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門外喧囂,江景辰足不出戶,在官邸中待了三天。


    這日天晴,一隊儀仗直達官邸。


    宣旨內侍見門外滿地狼藉,蹙眉道:“這裏可是官邸,是誰這麽大的膽子敢往門頭上扔爛菜葉?”


    門房這幾日亦是憋著一口惡氣,見宣旨天使詢問,立刻依著記憶,從人群中指出幾人。


    宣旨內侍冷哼道:“一群刁民,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來啊,將人拿下,送入衙門大牢,傳話給當地縣令,此等刁民,合該嚴懲不貸。”


    話落,門房立即招唿府內雜役,迅速衝上前將這幾日鬧得最歡之人擒下扭送至衙門。


    宣旨內侍邁步進府,高唿道:“聖旨到,忠義伯、水部司郎中江景辰接旨。”


    終於,來了!


    江景辰放下手中書籍,起身朝屋外走去。


    除了宣旨內侍之外,隨行還有一隊禁衛軍分列兩旁。


    街道上的圍觀的百姓縮著脖子,豎起耳朵,私底下議論不停。


    待一切準備妥當,宣旨內侍請出聖旨,高聲宣讀:“門下,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聖旨聽多了,江景辰漸漸也就理解其中格式,前部分多是些華而不實之語,重點在於後半部分。


    這份遲來的聖旨中,多數筆墨都在讚揚治水之功,其中重點就隻有一句:“加封忠義伯、水部司郎中江景辰為黜陟使,淮南道諸事皆可便宜行事。”


    黜陟(chu zhi)使,通常由五品以上京官兼任,其職務是負責調查全國各州縣官吏的行為,以施賞罰。


    “便宜行事”這四字的份量,直接讓黜陟使擁有了無需上報,便可直接處置一些違法亂紀的地方官吏。


    簡而言之,黜陟使對三品之下的地方官員,擁有罷免、提升,以及處決權。


    旨意當中另有一令:命千牛備身袁繼宗,領十二衛聽候差遣。


    江景辰腦海第一個反應便是:又是破格提拔,這就成中央巡迴督導組組長了?


    圍觀百姓中,有人臉上瞬間變得蒼白,與同伴相視一眼,迅速轉身離開。


    宣讀完聖旨之後,內侍官滿麵春風,眼見新任黜陟使還在發呆,連忙小聲提醒道:“江大人,快接旨吧。”


    江景辰迅速收斂心神,領旨謝恩。


    “沒曾想竟是中官前來頒旨,算上這次,該是有三迴了吧,還不知中官如何稱唿?”


    “小姓常,得主子賜‘福來’二字為名,也是托江大人的福,這才能來淮南道走上一遭。”


    宮內所有宦官、宮女,分別由內侍省、掖廷局、宮闈局、奚官局、內仆局、內府局管理。


    位高者如內侍省主官張甲臣,官居從三品內侍監,兼從三品監門衛將軍。


    低者如從九品主事,手底下亦是管著好幾號人。


    其中,隻有內侍省,從五品內給事才擁有離京宣旨的資格。


    這並非重點,關鍵是常福來的名字,乃是主子所賜。


    江景辰先前隻以為是個普通宣旨內侍官,沒曾想竟還有這麽大的來頭,單論官職,也就隻比水部司郎中低了一級。


    還有一旁領十二衛的正六品千牛備身。


    當初的呂恆也是同樣的官職,辦完差事迴去之後便直接升任正四品千牛中郎將。


    所以,如今的袁繼宗,也是當初的呂恆一樣,是來淮南道鍍金的?


    來不及多想,江景辰接旨之後將眾人引入屋內,奉上一盞香茗,寒暄道:“常給事一路舟車勞頓,當真是辛苦了。”


    常福來連連擺手,輕笑道:“為聖旨辦差,不敢言苦。”


    語氣平淡,不帶任何情緒。


    常福來乃是內侍省宦官,而內侍省主官乃是張甲臣。


    張甲臣何許人?以宦官之身,掌宮中禁衛軍權,說是聖上第一親信也不為過。


    如此情況下,有些話卻是不好問出口。


    江景辰聽對方語氣略顯疏遠,當即收起了想要套路的心思,客客氣氣招待了一番,送上一筆豐厚的紅封。


    宣旨內侍不得在外久留,常福來拿人手軟,臨走之前,好意提醒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江大人,凡事過猶不及啊!”


    這話倒是聽著耳熟!江景辰隨意附和了幾句,將人送走之後,再迴過頭來,看向一旁站得筆挺的禁衛軍。


    “袁繼宗?”


    “正是下官。”


    身為天子禁軍,領千牛備身,此等身份,卻在水部司郎中麵前自稱下官。


    這人要嘛是真憨厚之人,要嘛就是心機深沉之輩。


    江景辰初見,隻覺得對方猶如一把入鞘的寶刀,鋒芒未露,卻讓人不敢小覷。


    他見萬金默默點頭,心中便明白了意思:這個袁繼宗,是個高手。


    “不知你可識得呂恆?”


    “同為千牛衛,呂中郎將之名下官自是聽過,在宮中戍衛之時也曾打過幾次照麵。”


    “你二人交情如何?”


    “千牛衛又分左右二衛,下官與呂中郎將分屬左右。”


    “也就是說沒什麽交情了?”


    袁繼宗並未迴答,隻以沉默應對。


    江景辰接連又問了些無關緊要的問題,緊跟著問道:“前來頒旨的路上可是遇見了什麽意外?”


    袁繼宗如實迴答道:“除了沿途官員宴請之外,無有意外發生。”


    沿途官員宴請?


    是想說因此才延誤時間嗎?


    這樣的迴答,倒也有趣。


    江景辰收斂心思,開口道::“諸位若是不覺沿途勞累,此刻便隨本官出發辦差,如何?”


    袁繼宗迴應道:“聽憑大人差遣。”


    手持聖旨,又有禁衛軍相護,即便是純王李守拙,也得避讓三分。


    聖上加封黜陟使一職,其目的自然不會是為了收拾淮南道的官吏,旨意中雖未提及隻字片語,江景辰卻不能不明白。


    所謂便宜行事,指的是白蓮教,要收拾的也是白蓮教。


    隻不過在這之前,並不妨礙他依仗黜陟使的身份,去收拾那些先前落井下石之人。


    首當其衝,便是遊刺史。


    當江景辰領著禁衛軍上門時,遊刺史已經得知了聖上加封之事,心中悔恨之餘,主動上前相迎。


    “今早喜鵲上門,本官還道有何喜事,原來是江大人大駕光臨,當真是蓬蓽生輝啊!”


    “大人?本官不過是水部司郎中,比遊刺史官低一品,你這一聲大人,本官可當不起。”


    “下官都聽說了,江大人得聖上加封黜陟使,當真是可喜可賀......”


    說是官低一品,是在刻意提醒些什麽嗎?遊刺史笑容燦爛,心中卻又是另一番情緒。


    那可是黜陟使啊!


    真要是有心刁難,三品以下,連審都不用審,隻需一句話就能夠要了性命。


    如此重權,實在是令人膽寒。


    說好的能在聖旨到來之前收拾掉江景辰,事情怎麽就發展到這個地步?


    騙子,一個個都是騙子。


    眼下這陣仗,分明是興師問罪來了。


    那,該如何才能夠自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