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都是些大家口口相傳的經驗,哪裏來什麽證據?”
阮青青無語,她就是有也說不出來呀!
周政麵色很是為難,“你這不能拿出有力的證據來,本官也不能為了你這寥寥幾句就發動大家都去養鴨子吧?之前修建水利工程、強製快收快種以及罱河泥已經讓下麵的老百姓罵聲不斷,這還是有天災明晃晃地擺在眼前的情況下。
先不說蝗災會不會出現,就是會出現,本官強製性讓大家養鴨子也行不通啊!畢竟現在地裏還都旱著呢!且不提鴨子活動的範圍受限,最重要得是鴨子吃什麽?這時候老百姓自家的口糧也就剛剛夠吧!本官知道你的想法是好的,隻是這會兒實施起來不切實際。”
阮青青有心想說可以養旱鴨子,但看到周政那一臉疲憊的模樣,她把口中的話給咽了下去。
沒有萬全之策的事,他作為縣令實施起來壓力應該很大,阻力更是重重。
然而麵對自然災害這種緊急之事,哪有什麽萬全?
有的隻是有沒有抓住最佳解決的時機!
全縣養鴨來滅蝗蟲的提議沒能得到縣令的首肯,阮青青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
可莊稼地裏的莊稼卻等不及,一旦蝗蟲聚集成災了,就是鴨子也是不吃的。
因為群居型蝗蟲會大量釋放揮發性化合物苯乙腈,並且它們在遭到攻擊時會立即將苯乙腈轉化為劇毒化合物氫氰酸。其天敵是不喜歡吃這樣的蝗蟲的。
阮青青心事重重地迴到了村裏。
“大丫,是不是大人沒有同意讓大家都養鴨子?”
阮萬鐵見阮青青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心裏就有底了。
“大丫你別擔心,縣令不發動人來養鴨子,咱們自己發動人來養。我就不信了,大家還真能眼睜睜地看著莊稼被蝗蟲給霍霍了!”
“好的呢!爹!”
阮青青見自家爹這般維護自己心裏很是感動。
“對了,爹,我去問問哪裏可以買得到旱鴨苗,或者旱鴨蛋。要養還是養旱鴨子,後麵水越來越少,一般的水鴨怕是不行。”
“你不用找,我都替你們考慮到了。我帶來的那兩百個鴨蛋都是旱鴨子下的蛋。”
“嘎婆!”
這一通驚喜來得真的是太及時了,阮青青頓時喜出望外。
馬氏淡淡地掃了她一眼,“鴨子吃蝗蟲是不假,但是鴨子是不吃成群結隊到處飛竄的蝗蟲的。不然在四十年前的那場蝗災裏,就不會不僅餓死了人也餓死了我家兩百隻的鴨子了。”
“嘎婆,你也知道鴨子不吃飛蝗?”
“嗯,其實蝗災的厲害不一定非得數量多的時候,一畝地幾隻蝗蟲,隻需在每株上咬上那麽一口,就足以讓大家那一年顆粒無收。所以你提前防範是對的。”
“謝謝嘎婆!”
“如今幹旱,水草不豐,一般人家養太多的鴨子也養不起,一兩隻鴨子應該還可以。你們發動大家養鴨子時,這一點可以好好說道下。另外鴨子不僅吃魚蝦、青菜、稻子及玉米外,河裏的螺螄、蚌肉,地上的蚯蚓、青蛙,它們都是吃的,而且吃這些它們更長肉。”
馬氏看著眼前兩眼亮晶晶的外孫女,忍不住多提點幾句。
阮青青重重地點頭,“嘎婆,我記住了!”
接下來幹完地裏的活,阮青青就去四處有水的地方去淘螺螄和蚌,為將出來的鴨子存口糧。
之前罱江泥時,泥塘裏清晨總會冒出很多螺螄,阮青青都把它們撿迴家裏,把裏麵的螺螄肉剔出來,曬幹放著,拌在糠裏喂鴨子。
鴨子很愛吃,下的蛋也勤了許多。
四月中旬,馬氏炕的小鴨基本都出了。除了她帶過來的兩百枚蛋外加上阮青青家裏的一百枚蛋,出了兩百六十隻小鴨,另外四十隻蛋成了壞蛋,小鴨子沒能鑽出來。
小孩子們都被毛茸茸的小鴨子給俘獲了,尤其是阮世安。除了喂食,每天要去隔壁看六迴。
最小的阮世康和阮素素這一對雙胞胎也會顫顫巍巍地走路了,一不留神,就走到隔壁去看鴨子。他們不僅看,還會用手去抓。嚇得阮青青幾個心驚膽戰的。這些鴨大軍可是要去殺蝗蟲的,可不能死在了兩個啥都不懂的毛孩子手上。
最後阮青青勒令阮世安沒事不要帶著小弟小妹去看鴨子。
在鴨子的絨毛都蓬起來的時候,阮青青的舅舅王春書來家裏接馬氏迴家。為了感謝馬氏幫忙,阮萬鐵給了一石的晚稻,作為答謝。
但是過了半個月,舅舅王春書又過來,說是家裏沒有糧吃了。
王氏被他哄著又給了兩石稻穀。
阮青青聽到消息後,隻覺要壞事。
“他爹,大丫,我知道我不該給這兩石稻穀,可他究竟是我的兄弟,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他們一家以及我娘餓死!”
王氏一邊抹眼淚一邊道。
“娘,如果舅舅家真的是到了窮得揭不開鍋了,送點糧食倒也沒什麽。可這嘎婆迴去時我們就送了一石稻穀過去了,這不到半個月的光景就吃完了?難道是頓頓白米飯?真的沒糧吃,會頓頓白米飯麽?”
阮青青語氣平靜道。
阮世平不樂意了,“我們自己種的糧食都還沒頓頓白米飯呢!”
阮萬鐵沉默了好久,“孩子他娘,這是最後一次給糧。現在是災年,幹旱還不知道持續多久,以後是個什麽光景我們都不知道。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一定夠吃。你就這麽大剌剌地在半個月之內給出三石稻穀,叫別人怎麽看?生怕別人不知道咱家有糧?”
王氏訥訥地低下了頭,“我知道了。”
在農村,大家習慣使然,除非是家裏來了客人或者家裏的條件真的上來了,否則絕沒有人會舍得敞開肚皮頓頓白米飯的。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阮青青左右不放心,還是想去打聽一下。
這跟阮世平想到一塊兒去了。
打理好地裏的事,姐弟倆直接摸到王河灣去。
開始阮青青還以為是她舅舅王春書是因為覺得她家有糧了,後顧無憂,所以在家裏大吃特吃。
經過側麵多方打聽,她發現自己格局小了,也低估了她那舅舅的無恥程度。
那些糧他們根本就沒有自己吃,直接轉手賣給了縣裏的糧販子。
“我那妹子出嫁十幾年了,啥東西都沒拿迴來過,近幾年甚至是連家門都沒進過,我問她要點糧食是看得起她!要是換別的人家,怕是早就斷絕關係了。”
阮青青無語,她就是有也說不出來呀!
周政麵色很是為難,“你這不能拿出有力的證據來,本官也不能為了你這寥寥幾句就發動大家都去養鴨子吧?之前修建水利工程、強製快收快種以及罱河泥已經讓下麵的老百姓罵聲不斷,這還是有天災明晃晃地擺在眼前的情況下。
先不說蝗災會不會出現,就是會出現,本官強製性讓大家養鴨子也行不通啊!畢竟現在地裏還都旱著呢!且不提鴨子活動的範圍受限,最重要得是鴨子吃什麽?這時候老百姓自家的口糧也就剛剛夠吧!本官知道你的想法是好的,隻是這會兒實施起來不切實際。”
阮青青有心想說可以養旱鴨子,但看到周政那一臉疲憊的模樣,她把口中的話給咽了下去。
沒有萬全之策的事,他作為縣令實施起來壓力應該很大,阻力更是重重。
然而麵對自然災害這種緊急之事,哪有什麽萬全?
有的隻是有沒有抓住最佳解決的時機!
全縣養鴨來滅蝗蟲的提議沒能得到縣令的首肯,阮青青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
可莊稼地裏的莊稼卻等不及,一旦蝗蟲聚集成災了,就是鴨子也是不吃的。
因為群居型蝗蟲會大量釋放揮發性化合物苯乙腈,並且它們在遭到攻擊時會立即將苯乙腈轉化為劇毒化合物氫氰酸。其天敵是不喜歡吃這樣的蝗蟲的。
阮青青心事重重地迴到了村裏。
“大丫,是不是大人沒有同意讓大家都養鴨子?”
阮萬鐵見阮青青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心裏就有底了。
“大丫你別擔心,縣令不發動人來養鴨子,咱們自己發動人來養。我就不信了,大家還真能眼睜睜地看著莊稼被蝗蟲給霍霍了!”
“好的呢!爹!”
阮青青見自家爹這般維護自己心裏很是感動。
“對了,爹,我去問問哪裏可以買得到旱鴨苗,或者旱鴨蛋。要養還是養旱鴨子,後麵水越來越少,一般的水鴨怕是不行。”
“你不用找,我都替你們考慮到了。我帶來的那兩百個鴨蛋都是旱鴨子下的蛋。”
“嘎婆!”
這一通驚喜來得真的是太及時了,阮青青頓時喜出望外。
馬氏淡淡地掃了她一眼,“鴨子吃蝗蟲是不假,但是鴨子是不吃成群結隊到處飛竄的蝗蟲的。不然在四十年前的那場蝗災裏,就不會不僅餓死了人也餓死了我家兩百隻的鴨子了。”
“嘎婆,你也知道鴨子不吃飛蝗?”
“嗯,其實蝗災的厲害不一定非得數量多的時候,一畝地幾隻蝗蟲,隻需在每株上咬上那麽一口,就足以讓大家那一年顆粒無收。所以你提前防範是對的。”
“謝謝嘎婆!”
“如今幹旱,水草不豐,一般人家養太多的鴨子也養不起,一兩隻鴨子應該還可以。你們發動大家養鴨子時,這一點可以好好說道下。另外鴨子不僅吃魚蝦、青菜、稻子及玉米外,河裏的螺螄、蚌肉,地上的蚯蚓、青蛙,它們都是吃的,而且吃這些它們更長肉。”
馬氏看著眼前兩眼亮晶晶的外孫女,忍不住多提點幾句。
阮青青重重地點頭,“嘎婆,我記住了!”
接下來幹完地裏的活,阮青青就去四處有水的地方去淘螺螄和蚌,為將出來的鴨子存口糧。
之前罱江泥時,泥塘裏清晨總會冒出很多螺螄,阮青青都把它們撿迴家裏,把裏麵的螺螄肉剔出來,曬幹放著,拌在糠裏喂鴨子。
鴨子很愛吃,下的蛋也勤了許多。
四月中旬,馬氏炕的小鴨基本都出了。除了她帶過來的兩百枚蛋外加上阮青青家裏的一百枚蛋,出了兩百六十隻小鴨,另外四十隻蛋成了壞蛋,小鴨子沒能鑽出來。
小孩子們都被毛茸茸的小鴨子給俘獲了,尤其是阮世安。除了喂食,每天要去隔壁看六迴。
最小的阮世康和阮素素這一對雙胞胎也會顫顫巍巍地走路了,一不留神,就走到隔壁去看鴨子。他們不僅看,還會用手去抓。嚇得阮青青幾個心驚膽戰的。這些鴨大軍可是要去殺蝗蟲的,可不能死在了兩個啥都不懂的毛孩子手上。
最後阮青青勒令阮世安沒事不要帶著小弟小妹去看鴨子。
在鴨子的絨毛都蓬起來的時候,阮青青的舅舅王春書來家裏接馬氏迴家。為了感謝馬氏幫忙,阮萬鐵給了一石的晚稻,作為答謝。
但是過了半個月,舅舅王春書又過來,說是家裏沒有糧吃了。
王氏被他哄著又給了兩石稻穀。
阮青青聽到消息後,隻覺要壞事。
“他爹,大丫,我知道我不該給這兩石稻穀,可他究竟是我的兄弟,我也不能眼睜睜地看他們一家以及我娘餓死!”
王氏一邊抹眼淚一邊道。
“娘,如果舅舅家真的是到了窮得揭不開鍋了,送點糧食倒也沒什麽。可這嘎婆迴去時我們就送了一石稻穀過去了,這不到半個月的光景就吃完了?難道是頓頓白米飯?真的沒糧吃,會頓頓白米飯麽?”
阮青青語氣平靜道。
阮世平不樂意了,“我們自己種的糧食都還沒頓頓白米飯呢!”
阮萬鐵沉默了好久,“孩子他娘,這是最後一次給糧。現在是災年,幹旱還不知道持續多久,以後是個什麽光景我們都不知道。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一定夠吃。你就這麽大剌剌地在半個月之內給出三石稻穀,叫別人怎麽看?生怕別人不知道咱家有糧?”
王氏訥訥地低下了頭,“我知道了。”
在農村,大家習慣使然,除非是家裏來了客人或者家裏的條件真的上來了,否則絕沒有人會舍得敞開肚皮頓頓白米飯的。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阮青青左右不放心,還是想去打聽一下。
這跟阮世平想到一塊兒去了。
打理好地裏的事,姐弟倆直接摸到王河灣去。
開始阮青青還以為是她舅舅王春書是因為覺得她家有糧了,後顧無憂,所以在家裏大吃特吃。
經過側麵多方打聽,她發現自己格局小了,也低估了她那舅舅的無恥程度。
那些糧他們根本就沒有自己吃,直接轉手賣給了縣裏的糧販子。
“我那妹子出嫁十幾年了,啥東西都沒拿迴來過,近幾年甚至是連家門都沒進過,我問她要點糧食是看得起她!要是換別的人家,怕是早就斷絕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