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紅星鄉
重返1973農村日常 作者:安然入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後,林支書要去鄉裏開會,林裏做了他的小跟班兒。
幫林支書提著袋子,兩人一路步行,朝鄉裏走去。
紅星鄉,很年代的一個名字。
距離林家莊也有十裏地的樣子。
不過兩人腿腳不慢,早上天蒙蒙亮出門,上午不到八點就趕到了鄉裏。
“林裏啊!你去兌匯款單去吧!我先去開會,記得中午在公社門口等我。”
“好的爸,您去忙吧。我不亂跑。”
目送林支書進了公社,林裏順著全鄉唯一一條商業街走了起來。
整個紅星鄉沒有一間二層以上的房屋,狹窄的街道兩旁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國營飯店,或者叫大食堂,郵局,供銷社等各種單位都擁擠在一條街上,而且這個年代的商業很落後。路的兩邊竟然沒有擺攤的,看起來有些衰敗。
穿過人群,找到了隻占兩個門臉的郵局,將匯款單兌換之後,林裏將五塊錢單獨拿出來,其餘的全部塞到了淑芬在內衣裏縫製的口袋裏。
這沒什麽丟人的,2000年前後,市麵上賣的內褲上大部分都有一個拉鏈,就是用來放錢的,所以規勸各位,千萬不要沾著唾沫數錢,很惡心的。
兌款後,順便將這幾天趕寫出來的五萬字書稿郵寄了出去,花了林裏好幾毛。
從郵局出來後,林裏又去了供銷社。
相比郵局,供銷社的麵積顯然很大。林支書別看是支書,手裏也沒有幾張票據。平時都是丈母娘收著,精打細算統籌全家的開銷,林裏也沒有買什麽大件兒的打算,再說了,買布、買油這種事情,女人們操持就行了,他是真不行。
所以來到供銷社的林裏也沒有買什麽特殊的東西,就是買了厚厚的幾疊信紙,買了一瓶墨水。至於剩下的錢,他打算都帶迴去上繳,女人嘛!雖然要花言巧語的哄,可是實實在在的金錢更能給她們安全感,大概這就是老實人在二手市場受歡迎的緣故吧。
另外就是林裏雖然對自己的賺錢能力有了一些小小的自信,但錢這種東西,還是要存起來才好。這個年頭,賺錢真的不容易。
從供銷社出來後,林裏一下子失去了目標,幹脆又迴到了公社門口。
至於逛街什麽的,他已經都看過了,比起前世普通鄉村都不如。至於國營飯店?他又沒有糧票,而且他感覺不是很餓。
要說饞,林裏也很饞,但是對這個年代的飯食,除了野味,他還是不抱有希望。而且一個大手大腳的人,在這個年代真的不受看中,他可不希望自己偶爾的一次得意忘形改變了嶽父一家的對他的看法,要知道人與人的觀念衝突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標新立異很危險。
半蹲在公社門口的林裏看著來往的人群,這個年代好似是灰色的,來來往往的人身上都大致穿著類似的衣物,陳舊,而且補丁很多,偶爾有一個穿著還算可以的,也是戴著眼睛,或者戴著鋼筆。
看煩了的林裏就這樣曬著太陽,感受著冬日的溫暖,一邊思考自己的未來。
等到快要中午的時候,一群村幹部從公社裏走了出來。
林裏急忙站起身來,在人群中找著林支書的身影。這個年代可沒有手機、定位什麽的,走丟了真的很麻煩。要知道他可是依靠導航出門的人物。
“爸,出來啦!”
“嗯!是啊!等久了吧!”
“沒有,今天天氣好,曬太陽舒服著呢!”
“嗬嗬,那咱們現在就迴家?”
“好啊!”
翁婿二人正要啟程,一個公社裏的年輕工作人員小跑著朝他們跑了過來。
“林支書,徐書記找你有事兒,你快去一下。”
“爸,你快去吧!我在這兒等你。”
林支書楞了一下,朝林裏點了點頭,朝公社裏麵走去。
那個年輕的工作人員看了看林裏,不知道和林支書說了什麽,林支書朝林裏揮了揮手。
林裏見狀朝兩人走去。
“徐書記和我估計要談的時間不短,你先和徐幹事走吧!找個地方坐一會兒。”
林裏也沒有推辭,和徐幹事打了招唿。也不知道這位徐幹事是不是徐書記的什麽血親,但交際還是要的。
“給徐幹事添麻煩了。”
“不麻煩,林裏同誌跟我來,先找個地方坐會兒,林支書估計要一會兒呢!”
“謝謝徐幹事。”
“嗬嗬,你就是客氣。”
林裏和徐幹事一前一後走進了一個辦公室,沒有後世那樣的豪氣氣派,所謂辦公室,也就是一間狹小的平房,裏麵擺著一個麵積頗大,但也就隻有幾個抽屜的實木桌子,外加幾張實木的凳子。不過窗台上倒是養了幾盆花草,在萬物沉寂的冬日能看到一抹綠色,當真是吸引人眼球。
“坐,我給你倒點兒水。”
不等林裏拒絕,徐幹事說著就拿起角落裏放著的暖壺,將兩個白瓷茶杯倒上了冒熱氣的熱水。
“謝謝徐幹事。”
“嗨!林支書是咱們鄉裏的能人,我們經常碰麵的。”
林裏隻知道林支書是支書,其他的還真不知道。
大概是看出林裏的“無知”,徐幹事閑著也是閑著,就聊起了林支書的往事。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原來林支書竟然是抗美援朝戰場上下來的退役老兵。讓林裏吃了一驚的同時,心中也對林支書更加尊敬。能和抗美援朝的老同誌結親,當真是令人歡喜,更別說這位老同誌是自己活生生的嶽父了。
雖然後世出來一群慕洋犬不斷的攻訐自己的偉大曆史,但是在林裏心中,那句“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依然讓他讚同且信服。
“唉!沒想到我老丈人竟然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平時我怎麽沒看出來呢!”
“哈哈哈,從戰場上下來的都差不多一個樣,不怎麽提以前的事情。咱們徐書記和林支書還是戰友來著。”
“哦。這還真是沒想到啊!”
“哈哈哈,以後你接觸多了就知道了。林支書這人很好的。”
林裏不善言辭,徐幹事大概是說多了,一杯一杯的喝著水。眼看就要冷場,林裏用手指指了指窗台上一個蒙著布套的矩形物體換了個話題。
“哦?這個啊!這個是收音機,不過壞了。”
“壞了?”
“唉!也不知道什麽毛病,壞了半年多了。”
作為一個理工男出身的林裏,對這種頗具時代特色,但是結構簡單的電子產品自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眼下看到這麽個東西,還真是手癢,尤其是壞了的。
幫林支書提著袋子,兩人一路步行,朝鄉裏走去。
紅星鄉,很年代的一個名字。
距離林家莊也有十裏地的樣子。
不過兩人腿腳不慢,早上天蒙蒙亮出門,上午不到八點就趕到了鄉裏。
“林裏啊!你去兌匯款單去吧!我先去開會,記得中午在公社門口等我。”
“好的爸,您去忙吧。我不亂跑。”
目送林支書進了公社,林裏順著全鄉唯一一條商業街走了起來。
整個紅星鄉沒有一間二層以上的房屋,狹窄的街道兩旁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國營飯店,或者叫大食堂,郵局,供銷社等各種單位都擁擠在一條街上,而且這個年代的商業很落後。路的兩邊竟然沒有擺攤的,看起來有些衰敗。
穿過人群,找到了隻占兩個門臉的郵局,將匯款單兌換之後,林裏將五塊錢單獨拿出來,其餘的全部塞到了淑芬在內衣裏縫製的口袋裏。
這沒什麽丟人的,2000年前後,市麵上賣的內褲上大部分都有一個拉鏈,就是用來放錢的,所以規勸各位,千萬不要沾著唾沫數錢,很惡心的。
兌款後,順便將這幾天趕寫出來的五萬字書稿郵寄了出去,花了林裏好幾毛。
從郵局出來後,林裏又去了供銷社。
相比郵局,供銷社的麵積顯然很大。林支書別看是支書,手裏也沒有幾張票據。平時都是丈母娘收著,精打細算統籌全家的開銷,林裏也沒有買什麽大件兒的打算,再說了,買布、買油這種事情,女人們操持就行了,他是真不行。
所以來到供銷社的林裏也沒有買什麽特殊的東西,就是買了厚厚的幾疊信紙,買了一瓶墨水。至於剩下的錢,他打算都帶迴去上繳,女人嘛!雖然要花言巧語的哄,可是實實在在的金錢更能給她們安全感,大概這就是老實人在二手市場受歡迎的緣故吧。
另外就是林裏雖然對自己的賺錢能力有了一些小小的自信,但錢這種東西,還是要存起來才好。這個年頭,賺錢真的不容易。
從供銷社出來後,林裏一下子失去了目標,幹脆又迴到了公社門口。
至於逛街什麽的,他已經都看過了,比起前世普通鄉村都不如。至於國營飯店?他又沒有糧票,而且他感覺不是很餓。
要說饞,林裏也很饞,但是對這個年代的飯食,除了野味,他還是不抱有希望。而且一個大手大腳的人,在這個年代真的不受看中,他可不希望自己偶爾的一次得意忘形改變了嶽父一家的對他的看法,要知道人與人的觀念衝突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標新立異很危險。
半蹲在公社門口的林裏看著來往的人群,這個年代好似是灰色的,來來往往的人身上都大致穿著類似的衣物,陳舊,而且補丁很多,偶爾有一個穿著還算可以的,也是戴著眼睛,或者戴著鋼筆。
看煩了的林裏就這樣曬著太陽,感受著冬日的溫暖,一邊思考自己的未來。
等到快要中午的時候,一群村幹部從公社裏走了出來。
林裏急忙站起身來,在人群中找著林支書的身影。這個年代可沒有手機、定位什麽的,走丟了真的很麻煩。要知道他可是依靠導航出門的人物。
“爸,出來啦!”
“嗯!是啊!等久了吧!”
“沒有,今天天氣好,曬太陽舒服著呢!”
“嗬嗬,那咱們現在就迴家?”
“好啊!”
翁婿二人正要啟程,一個公社裏的年輕工作人員小跑著朝他們跑了過來。
“林支書,徐書記找你有事兒,你快去一下。”
“爸,你快去吧!我在這兒等你。”
林支書楞了一下,朝林裏點了點頭,朝公社裏麵走去。
那個年輕的工作人員看了看林裏,不知道和林支書說了什麽,林支書朝林裏揮了揮手。
林裏見狀朝兩人走去。
“徐書記和我估計要談的時間不短,你先和徐幹事走吧!找個地方坐一會兒。”
林裏也沒有推辭,和徐幹事打了招唿。也不知道這位徐幹事是不是徐書記的什麽血親,但交際還是要的。
“給徐幹事添麻煩了。”
“不麻煩,林裏同誌跟我來,先找個地方坐會兒,林支書估計要一會兒呢!”
“謝謝徐幹事。”
“嗬嗬,你就是客氣。”
林裏和徐幹事一前一後走進了一個辦公室,沒有後世那樣的豪氣氣派,所謂辦公室,也就是一間狹小的平房,裏麵擺著一個麵積頗大,但也就隻有幾個抽屜的實木桌子,外加幾張實木的凳子。不過窗台上倒是養了幾盆花草,在萬物沉寂的冬日能看到一抹綠色,當真是吸引人眼球。
“坐,我給你倒點兒水。”
不等林裏拒絕,徐幹事說著就拿起角落裏放著的暖壺,將兩個白瓷茶杯倒上了冒熱氣的熱水。
“謝謝徐幹事。”
“嗨!林支書是咱們鄉裏的能人,我們經常碰麵的。”
林裏隻知道林支書是支書,其他的還真不知道。
大概是看出林裏的“無知”,徐幹事閑著也是閑著,就聊起了林支書的往事。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原來林支書竟然是抗美援朝戰場上下來的退役老兵。讓林裏吃了一驚的同時,心中也對林支書更加尊敬。能和抗美援朝的老同誌結親,當真是令人歡喜,更別說這位老同誌是自己活生生的嶽父了。
雖然後世出來一群慕洋犬不斷的攻訐自己的偉大曆史,但是在林裏心中,那句“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依然讓他讚同且信服。
“唉!沒想到我老丈人竟然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平時我怎麽沒看出來呢!”
“哈哈哈,從戰場上下來的都差不多一個樣,不怎麽提以前的事情。咱們徐書記和林支書還是戰友來著。”
“哦。這還真是沒想到啊!”
“哈哈哈,以後你接觸多了就知道了。林支書這人很好的。”
林裏不善言辭,徐幹事大概是說多了,一杯一杯的喝著水。眼看就要冷場,林裏用手指指了指窗台上一個蒙著布套的矩形物體換了個話題。
“哦?這個啊!這個是收音機,不過壞了。”
“壞了?”
“唉!也不知道什麽毛病,壞了半年多了。”
作為一個理工男出身的林裏,對這種頗具時代特色,但是結構簡單的電子產品自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眼下看到這麽個東西,還真是手癢,尤其是壞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