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哥能明顯感受到這兩個人對施洋律師的深深敬意,他的內心也因此充滿了喜悅,於是鄭重其事地收下了這本書。
在一旁的小鄧好奇地問道:“李先生,這本書是您寫的嗎?您不僅會寫詩,還能寫書,真是令人佩服。”
祥子在一旁滿臉自豪地說道:“我們家先生可是寫過很多書呢,就連外國人都經常向他請教問題。”
祥子一直以李斯年為榮,此刻聽到別人誇獎他,自然而然地就開始誇耀起來。
小鄧聽後,眼中閃爍著憧憬的光芒:“我現在也在跟著工會的工友們一起學習,我將來也要寫書,要成為像李先生和施先生那樣的人。”
李斯年微笑著指向沈從文,鼓勵小鄧道:“這位是我的學生沈從文,他從十幾歲起就在軍閥部隊裏當兵,這兩年才開始學習文化知識,現在都能在報紙上麵發表文章了。你隻要努力學習,一定也能做到。”
小鄧羨慕地看著沈從文,開始向他請教起來。
正當眾人聊得熱烈時,一位鐵路工人匆匆跑了過來,他是昨天幫李斯年去討還行李箱的眾人中的一位。
他一看到劉大山,就急忙說道:“大山哥,剛才許州站上來的兄弟說,總工會已經決定今天中午十二點京漢鐵路全線罷工了,工會的兩萬多兄弟都會參與,列車長現在正在找你呢。”
李斯年在一旁聽到這話,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震驚。最近這大半年來,全國各地工人罷工的事情屢見報端,但他沒想到自己這次居然還讓自己給趕上了。
劉大山聽了工友的話,也顯得十分驚訝,他說道:“什麽?!全線罷工?這可是件大事兒啊!咱們得趕緊準備起來,你繼續去通知大家夥兒,我這就去見列車長。”
說完,他和李斯年打了個招唿,就帶著小鄧匆匆離開了。
李斯年迴頭望去,隻見徐智摩等人也是一副震驚的模樣,幾人麵麵相覷。他們平時待在家裏,就像井底之蛙一樣,對外界洶湧澎湃的工人運動一無所知。這次一出門,才見識到了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什麽事情都遇上了。
李斯年看了看表,已經上午十點多了,距離剛才那個工人所說的十二點還差一個多小時。
他說道:“已經快十二點了,我們剛過許州站不久,到十二點的話火車應該就能開到郾城縣站。”
徐智摩掏出火車票看了看,然後說道:“我們正常到漢口是晚上六點二十,郾城到漢口應該還有三四百公裏呢。如果工人罷工的話,我們不會被扔在半路上吧?”
祥子沒怎麽坐過火車,他說出了一個更可怕的情況:“要是十二點鍾趕不到那什麽站,我們不會被扔在荒郊野外吧?”
想到這種可能性,幾人不禁感到一陣寒意。
這時,可能是聽到了消息,外麵的其他乘客也紛紛走出自己的包廂探聽情況,開始議論起來。整節列車都充滿了慌亂和不知所措的氣氛。
李斯年連忙吩咐道:“祥子,你快點跟我先去把夫人接過來,大家在一起安全些。”
他帶著祥子匆匆走出包廂,耳邊就傳來了旁邊幾人的議論聲:“聽見了嗎?全線罷工!這可真是突如其來啊,京漢鐵路可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這一停工可不是小事,背後肯定有什麽大事發生。你說,是不是工人們的權益又受到侵犯了?”
另一人也歎息道:“哎,這年頭,工人的日子可真不好過。罷工,那可是他們最後的抗爭了。我聽說最近工人們為了成立工會的事情和政府鬧得挺兇的,會不會是因為這事兒?但願能有個好結果,別讓工人們的心血白費。”
能坐進二等臥鋪車廂的基本都是文化人和商人,雖然突然遇到工人罷工這種情況,但他們並沒有顯得太慌亂。
李斯年聽著他們的議論,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想看看這些人對於工人罷工的態度。
這時,又有一人插話進來,說道:“是啊,工人們也不容易,成天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想要個說話的地方,還被阻撓。這兩年罷工的事情屢有發生,這也說明工人們受的壓迫太厲害了。咱們雖然隻是乘客,但也能感受到這股力量。工人們團結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真是讓人敬佩。希望這次罷工能引起社會的關注,讓他們的生活能有所改善。”
先前那人又說道:“不過,這樣一來,咱們的行程怕是要受影響了。不知道這火車還能不能按時到站,真是讓人有些擔心啊。”
旁邊的人安慰道:“行程是小事,比起那些為了生活奔波、努力爭取權益的工人們,咱們這點不便算什麽。我全力支持他們的行動,也希望更多人能理解他們的不易。說起來,我在洋行工作,雖然看起來表麵光鮮,但是那些洋人老板也真是欺負人。怎麽沒人去我們那建立工會,組織罷工呢?要是有,我第一個參加,絕不含糊。”
又有人附和道:“是啊,都是打工人,咱們得互相理解。這cd的北洋政府,連我們大學教授的工資都敢挪用和拖欠,這不前兩年我們還組織起來向教育部索薪呢。”
李斯年聽到他們對於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益的舉動十分理解與同情,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加快了腳步,很快就來到了李雅琳的包廂。
此時,女士包廂內的幾人也在議論紛紛,談論著罷工可能帶來的影響。
李斯年連忙讓妻子收拾好行李,暫時先一起去自己的包廂內,這樣互相也好有個照應。否則要是發生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等李斯年帶著妻子迴到自己的包廂之後不久,包廂的門又被敲開了。乘務員走進來,通知大家到走廊上去,他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幾人走出包廂,隻見走廊上已經站滿了人,大家都神情焦急地等待著乘務員宣布情況。
在一旁的小鄧好奇地問道:“李先生,這本書是您寫的嗎?您不僅會寫詩,還能寫書,真是令人佩服。”
祥子在一旁滿臉自豪地說道:“我們家先生可是寫過很多書呢,就連外國人都經常向他請教問題。”
祥子一直以李斯年為榮,此刻聽到別人誇獎他,自然而然地就開始誇耀起來。
小鄧聽後,眼中閃爍著憧憬的光芒:“我現在也在跟著工會的工友們一起學習,我將來也要寫書,要成為像李先生和施先生那樣的人。”
李斯年微笑著指向沈從文,鼓勵小鄧道:“這位是我的學生沈從文,他從十幾歲起就在軍閥部隊裏當兵,這兩年才開始學習文化知識,現在都能在報紙上麵發表文章了。你隻要努力學習,一定也能做到。”
小鄧羨慕地看著沈從文,開始向他請教起來。
正當眾人聊得熱烈時,一位鐵路工人匆匆跑了過來,他是昨天幫李斯年去討還行李箱的眾人中的一位。
他一看到劉大山,就急忙說道:“大山哥,剛才許州站上來的兄弟說,總工會已經決定今天中午十二點京漢鐵路全線罷工了,工會的兩萬多兄弟都會參與,列車長現在正在找你呢。”
李斯年在一旁聽到這話,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震驚。最近這大半年來,全國各地工人罷工的事情屢見報端,但他沒想到自己這次居然還讓自己給趕上了。
劉大山聽了工友的話,也顯得十分驚訝,他說道:“什麽?!全線罷工?這可是件大事兒啊!咱們得趕緊準備起來,你繼續去通知大家夥兒,我這就去見列車長。”
說完,他和李斯年打了個招唿,就帶著小鄧匆匆離開了。
李斯年迴頭望去,隻見徐智摩等人也是一副震驚的模樣,幾人麵麵相覷。他們平時待在家裏,就像井底之蛙一樣,對外界洶湧澎湃的工人運動一無所知。這次一出門,才見識到了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什麽事情都遇上了。
李斯年看了看表,已經上午十點多了,距離剛才那個工人所說的十二點還差一個多小時。
他說道:“已經快十二點了,我們剛過許州站不久,到十二點的話火車應該就能開到郾城縣站。”
徐智摩掏出火車票看了看,然後說道:“我們正常到漢口是晚上六點二十,郾城到漢口應該還有三四百公裏呢。如果工人罷工的話,我們不會被扔在半路上吧?”
祥子沒怎麽坐過火車,他說出了一個更可怕的情況:“要是十二點鍾趕不到那什麽站,我們不會被扔在荒郊野外吧?”
想到這種可能性,幾人不禁感到一陣寒意。
這時,可能是聽到了消息,外麵的其他乘客也紛紛走出自己的包廂探聽情況,開始議論起來。整節列車都充滿了慌亂和不知所措的氣氛。
李斯年連忙吩咐道:“祥子,你快點跟我先去把夫人接過來,大家在一起安全些。”
他帶著祥子匆匆走出包廂,耳邊就傳來了旁邊幾人的議論聲:“聽見了嗎?全線罷工!這可真是突如其來啊,京漢鐵路可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這一停工可不是小事,背後肯定有什麽大事發生。你說,是不是工人們的權益又受到侵犯了?”
另一人也歎息道:“哎,這年頭,工人的日子可真不好過。罷工,那可是他們最後的抗爭了。我聽說最近工人們為了成立工會的事情和政府鬧得挺兇的,會不會是因為這事兒?但願能有個好結果,別讓工人們的心血白費。”
能坐進二等臥鋪車廂的基本都是文化人和商人,雖然突然遇到工人罷工這種情況,但他們並沒有顯得太慌亂。
李斯年聽著他們的議論,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想看看這些人對於工人罷工的態度。
這時,又有一人插話進來,說道:“是啊,工人們也不容易,成天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想要個說話的地方,還被阻撓。這兩年罷工的事情屢有發生,這也說明工人們受的壓迫太厲害了。咱們雖然隻是乘客,但也能感受到這股力量。工人們團結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真是讓人敬佩。希望這次罷工能引起社會的關注,讓他們的生活能有所改善。”
先前那人又說道:“不過,這樣一來,咱們的行程怕是要受影響了。不知道這火車還能不能按時到站,真是讓人有些擔心啊。”
旁邊的人安慰道:“行程是小事,比起那些為了生活奔波、努力爭取權益的工人們,咱們這點不便算什麽。我全力支持他們的行動,也希望更多人能理解他們的不易。說起來,我在洋行工作,雖然看起來表麵光鮮,但是那些洋人老板也真是欺負人。怎麽沒人去我們那建立工會,組織罷工呢?要是有,我第一個參加,絕不含糊。”
又有人附和道:“是啊,都是打工人,咱們得互相理解。這cd的北洋政府,連我們大學教授的工資都敢挪用和拖欠,這不前兩年我們還組織起來向教育部索薪呢。”
李斯年聽到他們對於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益的舉動十分理解與同情,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加快了腳步,很快就來到了李雅琳的包廂。
此時,女士包廂內的幾人也在議論紛紛,談論著罷工可能帶來的影響。
李斯年連忙讓妻子收拾好行李,暫時先一起去自己的包廂內,這樣互相也好有個照應。否則要是發生混亂,後果不堪設想。
等李斯年帶著妻子迴到自己的包廂之後不久,包廂的門又被敲開了。乘務員走進來,通知大家到走廊上去,他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幾人走出包廂,隻見走廊上已經站滿了人,大家都神情焦急地等待著乘務員宣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