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衛穿戴整齊,快步出帳,來到軍營邊緣,隔著十三米寬的石灰隔離帶,見到了王舜臣,以及跟著他一起過來看熱鬧的湟水支隊諸將。
王舜臣很興奮,揮舞雙臂,高唿道:“哥哥,哥哥,你真成了唐僧了!”
王大衛一愣神,反問:“什麽唐僧?”
王舜臣用手指著地上的隔離帶,道:“畫個圈,圈起來。這不就是唐僧嗎?”
王大衛:“我呸!這能一樣嗎?唐僧那個圈是孫悟空畫的,我這個,是我自己畫的......靠!我好像還不如唐僧呢!”
對麵哄然大笑。王舜臣的笑聲尤其大,接著又嚷道:“哥哥,我聽他們說,你要在裏麵待十四天,真的假的?”
王大衛歎了口氣:“哎!那是運氣好,沒人發病。要是有人發病,十四天還得從頭算。”
王舜臣:“啊?那哥哥豈不是要在裏麵過年。”
王大衛瞬間覺得自己有心梗發作的前兆,以手捂胸,用力揉搓。你這小矮子時間觀念還挺強,真氣人啊!
熙寧四年就快要過完了。做個總結吧!從樊樓,到荒野......
王舜臣:“哥哥放心,到時候我給你送餃子來。”
王大衛:“算你有良心,謝啦!記得帶醬油。”
王舜臣:“哥哥吃餃子喜歡蘸醬油?”
王大衛:“那必須的。對了,你怎麽跑這兒來了?”
王舜臣:“送信啊!我們已經占了青唐城,都總管命我走一趟。”
心梗痊愈了。王大衛一豎大指:“牛逼!快給我講講。”
接下來自然是王舜臣的評書時間。這家夥的口才當真不錯,跟他一起來的那些人已經在李憲的大帳裏聽過一遍了,現在還想聽。
當然,如果想知道真實的情景,最好把他描述自己的部分打個對折。可即便如此,那也相當精彩。
王舜臣和王昇每次的任務都是潛行、滲透、奪取並控製烽火台,這活兒聽著就不容易。
好在這兩位都是殺神轉世,單拎出來一個都是頂尖高手,更何況他們彼此默契、心有靈犀,所以每次都能有驚無險地完成任務。
隻不過王舜臣講評書喜歡用第一視角,沒親眼看見的都匆匆略過,所以向三和瞎藥的出場次數極少。
可實際上,向三和瞎藥的作用同樣非常巨大,尤其是向三擒獲了溪巴溫之後。
在那之前,黃河支隊雖然知道董氈用在西邊的兵力有限,但具體是如何布置的卻並不清楚。
那麽多條路,哪裏有哨所?哪裏僅僅是巡邏?幾天巡邏一次?誰知道呢?因此向三和瞎藥隻能放棄那些可能性比較大的路徑,從更險要的地方穿插到敵後。
溪巴溫“棄暗投明”之後,形勢瞬間就明朗了。那些布置溪巴溫全知道。
第一次,在向三的威逼和潘九的恐嚇之下,溪巴溫扭扭捏捏地完成了背叛。而後,就從容不迫了。
人性就是如此。背叛這種事,隻有零次和無數次。
溪巴溫現在的追求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向三可恭敬了。
就這樣,黃河支隊以每夜一寨的速度,於昨日淩晨,翻越拉脊山,抵達湟水穀地。距青唐城僅餘八十裏。
王韶也總算是活著來到了海拔兩千七百米以下。
老頭子比王大衛還慘。須發斑白,骨瘦形銷,手如雞爪,別說騎馬,連走路都打晃。他這一路是年叔和魯發輪流背過來的,外加嗑藥。
而誌願軍將士還剩不足五千人。
他們出發前可是有一萬多的。那一多半兒並非戰損,大都是因為高原反應,隻能暫時留在沿途海拔較低的盆地恢複。
雖然在出發前,除王韶外每個人都經過了一輪爬山的篩選,可爬山終究跟打仗不是一迴事兒。爬山爬累了,還可以緩緩,打仗得一口氣打到底才算完。
翻過拉脊山的五千人也極度疲憊,且缺衣少糧。都想就地紮營,等待後援,可王韶下令:極速進軍,直撲青唐城。
大家當場傻眼,紛紛懷疑王都總管是不是腦子瓦特了。可王韶的雙眼依舊清澈、堅決。
那還有啥好說的。幹了。反正你總是對的。
極速進軍,根本就不是正經行軍,而是,賽跑。
王舜臣搶了匹好馬,跑了個第一。
青唐城,西門洞開,王舜臣縱馬入城,無人抵抗。
青唐城是空城嗎?當然不是。這裏可是董氈的老巢啊!不算老百姓,僅那些貴人的私兵湊一湊也能弄出好幾萬。
然而,一個抵抗的都沒有。
我家的私兵,憑什麽給你董氈賣命?死了你賠嗎?都死光了,我以後還怎麽在部落裏繼續作威作福?誰愛去誰去。我得先出城,迴部落裏躲躲。
這以後的事兒啊!那就以後再說吧!大不了往西走,找木征去唄!
青唐城的風氣跟樂都城截然不同。
這也正常,任何一個政權都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因為,餅,就那麽大。
你想製定一套公平、合理、科學的分餅製度嗎?那你一定是位理科生。用理科生能理解的話來說,那就是:這種製度隻存在於理想狀態下,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
因為人性中還有一惡:我沒占到便宜就算虧。
如果統治者有極高的威望,如:嬴政、劉邦、劉秀、唃廝囉,那倒是可以維持下去。然而,威望這個東西很神奇,它對統治者極其重要,卻偏偏不能繼承。
沒有繼承父親威望的董氈是怎麽維護他的統治的呢?他選擇了提拔一批新進。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新進,原本沉寂下僚,驟然而升,根基淺薄,為了站住腳,自然隻能投靠他,唯其馬首是瞻,如臂使指。
其實很多繼承者都是這麽幹的,要不然也不會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
之後,誌願軍來了。
董氈帶著嫡係人馬出征樂都,把老油條們都留在了青唐城,他可不想被這幫人掣肘。而且,他也不擔心這幫人反水。
我董氈雖然對你們不怎麽樣,但也比誌願軍強吧!跟著我,你們至少還有口吃的,誌願軍要是贏了,你們可啥都沒有了。
董氈隻是沒想到,王韶繞了大大的一圈,從西邊殺了過來。
按照傳統,青唐城中最後收到消息的是董氈的妻妾、子女。一大家子人匆匆忙忙收拾好東西,剛一打開宮門,迎麵就看到了王舜臣。
東西放下,大門繼續開著,各迴各房,聽天由命吧!
王舜臣很興奮,揮舞雙臂,高唿道:“哥哥,哥哥,你真成了唐僧了!”
王大衛一愣神,反問:“什麽唐僧?”
王舜臣用手指著地上的隔離帶,道:“畫個圈,圈起來。這不就是唐僧嗎?”
王大衛:“我呸!這能一樣嗎?唐僧那個圈是孫悟空畫的,我這個,是我自己畫的......靠!我好像還不如唐僧呢!”
對麵哄然大笑。王舜臣的笑聲尤其大,接著又嚷道:“哥哥,我聽他們說,你要在裏麵待十四天,真的假的?”
王大衛歎了口氣:“哎!那是運氣好,沒人發病。要是有人發病,十四天還得從頭算。”
王舜臣:“啊?那哥哥豈不是要在裏麵過年。”
王大衛瞬間覺得自己有心梗發作的前兆,以手捂胸,用力揉搓。你這小矮子時間觀念還挺強,真氣人啊!
熙寧四年就快要過完了。做個總結吧!從樊樓,到荒野......
王舜臣:“哥哥放心,到時候我給你送餃子來。”
王大衛:“算你有良心,謝啦!記得帶醬油。”
王舜臣:“哥哥吃餃子喜歡蘸醬油?”
王大衛:“那必須的。對了,你怎麽跑這兒來了?”
王舜臣:“送信啊!我們已經占了青唐城,都總管命我走一趟。”
心梗痊愈了。王大衛一豎大指:“牛逼!快給我講講。”
接下來自然是王舜臣的評書時間。這家夥的口才當真不錯,跟他一起來的那些人已經在李憲的大帳裏聽過一遍了,現在還想聽。
當然,如果想知道真實的情景,最好把他描述自己的部分打個對折。可即便如此,那也相當精彩。
王舜臣和王昇每次的任務都是潛行、滲透、奪取並控製烽火台,這活兒聽著就不容易。
好在這兩位都是殺神轉世,單拎出來一個都是頂尖高手,更何況他們彼此默契、心有靈犀,所以每次都能有驚無險地完成任務。
隻不過王舜臣講評書喜歡用第一視角,沒親眼看見的都匆匆略過,所以向三和瞎藥的出場次數極少。
可實際上,向三和瞎藥的作用同樣非常巨大,尤其是向三擒獲了溪巴溫之後。
在那之前,黃河支隊雖然知道董氈用在西邊的兵力有限,但具體是如何布置的卻並不清楚。
那麽多條路,哪裏有哨所?哪裏僅僅是巡邏?幾天巡邏一次?誰知道呢?因此向三和瞎藥隻能放棄那些可能性比較大的路徑,從更險要的地方穿插到敵後。
溪巴溫“棄暗投明”之後,形勢瞬間就明朗了。那些布置溪巴溫全知道。
第一次,在向三的威逼和潘九的恐嚇之下,溪巴溫扭扭捏捏地完成了背叛。而後,就從容不迫了。
人性就是如此。背叛這種事,隻有零次和無數次。
溪巴溫現在的追求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向三可恭敬了。
就這樣,黃河支隊以每夜一寨的速度,於昨日淩晨,翻越拉脊山,抵達湟水穀地。距青唐城僅餘八十裏。
王韶也總算是活著來到了海拔兩千七百米以下。
老頭子比王大衛還慘。須發斑白,骨瘦形銷,手如雞爪,別說騎馬,連走路都打晃。他這一路是年叔和魯發輪流背過來的,外加嗑藥。
而誌願軍將士還剩不足五千人。
他們出發前可是有一萬多的。那一多半兒並非戰損,大都是因為高原反應,隻能暫時留在沿途海拔較低的盆地恢複。
雖然在出發前,除王韶外每個人都經過了一輪爬山的篩選,可爬山終究跟打仗不是一迴事兒。爬山爬累了,還可以緩緩,打仗得一口氣打到底才算完。
翻過拉脊山的五千人也極度疲憊,且缺衣少糧。都想就地紮營,等待後援,可王韶下令:極速進軍,直撲青唐城。
大家當場傻眼,紛紛懷疑王都總管是不是腦子瓦特了。可王韶的雙眼依舊清澈、堅決。
那還有啥好說的。幹了。反正你總是對的。
極速進軍,根本就不是正經行軍,而是,賽跑。
王舜臣搶了匹好馬,跑了個第一。
青唐城,西門洞開,王舜臣縱馬入城,無人抵抗。
青唐城是空城嗎?當然不是。這裏可是董氈的老巢啊!不算老百姓,僅那些貴人的私兵湊一湊也能弄出好幾萬。
然而,一個抵抗的都沒有。
我家的私兵,憑什麽給你董氈賣命?死了你賠嗎?都死光了,我以後還怎麽在部落裏繼續作威作福?誰愛去誰去。我得先出城,迴部落裏躲躲。
這以後的事兒啊!那就以後再說吧!大不了往西走,找木征去唄!
青唐城的風氣跟樂都城截然不同。
這也正常,任何一個政權都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因為,餅,就那麽大。
你想製定一套公平、合理、科學的分餅製度嗎?那你一定是位理科生。用理科生能理解的話來說,那就是:這種製度隻存在於理想狀態下,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
因為人性中還有一惡:我沒占到便宜就算虧。
如果統治者有極高的威望,如:嬴政、劉邦、劉秀、唃廝囉,那倒是可以維持下去。然而,威望這個東西很神奇,它對統治者極其重要,卻偏偏不能繼承。
沒有繼承父親威望的董氈是怎麽維護他的統治的呢?他選擇了提拔一批新進。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新進,原本沉寂下僚,驟然而升,根基淺薄,為了站住腳,自然隻能投靠他,唯其馬首是瞻,如臂使指。
其實很多繼承者都是這麽幹的,要不然也不會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
之後,誌願軍來了。
董氈帶著嫡係人馬出征樂都,把老油條們都留在了青唐城,他可不想被這幫人掣肘。而且,他也不擔心這幫人反水。
我董氈雖然對你們不怎麽樣,但也比誌願軍強吧!跟著我,你們至少還有口吃的,誌願軍要是贏了,你們可啥都沒有了。
董氈隻是沒想到,王韶繞了大大的一圈,從西邊殺了過來。
按照傳統,青唐城中最後收到消息的是董氈的妻妾、子女。一大家子人匆匆忙忙收拾好東西,剛一打開宮門,迎麵就看到了王舜臣。
東西放下,大門繼續開著,各迴各房,聽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