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舍欽腳迴營、繳令。接替他的是另外兩個營頭。
聽說王都總管定了新規矩:出去巡察、警戒一天,迴來就有魚吃。這幫家夥紛紛跑來請命,並從各種角度論證增派人手的必要性。全然不記得前一天他們還曾說過周圍百裏無人煙的事實。
對此,王大衛決定從善如流。
不過,既然人多了,那所需的魚自然也得隨之增加。所以,王都總管必須親自出馬,率隊捕魚。
再次來到西海邊,曹家人已先到一步。看進度,快要封箱了。曹六和曹七忙忙碌碌。橫跨三千五百裏送魚,這份“孝心”足以感天動地啊!
誒?好像,我在這個時空也有個長輩的。當下點了兩名“幸運”的親兵,各自挑選一條肥魚,與四名曹家家將一同上路。
湟州距此隻有兩百多裏,跑快一點兒的話,午飯都來得及,根本用不著木箱和冰塊兒。
猴子,你瞧我對你爹有多好。那你在河州是不是得替我多賣賣力氣?
王叔那頭白發是在拉脊山上弄的,西海離拉脊山不遠。正所謂:七步之內,必有芳草。這魚,沒準兒它就管用。
雖然沒啥科學依據吧!但是,玄學有啊!科學不靈的時候就找玄學,這很科學。
而且,等我迴去路過湟州的時候,老爺子你能不能看在魚的麵子上,咱就不提阿裏骨跑路這檔子事兒啦!
總之,這魚送的,沒毛病。
六匹快馬出發,剩下的人則繼續捕魚。
王大衛也親自下場,果如曹六所言,這裏的魚都極傻,根本不知道躲避。很快,冰麵上就鋪滿了一層魚。
接下來,該捕魚者自己吃飯了。
曹七選了個地方,指定在此地點燃篝火。
為什麽選這兒?王大衛問。這地方有點高啊!不背風。
曹七的解釋是:她故意的。等吃完魚,撤了火,她就要在這裏挖坑,立碑,宣示主權。
這丫頭,真強啊!王大衛不敢再出聲,順著曹七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好嘛!連石碑都準備好了。
方正的石碑躺在一旁,中間刻著兩個大字——曹謙。
一瞬間,兩個念頭同時湧入腦海。
首先是:把名字刻碑上,這麽幹,好嗎?我怎麽覺著,不吉利呢?
環顧四周,卻並未發現異常。你們,都覺得合理?那好吧!是我沒文化了。有可能,這才是碑的正確用法。
想想也有道理。小到同村的兩戶人家,大到比鄰的兩國,其實都需要碑。劃分清楚,避免打架。當然,真要打的話,立了碑也沒啥用。
至於墓碑和碑刻,那都是之後引申出來的玩法。
下一個念頭:曹七,你大名叫曹謙啊!這個字,可太出人意料啦!咋能是這個字呢?
雖然有很多疑問,但王大衛一直忍著沒問出口。
吃魚的時候,曹六或許是從王大衛那豐富的表情中猜出了點兒什麽,於是,他找了個空當,又補充了一些信息:
曹七本來不叫曹謙,而是叫芊芊。後來長大了,發現自己的名字跟幾個哥哥不一樣。他們都是單字,而且是言字旁的。於是,曹七便自作主張,就把名字改成了曹謙。
這樣啊!王大衛想著。可是,芊芊也對不上吧!在我的腦子裏,曹七還是那個騎馬衝鋒、掄刀砍人的形象啊!好像差得更遠啦!
我還不好說什麽,討論女生的名字那可是很沒禮貌的。哎!憋得我好難受。趕緊換個話題吧!
王大衛強行歪樓,問曹六有幾畝地,是不是就選在旁邊?
曹六答:九十二畝。已經被他分散投資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手是與幾人合夥,共建一座賽馬場。地點就在河州東門外。
河州東門,那地方現在就隻是個地址而已啦!王大衛想著。
曹六卻被戳中了興奮點,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他的投資項目。
河湟即將成為大宋的新領土。可以預見的,河湟的馬匹必將大量湧入中原。而其中最惹人注目的一塊兒,就是戰馬。
不過曹六和他的小夥伴兒們卻不打算朝這一塊兒伸手,因為戰馬的買家是大宋軍方,而軍方,其實才是他們勳貴集團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僅不能伸手,他們還要聯手嚴防其他人上下其手、從中漁利。
戰馬之外,還有劣馬。即:達不到戰馬標準的其他馬匹。
大宋選戰馬的標準不僅高,而且條目還多:肩高;體長;短程衝刺的速度;長途奔襲的耐力;不挑食,吃啥都能跑;脾氣好,易馴服......
這麽多標準下來,肯定有大量不合格的劣馬。不過,依然不愁賣不出去。
就比如南方的大理或者交趾。這些大宋人看不上的馬匹,到了那邊卻成了香餑餑,最起碼個頭兒就比那邊的馬要大上好多。
此外,大宋民間也會大量購買劣馬。
因為,前不久王大相公弄出了一個《保馬法》。老百姓養馬可以抵稅,但又沒要求老百姓養的馬必須達到戰馬的標準。可能,王大相公也知道,那樣的馬很不容易養出來吧!
隻要數量,不要質量。所以,你猜老百姓們會怎麽做?
有劣馬,自然也就會有更優秀的馬匹。即:不僅各條都能達標,其中一、兩項還會遠超及格線。
而這樣的好馬,肯定是非賣品,那是一定要留下來做種馬的。河湟牧民也不傻。
以上三種都不是曹六的目標,他們看中的是第四種。
一樣米養百樣人,馬也一樣。有一類馬,做不得戰馬,卻偏偏在某一方麵特別突出。比如:必須吃最好的;性子又烈,除非特定的人,否則不讓騎;但,跑得極快。
“你說的,是我家阿黃吧?”王大衛問。
曹六堅定地點頭:“對。就得是阿黃這樣的,那才能在汴梁賣得出真正的高價。”
“嗯!果然是好買賣。”王大衛認真地給予肯定,“如果,能再給這樣的馬貼上個冠軍的名頭,又能翻上幾番。”
曹六露出一副相見恨晚的表情:“太對了,我們要幹的就是這個買賣。”
王大衛暗豎大指,隨後道:“而且,既然都賽馬了,那,下注、博彩,自然也少不了吧?”
曹六:“哎呀!行啊!大衛,這你也知道?”
王大衛:“略懂,略懂。”
曹六:“那你知道不知道,還有一種馬,也能賣出個好價錢?”
王大衛:“還有?”
曹六:“嘿嘿!就是那種,跑不起來,但是卻非常漂亮,從頭到尾毛色順滑,閃著光的那種。”
王大衛:“嗯?那有個毛......臥槽!連女人的錢也不放過啊!真狠呐!我祝你們成功。”
曹六:“誒?可不隻是女人。有些男人也愛這種馬。”
看著王大衛滿臉的疑惑,曹六補充道:“大頭巾。那些人,除了老王都總管,別人,嗬嗬!真要是跑起來,他們還不得嚇尿了褲子。”
聽說王都總管定了新規矩:出去巡察、警戒一天,迴來就有魚吃。這幫家夥紛紛跑來請命,並從各種角度論證增派人手的必要性。全然不記得前一天他們還曾說過周圍百裏無人煙的事實。
對此,王大衛決定從善如流。
不過,既然人多了,那所需的魚自然也得隨之增加。所以,王都總管必須親自出馬,率隊捕魚。
再次來到西海邊,曹家人已先到一步。看進度,快要封箱了。曹六和曹七忙忙碌碌。橫跨三千五百裏送魚,這份“孝心”足以感天動地啊!
誒?好像,我在這個時空也有個長輩的。當下點了兩名“幸運”的親兵,各自挑選一條肥魚,與四名曹家家將一同上路。
湟州距此隻有兩百多裏,跑快一點兒的話,午飯都來得及,根本用不著木箱和冰塊兒。
猴子,你瞧我對你爹有多好。那你在河州是不是得替我多賣賣力氣?
王叔那頭白發是在拉脊山上弄的,西海離拉脊山不遠。正所謂:七步之內,必有芳草。這魚,沒準兒它就管用。
雖然沒啥科學依據吧!但是,玄學有啊!科學不靈的時候就找玄學,這很科學。
而且,等我迴去路過湟州的時候,老爺子你能不能看在魚的麵子上,咱就不提阿裏骨跑路這檔子事兒啦!
總之,這魚送的,沒毛病。
六匹快馬出發,剩下的人則繼續捕魚。
王大衛也親自下場,果如曹六所言,這裏的魚都極傻,根本不知道躲避。很快,冰麵上就鋪滿了一層魚。
接下來,該捕魚者自己吃飯了。
曹七選了個地方,指定在此地點燃篝火。
為什麽選這兒?王大衛問。這地方有點高啊!不背風。
曹七的解釋是:她故意的。等吃完魚,撤了火,她就要在這裏挖坑,立碑,宣示主權。
這丫頭,真強啊!王大衛不敢再出聲,順著曹七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好嘛!連石碑都準備好了。
方正的石碑躺在一旁,中間刻著兩個大字——曹謙。
一瞬間,兩個念頭同時湧入腦海。
首先是:把名字刻碑上,這麽幹,好嗎?我怎麽覺著,不吉利呢?
環顧四周,卻並未發現異常。你們,都覺得合理?那好吧!是我沒文化了。有可能,這才是碑的正確用法。
想想也有道理。小到同村的兩戶人家,大到比鄰的兩國,其實都需要碑。劃分清楚,避免打架。當然,真要打的話,立了碑也沒啥用。
至於墓碑和碑刻,那都是之後引申出來的玩法。
下一個念頭:曹七,你大名叫曹謙啊!這個字,可太出人意料啦!咋能是這個字呢?
雖然有很多疑問,但王大衛一直忍著沒問出口。
吃魚的時候,曹六或許是從王大衛那豐富的表情中猜出了點兒什麽,於是,他找了個空當,又補充了一些信息:
曹七本來不叫曹謙,而是叫芊芊。後來長大了,發現自己的名字跟幾個哥哥不一樣。他們都是單字,而且是言字旁的。於是,曹七便自作主張,就把名字改成了曹謙。
這樣啊!王大衛想著。可是,芊芊也對不上吧!在我的腦子裏,曹七還是那個騎馬衝鋒、掄刀砍人的形象啊!好像差得更遠啦!
我還不好說什麽,討論女生的名字那可是很沒禮貌的。哎!憋得我好難受。趕緊換個話題吧!
王大衛強行歪樓,問曹六有幾畝地,是不是就選在旁邊?
曹六答:九十二畝。已經被他分散投資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手是與幾人合夥,共建一座賽馬場。地點就在河州東門外。
河州東門,那地方現在就隻是個地址而已啦!王大衛想著。
曹六卻被戳中了興奮點,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他的投資項目。
河湟即將成為大宋的新領土。可以預見的,河湟的馬匹必將大量湧入中原。而其中最惹人注目的一塊兒,就是戰馬。
不過曹六和他的小夥伴兒們卻不打算朝這一塊兒伸手,因為戰馬的買家是大宋軍方,而軍方,其實才是他們勳貴集團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僅不能伸手,他們還要聯手嚴防其他人上下其手、從中漁利。
戰馬之外,還有劣馬。即:達不到戰馬標準的其他馬匹。
大宋選戰馬的標準不僅高,而且條目還多:肩高;體長;短程衝刺的速度;長途奔襲的耐力;不挑食,吃啥都能跑;脾氣好,易馴服......
這麽多標準下來,肯定有大量不合格的劣馬。不過,依然不愁賣不出去。
就比如南方的大理或者交趾。這些大宋人看不上的馬匹,到了那邊卻成了香餑餑,最起碼個頭兒就比那邊的馬要大上好多。
此外,大宋民間也會大量購買劣馬。
因為,前不久王大相公弄出了一個《保馬法》。老百姓養馬可以抵稅,但又沒要求老百姓養的馬必須達到戰馬的標準。可能,王大相公也知道,那樣的馬很不容易養出來吧!
隻要數量,不要質量。所以,你猜老百姓們會怎麽做?
有劣馬,自然也就會有更優秀的馬匹。即:不僅各條都能達標,其中一、兩項還會遠超及格線。
而這樣的好馬,肯定是非賣品,那是一定要留下來做種馬的。河湟牧民也不傻。
以上三種都不是曹六的目標,他們看中的是第四種。
一樣米養百樣人,馬也一樣。有一類馬,做不得戰馬,卻偏偏在某一方麵特別突出。比如:必須吃最好的;性子又烈,除非特定的人,否則不讓騎;但,跑得極快。
“你說的,是我家阿黃吧?”王大衛問。
曹六堅定地點頭:“對。就得是阿黃這樣的,那才能在汴梁賣得出真正的高價。”
“嗯!果然是好買賣。”王大衛認真地給予肯定,“如果,能再給這樣的馬貼上個冠軍的名頭,又能翻上幾番。”
曹六露出一副相見恨晚的表情:“太對了,我們要幹的就是這個買賣。”
王大衛暗豎大指,隨後道:“而且,既然都賽馬了,那,下注、博彩,自然也少不了吧?”
曹六:“哎呀!行啊!大衛,這你也知道?”
王大衛:“略懂,略懂。”
曹六:“那你知道不知道,還有一種馬,也能賣出個好價錢?”
王大衛:“還有?”
曹六:“嘿嘿!就是那種,跑不起來,但是卻非常漂亮,從頭到尾毛色順滑,閃著光的那種。”
王大衛:“嗯?那有個毛......臥槽!連女人的錢也不放過啊!真狠呐!我祝你們成功。”
曹六:“誒?可不隻是女人。有些男人也愛這種馬。”
看著王大衛滿臉的疑惑,曹六補充道:“大頭巾。那些人,除了老王都總管,別人,嗬嗬!真要是跑起來,他們還不得嚇尿了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