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懷疑那些死士是德親王養的?”建興帝問。
“兒臣是有這個懷疑,身為親王不過是一個相好為什麽不娶迴王府,或者帶迴京城,而是一直留在綏州?”蘇槐沐道:“這不是多此一舉麽?”
“你有調查過那個女子麽?”建興帝問。
蘇槐沐搖頭:“兒臣剛得到消息就來稟告父皇了,兒臣打算這就派人去查。”
建興帝點頭:“這件事也交給你處理了,現在一切都沒有定論,所以不要驚動你王叔。”
“父皇放心,兒臣明白。”
“至於鄭家的事,就依你吧。”建興帝覺的有些心力交瘁,揮了揮手。
蘇槐沐退了下去,立即就讓人去了綏州。
同時也在調查德親王年輕時的都遊曆過什麽地方,尤其是那些去過多次的地方都得去走一遍。
冊立太子的大典蘇槐沐決定從簡,如今南方水患民不聊生不宜鋪張,因為不用怎麽準備,所以日期便提前了很多。
蘇槐瀟看著蘇槐沐穿著太子冕服祭祀太廟,心中百感夾雜,但是沒關係,蘇槐沐的身子撐不了多久,建興帝立蘇槐沐隻是權宜之計罷了。
參加完了蘇槐沐的加冕禮,蘇槐瀟就繼續迴寺中祈福。
沈家也開粥棚賑濟,沈念煙親自去施粥,努力在民間樹立名聲。
蘇槐沐聽說後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在意。
蘇槐潛迴到京城,但那個活捉的死士卻在中途找到機會自盡。
這下子便沒有了證據,即便有鄭國公的證詞,但並沒有直接的證據,更別說建興帝並不想被人知道這種事。
是以蘇槐潛這事就被歸於暴民。
在太醫的救治下,蘇槐潛的左腿雖然沒有被截肢,但也無法用力,無法正常行走了。
薑淑妃覺得整個天都要塌了,找到了建興帝哭訴。
薑尚書也一夜間蒼老了許多的感覺,雖然蘇槐潛賑災無功,但建興帝還是出於那麽一絲無法向他們揭露真相的愧疚和補償,而封蘇槐潛為瑞親王。
這也是對蘇槐瀟的一種打壓。
如今三位成年的皇子,隻有他品級最低。
這讓蘇槐瀟很是焦慮,沈相勸慰:“如今大皇子已然沒了希望,太子體弱或無子嗣,也不一定能撐到那一天,四皇子如今還小,你依然是希望最大的一個。”
“眼下陛下或許是因為鄭國公府的事遷怒於你,等事情過去了也就好了,不要僅著眼於現在,目光要放長遠。”
“謝嶽父指點,是槐瀟目光短淺了。”蘇槐瀟給沈相行了一禮。
李卿棠這段時間在忙著收拾行李,因為要搬入東宮,以後很多事情變不太方便,所以很多事情都得盡快安排。
習素和婉清和竹香都得隨她入東宮,那外麵的事就得交給殷漩和柳扶桑打理,還有悠然縣主可以出入宮中幫她傳信。
她倒是不太擔心自己的生意,畢竟還有慕家照看,如今又頂著太子妃的頭銜,自是沒有人敢放肆。
搬入東宮的第一日正巧是蘇槐沐的生辰,而李和風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江南道的暴亂已經基本被鎮壓,大雨也停了,顧子騫正在有序賑災。
為了慶祝蘇槐沐的生辰,還有李和風傳來的好消息,李卿棠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的菜。
蘇槐沐這次的生辰並沒有大辦,隻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頓晚餐,不過雖然沒有大辦,但各府還是送來了賀禮。
李卿棠都統計在冊,蘇槐沐把這事也告訴了建興帝:“父皇,這些禮物值不少銀子,如今賑災和鎮亂都需要銀子,兒臣想把這些銀子都捐出來。”
“這些都是你的生辰賀禮,你該自己留著,國庫裏有銀子。”建興帝道。
華貴妃也開口:“你若不喜歡可以送給母妃,母妃剛好覺得未央宮中少了點物件,我瞧那對花瓶就很好。”
建興帝笑著搖了搖頭:“你啊,哪有問兒子要東西的。”
“不問兒子要,那就得問丈夫要了,不若縉郎送我?”華貴妃笑吟吟地看向建興帝。
建興帝無奈:“好好好,送你,送你。”
這頓飯吃的倒是其樂融融,等人離開後,蘇槐沐抱住了李卿棠:“我的生辰禮物呢?”
李卿棠去拿出了一個木匣:“喏,生辰快樂。”
蘇槐沐打開後發現裏麵是一個畫卷,打開後是一幅佛像,但說是佛像卻又覺得這畫中佛像的臉很熟悉。
“這是?”
“這是妙色身如來。”李卿棠道:“你還記得那日我們在春風樓喝酒麽?”
蘇槐沐迴憶了一下:“那時你喝多了,你說妙色身如來大概就是我這般模樣吧。”
李卿棠臉紅了一下,當時她真不該喝酒的,現在想想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這就是我按照你的模樣畫的,我畫了很久呢,色都上了好幾遍,也是我自己裝裱的。”李卿棠道:“這幅畫要是掛出去,按照現在的行情怎麽也得五千兩銀子呢。”
蘇槐沐把畫卷平鋪在桌上,環抱住了李卿棠柔軟的腰肢:“棠兒,你是不是還有秘密瞞著我?”
李卿棠心中一個咯噔,難道她重生的事情被蘇槐沐發現了?
不會吧,她好像沒做出什麽不合時宜的事,那些東西也都被她燒了啊。
蘇槐沐感覺到了李卿棠身子一瞬的僵硬:“你果然有事瞞著我。”
“我...”李卿棠不知道該怎麽解釋,如果說她是重生迴來的,那蘇槐沐會信麽,會不會把她當做什麽妖怪,又或者覺得她靠近他是別有所圖?
見到李卿棠這惶恐的模樣,蘇槐沐舍不得繼續逗她:“你其實就是芥彌居士吧。”
李卿棠聽到蘇槐沐說的是這件事,心裏長舒了一口氣:“你怎麽知道的?”
“你就算是師從芥彌居士,但你的畫也不可能和他的筆觸風格,完全一模一樣。”蘇槐沐伸出手指著那畫上的如來的衣裳:“你說‘芥彌居士’喜歡把畫的梵文名字以圖形表現隱藏在畫中,我還聽說你在收集梵文經書,所以我後來便學了一點梵文。”
“這裏就是我的名字吧。”
“兒臣是有這個懷疑,身為親王不過是一個相好為什麽不娶迴王府,或者帶迴京城,而是一直留在綏州?”蘇槐沐道:“這不是多此一舉麽?”
“你有調查過那個女子麽?”建興帝問。
蘇槐沐搖頭:“兒臣剛得到消息就來稟告父皇了,兒臣打算這就派人去查。”
建興帝點頭:“這件事也交給你處理了,現在一切都沒有定論,所以不要驚動你王叔。”
“父皇放心,兒臣明白。”
“至於鄭家的事,就依你吧。”建興帝覺的有些心力交瘁,揮了揮手。
蘇槐沐退了下去,立即就讓人去了綏州。
同時也在調查德親王年輕時的都遊曆過什麽地方,尤其是那些去過多次的地方都得去走一遍。
冊立太子的大典蘇槐沐決定從簡,如今南方水患民不聊生不宜鋪張,因為不用怎麽準備,所以日期便提前了很多。
蘇槐瀟看著蘇槐沐穿著太子冕服祭祀太廟,心中百感夾雜,但是沒關係,蘇槐沐的身子撐不了多久,建興帝立蘇槐沐隻是權宜之計罷了。
參加完了蘇槐沐的加冕禮,蘇槐瀟就繼續迴寺中祈福。
沈家也開粥棚賑濟,沈念煙親自去施粥,努力在民間樹立名聲。
蘇槐沐聽說後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在意。
蘇槐潛迴到京城,但那個活捉的死士卻在中途找到機會自盡。
這下子便沒有了證據,即便有鄭國公的證詞,但並沒有直接的證據,更別說建興帝並不想被人知道這種事。
是以蘇槐潛這事就被歸於暴民。
在太醫的救治下,蘇槐潛的左腿雖然沒有被截肢,但也無法用力,無法正常行走了。
薑淑妃覺得整個天都要塌了,找到了建興帝哭訴。
薑尚書也一夜間蒼老了許多的感覺,雖然蘇槐潛賑災無功,但建興帝還是出於那麽一絲無法向他們揭露真相的愧疚和補償,而封蘇槐潛為瑞親王。
這也是對蘇槐瀟的一種打壓。
如今三位成年的皇子,隻有他品級最低。
這讓蘇槐瀟很是焦慮,沈相勸慰:“如今大皇子已然沒了希望,太子體弱或無子嗣,也不一定能撐到那一天,四皇子如今還小,你依然是希望最大的一個。”
“眼下陛下或許是因為鄭國公府的事遷怒於你,等事情過去了也就好了,不要僅著眼於現在,目光要放長遠。”
“謝嶽父指點,是槐瀟目光短淺了。”蘇槐瀟給沈相行了一禮。
李卿棠這段時間在忙著收拾行李,因為要搬入東宮,以後很多事情變不太方便,所以很多事情都得盡快安排。
習素和婉清和竹香都得隨她入東宮,那外麵的事就得交給殷漩和柳扶桑打理,還有悠然縣主可以出入宮中幫她傳信。
她倒是不太擔心自己的生意,畢竟還有慕家照看,如今又頂著太子妃的頭銜,自是沒有人敢放肆。
搬入東宮的第一日正巧是蘇槐沐的生辰,而李和風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江南道的暴亂已經基本被鎮壓,大雨也停了,顧子騫正在有序賑災。
為了慶祝蘇槐沐的生辰,還有李和風傳來的好消息,李卿棠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的菜。
蘇槐沐這次的生辰並沒有大辦,隻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頓晚餐,不過雖然沒有大辦,但各府還是送來了賀禮。
李卿棠都統計在冊,蘇槐沐把這事也告訴了建興帝:“父皇,這些禮物值不少銀子,如今賑災和鎮亂都需要銀子,兒臣想把這些銀子都捐出來。”
“這些都是你的生辰賀禮,你該自己留著,國庫裏有銀子。”建興帝道。
華貴妃也開口:“你若不喜歡可以送給母妃,母妃剛好覺得未央宮中少了點物件,我瞧那對花瓶就很好。”
建興帝笑著搖了搖頭:“你啊,哪有問兒子要東西的。”
“不問兒子要,那就得問丈夫要了,不若縉郎送我?”華貴妃笑吟吟地看向建興帝。
建興帝無奈:“好好好,送你,送你。”
這頓飯吃的倒是其樂融融,等人離開後,蘇槐沐抱住了李卿棠:“我的生辰禮物呢?”
李卿棠去拿出了一個木匣:“喏,生辰快樂。”
蘇槐沐打開後發現裏麵是一個畫卷,打開後是一幅佛像,但說是佛像卻又覺得這畫中佛像的臉很熟悉。
“這是?”
“這是妙色身如來。”李卿棠道:“你還記得那日我們在春風樓喝酒麽?”
蘇槐沐迴憶了一下:“那時你喝多了,你說妙色身如來大概就是我這般模樣吧。”
李卿棠臉紅了一下,當時她真不該喝酒的,現在想想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這就是我按照你的模樣畫的,我畫了很久呢,色都上了好幾遍,也是我自己裝裱的。”李卿棠道:“這幅畫要是掛出去,按照現在的行情怎麽也得五千兩銀子呢。”
蘇槐沐把畫卷平鋪在桌上,環抱住了李卿棠柔軟的腰肢:“棠兒,你是不是還有秘密瞞著我?”
李卿棠心中一個咯噔,難道她重生的事情被蘇槐沐發現了?
不會吧,她好像沒做出什麽不合時宜的事,那些東西也都被她燒了啊。
蘇槐沐感覺到了李卿棠身子一瞬的僵硬:“你果然有事瞞著我。”
“我...”李卿棠不知道該怎麽解釋,如果說她是重生迴來的,那蘇槐沐會信麽,會不會把她當做什麽妖怪,又或者覺得她靠近他是別有所圖?
見到李卿棠這惶恐的模樣,蘇槐沐舍不得繼續逗她:“你其實就是芥彌居士吧。”
李卿棠聽到蘇槐沐說的是這件事,心裏長舒了一口氣:“你怎麽知道的?”
“你就算是師從芥彌居士,但你的畫也不可能和他的筆觸風格,完全一模一樣。”蘇槐沐伸出手指著那畫上的如來的衣裳:“你說‘芥彌居士’喜歡把畫的梵文名字以圖形表現隱藏在畫中,我還聽說你在收集梵文經書,所以我後來便學了一點梵文。”
“這裏就是我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