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木付了十五枚銀殼幣,三人終於過了小理水,算是到了金陽城的地界。
他本想一過河後便將那幾人的木筏給打碎,最後還是忍住了。
靜蘭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說道:“他們雖然犯了碧城的律法,賺了不該賺的黑心錢財,可誰又能說他們沒有在救人性命呢?”
楚小木深以為然。
過了小理水後,是一片荊棘叢生的密林,其間根本沒有道路。乘黃和龍斑就算再神駿也是無法得過。
三人隻好沿著難民們踩出來的小路,一直行到了昆河河邊。
這時節已進入了獸山和碧城的雨季之初,雨量雖不算大,但到金陽城境內時,昆河河水已漲了不少,寬闊的河麵上河水滾滾,時而翻出白色的浪花。
三人望著昆河正自一籌莫展之際,忽見一條烏篷船從對岸直搖了過來,盡皆大喜。
一問船錢,那撐船的漢子居然要收一人一金,比碧城那一側貴了五六倍,三人也沒有其他辦法,隻好老老實實地付錢過河。
過昆河之後,便過了接雲關已有三五十裏。
三人一路上談談說說,互相說些自己見過的奇聞異事。
楚小木說道獸山諸事,讓二女都吃驚不小,小瑩更是追著問個不停。靜蘭性子靦腆,大多都是聽小瑩之所問。
當靜蘭說到自己的師父黃傑士時,說自己的本事還不及師父的一成,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學成真本事。
楚小木問道:“靜蘭,我們合力製住大將軍的狂態時你用的是火相靈力,難道這還不算真本事?”
靜蘭搖了搖頭,說道:“我並沒有修出真正的火相靈力。那一次是師父在事前給我喝了一劑藥水,隻是暫時有了火相靈力。”
楚小木心想原來如此,修靈力比之開原力還要艱難,自己是幸運地吃了幾個乘黃摘的靈果才獲得了木、電、土三種靈力,又得師父王母以月露相贈,才有目前的虹飛宏相。靜蘭沒有靈果可吃,想要修出火相靈力,絕不是兩三年的功夫可成。
既然是去金陽城謀劃大事,自然要對其有所了解,楚小木從靜蘭口中也聽到了不少關於金陽城的事。
金陽城在接雲關處把下了上萬的重兵,領軍將領據說是四大金尉之一的江孤蒲。
金陽城一共有四大金尉,分別是鍾昭魁、趙顯通、祁昌術和江孤蒲,前麵三人都是金刀黑劍應天行的弟子,隻有這個江孤蒲不是,而且也非金刀門人。
據說江孤蒲這人一身傲氣,原力武道更在鍾昭魁、趙顯通、祁昌術三人之上。但由於性子不屈,一直受金刀門的人排擠。他能坐上金尉這個位置,也是金陽城小主金璃兒鼎力支持之故。
赤兵攻破碧城之後,接著北上到接雲關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金刀黑劍立即派江孤蒲前往接雲關守關應敵。這是立軍功的大好時機,玄英、趙顯通及祁昌術也反應熱烈,同時出兵出力支持。
因為人人都知道赤兵不僅兵鋒銳利,而且殘暴不講理,隻要一過了接雲關,金陽城的覆滅也是遲早的事,到時候什麽高宅大院,香車美人,肥沃良田……將會盡被霸占了去。
反正是兵士們去送死,到時候有了功勞又是自己的,何樂而不為?
碧野大將軍被蒙麵高手偷襲而受傷一事,隻有楚小木、楊鬥、李騂、楊駱、桓之錚等數人知道。而且都沒有往外說,因為大將軍不僅是碧城之主,更是穩定人心的基石,萬一軍士或者百姓知道他受了傷,隻怕引起恐慌,甚至大亂。
楚小木心想,大將軍雖然在蒼木國聲望很高,但與周邊幾個大城的關係其實並不太好。周邊接壤的有柏君城、金陽城、玉駝城三個大城,但碧城受赤兵圍攻以來,真正出兵相助的隻有玉駝城。
可玉駝城兵力較弱,發兵後也隻與碧城的東忠軍合作一處,並沒有穿過碧原與赤兵主力交鋒。
不過聽靜蘭話中的意思,東忠軍沒有與玉駝城軍隊合力西進,一來是被東進的赤兵所牽製,二來大將軍也沒有打算讓他們過來送死。因為那時候大將軍已做了渡昆河據守的打算,東忠軍過來也沒什麽用。
柏君城不僅沒有出兵相助,甚至嚴守拒侯關,對碧城逃往柏君城的百姓大加盤查。楚小木見過他們的上將穆龍光,二人還暢談了一個晚上,從穆龍光口中可知,他們的庸城主甚至對碧城為赤兵所迫很是幸災樂禍。
金陽城雖然沒有嚴苛地對付逃難的碧城百信,也答應了出兵,但磨磨蹭蹭地直到碧城被破半個月之後才發兵,而且大軍行到接雲關便停住不動了。名為發兵相助,其實不過是在那裏守他們自己的關口。
楚小木歎了口氣,心說隻有到真正的大難臨頭時,才能看得出誰才是真正的朋友,個人如此,大如城邦、域國也是如此。
碧城跟周邊的關係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一來可能是大將軍本事太高受人所妒,二來隻怕是有些人以為他身上有什麽寶物,恨不得碧城出事而坐收漁翁之利。那個打傷他的蒙麵高手應該就來自周邊的其中一城。
靜蘭說道:“小木哥,你知道麽,東忠軍也出了一個特別厲害年輕將軍。”
楚小木靈光一閃,問道:“是不是一個叫‘餘阿其’的安風城人?”
靜蘭點了點頭,反問道:“你是從哪裏聽說的?”
楚小木便將在孤鬆嶺下放哨時遇到高廷庚一個小隊而聽他說起餘阿其的事說了。接著說道:“丁中軍甚至讚他是碧城除了大將軍之外的第二人。”
靜蘭說道:“說起這個餘將軍,的確是了不得。赤兵攻破碧城之後,便分兵一萬餘人東進玉駝城,不料在我們東忠軍大營附近被阻,為首的爪族靈將也被殺了,據說他還是炎爪的兄弟。”
楚小木說道:“這可大大地挫了他們赤兵的銳氣!”接著笑了起來:“靜蘭姑娘,你知道那個餘阿其將軍到底是誰麽?”
他本想一過河後便將那幾人的木筏給打碎,最後還是忍住了。
靜蘭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說道:“他們雖然犯了碧城的律法,賺了不該賺的黑心錢財,可誰又能說他們沒有在救人性命呢?”
楚小木深以為然。
過了小理水後,是一片荊棘叢生的密林,其間根本沒有道路。乘黃和龍斑就算再神駿也是無法得過。
三人隻好沿著難民們踩出來的小路,一直行到了昆河河邊。
這時節已進入了獸山和碧城的雨季之初,雨量雖不算大,但到金陽城境內時,昆河河水已漲了不少,寬闊的河麵上河水滾滾,時而翻出白色的浪花。
三人望著昆河正自一籌莫展之際,忽見一條烏篷船從對岸直搖了過來,盡皆大喜。
一問船錢,那撐船的漢子居然要收一人一金,比碧城那一側貴了五六倍,三人也沒有其他辦法,隻好老老實實地付錢過河。
過昆河之後,便過了接雲關已有三五十裏。
三人一路上談談說說,互相說些自己見過的奇聞異事。
楚小木說道獸山諸事,讓二女都吃驚不小,小瑩更是追著問個不停。靜蘭性子靦腆,大多都是聽小瑩之所問。
當靜蘭說到自己的師父黃傑士時,說自己的本事還不及師父的一成,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學成真本事。
楚小木問道:“靜蘭,我們合力製住大將軍的狂態時你用的是火相靈力,難道這還不算真本事?”
靜蘭搖了搖頭,說道:“我並沒有修出真正的火相靈力。那一次是師父在事前給我喝了一劑藥水,隻是暫時有了火相靈力。”
楚小木心想原來如此,修靈力比之開原力還要艱難,自己是幸運地吃了幾個乘黃摘的靈果才獲得了木、電、土三種靈力,又得師父王母以月露相贈,才有目前的虹飛宏相。靜蘭沒有靈果可吃,想要修出火相靈力,絕不是兩三年的功夫可成。
既然是去金陽城謀劃大事,自然要對其有所了解,楚小木從靜蘭口中也聽到了不少關於金陽城的事。
金陽城在接雲關處把下了上萬的重兵,領軍將領據說是四大金尉之一的江孤蒲。
金陽城一共有四大金尉,分別是鍾昭魁、趙顯通、祁昌術和江孤蒲,前麵三人都是金刀黑劍應天行的弟子,隻有這個江孤蒲不是,而且也非金刀門人。
據說江孤蒲這人一身傲氣,原力武道更在鍾昭魁、趙顯通、祁昌術三人之上。但由於性子不屈,一直受金刀門的人排擠。他能坐上金尉這個位置,也是金陽城小主金璃兒鼎力支持之故。
赤兵攻破碧城之後,接著北上到接雲關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金刀黑劍立即派江孤蒲前往接雲關守關應敵。這是立軍功的大好時機,玄英、趙顯通及祁昌術也反應熱烈,同時出兵出力支持。
因為人人都知道赤兵不僅兵鋒銳利,而且殘暴不講理,隻要一過了接雲關,金陽城的覆滅也是遲早的事,到時候什麽高宅大院,香車美人,肥沃良田……將會盡被霸占了去。
反正是兵士們去送死,到時候有了功勞又是自己的,何樂而不為?
碧野大將軍被蒙麵高手偷襲而受傷一事,隻有楚小木、楊鬥、李騂、楊駱、桓之錚等數人知道。而且都沒有往外說,因為大將軍不僅是碧城之主,更是穩定人心的基石,萬一軍士或者百姓知道他受了傷,隻怕引起恐慌,甚至大亂。
楚小木心想,大將軍雖然在蒼木國聲望很高,但與周邊幾個大城的關係其實並不太好。周邊接壤的有柏君城、金陽城、玉駝城三個大城,但碧城受赤兵圍攻以來,真正出兵相助的隻有玉駝城。
可玉駝城兵力較弱,發兵後也隻與碧城的東忠軍合作一處,並沒有穿過碧原與赤兵主力交鋒。
不過聽靜蘭話中的意思,東忠軍沒有與玉駝城軍隊合力西進,一來是被東進的赤兵所牽製,二來大將軍也沒有打算讓他們過來送死。因為那時候大將軍已做了渡昆河據守的打算,東忠軍過來也沒什麽用。
柏君城不僅沒有出兵相助,甚至嚴守拒侯關,對碧城逃往柏君城的百姓大加盤查。楚小木見過他們的上將穆龍光,二人還暢談了一個晚上,從穆龍光口中可知,他們的庸城主甚至對碧城為赤兵所迫很是幸災樂禍。
金陽城雖然沒有嚴苛地對付逃難的碧城百信,也答應了出兵,但磨磨蹭蹭地直到碧城被破半個月之後才發兵,而且大軍行到接雲關便停住不動了。名為發兵相助,其實不過是在那裏守他們自己的關口。
楚小木歎了口氣,心說隻有到真正的大難臨頭時,才能看得出誰才是真正的朋友,個人如此,大如城邦、域國也是如此。
碧城跟周邊的關係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一來可能是大將軍本事太高受人所妒,二來隻怕是有些人以為他身上有什麽寶物,恨不得碧城出事而坐收漁翁之利。那個打傷他的蒙麵高手應該就來自周邊的其中一城。
靜蘭說道:“小木哥,你知道麽,東忠軍也出了一個特別厲害年輕將軍。”
楚小木靈光一閃,問道:“是不是一個叫‘餘阿其’的安風城人?”
靜蘭點了點頭,反問道:“你是從哪裏聽說的?”
楚小木便將在孤鬆嶺下放哨時遇到高廷庚一個小隊而聽他說起餘阿其的事說了。接著說道:“丁中軍甚至讚他是碧城除了大將軍之外的第二人。”
靜蘭說道:“說起這個餘將軍,的確是了不得。赤兵攻破碧城之後,便分兵一萬餘人東進玉駝城,不料在我們東忠軍大營附近被阻,為首的爪族靈將也被殺了,據說他還是炎爪的兄弟。”
楚小木說道:“這可大大地挫了他們赤兵的銳氣!”接著笑了起來:“靜蘭姑娘,你知道那個餘阿其將軍到底是誰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