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發號施令
金榜曝光曆史,曹操劉備差點沒命 作者:敏而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重要軍情?是何軍情?”張楊奇道。
韓浩嚴肅道:“主公,老虎寨首領於毒、白饒率十萬之眾攻略朝哥、魏郡等地!”
“所過之處,都被搶掠一空!懇請主公發兵討賊!拯救河內百姓於水火之中!”
十萬之眾?
張楊聞言都大吃一驚!這尼瑪的!
通過曹操的人物介紹,張楊是知道有這麽迴事的。
但是,韓浩要老子發兵討賊,這顯然是有難度的。
不過既然是劫掠魏郡,那是韓馥的地盤,這倒是個不錯的機會。
這時,陳宮立即建議道:
“主公,此乃天賜良機啊!主公可立即聯合公孫瓚韓馥袁紹等人,共同出兵討伐叛賊!”
“到時候,可借道冀州從壺關返迴並州!”
“這是離開聯軍的大好時機!”
狄仁傑卻表達了不一樣的意見,道:
“主公,北方戰事,可慮者乃袁紹、公孫瓚、韓馥以及劉虞等人。”
“如金榜所言,袁紹定不滿足於渤海一小小地盤。”
“如今,曹操投靠了袁紹,韓馥和公孫瓚都有了防備。”
“袁紹想要做大,就隻能走曹操的路!”
“那也就是說,這次不論主公是否出兵,袁紹都會出兵!”
“袁紹手下有能人,賊兵斷然不是袁紹的對手,這就是袁紹借機壯大的機會。”
“所以,在下認為,主公不應該出兵,反而應該借機挑撥韓馥和袁紹的關係!”
“以此來限製袁紹的發展,韓馥無心爭霸,隻想守成,主公可以幫助韓馥。”
“以此機會,趁機向韓馥借道和要糧草。”
“主公借道冀州,可震懾袁紹,韓馥定然應允!此乃一舉兩得之舉!”
狄仁傑說完,陳宮立即反對道:
“主公,仁傑所言雖在理,但是,主公不要忘了,主公先前是與袁紹交好的關係。”
“韓馥可不一定會聽信主公之言,如果在下所料不差的話,韓馥應當已經跟公孫瓚聯合起來了。”
“他們兩方都是各取所需,公孫瓚想迴到幽州,就必須借道冀州。”
“而袁紹對冀州虎視眈眈,可不會輕易放韓馥離開。”
“韓馥就可以借助公孫瓚的兵馬,來保證冀州的安全。”
“所以,韓馥優柔寡斷的性子,很難相信我們。”
“否則,韓馥已經找上我們了。”
張楊聞言,陷入了沉思。
兩人分析都非常的有道理,要返迴並州,不隻是要借道冀州才行。
張楊還可以從河內往河東北之後上西河再返迴上黨郡。
但是,如同狄仁傑所言,在考慮發展自身的同時,也要想辦法大大削弱敵人的實力。
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顯然,出兵可以賺取名聲,可以鍛煉兵馬,但是這樣就等於是幫了袁紹了。
張楊當然也不想幫袁紹,畢竟,袁紹可是未來的大敵!
而且,通過金榜透露了未來的事跡之後,袁紹知道自己失敗在於剛愎自用,可能就會改變了呢?
如果袁紹變的英明起來了之後,那實力還是非常的可怕的。
曆史上,袁紹這麽坑爹,都能一統北方四州之地,那英明起來,不是更猛?
不過,話說迴來,袁紹能變得英明,那韓馥和公孫瓚也不會太笨,肯定能夠製約袁紹的發展。
那麽就可以有所決斷了,那肯定要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狄仁傑的建議,未嚐不可,如何韓馥不願意不相信了,那再執行陳宮的建議。
這也沒什麽衝突,隻是先後的問題而已。
韓浩作為二流人才,雖然更多的表現為武將,但是本身的頭腦也是不賴的。
張楊便問韓浩道:“元嗣,你來說說看,你為何想要請本將出兵?”
韓浩道:“主公,河內眾世家想獲得主公您的庇護。”
“如果主公能幫他們抵擋賊兵,他們願意提供大軍所需錢糧,並且還會推舉主公兼任河內太守。”
韓浩的理由,讓張楊再次沉思了起來。
再有兩天,金榜就要繼續發布了,新一輪的排榜名單裏麵,也會透露了局勢發展的信息。
特別是關乎袁紹和曹操陣營的頂級謀士相繼題名,更加會引起局勢的不確定性。
現在,曹操為了活命投靠了袁紹,而公孫瓚為了能夠對抗袁紹或者韓馥,也會留著劉備。
不過,兼任河內太守,這是個非常誘惑的職位!
因為,在不久的將來,皇帝東歸,河內是第一優越的位置可以得到皇帝!
張楊也同樣希望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執天下牛耳!
更何況,出兵了,不一定要打的,說不定於毒等人,看到張楊大軍來了就調轉方向了呢?
根據曹操的人物介紹裏麵,是提到了這幫賊兵是劫掠到兗州東郡去的。
那麽,就極有可能因為自己出兵,賊兵反劫掠東郡而去!
但也有可能發生變化,於毒等賊兵會繼續東進和青州黃巾匯合!
按理說,於毒屬於黑山軍,但由於和張燕一南一北的相隔較遠。
張燕雖然投降了,但於毒卻沒有,此時倒是成為了獨立軍團了。
這次出兵,說不定還能爭取一下這支老虎寨的人馬?
想到這裏,張楊便已經有了主意。
“嗯,既然如此,那本將決定出兵河內,討伐賊兵!”
“不過,本將會跟韓馥先進行溝通,借點糧草來提供大軍出征。”
“眼下,寒冬將至,再不久便不再適宜出征了。”
“駐紮河內,對我軍也是極為有利的。”
“狄仁傑聽令!”
“屬下在!”狄仁傑出列拱手施禮應道。
“令你暗中散播流言,說老虎寨軍團出兵,乃袁紹授意,欲意圖謀冀州,挑撥韓馥和袁紹的關係!”
“屬下遵命!”狄仁傑大聲應道,同時麵帶喜色。
因為狄仁傑瞬間便已經懂了張楊的意思。
張楊繼續下令道:“穆順、楊醜、眭固、何謙聽令!”
“末將在!”穆順、楊醜、眭固、何謙出列拱手施禮應道。
“令爾等整頓兵馬,三日後兵發河內!”
“末將遵命!”穆順、楊醜、眭固、何謙大聲應道。
“韓浩、陳宮兩位,便隨我一同拜訪韓馥吧!”
“諾!”韓浩、陳宮應聲道。
張楊安排下去之後,便帶來韓浩和陳宮直奔韓馥大營!
韓浩嚴肅道:“主公,老虎寨首領於毒、白饒率十萬之眾攻略朝哥、魏郡等地!”
“所過之處,都被搶掠一空!懇請主公發兵討賊!拯救河內百姓於水火之中!”
十萬之眾?
張楊聞言都大吃一驚!這尼瑪的!
通過曹操的人物介紹,張楊是知道有這麽迴事的。
但是,韓浩要老子發兵討賊,這顯然是有難度的。
不過既然是劫掠魏郡,那是韓馥的地盤,這倒是個不錯的機會。
這時,陳宮立即建議道:
“主公,此乃天賜良機啊!主公可立即聯合公孫瓚韓馥袁紹等人,共同出兵討伐叛賊!”
“到時候,可借道冀州從壺關返迴並州!”
“這是離開聯軍的大好時機!”
狄仁傑卻表達了不一樣的意見,道:
“主公,北方戰事,可慮者乃袁紹、公孫瓚、韓馥以及劉虞等人。”
“如金榜所言,袁紹定不滿足於渤海一小小地盤。”
“如今,曹操投靠了袁紹,韓馥和公孫瓚都有了防備。”
“袁紹想要做大,就隻能走曹操的路!”
“那也就是說,這次不論主公是否出兵,袁紹都會出兵!”
“袁紹手下有能人,賊兵斷然不是袁紹的對手,這就是袁紹借機壯大的機會。”
“所以,在下認為,主公不應該出兵,反而應該借機挑撥韓馥和袁紹的關係!”
“以此來限製袁紹的發展,韓馥無心爭霸,隻想守成,主公可以幫助韓馥。”
“以此機會,趁機向韓馥借道和要糧草。”
“主公借道冀州,可震懾袁紹,韓馥定然應允!此乃一舉兩得之舉!”
狄仁傑說完,陳宮立即反對道:
“主公,仁傑所言雖在理,但是,主公不要忘了,主公先前是與袁紹交好的關係。”
“韓馥可不一定會聽信主公之言,如果在下所料不差的話,韓馥應當已經跟公孫瓚聯合起來了。”
“他們兩方都是各取所需,公孫瓚想迴到幽州,就必須借道冀州。”
“而袁紹對冀州虎視眈眈,可不會輕易放韓馥離開。”
“韓馥就可以借助公孫瓚的兵馬,來保證冀州的安全。”
“所以,韓馥優柔寡斷的性子,很難相信我們。”
“否則,韓馥已經找上我們了。”
張楊聞言,陷入了沉思。
兩人分析都非常的有道理,要返迴並州,不隻是要借道冀州才行。
張楊還可以從河內往河東北之後上西河再返迴上黨郡。
但是,如同狄仁傑所言,在考慮發展自身的同時,也要想辦法大大削弱敵人的實力。
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顯然,出兵可以賺取名聲,可以鍛煉兵馬,但是這樣就等於是幫了袁紹了。
張楊當然也不想幫袁紹,畢竟,袁紹可是未來的大敵!
而且,通過金榜透露了未來的事跡之後,袁紹知道自己失敗在於剛愎自用,可能就會改變了呢?
如果袁紹變的英明起來了之後,那實力還是非常的可怕的。
曆史上,袁紹這麽坑爹,都能一統北方四州之地,那英明起來,不是更猛?
不過,話說迴來,袁紹能變得英明,那韓馥和公孫瓚也不會太笨,肯定能夠製約袁紹的發展。
那麽就可以有所決斷了,那肯定要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狄仁傑的建議,未嚐不可,如何韓馥不願意不相信了,那再執行陳宮的建議。
這也沒什麽衝突,隻是先後的問題而已。
韓浩作為二流人才,雖然更多的表現為武將,但是本身的頭腦也是不賴的。
張楊便問韓浩道:“元嗣,你來說說看,你為何想要請本將出兵?”
韓浩道:“主公,河內眾世家想獲得主公您的庇護。”
“如果主公能幫他們抵擋賊兵,他們願意提供大軍所需錢糧,並且還會推舉主公兼任河內太守。”
韓浩的理由,讓張楊再次沉思了起來。
再有兩天,金榜就要繼續發布了,新一輪的排榜名單裏麵,也會透露了局勢發展的信息。
特別是關乎袁紹和曹操陣營的頂級謀士相繼題名,更加會引起局勢的不確定性。
現在,曹操為了活命投靠了袁紹,而公孫瓚為了能夠對抗袁紹或者韓馥,也會留著劉備。
不過,兼任河內太守,這是個非常誘惑的職位!
因為,在不久的將來,皇帝東歸,河內是第一優越的位置可以得到皇帝!
張楊也同樣希望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執天下牛耳!
更何況,出兵了,不一定要打的,說不定於毒等人,看到張楊大軍來了就調轉方向了呢?
根據曹操的人物介紹裏麵,是提到了這幫賊兵是劫掠到兗州東郡去的。
那麽,就極有可能因為自己出兵,賊兵反劫掠東郡而去!
但也有可能發生變化,於毒等賊兵會繼續東進和青州黃巾匯合!
按理說,於毒屬於黑山軍,但由於和張燕一南一北的相隔較遠。
張燕雖然投降了,但於毒卻沒有,此時倒是成為了獨立軍團了。
這次出兵,說不定還能爭取一下這支老虎寨的人馬?
想到這裏,張楊便已經有了主意。
“嗯,既然如此,那本將決定出兵河內,討伐賊兵!”
“不過,本將會跟韓馥先進行溝通,借點糧草來提供大軍出征。”
“眼下,寒冬將至,再不久便不再適宜出征了。”
“駐紮河內,對我軍也是極為有利的。”
“狄仁傑聽令!”
“屬下在!”狄仁傑出列拱手施禮應道。
“令你暗中散播流言,說老虎寨軍團出兵,乃袁紹授意,欲意圖謀冀州,挑撥韓馥和袁紹的關係!”
“屬下遵命!”狄仁傑大聲應道,同時麵帶喜色。
因為狄仁傑瞬間便已經懂了張楊的意思。
張楊繼續下令道:“穆順、楊醜、眭固、何謙聽令!”
“末將在!”穆順、楊醜、眭固、何謙出列拱手施禮應道。
“令爾等整頓兵馬,三日後兵發河內!”
“末將遵命!”穆順、楊醜、眭固、何謙大聲應道。
“韓浩、陳宮兩位,便隨我一同拜訪韓馥吧!”
“諾!”韓浩、陳宮應聲道。
張楊安排下去之後,便帶來韓浩和陳宮直奔韓馥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