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理寺、禦史台三司衙門審案方式各有不同。


    僅一天不到的時間,禦史台重審韓紹睿一案便有了結果。


    又過一日,早朝之上,由三省主官引頭,提出廢除公廨衙門,取消公廨錢,修改舉貸相關律法。


    大朝議就此展開,直至兩個時辰後方才散朝。


    隨後,中書省發下聖上詔令:韓紹睿無罪釋放,刑部員外郎楊士鈺罰俸一年,杖責五十,於朱雀門外行刑,前京兆府少尹黎翀流放三千裏。


    詔令一出,百官不滿心疑惑。


    “黎翀?可是禮部尚書家的女婿?他不是已經被罷了官職嗎?怎麽這裏頭怎麽還有他的事情?”


    “這話說的,要不是被罷了官,這事也到不了他的頭上。”


    “所以,是被拉來頂罪了?”


    “舉貸之事牽連甚廣,百姓何處伸冤?自然是京兆府。現任京兆府少尹陶宏廣上任不久,跟這事挨不著,更不能拿京兆府尹來問罪,除了黎翀,再沒合適人選。”


    “那禮部尚書能同意?”


    “不同意又能如何?這事兒是先定好的,禮部尚書昨兒個就讓女兒跟黎翀和離,眼下兩人之間可沒什麽關係。”


    “哎!說起來也是事情鬧大了,否則不至於如此。”


    “鬧大了才好,眼下公廨衙門已廢,也取消了公廨錢的發放,相關律法也將會作出修改,於百姓而言乃是一件大幸之事。”


    交好的官員私下互通有無,各自闡述對事件的看法。


    忠義伯府。


    江景辰得知消息後沉默了許久,方才開口道:“那些人可真是夠奸猾,連黎翀都被拉出來定了罪,還有什麽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青玉好奇道:“黎翀?就是先前一直跟公子做對,最後丟了官職的黎少尹?那也是活該啊,誰讓他不幹人事呢。”


    青瑤沉吟片刻,開口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黎翀乃是無關緊要之人,倒是對楊士鈺的處罰有些怪異......”


    青玉詢問道:“不就罰俸一年,杖責五十,哪裏怪了?”


    青瑤微微一笑,解釋道:“詔出中書,是聖意,也是眾相之意。楊士鈺乃朱府之婿,而朱全章又是政事堂的人,若依律法,楊士鈺的判決挑不出差錯,按理說不該罰這麽重。”


    董瓚悶聲道:“是敵非友,再罰重些才好。”


    別人倒也罷了,黎翀可謂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江景辰笑意盈盈,說道:“前一位在朱雀門外受刑的是魏秉文,那家夥心大皮厚,也是臊了好長時間才敢出門見人。楊士鈺那家夥要臉,經此一遭,心理傷害遠勝身體疼痛。”


    青玉眼珠一轉,提議道:“這會應該還沒開始打,要不咱們一起去觀刑吧?”


    江景辰揮手以示否決,淡淡道:“區區楊士鈺罷了,不值得特意跑一趟,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自從魏家世子離開京城前往泉州赴任,魏秉文就被承恩公束在家中,這也導致原本商議好的計劃沒法實施。


    齊鴻運那邊已經說服了葛十三,隨時都可以將名下海船獻出。


    中間並不是非魏秉文不可,隻不過是先前答應了對方,若跳了過去,隻怕之後又會多生事端。


    江景辰想了許久,隨後吩咐道:“打發個人去買些禮品,當中置一籃子熟果,以忠義伯府的名義送去承恩公府。”


    果子已經成熟,吃還是不吃得給個準話。


    承恩公府。


    “夫人,你說江景辰為何突然送禮?”


    承恩公滿心疑惑。


    京城之內,各家勳爵多有往來,隔三差五送個禮也是常事。


    不在禮物貴重,而在情義。


    隻不過忠義伯府過往並無交際,這禮送的實在有些突兀,讓人有些摸不著路數。


    承恩公夫人無奈道:“就是不解其意,才會將你尋來,怎又反倒問起我來了。”


    往來送禮屬後宅常事,若非事出異常,哪裏用得著喊來一家之主。


    得了消息的魏秉文急匆匆趕來,看到所送之禮後心中便有了數,當下也不隱瞞,將前些天商議之事說了一遍。


    承恩公連連搖頭,說道:“你大哥已離京去了泉州,若此計再出意外,連你也被外放出去,到時你讓為父如何是好?”


    承恩公夫人亦是出言反對道:“兒是娘的心頭肉,為娘已經被剮了一刀,再也承受不住痛楚,你倒是心疼心疼為娘,安心待在家中,別再胡來了。”


    魏秉文解釋道:“正是因為大哥去了泉州,所以兒子才更好入朝為官,好為將來大哥歸京做準備。”


    朝中有人好做官,這是亙古不變的至上之道。


    承恩公夫人卻是不管這些,隻知道不能再讓次子離開身邊。


    “倒也不是不行......”


    承恩公見妻子拉長了臉,輕咳了一聲,緊跟著說道:“你得先答應為父一件事。”


    魏秉文眼見事情有了轉機,歡喜道:“別說一件,就是十件兒子也答應。父親盡管開口,要兒子做些什麽?”


    承恩公收斂神情,正色道:“娶妻生子。”


    魏秉文愕然,呐呐道:“現在?”


    承恩公正色道:“當然不是現在,婚姻大事並非兒戲,一應禮數自當周全,快則三月,慢則半年。”


    魏秉文苦笑道:“那兒子也才十九,尚未及冠,更何況大哥尚未娶妻,當弟弟的如何能夠越過去?這不行,不合禮數。”


    承恩公長歎一聲,說道:“先前為父一點都不著急,也是由著你大哥,現今你大哥不知何時才能歸京,若是再由著你,何時才能有兒媳進門?你大哥的親事,為父自會安排好,你管好自己便是。”


    聞言,魏秉文似乎想到了什麽,遲疑道:“您該不會是要讓兒子代替大哥拜堂吧?”


    依著俗禮,兄長尚未婚配,弟弟不可娶妻。


    結合先前父親說出的話,魏秉文隻想到了一種可能。


    坊間,若兄長因故不能拜堂,可由其弟代迎。


    所謂的“代迎”,指的就是代替哥哥將嫂子迎娶進門。


    合乎禮法,但多少有些膈應,若非萬不得已,沒有哪家人會這麽做。


    承恩公夫人臉上滿是震驚,猶豫道:“老爺,這會不會......”


    不等聽完,承恩公直接打斷道:“這些天來我一直睡不好,夜裏總是會夢見......關於此事我意已決,無需再議。”


    泉州水賊之亂由來已久,長子此去肩負重任,不知會發生何種意外。


    為防萬一,有些事情必須得做。


    承恩公夫人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又不知該說些什麽。


    魏秉文沉吟片刻,說道:“若大哥盡早有後,生下嫡子,將來亦能承襲爵位,如此可破眼前危局。父親深謀遠慮,兒子佩服,自當遵從父命。”


    嫡之一字,長子、長孫,皆可承襲爵位。


    聖上能夠找到合適的理由拒絕冊封承恩公府嫡次子,卻是不好找理由拒絕冊封承恩公府嫡長孫。


    隻要嫡長子有後,承恩公府如今所麵臨的困境便可破去。


    承恩公點頭,近前幾步,輕拍次子肩膀。


    說道:“魏家就是塊香肉,是人是狗都想要咬上一口。你大哥是世子,下一任承恩公,身上係著重擔,他的親事不得不小心應對。因此,為父打算選一位家世普通些的予你大哥為妻,至於你的話......”


    魏秉文打斷道:“父親做主便是,無論娶誰家女兒,對兒子而言都是一樣。”


    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況以魏家如今的處境,這方麵根本沒有太多選擇。


    個人是否滿意不重要,夫妻相敬如賓也不是什麽難事,而後納妾時再慢慢挑選合乎心意的女子,總不至於虧了自個。


    承恩公很是滿意,得到了想要的結果,當下也不再多言,隻道:“小心些,別被人利用了。”


    魏秉文迴答道:“父親教誨,兒子謹記在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