:“鬥殺之罪,依律當施以囚、流之刑,可若是故殺之罪,則可以金贖之。”
江景辰聞言,了然於胸,含笑道:“你是想讓本官徇私枉法?”
楊士鈺解釋道:“大人此言差矣,是鬥殺,亦或是誤殺,是由刑部界定,而非坊間百姓認為。大人身為刑部侍郎,正應當縱觀全局,順勢而為。”
何謂順勢?
隻看孰強孰弱。
江景辰背著雙手,第三次在堂內來迴踱步,亦是表露出心中糾結。
楊士鈺見狀,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瞿鵬誠雖是旁支,卻也未出五服,比不上奉恩公府,可那也是正經皇親國戚,大人應當知曉孰輕孰重。”
江景辰停下腳步,沉吟良久,開口道:“審案不能單憑口舌,你可是有辦法能夠證明瞿鵬誠行兇,乃是誤殺,而非鬥殺?”
楊士鈺迴應道:“隻要大人下定決心,下官自會找到辦法。”
江景辰稍作遲疑,開口道:“那你便去安排吧。”
楊士鈺當即應聲道:“下官謹遵大人之令,定會將一切安排妥當,隻是到時免不了需要大人出麵。”
江景辰點頭道:“隻要你安排好了一切,本官會在最後出麵。”
楊士鈺大喜,行了一禮,說道:“下官這就去辦,大人且等著好消息。”
言罷,轉身出門。
董瓚望著漸行漸遠的身影,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早在最初,公子就曾派人盯著各方動作。
不敢說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但卻逃不脫私下的一舉一動。
昨日曲江池種種,當夜就已經匯總消息,稟報給公子知曉,楊士鈺今日所有舉措,活像一個跳梁小醜。
董瓚收斂心思,大步邁入屋內,詢問道:“餘下之事,可是要交給江鳩去辦?”
江景辰搖頭道:“不必,江鳩雖有手段,但他的身份摻和不了眼下的事情,其餘人也隻需繼續盯緊各方舉動便可。他們要引我入局,自然是不好讓他們失望。”
董瓚擔憂道:“瞿、越兩家倒是好說,但安王也摻和了進來,怕是不好對付,公子實在沒必要以身犯險。”
江景辰含笑道:“我若不動,這局就開不了。得罪安王已經不是一迴兩迴了,不在乎再多一次。”
董瓚提議道:“是否要調集天眾部成員,也好以防萬一。”
江景辰解釋道:“官場上的事情,不能全都指著用武力解決,更沒有到要動用底牌的地步。楊士鈺將安王拉入局中,我自然也可以將純王給拉進來。”
董瓚雙眸一亮,詢問道:“公子是想要在局中再設下一局?”
江景辰道:“也算不上是再設一局,要知道安王與純王本就天生敵對,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能給對方添堵的機會,我隻不過是提供一個機會罷了。”
至於是自己想通,還是經過旁人指點,這些並不重要。
瞿鵬誠一案本就不複雜,背後牽扯到什麽人也不難猜測,發生眼前這一幕倒也不至於讓人感到意外。
江景辰眸光掃過,隻覺得此刻的楊士鈺活像一隻打了勝仗的公雞,全身上下都在散發自信的光芒,莫名令人覺得有些好笑。
於是,他笑了。
楊士鈺麵色一僵,沉聲道:“大人,何故大笑?”
江景辰笑意漸深,緩緩開口道:“你猜。”
楊士鈺冷哼道:“大人,下官前來,不是與你玩猜謎遊戲。有關瞿鵬誠一案已有了進展,現已查明事件具體緣由,下官特來向大人請示。”
江景辰收斂笑意,詢問道:“請示什麽?”
楊士鈺迴答道:“大人應當清楚瞿氏旁支的關係,此案若是深查,恐會讓皇後娘娘不喜,故而下官特來請大人示下,有關於瞿鵬誠一案,是否需要深究?”
江景辰故作猶豫,遲疑道:“你是說這件案子會牽扯到皇後娘娘?”
楊士鈺正色道:“下官是說若是深究,恐會令皇後娘娘不喜,並非是說此案會牽扯到皇後娘娘,還請大人勿要曲解下官之意。”
差之分毫,謬之千裏。
官場上半字半句都有可能影響仕途,自是不能讓人鑽了言語間的空子。
本就是做好了萬全準備,楊士鈺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心中打起十二分警惕。
江景辰來迴踱步,好似陷入萬分糾結當中,良久後開口道:“既然會讓皇後娘娘不喜,要不就不查。”
不查了?
楊士鈺想過諸多可能,唯獨沒有想到會是這麽個結果。
昨日才去過安王府,信誓旦旦保證會讓江景辰得一個難忘的教訓,也同瞿、越兩家商定好計劃,就等著引江景辰入局。
事已至此,如何能夠說不查就不查?
瞿、越兩家也就罷了,關鍵是安王那邊該如何交代?
楊士鈺不敢深思,急忙道:“大人,下官知曉您心中擔憂,但這案件既然已經查到了這裏,是不是再慎重考慮一下?”
江景辰裝出一副疑惑神情,開口道:“據本官所知,此案你尚未開堂吧,那此刻停下也無大礙。”
不開公堂審問,是因為先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為求穩妥,才會拖延至今。
此一時,彼一時。
楊士鈺深知安王不好相與,若沒有昨日之事倒也罷了,還樂得個輕鬆。
現如今卻是陷入“騎虎不敢下,攀龍忽墮天”的局麵。
心中焦急,卻又不敢有所表露,以免被看出異常。
楊士鈺極力克製心中情緒,順勢說道:“大人有所不知,下官雖未開堂審案,但已私下約見過瞿、越兩家,了解到案件關鍵。”
江景辰繼續逗弄道:“既然你們已經私下商談過,那就和解好了,不必再上公堂,也能免去一堆的麻煩。”
先前可不是這樣的態度,怎麽突然就變了呢?
楊士鈺有些摸不準到底是什麽情況。
聽這語氣,似乎不像是在開玩笑。
來不及多想,當即開口道:“大人,刑部就不存在和解這一說法,既是命案,自當依據律法而斷。下官與大人有著一樣的擔憂,因此才會向大人請示,下官是覺著這案子不宜深究。”
江景辰點頭道:“那就依著你的意思,將此案壓下,不再追究。”
不宜深究,和不再追究,它就不是一個意思啊!
楊士鈺算是明白過來,這裏頭多少是有點在耍人玩的意思。
他本可以將計就計,但他不敢去冒這個險。
隻因不查此案對江景辰來說並未損失,但對他而言,沒法跟安王交待。
忽然間,楊士鈺有些後悔去找安王,否則也不會被逼至這般困境。
“大人有所不知,下官私下探訪的舉動已經引起了注意,當中又以小孫禦史最為上心。”
“孫懷瑜?你的意思是說,他知道你在查瞿鵬誠一案?”
江景辰深深皺眉。
楊士鈺見狀,心中暗自鬆了口氣,迴答道:“小孫禦史不僅知曉,還問了些具體事宜,下官職責所在,不敢透露案件相關,隻說是得了大人您的命令徹查此案。”
江景辰麵露焦急,來來迴迴走了幾趟,擔憂道:“孫懷瑜是監察禦史,先前就跟本官過不去,倘若讓他知道本官將命案壓下不審,定是會再彈劾本官。”
楊士鈺順勢說道:“若是如此,就不好再將案件壓下,可又不能夠深究,以免招惹皇後娘娘不喜......”
江景辰打斷道:“眼下說這些已是無用,你可是有更好的辦法?”
楊士鈺略顯為難,佯裝認真思考,之後開口說道:“依下官淺見,這案子要審,但在此之前得做些功夫。”
江景辰道:“說說你的想法。”
楊士鈺心中暗喜,斟酌之後說道:“鬥殺之罪,依律當施以囚、流之刑,可若是故殺之罪,則可以金贖之。”
江景辰聞言,了然於胸,含笑道:“你是想讓本官徇私枉法?”
楊士鈺解釋道:“大人此言差矣,是鬥殺,亦或是誤殺,是由刑部界定,而非坊間百姓認為。大人身為刑部侍郎,正應當縱觀全局,順勢而為。”
何謂順勢?
隻看孰強孰弱。
江景辰背著雙手,第三次在堂內來迴踱步,亦是表露出心中糾結。
楊士鈺見狀,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瞿鵬誠雖是旁支,卻也未出五服,比不上奉恩公府,可那也是正經皇親國戚,大人應當知曉孰輕孰重。”
江景辰停下腳步,沉吟良久,開口道:“審案不能單憑口舌,你可是有辦法能夠證明瞿鵬誠行兇,乃是誤殺,而非鬥殺?”
楊士鈺迴應道:“隻要大人下定決心,下官自會找到辦法。”
江景辰稍作遲疑,開口道:“那你便去安排吧。”
楊士鈺當即應聲道:“下官謹遵大人之令,定會將一切安排妥當,隻是到時免不了需要大人出麵。”
江景辰點頭道:“隻要你安排好了一切,本官會在最後出麵。”
楊士鈺大喜,行了一禮,說道:“下官這就去辦,大人且等著好消息。”
言罷,轉身出門。
董瓚望著漸行漸遠的身影,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早在最初,公子就曾派人盯著各方動作。
不敢說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但卻逃不脫私下的一舉一動。
昨日曲江池種種,當夜就已經匯總消息,稟報給公子知曉,楊士鈺今日所有舉措,活像一個跳梁小醜。
董瓚收斂心思,大步邁入屋內,詢問道:“餘下之事,可是要交給江鳩去辦?”
江景辰搖頭道:“不必,江鳩雖有手段,但他的身份摻和不了眼下的事情,其餘人也隻需繼續盯緊各方舉動便可。他們要引我入局,自然是不好讓他們失望。”
董瓚擔憂道:“瞿、越兩家倒是好說,但安王也摻和了進來,怕是不好對付,公子實在沒必要以身犯險。”
江景辰含笑道:“我若不動,這局就開不了。得罪安王已經不是一迴兩迴了,不在乎再多一次。”
董瓚提議道:“是否要調集天眾部成員,也好以防萬一。”
江景辰解釋道:“官場上的事情,不能全都指著用武力解決,更沒有到要動用底牌的地步。楊士鈺將安王拉入局中,我自然也可以將純王給拉進來。”
董瓚雙眸一亮,詢問道:“公子是想要在局中再設下一局?”
江景辰道:“也算不上是再設一局,要知道安王與純王本就天生敵對,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能給對方添堵的機會,我隻不過是提供一個機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