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戰亂和甲申條約下的孩童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載的橫渠四句,對任何一個讀書人都是大殺器。
其程度不亞於堯舜禹禪讓時的囑托,‘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是以,在劉武在少年華夏說的前麵加上橫渠四句之後,一度使得眾學子激動到昏厥。
這四句話實在是太好了,毫無疑問的解決了他們心中對造反的顧慮,他們完全從這四句話中,看到了其行為的正義性質。
畢竟若是有人說他們是反賊,他們也沒辦法憑借少年華夏進行反駁,因為劉武當時在創作少年華夏前,確實是有造反的言論。
但如今不是了,今後若是還有人攻訐與他們,他們就可以拿出這四句話糊到他們臉上。
告訴他們,我們是在為天地、生民、往聖、萬世而做,行的就是正義之事,是堂皇的天地大道。
雖然饒夫子有些懷疑此四句不是劉武所創,但縱使他學富五車,也想不起哪本書上有此四句記載,隻能默認此四句是由劉武所創。
畢竟劉武的行事作風,確實同大乾的讀書人不同,仿佛天上來客一般。
就這樣,劉武率領大軍,高聲背誦著少年華夏,一路向南。
....................
十裏路,大軍行進不過區區半個時辰就能夠到達。
於是正在地裏勞作的村民們很快就發現了這支來曆不明的軍隊,然後敲響了村子的警鍾。
一時間,正在勞作的村民們急急忙忙的往村子裏麵趕去。
這些年雷州鬧白蓮,大乾和白蓮教不斷打仗,他們這裏遭了太多兵災,早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很快,村子的大門緊閉,大量的青壯被武裝起來,老弱婦孺則是趕往村子的祠堂躲避。
祠堂畢竟是村子裏防禦最好的地方,若是前麵的青壯敗了,還可以退守祠堂進行二次防禦。
這裏囤積了更多的糧食與物資,是村子裏最為堅實的堡壘。
這個村子是燈豐鎮的一個下屬村子,名叫王七村,有76戶。
因為連年兵災的緣故,接收了不少失去家園的逃難者,現在有丁口253戶,青壯老弱幼加起來人數已經破千,完全比得上一個大的鎮子了。
幸好這裏的糧食收獲還算可以,雖然大多數的時候吃不飽,但也不至於餓死人。
不過他們對於軍隊實在是過於害怕,畢竟被白蓮教和大乾霍霍了這麽多年,恨死他們了。
但很可惜,他們雖然非常憤恨,但是他們卻沒有實力報仇,隻能拒村而守,甚至是不敢表露敵意,隻得將仇恨深藏在心中。
隻要來的軍隊不過分,不進入村子,他們還是願意掏出一些糧食來買個平安的。
為此,無論是白蓮教還是大乾官兵前來征糧,都能夠征收到不少糧食。
甚至是已經成為定例,每到糧食豐收之時,大乾和白蓮都會輪番前來征收一番。
而他們,卻隻能乖乖交糧食。
這,就是長沙郡所有人的求生方式,也是弱者的悲哀。
就像是劉武他們行軍僅僅是途徑此村落,就引得村子偌大的反應。真不知道大乾和白蓮教來得時候,他們的反應又會多大。
此時,田地間的道路上,軍隊正在加速走過。
而田間地頭的溝渠裏,正趴著兩名孩童。
他們躲在溝渠裏瑟瑟發抖,同時小心翼翼的觀察著這支軍隊,想要確認他們是否已經離開。
在他們的視角內,這支軍隊行走的很快,行進間宛若一個人,同時嘴裏念念有詞,像是鄉間的巫神婆婆般。
很快,這支軍隊就路過了他們身邊,繼續向遠處走去。
兩名孩童趴了好一會,直到聽不見聲音方才小心翼翼的探出頭來,想要看看那些人是否遠去。
“嘿!小孩。”
突然,一個聲音在他們身後響起,頓時嚇得兩個小孩一個激靈,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大爺,不要殺我,我很瘦,身上沒有肉不好吃的。”
大軍行進間,自然是發現了躲在溝渠裏的兩人,隻是劉武看到瑟瑟發抖的兩名孩童,隨即讓程懷遠留下安撫他們一下,順便留下一點糧食。
不然受到驚嚇的兩人,說不定迴去就會大病一場,從而白白丟了性命。
看著磕頭如搗蒜般求饒的兩名孩童,程懷遠一時間不知所措。
程懷遠,父親是大乾的一名侯爺,他是家中庶出三子,今年十五歲,沒有字。同時他的名字在追隨劉武時候,已經在族譜上記錄上了夭折二字。
程懷遠出身優渥,不識人間疾苦,所以在看到兩個瑟瑟發抖的孩童,心中很不是滋味,要知道縱然是他府中的仆人,也沒有如此。
更不要說這段時間在劉武的影響下和士兵們的交談下,他對窮苦的看法更深了。
一時間,他滿肚子的不是滋味,於是趕緊上前將其扶了起來。
“快起來,快起來,地上涼。”
很快程懷遠就將兩名孩童扶了起來,和藹的安慰道:
“不要怕,不要怕,沒有人要吃你們............”
很快,兩名孩童在程懷遠的安撫下,漸漸平靜了下來。
見狀,程懷遠方才問出心中的疑惑。
“兩位弟弟,你說有人要吃你們,告訴哥哥,哥哥到時候給你們報仇,讓他再也不敢吃你們。”
兩個小孩子聞言,小聲說道:“媽媽說,那些拿著兵器的人最喜歡抓小孩,特別是女孩子,他們被抓走以後,都會被那些拿兵器的人吃掉。”
然後,其中一個小孩子小聲解釋道:“前段時間,我姐姐就是被他們抓走的,他們還殺死了我的爺爺奶奶,燒了我家的房子,我是躲在水窖內才沒被發現。”
程懷遠聞言,神色凝重,他從這些孩子的話語中,聽出了這是亂兵作祟,書中常有此言。
在他看來,既然他們今後要在這裏發展,這些亂兵肯定是要剿滅的。
隨即問道:“你們能告訴哥哥,那些拿著兵器的人在哪裏嗎?”
兩個小孩子迷茫的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對此,程懷遠雖然早有預料,但心中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不過,到時候找村子裏的人一問便知。
就在此時,其中一名孩童像是想到了什麽,道:
“我也不知道姐姐被他們抓到哪裏去了,不過我聽村長說,那些拿著兵器的人,都是從一個叫長沙的大城內來的。”
程懷遠一愣,他有些疑惑。為什麽亂兵會從大城內來?長沙城明明是被大乾官兵所控製的啊?
不過,他隨即想到了大乾簽訂的甲申條約。
“難道是?...............”
其程度不亞於堯舜禹禪讓時的囑托,‘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是以,在劉武在少年華夏說的前麵加上橫渠四句之後,一度使得眾學子激動到昏厥。
這四句話實在是太好了,毫無疑問的解決了他們心中對造反的顧慮,他們完全從這四句話中,看到了其行為的正義性質。
畢竟若是有人說他們是反賊,他們也沒辦法憑借少年華夏進行反駁,因為劉武當時在創作少年華夏前,確實是有造反的言論。
但如今不是了,今後若是還有人攻訐與他們,他們就可以拿出這四句話糊到他們臉上。
告訴他們,我們是在為天地、生民、往聖、萬世而做,行的就是正義之事,是堂皇的天地大道。
雖然饒夫子有些懷疑此四句不是劉武所創,但縱使他學富五車,也想不起哪本書上有此四句記載,隻能默認此四句是由劉武所創。
畢竟劉武的行事作風,確實同大乾的讀書人不同,仿佛天上來客一般。
就這樣,劉武率領大軍,高聲背誦著少年華夏,一路向南。
....................
十裏路,大軍行進不過區區半個時辰就能夠到達。
於是正在地裏勞作的村民們很快就發現了這支來曆不明的軍隊,然後敲響了村子的警鍾。
一時間,正在勞作的村民們急急忙忙的往村子裏麵趕去。
這些年雷州鬧白蓮,大乾和白蓮教不斷打仗,他們這裏遭了太多兵災,早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很快,村子的大門緊閉,大量的青壯被武裝起來,老弱婦孺則是趕往村子的祠堂躲避。
祠堂畢竟是村子裏防禦最好的地方,若是前麵的青壯敗了,還可以退守祠堂進行二次防禦。
這裏囤積了更多的糧食與物資,是村子裏最為堅實的堡壘。
這個村子是燈豐鎮的一個下屬村子,名叫王七村,有76戶。
因為連年兵災的緣故,接收了不少失去家園的逃難者,現在有丁口253戶,青壯老弱幼加起來人數已經破千,完全比得上一個大的鎮子了。
幸好這裏的糧食收獲還算可以,雖然大多數的時候吃不飽,但也不至於餓死人。
不過他們對於軍隊實在是過於害怕,畢竟被白蓮教和大乾霍霍了這麽多年,恨死他們了。
但很可惜,他們雖然非常憤恨,但是他們卻沒有實力報仇,隻能拒村而守,甚至是不敢表露敵意,隻得將仇恨深藏在心中。
隻要來的軍隊不過分,不進入村子,他們還是願意掏出一些糧食來買個平安的。
為此,無論是白蓮教還是大乾官兵前來征糧,都能夠征收到不少糧食。
甚至是已經成為定例,每到糧食豐收之時,大乾和白蓮都會輪番前來征收一番。
而他們,卻隻能乖乖交糧食。
這,就是長沙郡所有人的求生方式,也是弱者的悲哀。
就像是劉武他們行軍僅僅是途徑此村落,就引得村子偌大的反應。真不知道大乾和白蓮教來得時候,他們的反應又會多大。
此時,田地間的道路上,軍隊正在加速走過。
而田間地頭的溝渠裏,正趴著兩名孩童。
他們躲在溝渠裏瑟瑟發抖,同時小心翼翼的觀察著這支軍隊,想要確認他們是否已經離開。
在他們的視角內,這支軍隊行走的很快,行進間宛若一個人,同時嘴裏念念有詞,像是鄉間的巫神婆婆般。
很快,這支軍隊就路過了他們身邊,繼續向遠處走去。
兩名孩童趴了好一會,直到聽不見聲音方才小心翼翼的探出頭來,想要看看那些人是否遠去。
“嘿!小孩。”
突然,一個聲音在他們身後響起,頓時嚇得兩個小孩一個激靈,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大爺,不要殺我,我很瘦,身上沒有肉不好吃的。”
大軍行進間,自然是發現了躲在溝渠裏的兩人,隻是劉武看到瑟瑟發抖的兩名孩童,隨即讓程懷遠留下安撫他們一下,順便留下一點糧食。
不然受到驚嚇的兩人,說不定迴去就會大病一場,從而白白丟了性命。
看著磕頭如搗蒜般求饒的兩名孩童,程懷遠一時間不知所措。
程懷遠,父親是大乾的一名侯爺,他是家中庶出三子,今年十五歲,沒有字。同時他的名字在追隨劉武時候,已經在族譜上記錄上了夭折二字。
程懷遠出身優渥,不識人間疾苦,所以在看到兩個瑟瑟發抖的孩童,心中很不是滋味,要知道縱然是他府中的仆人,也沒有如此。
更不要說這段時間在劉武的影響下和士兵們的交談下,他對窮苦的看法更深了。
一時間,他滿肚子的不是滋味,於是趕緊上前將其扶了起來。
“快起來,快起來,地上涼。”
很快程懷遠就將兩名孩童扶了起來,和藹的安慰道:
“不要怕,不要怕,沒有人要吃你們............”
很快,兩名孩童在程懷遠的安撫下,漸漸平靜了下來。
見狀,程懷遠方才問出心中的疑惑。
“兩位弟弟,你說有人要吃你們,告訴哥哥,哥哥到時候給你們報仇,讓他再也不敢吃你們。”
兩個小孩子聞言,小聲說道:“媽媽說,那些拿著兵器的人最喜歡抓小孩,特別是女孩子,他們被抓走以後,都會被那些拿兵器的人吃掉。”
然後,其中一個小孩子小聲解釋道:“前段時間,我姐姐就是被他們抓走的,他們還殺死了我的爺爺奶奶,燒了我家的房子,我是躲在水窖內才沒被發現。”
程懷遠聞言,神色凝重,他從這些孩子的話語中,聽出了這是亂兵作祟,書中常有此言。
在他看來,既然他們今後要在這裏發展,這些亂兵肯定是要剿滅的。
隨即問道:“你們能告訴哥哥,那些拿著兵器的人在哪裏嗎?”
兩個小孩子迷茫的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對此,程懷遠雖然早有預料,但心中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不過,到時候找村子裏的人一問便知。
就在此時,其中一名孩童像是想到了什麽,道:
“我也不知道姐姐被他們抓到哪裏去了,不過我聽村長說,那些拿著兵器的人,都是從一個叫長沙的大城內來的。”
程懷遠一愣,他有些疑惑。為什麽亂兵會從大城內來?長沙城明明是被大乾官兵所控製的啊?
不過,他隨即想到了大乾簽訂的甲申條約。
“難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