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
重返1973農村日常 作者:安然入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泉被王麻子的技術折服了,又被每天的工作折磨的厲害,聽到王麻子的吼叫,知道這是師傅對他的照拂,急忙將鐵錘放到一邊,揉著腰進了鋪子深處。
“火鏟早就修好了。我給你拿,對了,新換的菜刀用著怎麽樣啊?”
林裏沒聽到丈母娘抱怨,自然知道怎麽迴答,朝找火鏟的王麻子說道。
“嗨!王師傅的手藝那是十裏八村公認的,菜刀好使著呢!我那天剛拿迴去,我丈母娘用了就說這肯定是王師傅的手藝,熟悉著呢!”
“嗬嗬,哪裏哪裏,我也就是多使了點兒笨功夫。喏,這是你的火鏟。”
林裏看著王麻子遞過來的火鏟,差點兒脫口而出,說出“不,這是你的火鏟。”
搖了搖腦袋,把那個洗腦的廣告甩到了一邊,接過火鏟試了試,沒什麽問題,修的很結實。
“對了王師傅,我有個東西想讓你幫著做一下。”
“哦?什麽東西啊?說來聽聽。”
林裏在灶台下找了塊兒炭出來,借著記憶在地麵上畫了一副草圖出來。就是短視頻平台上出現過的那種起玉米茬的簡陋工具,不過裏麵的巧思可不少。
“哦?這怪模怪樣的是個什麽東西啊?我怎麽沒見過啊!”
“嘿嘿,王師傅,這是我琢磨出來的,專門用來起玉米茬的,你瞧著怎麽樣?”
王麻子聽林裏這麽說,便看著圖紙兩手空著來了一段兒無實物表演,擰起來的眉頭漸漸平緩了下來。
“嘖~看著還成啊!這個應該是托子,頂在地上的。那兩個看著像剪刀一樣的家夥應該是夾玉米茬的,再加上一根鍬把,看樣子不錯啊!你小子,怎麽琢磨出來的啊!”
林裏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哪兒啊!我就是懶,所以多琢磨琢磨,好省點兒勁兒。”
“哈哈哈,因為懶所以琢磨。你可比那些因為懶就偷懶兒的強多了。不錯,這個我抓緊時間做,爭取三天之內做出來。”
“嘿嘿,謝謝王師傅幫忙。多少錢,我先給您下個定。畢竟是定做來著。”
林裏說話間就要掏錢,被王麻子一把攔了下來。
“別,千萬別。你這個東西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可是真要是做好了,那不知道能節省多少人力啊!就說往年吧!地裏的玉米茬都得用?頭甩開膀子一下一下往地裏刨好幾下才能起出來。
但是這個小東西我算是看明白了,省力氣不說,速度肯定還要快。你放心吧!這個我不收你錢,至於以後的東西,我統統給你打八折。”
“額~您是有什麽想法吧!”
“嘿嘿。大家都在搞生產,我也不能落下啊!到時候這個東西要是好用,你記得提小泉一下。唉!小泉最近打算結婚了,可是就他那眼高手低的搓樣兒,人家女方家裏不認啊!要是能捎帶著讓他露露臉,也算是幫一幫那個傻小子了。”
林裏眼珠子轉了轉,上下打量了一下王麻子這個糙漢,沒想到還有這種心思在裏麵,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咳咳~要是不行也沒啥,算我沒說。”
王麻子見林裏這麽看他,心有點兒虛,畢竟也是第一次求人,沒看他一張黑臉都有了紅暈了嘛!
“王師傅誤會了,些許小事而已,我怎麽會不答應呢!我就是感慨王師傅的豁達,對小泉~~唉!”
“嗨!小泉心眼兒不算壞,就是走了彎路。現在每天任勞任怨的學習工作,也算是改邪歸正了,我這個當師傅的,肯定是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行,我答應了。那王師傅您多費費心,爭取早點兒把樣品做出來。”
“沒問題,我這就叫小泉出來,你大後天,不~後天過來拿,試試效果怎麽樣,要是不行,到時候咱們再改。”
“那王師傅我先走了。您忙。”
“得嘞,慢點兒啊!”
林裏推著車離開了鐵匠鋪,迴頭看到王師傅正朝後麵喊小泉呢!也不知道這個倒黴孩子天天打鐵會不會婁了,畢竟是個幹瘦的家夥。
搖了搖頭不去想那些事情,林裏騎上自行車在鄉裏轉悠了一圈兒,見沒什麽變化。
齊站長那個撲街估計還沒有迴來,現在也沒有個能去的地方。就掉頭開始迴家。
··· ···
平淡的日子又過了兩天,林裏興衝衝的來不及迴家,將自行車停在玉米地旁邊兒,扛著剛剛從鐵匠鋪拿迴來的起玉米茬工具走到了地頭。挑了一塊兒已經割了秸稈兒的地就開始了嚐試。
還別說,放好位置一使力,哢嚓一下,一個玉米茬就這樣被從地裏連根拔起。又接連起了幾個玉米茬,拿起工具看了看,沒有變形,用料紮實,怪不得用起來不是那種輕飄飄的感覺,王麻子的手藝果然不錯。
“嘿!林裏啊!手裏拿了個什麽怪東西啊!”
“咦?三爺爺?你不在村裏聊閑天兒,跑到地裏幹嘛啊?”
“嘿嘿,今天天氣好,我到地裏轉悠轉悠,順便兒撿點兒地裏掉了的糧食迴去。”
林裏看了看三爺爺主動展示的籮筐,心中不禁一歎。碩大的籮筐裏麵也就淺淺一層穗子,看起來還都是幹癟沒什麽糧食的。
“您撿這個幹嘛啊!有這力氣還不如趕緊進山砍點兒沙棘迴來呢!那玩意兒好吃。”
“喝!你小子就埋汰我吧!我這麽大歲數了,還進山砍沙棘,到時候別死在裏頭了。你還沒說呢!手裏拿著的是個什麽怪東西啊?”
“哦,您說這個啊!這是我剛想出來的,用來起玉米茬的工具,剛剛試了試,挺好用的。”
三爺爺把籮筐放到了地上,撿起幾個剛起出來的玉米茬看了看,又接過林裏手裏的工具,在周圍選了幾個玉米茬就試用了起來。
噌~噌~
根係斷裂的聲音從土層裏傳來,沉重而又充滿了爽感。三爺爺一連起了十多個玉米茬,這才停下來開始細細打量手裏的工具。撥弄了幾下前端的部件,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奇思妙想啊!用起來省力不說,速度還快,就連玉米根係揪出來的也不少。不錯不錯,你這個腦子還真是靈活,你老丈人能弄你這麽個上門女婿迴來,他是積了八輩子大德了。”
林裏聞言黑了臉,合著我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怎麽的。
“嘿嘿,瞧您說的,我也就是懶。怕到時候分到起玉米茬這個苦差事,這不提前準備了嘛!沒您想的那麽神。”
“不管是不是神,這個東西好用就行了。你剛來了一年,是不知道村裏人的辛苦啊!吃不飽穿不暖,就連冬天取暖用的柴禾都不夠燒。
有了這個工具,減少起玉米茬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把剩下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進山砍柴上了。而且省力氣的同時還省了不少糧食。嘖~這筆賬一算啊!就厲害啦!”
林裏撓了撓頭,這老頭兒看的真遠。怪不得俗話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三爺爺您過獎了。這東西您也試過了,我打算迴去和林支書說說,看有沒有推廣的價值。”
“有,肯定有。你問問村裏人,是願意用這個省力快速的工具,還是願意用?頭那個榔笨的家夥。好吧!你趕緊迴去說吧!別耽誤了村裏接下來的安排。”
三爺爺將工具還給了林裏。林裏接過後又應和著說了幾句話,隨後一溜煙兒的趕緊騎上自行車走了。誰知道這老頭兒還是個話癆啊!
林裏迴到家的時候,林支書還沒有迴來。
將工具立在窗戶底下,林裏拿起一把大掃帚掃起了院子。
這些天忙著收秋,院子裏顯然淩亂了很多。
“林裏,院子先別掃了。等過幾天再說,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誰有空做這個啊!”
“媽,我閑著也是閑著,您就甭管了。”
“你這孩子,怎麽還變勤快了呢!”
林裏笑了笑不說話。總不能現在就迴房寫小說去吧!他一點兒思路都沒有啊!唉!網文害人啊!早知道就多看點兒出版文學了,也不至於弄的這麽被動。
嘩啦,嘩啦~
林裏的動作很輕柔,畢竟房間裏還有兩個愛哭鬼,要是弄醒了,不得被淑芬埋怨啊!吃不上美肉就糟了。
而且院子裏鋪滿了厚厚的塵土,動作大了容易起灰。
說來也怪,在黃土高原長大的林裏,竟然害怕土。一旦在手上或者腳上沾點兒土上去,就覺得渾身不爽利,身上還癢癢,總之就挺奇怪的。
“咦?媽,您那是幹嘛呢?”
丈母娘迴頭笑著說道。
“這窗台上落的棉土可有用了,能給孩子抹,用來預防痱子之類的皮膚病,你小時候肯定也用過。”
這不就是爽身粉嘛!隻不過一個是滑石粉,一個是落到窗台上的浮土而已,功效還是很像的。
林裏心裏又是一歎,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覷啊!
吱呀~~
大門被推開,林支書邁著大步子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了進來。他今天肯定沒有穿那條的確良做的苦茶籽。
“孩兒他娘,我帶了點兒軟木迴來,正好給兩個大孫子做磨牙棒。”
林裏看著林支書手裏的軟木陷入了沉思。不是都用磨牙餅幹的嗎?
“火鏟早就修好了。我給你拿,對了,新換的菜刀用著怎麽樣啊?”
林裏沒聽到丈母娘抱怨,自然知道怎麽迴答,朝找火鏟的王麻子說道。
“嗨!王師傅的手藝那是十裏八村公認的,菜刀好使著呢!我那天剛拿迴去,我丈母娘用了就說這肯定是王師傅的手藝,熟悉著呢!”
“嗬嗬,哪裏哪裏,我也就是多使了點兒笨功夫。喏,這是你的火鏟。”
林裏看著王麻子遞過來的火鏟,差點兒脫口而出,說出“不,這是你的火鏟。”
搖了搖腦袋,把那個洗腦的廣告甩到了一邊,接過火鏟試了試,沒什麽問題,修的很結實。
“對了王師傅,我有個東西想讓你幫著做一下。”
“哦?什麽東西啊?說來聽聽。”
林裏在灶台下找了塊兒炭出來,借著記憶在地麵上畫了一副草圖出來。就是短視頻平台上出現過的那種起玉米茬的簡陋工具,不過裏麵的巧思可不少。
“哦?這怪模怪樣的是個什麽東西啊?我怎麽沒見過啊!”
“嘿嘿,王師傅,這是我琢磨出來的,專門用來起玉米茬的,你瞧著怎麽樣?”
王麻子聽林裏這麽說,便看著圖紙兩手空著來了一段兒無實物表演,擰起來的眉頭漸漸平緩了下來。
“嘖~看著還成啊!這個應該是托子,頂在地上的。那兩個看著像剪刀一樣的家夥應該是夾玉米茬的,再加上一根鍬把,看樣子不錯啊!你小子,怎麽琢磨出來的啊!”
林裏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哪兒啊!我就是懶,所以多琢磨琢磨,好省點兒勁兒。”
“哈哈哈,因為懶所以琢磨。你可比那些因為懶就偷懶兒的強多了。不錯,這個我抓緊時間做,爭取三天之內做出來。”
“嘿嘿,謝謝王師傅幫忙。多少錢,我先給您下個定。畢竟是定做來著。”
林裏說話間就要掏錢,被王麻子一把攔了下來。
“別,千萬別。你這個東西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可是真要是做好了,那不知道能節省多少人力啊!就說往年吧!地裏的玉米茬都得用?頭甩開膀子一下一下往地裏刨好幾下才能起出來。
但是這個小東西我算是看明白了,省力氣不說,速度肯定還要快。你放心吧!這個我不收你錢,至於以後的東西,我統統給你打八折。”
“額~您是有什麽想法吧!”
“嘿嘿。大家都在搞生產,我也不能落下啊!到時候這個東西要是好用,你記得提小泉一下。唉!小泉最近打算結婚了,可是就他那眼高手低的搓樣兒,人家女方家裏不認啊!要是能捎帶著讓他露露臉,也算是幫一幫那個傻小子了。”
林裏眼珠子轉了轉,上下打量了一下王麻子這個糙漢,沒想到還有這種心思在裏麵,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咳咳~要是不行也沒啥,算我沒說。”
王麻子見林裏這麽看他,心有點兒虛,畢竟也是第一次求人,沒看他一張黑臉都有了紅暈了嘛!
“王師傅誤會了,些許小事而已,我怎麽會不答應呢!我就是感慨王師傅的豁達,對小泉~~唉!”
“嗨!小泉心眼兒不算壞,就是走了彎路。現在每天任勞任怨的學習工作,也算是改邪歸正了,我這個當師傅的,肯定是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行,我答應了。那王師傅您多費費心,爭取早點兒把樣品做出來。”
“沒問題,我這就叫小泉出來,你大後天,不~後天過來拿,試試效果怎麽樣,要是不行,到時候咱們再改。”
“那王師傅我先走了。您忙。”
“得嘞,慢點兒啊!”
林裏推著車離開了鐵匠鋪,迴頭看到王師傅正朝後麵喊小泉呢!也不知道這個倒黴孩子天天打鐵會不會婁了,畢竟是個幹瘦的家夥。
搖了搖頭不去想那些事情,林裏騎上自行車在鄉裏轉悠了一圈兒,見沒什麽變化。
齊站長那個撲街估計還沒有迴來,現在也沒有個能去的地方。就掉頭開始迴家。
··· ···
平淡的日子又過了兩天,林裏興衝衝的來不及迴家,將自行車停在玉米地旁邊兒,扛著剛剛從鐵匠鋪拿迴來的起玉米茬工具走到了地頭。挑了一塊兒已經割了秸稈兒的地就開始了嚐試。
還別說,放好位置一使力,哢嚓一下,一個玉米茬就這樣被從地裏連根拔起。又接連起了幾個玉米茬,拿起工具看了看,沒有變形,用料紮實,怪不得用起來不是那種輕飄飄的感覺,王麻子的手藝果然不錯。
“嘿!林裏啊!手裏拿了個什麽怪東西啊!”
“咦?三爺爺?你不在村裏聊閑天兒,跑到地裏幹嘛啊?”
“嘿嘿,今天天氣好,我到地裏轉悠轉悠,順便兒撿點兒地裏掉了的糧食迴去。”
林裏看了看三爺爺主動展示的籮筐,心中不禁一歎。碩大的籮筐裏麵也就淺淺一層穗子,看起來還都是幹癟沒什麽糧食的。
“您撿這個幹嘛啊!有這力氣還不如趕緊進山砍點兒沙棘迴來呢!那玩意兒好吃。”
“喝!你小子就埋汰我吧!我這麽大歲數了,還進山砍沙棘,到時候別死在裏頭了。你還沒說呢!手裏拿著的是個什麽怪東西啊?”
“哦,您說這個啊!這是我剛想出來的,用來起玉米茬的工具,剛剛試了試,挺好用的。”
三爺爺把籮筐放到了地上,撿起幾個剛起出來的玉米茬看了看,又接過林裏手裏的工具,在周圍選了幾個玉米茬就試用了起來。
噌~噌~
根係斷裂的聲音從土層裏傳來,沉重而又充滿了爽感。三爺爺一連起了十多個玉米茬,這才停下來開始細細打量手裏的工具。撥弄了幾下前端的部件,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奇思妙想啊!用起來省力不說,速度還快,就連玉米根係揪出來的也不少。不錯不錯,你這個腦子還真是靈活,你老丈人能弄你這麽個上門女婿迴來,他是積了八輩子大德了。”
林裏聞言黑了臉,合著我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怎麽的。
“嘿嘿,瞧您說的,我也就是懶。怕到時候分到起玉米茬這個苦差事,這不提前準備了嘛!沒您想的那麽神。”
“不管是不是神,這個東西好用就行了。你剛來了一年,是不知道村裏人的辛苦啊!吃不飽穿不暖,就連冬天取暖用的柴禾都不夠燒。
有了這個工具,減少起玉米茬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把剩下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進山砍柴上了。而且省力氣的同時還省了不少糧食。嘖~這筆賬一算啊!就厲害啦!”
林裏撓了撓頭,這老頭兒看的真遠。怪不得俗話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三爺爺您過獎了。這東西您也試過了,我打算迴去和林支書說說,看有沒有推廣的價值。”
“有,肯定有。你問問村裏人,是願意用這個省力快速的工具,還是願意用?頭那個榔笨的家夥。好吧!你趕緊迴去說吧!別耽誤了村裏接下來的安排。”
三爺爺將工具還給了林裏。林裏接過後又應和著說了幾句話,隨後一溜煙兒的趕緊騎上自行車走了。誰知道這老頭兒還是個話癆啊!
林裏迴到家的時候,林支書還沒有迴來。
將工具立在窗戶底下,林裏拿起一把大掃帚掃起了院子。
這些天忙著收秋,院子裏顯然淩亂了很多。
“林裏,院子先別掃了。等過幾天再說,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誰有空做這個啊!”
“媽,我閑著也是閑著,您就甭管了。”
“你這孩子,怎麽還變勤快了呢!”
林裏笑了笑不說話。總不能現在就迴房寫小說去吧!他一點兒思路都沒有啊!唉!網文害人啊!早知道就多看點兒出版文學了,也不至於弄的這麽被動。
嘩啦,嘩啦~
林裏的動作很輕柔,畢竟房間裏還有兩個愛哭鬼,要是弄醒了,不得被淑芬埋怨啊!吃不上美肉就糟了。
而且院子裏鋪滿了厚厚的塵土,動作大了容易起灰。
說來也怪,在黃土高原長大的林裏,竟然害怕土。一旦在手上或者腳上沾點兒土上去,就覺得渾身不爽利,身上還癢癢,總之就挺奇怪的。
“咦?媽,您那是幹嘛呢?”
丈母娘迴頭笑著說道。
“這窗台上落的棉土可有用了,能給孩子抹,用來預防痱子之類的皮膚病,你小時候肯定也用過。”
這不就是爽身粉嘛!隻不過一個是滑石粉,一個是落到窗台上的浮土而已,功效還是很像的。
林裏心裏又是一歎,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覷啊!
吱呀~~
大門被推開,林支書邁著大步子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了進來。他今天肯定沒有穿那條的確良做的苦茶籽。
“孩兒他娘,我帶了點兒軟木迴來,正好給兩個大孫子做磨牙棒。”
林裏看著林支書手裏的軟木陷入了沉思。不是都用磨牙餅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