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夫人這話也就是隨口說說般,隻提一句又轉而問起惋芷與徐禹謙兩人間相處如何,貼心得就似自家長輩。
迴去的路上,徐禹謙難得麵露疲色,惋芷坐到他身後幫他輕輕揉太陽穴,與他說在張府都做了些什麽。
小姑娘聲音輕柔,似林間緩流的清泉聲音,讓人聽著就心裏舒服放鬆。徐禹謙閉著眼,隻覺得下午耗費的精力又得到了充盈。
他拉了小姑娘的手,將她人捉到身前,抱個滿懷。
「都是老師的門生,那些婦人夫家官職卻都比你夫君高,可委屈你了。」
如今他才正六品,實在是不夠看的,他也想小姑娘出門就是人人羨慕被恭敬有禮的待著。
惋芷沒覺得委屈反倒是與有榮焉,驕傲的抬了抬下巴。「我家夫君年輕有為,該是她們羨慕才對。」
「小嘴是越來越甜了。」徐禹謙低頭親她,心中溫暖。
迴到徐府,惋芷才知今兒南直隸有信送來。
徐禹謙見她急著拆信,便伸手去給她解披風,然後又將她髻上的步搖簪子摘下,直接打散了她的發讓披在身後。
惋芷感覺頭皮一鬆,忙想阻止,卻見他抓了幾縷發絲放在唇邊輕吻,一如平時愛憐她一般。
他的溫柔使她臉些發熱,心底卻又歡喜,便依在他懷裏看信。
幾乎是一目十行,看到最後哭笑不得。
信上署的日期是兩日前,這信是加急加快送到京城的。
她那二舅舅,在中途趁船靠岸補給時跳河跑了,還留書一封,道贈完佛珠自然就家去了。
跳河……二舅舅還真是敢,隻希望他水性好些。不過他的理由也真是夠奇怪的。
徐禹謙也看見信裏的內容,眸裏都是笑意。他就知曉鄭家兄弟搞不定這鄭二老爺,還好人是離京了才跑的,不然他們兄弟可得在京城再耽擱多少時日。
惋芷讀完信,與徐禹謙抱怨了好幾句,然後想到自家舅舅的執著,就去掀他左邊的袖袍。
光澤明豔的十八顆佛珠與她編的長命縷都穩妥在他腕間,她莫名鬆口氣:「四爺,這佛珠串都別摘下來了。」
徐禹謙亦低頭去看,腦海裏是初見鄭二老爺時他所說的話,沉默著點頭。
端午後的第四日,便是徐老夫人的生辰,並不是整壽,也沒有太過張羅。可親朋友好友的也是滿滿坐了有三十桌。
惋芷許久未到頤鶴院。
院裏的梅花早已謝,如今是滿枝翠意,綠葉在陽光照射下散發著晃人的銀光。
她今兒看到了承恩侯的貴妾,一位極清秀的女子,皮膚雪白,眉眼都彎彎的,便是不笑人都要顯出五分的柔和來。
餘氏十分守禮,雖是徐老夫人有意抬她讓她出來一同見客,她卻是不多說一句不多行一步,隻老老實實跟在老人家身後。而徐老夫人對惋芷多少有著愧意,有著孫子的事也不敢讓她離開自己視線一步,兩人便那麽陪著老人家整日直至客人散去。
前院散席,徐禹謙片刻都不想停留,去頤鶴院接人。
老人家看著他大步流星的走來,忍不住打趣他:「怕我把你媳婦吃了不成!」
他隻有討饒說好話的份,惋芷趁這機會開口要老人家到家裏小住幾日,徐老夫人卻道:「等再過些日子,我今兒琢磨再三,想將光霽的親事定下。」
夫妻倆對視一眼,徐禹謙道:「母親可是看好人了?」
老人家說到孫子的親事,笑容要比先前更深幾分。「是康定伯家的七小姐,我自幼看著長大的,兩家又是世交,極配的。光霽那我也提過。」
這話就是決定了。
本來這就是長房的事,徐老夫人有了決意,夫妻倆自然不多說其它,到時麵子上過得去隨份禮就是。
徐老夫人說這也是別有用意,她還是想緩解下兒子與孫子間的矛盾。「等兩家定下來,我就真的能過幾天安心日子,到時候你們可就別嫌我老婆子賴著不走,煩了。」
夫妻倆都真心笑著道巴不得,再閑話幾句,兩人相攜離開。
待夫妻倆離去,本就有心避開的徐光霽這才迴到頤鶴院,去與老人家請安。
徐老夫人樂嗬嗬拉著他手,說定親的事。
徐光霽隻是露著淡淡的笑,沒有期待也沒有抗拒。
他記得康定伯家的七小姐與惋芷是處得來的……
侯府與康定伯家的親事三日後就定了下來,七小姐八月及笄,婚期定在了明年八月。
徐老夫人也是記掛著小兒子,孫子親事定下來後,就真的收拾收拾搬到了小兒子那小住。
承恩侯得知時曾阻攔,被老人家劈頭蓋臉就一頓罵,讓他險些老臉不保。轉頭就喊了兒子來先訓一頓,又給兒子說徐老夫人如何偏心,早早就給徐禹謙謀好路,連家產都悄悄置下。
徐光霽隻垂眸聽著,半個字沒有,本想撒氣的承恩侯沒想到兒子未同仇敵愾,就跟個悶葫蘆般,越發氣得難受一揮手將人趕走了。然後又叫了兩通房來,胡鬧到晚上才算是滅了火氣。
老人家願意到府裏來小住,惋芷最是高興不過。
她不喜歡應酬,極少出門,頂多是往李氏那與宋府跑跑,在家裏總覺得冷冷清清的。如今徐老夫人過來是整日都往她住的院子跑,白日與老人家一起種花聊天,晚間夫妻倆在老人那陪著用飯,到老人歇下才再迴房。這樣整日被小兒子和兒媳圍著轉,徐老夫人都感覺自己要年輕好幾歲。
在徐府過了大半個月,徐老夫人便得迴侯府,家裏她甩手那麽些日子也有些不放心,而且孫子的婚事隻是定下,該忙的都在後頭。侯府如今當家主母不管事,總還是要她親力親為的。
惋芷也極理解她的心思,雖有些失落,但還是歡歡喜喜的幫她收拾,留下了老人常用的說以後過來就不必要再搬來搬去。
徐老夫人聽著暗歎氣,輕拍她手背許久才坐了轎子迴侯府。
這些日子內閣朝堂上都近乎是白熱化。
張敬手中捏住了頭目,證詞及尋得的證據已夠將他洗清,青州那邊情況基本穩定下來,偏最後施俊為仍是逃了,被押迴京的中途從錦衣衛手裏劫跑的!
迴去的路上,徐禹謙難得麵露疲色,惋芷坐到他身後幫他輕輕揉太陽穴,與他說在張府都做了些什麽。
小姑娘聲音輕柔,似林間緩流的清泉聲音,讓人聽著就心裏舒服放鬆。徐禹謙閉著眼,隻覺得下午耗費的精力又得到了充盈。
他拉了小姑娘的手,將她人捉到身前,抱個滿懷。
「都是老師的門生,那些婦人夫家官職卻都比你夫君高,可委屈你了。」
如今他才正六品,實在是不夠看的,他也想小姑娘出門就是人人羨慕被恭敬有禮的待著。
惋芷沒覺得委屈反倒是與有榮焉,驕傲的抬了抬下巴。「我家夫君年輕有為,該是她們羨慕才對。」
「小嘴是越來越甜了。」徐禹謙低頭親她,心中溫暖。
迴到徐府,惋芷才知今兒南直隸有信送來。
徐禹謙見她急著拆信,便伸手去給她解披風,然後又將她髻上的步搖簪子摘下,直接打散了她的發讓披在身後。
惋芷感覺頭皮一鬆,忙想阻止,卻見他抓了幾縷發絲放在唇邊輕吻,一如平時愛憐她一般。
他的溫柔使她臉些發熱,心底卻又歡喜,便依在他懷裏看信。
幾乎是一目十行,看到最後哭笑不得。
信上署的日期是兩日前,這信是加急加快送到京城的。
她那二舅舅,在中途趁船靠岸補給時跳河跑了,還留書一封,道贈完佛珠自然就家去了。
跳河……二舅舅還真是敢,隻希望他水性好些。不過他的理由也真是夠奇怪的。
徐禹謙也看見信裏的內容,眸裏都是笑意。他就知曉鄭家兄弟搞不定這鄭二老爺,還好人是離京了才跑的,不然他們兄弟可得在京城再耽擱多少時日。
惋芷讀完信,與徐禹謙抱怨了好幾句,然後想到自家舅舅的執著,就去掀他左邊的袖袍。
光澤明豔的十八顆佛珠與她編的長命縷都穩妥在他腕間,她莫名鬆口氣:「四爺,這佛珠串都別摘下來了。」
徐禹謙亦低頭去看,腦海裏是初見鄭二老爺時他所說的話,沉默著點頭。
端午後的第四日,便是徐老夫人的生辰,並不是整壽,也沒有太過張羅。可親朋友好友的也是滿滿坐了有三十桌。
惋芷許久未到頤鶴院。
院裏的梅花早已謝,如今是滿枝翠意,綠葉在陽光照射下散發著晃人的銀光。
她今兒看到了承恩侯的貴妾,一位極清秀的女子,皮膚雪白,眉眼都彎彎的,便是不笑人都要顯出五分的柔和來。
餘氏十分守禮,雖是徐老夫人有意抬她讓她出來一同見客,她卻是不多說一句不多行一步,隻老老實實跟在老人家身後。而徐老夫人對惋芷多少有著愧意,有著孫子的事也不敢讓她離開自己視線一步,兩人便那麽陪著老人家整日直至客人散去。
前院散席,徐禹謙片刻都不想停留,去頤鶴院接人。
老人家看著他大步流星的走來,忍不住打趣他:「怕我把你媳婦吃了不成!」
他隻有討饒說好話的份,惋芷趁這機會開口要老人家到家裏小住幾日,徐老夫人卻道:「等再過些日子,我今兒琢磨再三,想將光霽的親事定下。」
夫妻倆對視一眼,徐禹謙道:「母親可是看好人了?」
老人家說到孫子的親事,笑容要比先前更深幾分。「是康定伯家的七小姐,我自幼看著長大的,兩家又是世交,極配的。光霽那我也提過。」
這話就是決定了。
本來這就是長房的事,徐老夫人有了決意,夫妻倆自然不多說其它,到時麵子上過得去隨份禮就是。
徐老夫人說這也是別有用意,她還是想緩解下兒子與孫子間的矛盾。「等兩家定下來,我就真的能過幾天安心日子,到時候你們可就別嫌我老婆子賴著不走,煩了。」
夫妻倆都真心笑著道巴不得,再閑話幾句,兩人相攜離開。
待夫妻倆離去,本就有心避開的徐光霽這才迴到頤鶴院,去與老人家請安。
徐老夫人樂嗬嗬拉著他手,說定親的事。
徐光霽隻是露著淡淡的笑,沒有期待也沒有抗拒。
他記得康定伯家的七小姐與惋芷是處得來的……
侯府與康定伯家的親事三日後就定了下來,七小姐八月及笄,婚期定在了明年八月。
徐老夫人也是記掛著小兒子,孫子親事定下來後,就真的收拾收拾搬到了小兒子那小住。
承恩侯得知時曾阻攔,被老人家劈頭蓋臉就一頓罵,讓他險些老臉不保。轉頭就喊了兒子來先訓一頓,又給兒子說徐老夫人如何偏心,早早就給徐禹謙謀好路,連家產都悄悄置下。
徐光霽隻垂眸聽著,半個字沒有,本想撒氣的承恩侯沒想到兒子未同仇敵愾,就跟個悶葫蘆般,越發氣得難受一揮手將人趕走了。然後又叫了兩通房來,胡鬧到晚上才算是滅了火氣。
老人家願意到府裏來小住,惋芷最是高興不過。
她不喜歡應酬,極少出門,頂多是往李氏那與宋府跑跑,在家裏總覺得冷冷清清的。如今徐老夫人過來是整日都往她住的院子跑,白日與老人家一起種花聊天,晚間夫妻倆在老人那陪著用飯,到老人歇下才再迴房。這樣整日被小兒子和兒媳圍著轉,徐老夫人都感覺自己要年輕好幾歲。
在徐府過了大半個月,徐老夫人便得迴侯府,家裏她甩手那麽些日子也有些不放心,而且孫子的婚事隻是定下,該忙的都在後頭。侯府如今當家主母不管事,總還是要她親力親為的。
惋芷也極理解她的心思,雖有些失落,但還是歡歡喜喜的幫她收拾,留下了老人常用的說以後過來就不必要再搬來搬去。
徐老夫人聽著暗歎氣,輕拍她手背許久才坐了轎子迴侯府。
這些日子內閣朝堂上都近乎是白熱化。
張敬手中捏住了頭目,證詞及尋得的證據已夠將他洗清,青州那邊情況基本穩定下來,偏最後施俊為仍是逃了,被押迴京的中途從錦衣衛手裏劫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