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各有算計
金榜曝光曆史,曹操劉備差點沒命 作者:敏而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公,在下以為,袁氏兄弟是在故意這麽做的。”
“目的就是要抬高主公,為主公樹敵!”
這時,陳宮在張楊身旁耳語細說道。
張楊聞言點了點頭,“先生可有解決之法?”
陳宮道:“主公隻要驃騎大將軍之位,其他獎賞拒絕便可!”
“若袁紹強行賞賜給主公,主公可在事後賣出去即可。”
張楊再次點頭,這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
在眾人吵得不可開交之際,張楊發話了!
“諸位將軍、大人,且聽本將一言!”
“既然諸位都覺得袁盟主的獎賞太過厚重,本將也不少貪得無厭之人。”
“那一千匹戰馬的賞賜,本將就不要了,還請袁盟主隨眾意即可。”
什麽?
一千匹戰馬不要了?
臥槽?
這是什麽操作?
竟然能夠舍得這一千匹戰馬不要?
這是何等的心胸啊!
袁術的小眼睛眯了起來,看來是略施小計被識破了!
最後,袁紹雖然又堅持了一會兒,但是張楊本人都願意不要了,他也不好強行塞給張楊。
所以,袁紹隻能是把一千匹戰馬改為了三百匹,確定了下來。
宴會散去之後,袁術袁紹閻象逢紀四人又坐到了一起。
“我們的計策失敗了!張楊果然有高人指點!”
“此人就是海內名士陳宮!”
袁紹頗為無奈的說道。
“真是想不明白,陳宮為什麽會投效張楊?”
“他張楊張稚叔,有什麽好的?”
袁術同樣非常的鬱悶。
閻象和逢紀互相對視了一眼,逢紀說道:
“主公,袁將軍,陳宮此人,乃兗州望族之人,在兗州的威望極高!”
“雖然不得而知陳宮為什麽會投效張楊,但是,袁將軍想要坐領兗州,恐怕發生了變數!”
“陳宮此人,學識淵博,智計過人,如果不出所料,此人也定能金榜題名!”
“若是此人從中作梗,袁將軍謀兗州之地,可就難料了!”
袁術頓時眉頭一緊,袁紹也同樣露出了慎重的神色。
“先生,那我們該怎麽做?”袁紹問道。
逢紀拱手道:“主公,無他,唯有繼續交好於張楊陳宮!”
“若能換來陳宮的支持,付出一點代價也是有必要的!”
袁紹聞言,歎道:“眼看聯軍分崩在即,枉我袁紹一世英明,卻隻是一個小小的渤海太守!”
“我這個聯軍盟主也是有名無實,眾多諸侯都心懷鬼胎,我袁紹不甘心啊!”
逢紀和閻象一聽,便知道了袁紹那是在乎麵子,舍不得放下身段去討好張楊。
甚至他們知道,袁術也是一樣的貨色!
逢紀道:“主公無需憂慮,金榜揭露事跡之後,雖然圖謀冀州無望。”
“但是,青州和兗州,都是可以圖謀之地。”
“主公應該記得,金榜提及戲誌才之時,曹操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兗州牧的。”
“那麽,曹操既然投靠了我們,我們就可以走曹操的路!”
“至於青州黃巾,我們完全可以聯合北海孔融和冀州韓馥一同出兵剿滅。”
“青州黃巾雖然人多勢眾,但我們也有精兵強將,曹操能破,我們也同樣能破!”
“屆時,主公領青州之地為根基,收黃巾部眾,帶甲十萬虎視冀州!”
“再聯合袁將軍的兗州兵馬,韓馥在兩麵包圍下,焉有不敗之理!”
袁紹聞言,眼裏精光一閃!
“好!先生此策真乃良策啊!”
袁術聞言,也非常的認可。
這時閻象道:“逢先生所謀,的確非常有見地。”
“但是,目前來看,金榜的謀士榜還沒介紹完畢。”
“個中還有難以估量的變數存在。”
“現在就謀劃,還是有一些早了點。”
“反正謀士榜介紹也不用多久了,不妨等謀士榜結束之後,再做計較。”
“交好張楊的事情,閻象願往!”
閻象一說,三人頓時有些不喜。
這說得好好的,就被閻象這冷水潑來了。
果然是性格耿直之輩。
不過,閻象願意當說客去找張楊,二袁也就沒有多說什麽了。
孫堅大營。
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孫策、孫權、孫靜等人赫然在列!
“諸位,聯軍各諸侯各懷鬼胎,表麵是為國出賊,實則都想割地而據!”
“豎子匹夫不足於某!唯有那張稚叔算得上是忠於漢室之英雄。”
“我意,不日率領江東子弟,返迴長沙,保一方太平也好過在這裏爾虞我詐!”
孫堅一臉嚴肅的說道。
程普道:“主公所言有理!”
“但是,主公,我軍返迴江東,路途遙遠,糧草不足,還需經過荊州劉表的地盤。”
“我軍曾斬殺南陽太守,而且,金榜透露了,劉表還率軍截殺我軍!”
“劉表顯然不會輕易放我軍返迴長沙啊。”
“是啊主公。”黃蓋也附和道。
孫堅眉頭緊鎖,沉思了一會兒道:
“明日,我親自跟劉表交涉一番,探知情況後再做打算吧。”
“若是劉表不識趣,那我孫堅,隻能是兵戎相見了!”
眾將見孫堅有了主意,也就沒有多說。
次日,閻象果然來到了張楊的住處。
通過初步的交涉,張楊、陳宮、狄仁傑知道了閻象的來意。
陳宮道:“閻先生,非常的抱歉,在下可幫不了袁將軍。”
“在下已經安排了舉族遷往並州了,所以,陳某就算還有點名望,但也已經不管用了。”
本來,帶著滿滿信心而來的閻象,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他也更加沒有想到,陳宮追隨張楊的決心竟然如此強烈!
竟然會安排舉族遷往並州去!這需要大多的魄力還有決心啊!
最後,閻象隻能是帶著遺憾離去了。
很快,三天之後,張楊的光輝事件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張楊的光輝形象也一下子高大了起來!
從洛陽一帶開始,一路傳播到了兗州豫州冀州一帶。
當然,這背後也有錦衣衛的推波助瀾的效果。
這一日,毛驤匯報說有一位壯士請求覲見張楊。
張楊知道,這是韓浩來了!
於是,親自接見了韓浩,韓浩大感受寵若驚。
“韓浩拜見主公!”
“浩有重要軍情稟報!”
“目的就是要抬高主公,為主公樹敵!”
這時,陳宮在張楊身旁耳語細說道。
張楊聞言點了點頭,“先生可有解決之法?”
陳宮道:“主公隻要驃騎大將軍之位,其他獎賞拒絕便可!”
“若袁紹強行賞賜給主公,主公可在事後賣出去即可。”
張楊再次點頭,這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
在眾人吵得不可開交之際,張楊發話了!
“諸位將軍、大人,且聽本將一言!”
“既然諸位都覺得袁盟主的獎賞太過厚重,本將也不少貪得無厭之人。”
“那一千匹戰馬的賞賜,本將就不要了,還請袁盟主隨眾意即可。”
什麽?
一千匹戰馬不要了?
臥槽?
這是什麽操作?
竟然能夠舍得這一千匹戰馬不要?
這是何等的心胸啊!
袁術的小眼睛眯了起來,看來是略施小計被識破了!
最後,袁紹雖然又堅持了一會兒,但是張楊本人都願意不要了,他也不好強行塞給張楊。
所以,袁紹隻能是把一千匹戰馬改為了三百匹,確定了下來。
宴會散去之後,袁術袁紹閻象逢紀四人又坐到了一起。
“我們的計策失敗了!張楊果然有高人指點!”
“此人就是海內名士陳宮!”
袁紹頗為無奈的說道。
“真是想不明白,陳宮為什麽會投效張楊?”
“他張楊張稚叔,有什麽好的?”
袁術同樣非常的鬱悶。
閻象和逢紀互相對視了一眼,逢紀說道:
“主公,袁將軍,陳宮此人,乃兗州望族之人,在兗州的威望極高!”
“雖然不得而知陳宮為什麽會投效張楊,但是,袁將軍想要坐領兗州,恐怕發生了變數!”
“陳宮此人,學識淵博,智計過人,如果不出所料,此人也定能金榜題名!”
“若是此人從中作梗,袁將軍謀兗州之地,可就難料了!”
袁術頓時眉頭一緊,袁紹也同樣露出了慎重的神色。
“先生,那我們該怎麽做?”袁紹問道。
逢紀拱手道:“主公,無他,唯有繼續交好於張楊陳宮!”
“若能換來陳宮的支持,付出一點代價也是有必要的!”
袁紹聞言,歎道:“眼看聯軍分崩在即,枉我袁紹一世英明,卻隻是一個小小的渤海太守!”
“我這個聯軍盟主也是有名無實,眾多諸侯都心懷鬼胎,我袁紹不甘心啊!”
逢紀和閻象一聽,便知道了袁紹那是在乎麵子,舍不得放下身段去討好張楊。
甚至他們知道,袁術也是一樣的貨色!
逢紀道:“主公無需憂慮,金榜揭露事跡之後,雖然圖謀冀州無望。”
“但是,青州和兗州,都是可以圖謀之地。”
“主公應該記得,金榜提及戲誌才之時,曹操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兗州牧的。”
“那麽,曹操既然投靠了我們,我們就可以走曹操的路!”
“至於青州黃巾,我們完全可以聯合北海孔融和冀州韓馥一同出兵剿滅。”
“青州黃巾雖然人多勢眾,但我們也有精兵強將,曹操能破,我們也同樣能破!”
“屆時,主公領青州之地為根基,收黃巾部眾,帶甲十萬虎視冀州!”
“再聯合袁將軍的兗州兵馬,韓馥在兩麵包圍下,焉有不敗之理!”
袁紹聞言,眼裏精光一閃!
“好!先生此策真乃良策啊!”
袁術聞言,也非常的認可。
這時閻象道:“逢先生所謀,的確非常有見地。”
“但是,目前來看,金榜的謀士榜還沒介紹完畢。”
“個中還有難以估量的變數存在。”
“現在就謀劃,還是有一些早了點。”
“反正謀士榜介紹也不用多久了,不妨等謀士榜結束之後,再做計較。”
“交好張楊的事情,閻象願往!”
閻象一說,三人頓時有些不喜。
這說得好好的,就被閻象這冷水潑來了。
果然是性格耿直之輩。
不過,閻象願意當說客去找張楊,二袁也就沒有多說什麽了。
孫堅大營。
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孫策、孫權、孫靜等人赫然在列!
“諸位,聯軍各諸侯各懷鬼胎,表麵是為國出賊,實則都想割地而據!”
“豎子匹夫不足於某!唯有那張稚叔算得上是忠於漢室之英雄。”
“我意,不日率領江東子弟,返迴長沙,保一方太平也好過在這裏爾虞我詐!”
孫堅一臉嚴肅的說道。
程普道:“主公所言有理!”
“但是,主公,我軍返迴江東,路途遙遠,糧草不足,還需經過荊州劉表的地盤。”
“我軍曾斬殺南陽太守,而且,金榜透露了,劉表還率軍截殺我軍!”
“劉表顯然不會輕易放我軍返迴長沙啊。”
“是啊主公。”黃蓋也附和道。
孫堅眉頭緊鎖,沉思了一會兒道:
“明日,我親自跟劉表交涉一番,探知情況後再做打算吧。”
“若是劉表不識趣,那我孫堅,隻能是兵戎相見了!”
眾將見孫堅有了主意,也就沒有多說。
次日,閻象果然來到了張楊的住處。
通過初步的交涉,張楊、陳宮、狄仁傑知道了閻象的來意。
陳宮道:“閻先生,非常的抱歉,在下可幫不了袁將軍。”
“在下已經安排了舉族遷往並州了,所以,陳某就算還有點名望,但也已經不管用了。”
本來,帶著滿滿信心而來的閻象,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他也更加沒有想到,陳宮追隨張楊的決心竟然如此強烈!
竟然會安排舉族遷往並州去!這需要大多的魄力還有決心啊!
最後,閻象隻能是帶著遺憾離去了。
很快,三天之後,張楊的光輝事件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張楊的光輝形象也一下子高大了起來!
從洛陽一帶開始,一路傳播到了兗州豫州冀州一帶。
當然,這背後也有錦衣衛的推波助瀾的效果。
這一日,毛驤匯報說有一位壯士請求覲見張楊。
張楊知道,這是韓浩來了!
於是,親自接見了韓浩,韓浩大感受寵若驚。
“韓浩拜見主公!”
“浩有重要軍情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