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辰心情稍顯複雜,不是因為楊士鈺的言語,而是因為潘彌業臉上的笑容,怎麽看都覺刺眼。
楊士鈺未見迴應,追問道:“大人,可是對下官提議有何指教?”
江景辰聞言,收斂思緒,淡淡開口道:“本官從未將你視作對手,你可知為何?”
楊士鈺態度謙卑,含笑道:“是因下官不夠資格。”
這還真是變了個人,竟能如此坦然!
江景辰迴過頭來,重新審視一番,方才開口道:“你倒也不是完全沒有本事,用不著妄自菲薄,之所以不當你是對手,是因為無事可爭。”
楊士鈺不解,追問道:“下官愚鈍,還請大人指教,此話何意?”
江景辰解答道:“你之所求,本官瞧不上,本官想要的,你高攀不起。”
楊士鈺若有所思。
大周興科舉,天下學子都有機會當官,但並非人人都能夠當上高官。
朝堂之上看的不僅僅是才學,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個人出身。
細數曆朝曆代,但凡位高權重者,多是出身極好之人,十之一二出身寒門,但這一二無不是經世之才。
世間有多少經世之才?說是百年一遇也不為過。
他雖當了朱府女婿,卻依舊難以擺脫出身寒微的身份。
別看現如今已是刑部司門郎中,可在上位者眼中,五品官職也隻是比芝麻大上一些的綠豆。
京城,天子腳下,隨便一棍子下去大概率能砸到個勳爵世家子弟,又或是皇親國戚。
刑部郎中確有實權,可若不是背後有著嶽父支撐,根本不會有多少人拿他當一迴事。
沒有人脈依仗,即便立了功勞,也依舊得苦熬資曆。
朝廷最不缺的就是有能力,能幹實事的官員,旁人不是不能立功,不是沒有資曆,為何獨他能擢升?
說一千,道一萬,無非就是沾了嶽父的光。
“大人這話著實有些難聽,可下官卻又無以反駁。”
楊士鈺言語稍顯低落。
人心之脆弱,一句話足以傷上幾百遍。
江景辰倒不是有意奚落,隻不過是闡述事實。
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朝代,多的是被淹沒在宦海的有才誌士,滿腔抱負不得施展,鬱鬱而終者不在少數。
為何?
隻因官場之上,但凡能力超群之輩,多是有堅守之人,寧折不彎,不肯曲意逢迎,更不會結黨營私。
諸如魏征、寇準、包拯、海瑞之流,多少年才出一位?
李白、杜甫、蘇軾之才驚絕時代,可在仕途上卻是無比坎坷。
相較之下,楊士鈺連根毛都比不了,又沒有身世依仗,即便是舍得下尊嚴去給人當一條狗,那也得看人家願不願意收留。
窮極一生能混個四品官已是大幸。
寒門難出貴子,問題並非出在寒門,而是在於大勢如此。
於江景辰而言,四品官隻不過是起點。
根本不在一個層次,說什麽鷸蚌相爭,不過是在往臉上貼金罷了。
“潘大人能得利,可說他運籌帷幄,也可說他算無遺漏,又或是洞悉先機,無論何種,都是他的本事。如潘大人這般,方可稱之為對手,至於你......”
江景辰麵帶微笑,逐字逐句說道:“還差的很遠。”
短短五個字,字字如刀如箭。
楊士鈺隻覺得心被紮得疼痛無比,好不容易才緩和過來,無奈一笑,說道:“聽大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官受教了。”
說罷,認真行了一禮。
突然起來的舉動顯得尤為突兀,潘彌業見狀,忽然開口道:“你們二人可是在悄悄說著本官壞話?”
楊士鈺當即告罪道:“相爺您言重了,下官萬萬不敢生出此念。”
江景辰含笑道:“大人如有六耳,這般距離竟是能聽到下官在說些什麽,著實是令下官佩服不已。”
周圍官吏麵麵相覷。
這話聽著,似乎是承認了在說潘相的壞話?
天老爺,侍郎大人性子這麽剛的嗎?
有官員見場麵尷尬,出來打圓場道:“今日乃是潘相大喜之日,下官身為刑部所屬官員,理應為上官盡一份心意。下衙之後,下官於醉仙樓設宴,還請潘相賞光。”
這話似乎是在點撥眾人,巴結上官的機會可不是隨時都有。
話音剛落,立刻有官員附和道:“下官也想盡一份心意,鬥膽請潘相恩準。”
這一句話捧的有些高,以至於後頭官吏縱使有心,卻找不到更好的說辭。
潘彌業撫須輕笑,淡淡道:“本官久聞百樂門之名,卻是一次都不曾去過,今日正好,本官打算在百樂門設宴,誠邀諸位一同前去,可願與本官同行?”
言語中將姿態放的極低,絲毫沒有端新任相爺的架子。
一眾官吏心生感動,爭相表態:“相爺如此抬舉,屬下感激不盡,哪怕刀山火海也願追隨。”
既是拍馬屁,也是表忠心,許是因為太過激動,以至於話中之意不合時宜,有些過了。
潘彌業頷首示意,卻將視線停留在江景辰的身上。
眾所周知,百樂門乃是江景辰的產業,如今頂頭上司開口要在百樂門設宴,他作為東主,又是下屬,於公於私都該表明態度。
“百樂門有幸接待大人,蓬蓽生輝,若大人不棄,設宴一事就交由下官來安排。”
“如此,本官便不與你客氣。”
潘彌業笑容越發意味深長。
一入政事堂,便是站在萬萬人之上,更何況身上還擔著刑部尚書之職,其權之大,即便放在政事堂內,也當屬中遊。
也就隻有三省主官可以穩穩壓製,以及同樣入了政事堂參知政事的吏部尚書能與之相提並論。
聖上此舉,可謂了破了先例。
當然,這並非是第一次,早在提拔江景辰之初,聖上就打破了諸多慣例,現如今也不過是再多上一條罷了。
棋路因局勢而變化,任何一顆棋子都有他的作用,執棋者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被對手看穿棋路,方才是取勝之道。
於聖上而言是如此,於政事堂也是如此。
百樂門。
青瑤得知新任潘相即將前來,不免覺得詫異,遲疑片刻,說道:“帶領整個刑部官員前來,這般招搖恐有不妥。”
江景辰說道:“刑部大小官吏數百人,不可能全部都來,有資格參宴的也就十幾位,安排兩桌席麵足夠了。”
青瑤道:“再多一桌也不打緊,就怕是來者不善。”
江景辰不以為意,淡淡道:“他敢來,我便敢迎,左右不過一起遭罪,有何好怕。”
青瑤聞言,不再多說什麽,詢問道:“那便安排在三樓?”
江景辰想了想,說道:“安排二樓吧,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
百樂門中,二樓屬極樂之地。
青瑤心領神會,應聲道:“公子放心,我曉得該怎麽做,這就去安排。”
江景辰點頭,隨即看向董瓚,詢問道:“楚霽山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董瓚將近來所得消息說了一遍,當中提及不少人名,有些是官,有些是學子,也有少數幾位世家千金。
說完,詢問道:“公子,有關那些人的詳細背景,可是要派人逐一去查個清楚?”
江景辰稍作思考,吩咐道:“這樣未免太過耗費時間,那些人並非朝中重臣,倒是可以去萬象閣那裏買消息。”
楊士鈺未見迴應,追問道:“大人,可是對下官提議有何指教?”
江景辰聞言,收斂思緒,淡淡開口道:“本官從未將你視作對手,你可知為何?”
楊士鈺態度謙卑,含笑道:“是因下官不夠資格。”
這還真是變了個人,竟能如此坦然!
江景辰迴過頭來,重新審視一番,方才開口道:“你倒也不是完全沒有本事,用不著妄自菲薄,之所以不當你是對手,是因為無事可爭。”
楊士鈺不解,追問道:“下官愚鈍,還請大人指教,此話何意?”
江景辰解答道:“你之所求,本官瞧不上,本官想要的,你高攀不起。”
楊士鈺若有所思。
大周興科舉,天下學子都有機會當官,但並非人人都能夠當上高官。
朝堂之上看的不僅僅是才學,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個人出身。
細數曆朝曆代,但凡位高權重者,多是出身極好之人,十之一二出身寒門,但這一二無不是經世之才。
世間有多少經世之才?說是百年一遇也不為過。
他雖當了朱府女婿,卻依舊難以擺脫出身寒微的身份。
別看現如今已是刑部司門郎中,可在上位者眼中,五品官職也隻是比芝麻大上一些的綠豆。
京城,天子腳下,隨便一棍子下去大概率能砸到個勳爵世家子弟,又或是皇親國戚。
刑部郎中確有實權,可若不是背後有著嶽父支撐,根本不會有多少人拿他當一迴事。
沒有人脈依仗,即便立了功勞,也依舊得苦熬資曆。
朝廷最不缺的就是有能力,能幹實事的官員,旁人不是不能立功,不是沒有資曆,為何獨他能擢升?
說一千,道一萬,無非就是沾了嶽父的光。
“大人這話著實有些難聽,可下官卻又無以反駁。”
楊士鈺言語稍顯低落。
人心之脆弱,一句話足以傷上幾百遍。
江景辰倒不是有意奚落,隻不過是闡述事實。
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朝代,多的是被淹沒在宦海的有才誌士,滿腔抱負不得施展,鬱鬱而終者不在少數。
為何?
隻因官場之上,但凡能力超群之輩,多是有堅守之人,寧折不彎,不肯曲意逢迎,更不會結黨營私。
諸如魏征、寇準、包拯、海瑞之流,多少年才出一位?
李白、杜甫、蘇軾之才驚絕時代,可在仕途上卻是無比坎坷。
相較之下,楊士鈺連根毛都比不了,又沒有身世依仗,即便是舍得下尊嚴去給人當一條狗,那也得看人家願不願意收留。
窮極一生能混個四品官已是大幸。
寒門難出貴子,問題並非出在寒門,而是在於大勢如此。
於江景辰而言,四品官隻不過是起點。
根本不在一個層次,說什麽鷸蚌相爭,不過是在往臉上貼金罷了。
“潘大人能得利,可說他運籌帷幄,也可說他算無遺漏,又或是洞悉先機,無論何種,都是他的本事。如潘大人這般,方可稱之為對手,至於你......”
江景辰麵帶微笑,逐字逐句說道:“還差的很遠。”
短短五個字,字字如刀如箭。
楊士鈺隻覺得心被紮得疼痛無比,好不容易才緩和過來,無奈一笑,說道:“聽大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官受教了。”
說罷,認真行了一禮。
突然起來的舉動顯得尤為突兀,潘彌業見狀,忽然開口道:“你們二人可是在悄悄說著本官壞話?”
楊士鈺當即告罪道:“相爺您言重了,下官萬萬不敢生出此念。”
江景辰含笑道:“大人如有六耳,這般距離竟是能聽到下官在說些什麽,著實是令下官佩服不已。”
周圍官吏麵麵相覷。
這話聽著,似乎是承認了在說潘相的壞話?
天老爺,侍郎大人性子這麽剛的嗎?
有官員見場麵尷尬,出來打圓場道:“今日乃是潘相大喜之日,下官身為刑部所屬官員,理應為上官盡一份心意。下衙之後,下官於醉仙樓設宴,還請潘相賞光。”
這話似乎是在點撥眾人,巴結上官的機會可不是隨時都有。
話音剛落,立刻有官員附和道:“下官也想盡一份心意,鬥膽請潘相恩準。”
這一句話捧的有些高,以至於後頭官吏縱使有心,卻找不到更好的說辭。
潘彌業撫須輕笑,淡淡道:“本官久聞百樂門之名,卻是一次都不曾去過,今日正好,本官打算在百樂門設宴,誠邀諸位一同前去,可願與本官同行?”
言語中將姿態放的極低,絲毫沒有端新任相爺的架子。
一眾官吏心生感動,爭相表態:“相爺如此抬舉,屬下感激不盡,哪怕刀山火海也願追隨。”
既是拍馬屁,也是表忠心,許是因為太過激動,以至於話中之意不合時宜,有些過了。
潘彌業頷首示意,卻將視線停留在江景辰的身上。
眾所周知,百樂門乃是江景辰的產業,如今頂頭上司開口要在百樂門設宴,他作為東主,又是下屬,於公於私都該表明態度。
“百樂門有幸接待大人,蓬蓽生輝,若大人不棄,設宴一事就交由下官來安排。”
“如此,本官便不與你客氣。”
潘彌業笑容越發意味深長。
一入政事堂,便是站在萬萬人之上,更何況身上還擔著刑部尚書之職,其權之大,即便放在政事堂內,也當屬中遊。
也就隻有三省主官可以穩穩壓製,以及同樣入了政事堂參知政事的吏部尚書能與之相提並論。
聖上此舉,可謂了破了先例。
當然,這並非是第一次,早在提拔江景辰之初,聖上就打破了諸多慣例,現如今也不過是再多上一條罷了。
棋路因局勢而變化,任何一顆棋子都有他的作用,執棋者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被對手看穿棋路,方才是取勝之道。
於聖上而言是如此,於政事堂也是如此。
百樂門。
青瑤得知新任潘相即將前來,不免覺得詫異,遲疑片刻,說道:“帶領整個刑部官員前來,這般招搖恐有不妥。”
江景辰說道:“刑部大小官吏數百人,不可能全部都來,有資格參宴的也就十幾位,安排兩桌席麵足夠了。”
青瑤道:“再多一桌也不打緊,就怕是來者不善。”
江景辰不以為意,淡淡道:“他敢來,我便敢迎,左右不過一起遭罪,有何好怕。”
青瑤聞言,不再多說什麽,詢問道:“那便安排在三樓?”
江景辰想了想,說道:“安排二樓吧,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
百樂門中,二樓屬極樂之地。
青瑤心領神會,應聲道:“公子放心,我曉得該怎麽做,這就去安排。”
江景辰點頭,隨即看向董瓚,詢問道:“楚霽山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董瓚將近來所得消息說了一遍,當中提及不少人名,有些是官,有些是學子,也有少數幾位世家千金。
說完,詢問道:“公子,有關那些人的詳細背景,可是要派人逐一去查個清楚?”
江景辰稍作思考,吩咐道:“這樣未免太過耗費時間,那些人並非朝中重臣,倒是可以去萬象閣那裏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