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李守拙啞然失笑。


    天下間敢如此理直氣壯、明目張膽向一位王爺討要好處的官員,古往今來,江景辰還是第一個!


    越是接觸,越是發現此子身上有著不尋同於常人的氣質。


    “你倒是說說看,想要從本王手裏討要什麽好處?”


    江景辰糾正道:“王爺說錯了,下官不是在討要,而是利益互換。”


    李守拙饒有興趣追問道:“有什麽區別?”


    江景辰正色道:“討要是王爺給什麽,下官便要什麽,互換則不然,下官有自主選擇換與不換的權利。”


    “你與本王談權利?”


    李守拙笑了笑,緊跟著說道:“你覺得你有這個資格嗎?”


    江景辰淡淡迴應道:“若是沒有,王爺又何必千裏迢迢來淮南道尋下官?”


    李守拙收斂神色,詢問道:“你想要什麽?”


    江景辰直言道:“下官想要進吏部。”


    六部當中,吏部乃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掌品秩銓選之製,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製之法。


    主要體現在對官員的管理上,通過選拔合適的人才來管理國家事務,確保朝廷的高效運轉。


    此外,吏部還負責監督各級官員的行為,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簡單來說,就是掌握著絕大多數官員選拔、考核、升遷、罷黜的命脈。


    也正是因此,吏部可以說是在六部中實權最大的部門。


    反觀工部,除了能夠撈油水之外,權利小的可憐。


    江景辰最不缺的就是油水,最缺的是人脈。


    隻要進入吏部,哪怕是平調,也能夠利用職權開拓獨屬於自己的人脈,為往後的“江黨”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守拙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倒不是生氣,而是有些無奈,反問道:“你覺得本王有能耐讓你進入吏部?”


    朝廷之上,有些話得由別人去說。


    就好比江景辰不能自己跑到聖上跟前去說:聖上,微臣有大才,適合去吏部任職,您調微臣過去吧。


    他的根基實在太淺,無論是孫敬遠還是馬季安,都不可能真心為他說話。


    除他們二人之外,孟維楨不頂用,陶宏廣不適合,魏秉文連個官身都沒有。


    後宮不得幹預前朝之事,皇太後和孟淑妃在這件事情上幫不上忙。


    不是覺得李守拙能有這樣的能耐,而是在“半坦白局”之後,形成了一個可以相互利用的微妙關係。


    現如今的局麵,需要麵對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當今朝堂之上,無他可用之人。


    江景辰收斂心思,含笑迴應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李守拙挑眉道:“也就是說,本王幫你進吏部,你便願歸順本王麾下?”


    江景辰不再模棱兩可,幹脆利落的迴答道:“隻要王爺幫下官進吏部,下官便投入王爺麾下。”


    李守拙不置可否,轉言道:“當官都想上爬,可你才剛升遷水部司郎中,就有想著調任吏部......為何這般心急?”


    江景辰稍稍醞釀情緒,迴答道:“此次淮南道之行,下官感觸良多,百姓深受淮水之害,歸根結底症在官員,因此下官想進吏部,肅清貪官、庸官、昏官,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如此義憤填膺之語並未讓李守拙動容,反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本王從懂事起,便開始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你猜,本王信是不信?”


    言外之意無異於是在說: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跟我玩什麽聊齋?


    看著李守拙臉上似笑非笑的表情,江景辰心中莫名覺得有些許尷尬。


    果然是皇宮裏長大的孩子,不好忽悠!


    聖上心懷天下,皇子心中就隻有那個位子。


    不能共情,嘴皮子說破了也沒用。


    李守拙未等到迴應,倒也不著急追問,轉言道:“淮南道陰雲籠罩,江郎中既有心,不妨先從此地開始,如何?”


    天空上的烏雲日漸厚重,想來很快就會有一場暴雨。


    迴程的路上。


    青玉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公子,真要投靠純王嗎?”


    江景辰倚著車窗,看著冷清的街道,緩緩開口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倘若是有利之事,又有何不可呢?”


    良坪縣放糧之後的第二次,淮南道各州縣先後收到了朝廷的公文。


    其中意味,不禁讓人深思。


    江景辰在官邸內待了一整天,隨後主動找到李守拙,商議了數個時差,之後搭乘同一輛馬車去到了淄烏縣。


    當地縣令長得肥頭大耳肚滿腸肥,不知貪了多少油水才吃成這副模樣。


    在得知治水欽差與王爺前來,第一件事便是哭窮。


    淄烏縣令開口便說著當地百姓受災之後,日子是如何如何的苦,自己救災時又如何如何艱難,最後更是表示要寫折子上報朝廷請求撥下賑災款。


    河道疏通之後淮水退去,但是汛期還未結束。


    淄烏縣其他官員也紛紛請命效力,各個都是搶著出風頭,說得比唱的還好聽。


    眼看大雨將至,沒有一個官員前去巡視河渠。


    絲毫不考慮河堤潰決會禍及多少百姓,嘴裏三句離不開賑災錢糧。


    江景辰越聽越覺得來氣,冷冷打斷道:“去將曆年治水明細拿來,本官要查看。”


    想查賬?


    你一個毛頭小子,能查出個什麽來?


    淄烏縣令不慌不忙詢問道:“不知大人是要查去年、還是前年、又或者是大前年?”


    .江景辰淡淡道:“從你上任至今,都要查。”


    淄烏縣令臉上一僵硬,幹笑道:“這可就多了,大人確定全都要查嗎?”


    江景辰沉聲道:“哪來這麽多廢話,讓你拿就拿,聽不懂人話嗎?”


    淄烏縣令趕忙賠笑道:“是下官失言,還請大人恕罪。大人稍等,下官這就命人前去整理。”


    治水明細之多,一個多時辰都還沒完全整理出一半。


    江景辰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本意也並非是全都要逐一查看,裝模作樣一番之後,隨手抽出一本,翻開看了幾頁,指著一處,沉聲道:“這裏有問題。”


    淄烏縣令對自己錯的事情有著十分的信心,當即開口道:“不可能有問題,下官自上任之後便是兢兢業業,對待......”


    江景辰不等對方說完,當即大喝道:“來人,將他拿下,暫押大牢,待本官細查之後再審。”


    淄烏縣令所做的明細沒有任何問題,但江景辰手裏拿著的卻不是淄烏縣令所做,而是李守拙命人提前準備好有漏洞的明細。


    隨後更是以此為由頭,牽扯出十多位官吏衙役。


    依著李守拙的意思,統統關押進了大牢,之後又將“罪證”交到本州刺史手裏,借用刺史之手,直接判了連同淄烏縣令在內十多位官吏的命。


    事後,江景辰疑惑道:“王爺帶著下官跑這麽一趟,就隻是為了一個縣令,未免也有些小題大做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威遠侯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林野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林野馬並收藏威遠侯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