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陳賡說:“是這樣,這位老兄想要跟我修道,我呢一則是因為公務在身,二則是因為這位老兄心懷執著,未能輕易度脫,所以請求老兄幫忙救渡。此人心懷慈善,頗有善緣,老兄你可不要推辭噢!”灶王說:“去去去!今天的飯食我請了就請了,你還給我弄這麽大一個包袱,嫌我的事還不夠多啊!”
陳賡笑說:“你幫不幫?”灶王說:“不幫,愛找誰找誰!”陳賡說:“好!那我就把你偷竊酒食的事給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說上一說,告訴他們以後把好吃的東西都藏好,灶王貪吃,沒準那些美酒佳肴什麽的都填進了灶王的肚子裏了。灶王吃糖吃的膩歪了,想要吃些可口的......”
灶王氣的在那裏直吹胡子瞪眼,說:“好你個瘟神,淨在這裏胡謅瞎扯,就算是我偷吃了,難道就沒有你的份?今天可是你舔著個臉讓我請客的,吃完了一抹嘴倒數落起我的不是了,有你這樣的人嗎?”陳賡笑著說:“老兄不要生氣,今日你算是幫了我,可是我們瘟部神也沒少幫你啊?”
灶王說:“你倒說說看,你什麽時候幫我了,說的好,你的事我全攬了,說的不好,你走你的,咱們往後誰也不認識誰!”陳賡說:“呐!這可都是你說的,你說的可要算數”。
灶王說:“哼!那是當然,你說吧”。陳賡笑著說:“是這樣,我們瘟部神奉玉帝的旨意來下界廣施瘟疫,那是各司其職,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可是到了下界一看,有的人臉上用紅筆寫著‘善’,有的寫著‘悔’,這寫都是誰寫的呢,想來想去吧,終於想到了,這可都是老兄你寫的啊。我們幾個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賣給老兄你一個麵子,但凡老兄用紅筆書寫的,我們盡皆放過了,為此我們幾個那可是背了天大的幹係啊,你想想,若是日後玉帝問責,我們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啊!可要是不這樣做,凡間的百姓又會說灶王你屍位素餐,白受香火供奉,以後就更沒有人拿你當迴事了......”
灶王問:“此話當真!”陳賡說:“千真萬確!”灶王說:“好好好,來,咱哥倆喝!”陳賡說:“別價!剛才我跟你說的事......”灶王一拍胸脯說:“放心,全包在我身上,放心就是,不知道老兄要我怎麽幫他?”
陳賡說:“我的這位老兄如今年過四十,尚未娶妻生子,煩請老兄照顧,代為說一位賢內助”。灶王看了看說:“你的這位老兄自幼精血不旺,縱然是娶了妻室,那也未必就能傳宗接代”。
陳賡說:“哎!這個不難,此地往南四十裏有座山,名為藥山,山上柏樹參天、綠蔭綿綿、泉水不絕。山常有溫暖氣,故雖盛冬大雪遍境,獨此山無積白,蓋石氣熏蒸使然,此山曾為古時齊國名醫扁鵲煉藥處,其下有陽起石,還盛產半夏、遠誌、千頭菊、菌陳、柴胡、生地等多種藥材。待會我開個藥方,保準能讓他喜得貴子”。
灶王說:“話是不錯,但是縱然他日後能夠娶妻生子,等到了抱上孫子的時候,也已經將近七十歲了,豈不是到了老年更添煩心事,再說生死並非是我等管轄,這萬一剛剛抱上兒子,他就讓那閻君給勾走了,豈不是辜負了我們一番好意!”陳賡問:“不知道老兄有什麽好的主意?”
灶王想了一下說:“這麽著吧!這人若是想要富貴,除了自身以外,還要祖上積德行善,這河南開封府轄內有一對相氏夫婦,二人以賣水和烏盆瓦器過活,時常齋僧布施,買金銀紙錠,記庫焚燒。在陽世間是一條好善的窮漢,但是在陰間卻是個積玉堆金的長者。如今相夫人已經身懷六甲,即將臨盆生產,待會我下陰間去見見閻王,且將這個機會留下,送與這位趙錢孫,你看如何?”陳賡說:“我看行!”
趙錢孫問:“既然二位仙人給我富貴,怎麽會讓我日後投於貧苦人家?”灶王說:“你等凡夫怎麽會知道,世間的榮華富貴皆是過眼雲煙,轉眼即過,隻有福德業力隨身,終身受用無窮,你且莫看這相氏夫婦家庭清貧,在那陰司地獄裏頭,多少鬼魂就是擠破了頭想要給他做兒子,那也是辦不到的事,就算是我跟那閻君求情,要是不拿出我那些壓箱底的存貨,也是休想!”
陳賡說:“噢!原來老兄還留著一手啊,剛才還跟我說就隻剩下糖稀了,這一會怎麽又冒出了壓箱底的存貨了,是什麽?快說說看?”灶王苦笑說:“沒什麽,沒什麽,嘿嘿嘿嘿......”陳賡說:“好了,我也不為難你了,剩下的事我不管了,你看著辦”。
三人便又舉杯,喝了起來。灶王說:“等到相氏夫人快要臨盆的時候,我便帶你前去投胎,你日後千萬切記要如同父母一般,樂善好施,廣濟福德,即使暫時不能得道,也可得人王拜謝,坐享生祠,受的在世香火”。
趙錢孫慌忙拜謝說:“多謝兩位仙人,小人謹記,決不有忘今日囑托”。灶王說:“莫說這些了,來,咱們再喝”。三人喝了許久,酒足飯飽,陳賡便要起身告辭,灶王好趙錢孫起身相送。陳賡拱手說聲:“告辭”,便徑自駕雲西去。
話說勸善大師別了灶王,一路西行,見下界子民盡皆叫苦連天,抱怨不已,心中不禁難過,尋個地界,落下雲頭,搖身一變,化作白衣秀士,混在人群之中。
看見民眾身染瘟疫的,佯裝不知,前去請問說:“這位大伯,請問你們這是?”老伯說:“小夥子,別過來,離我遠點!”陳賡說:“大伯,這是為何?”大伯說:“噢!小夥子,看來你是外地來的吧”。陳賡說:“是啊,大伯”。大伯說:“哎!聽說這天底下就沒有不染病的地方,那你是從哪裏來的啊?為什麽不曾聽說瘟疫流行的事啊?”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陳賡說:“是這樣,這位老兄想要跟我修道,我呢一則是因為公務在身,二則是因為這位老兄心懷執著,未能輕易度脫,所以請求老兄幫忙救渡。此人心懷慈善,頗有善緣,老兄你可不要推辭噢!”灶王說:“去去去!今天的飯食我請了就請了,你還給我弄這麽大一個包袱,嫌我的事還不夠多啊!”
陳賡笑說:“你幫不幫?”灶王說:“不幫,愛找誰找誰!”陳賡說:“好!那我就把你偷竊酒食的事給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說上一說,告訴他們以後把好吃的東西都藏好,灶王貪吃,沒準那些美酒佳肴什麽的都填進了灶王的肚子裏了。灶王吃糖吃的膩歪了,想要吃些可口的......”
灶王氣的在那裏直吹胡子瞪眼,說:“好你個瘟神,淨在這裏胡謅瞎扯,就算是我偷吃了,難道就沒有你的份?今天可是你舔著個臉讓我請客的,吃完了一抹嘴倒數落起我的不是了,有你這樣的人嗎?”陳賡笑著說:“老兄不要生氣,今日你算是幫了我,可是我們瘟部神也沒少幫你啊?”
灶王說:“你倒說說看,你什麽時候幫我了,說的好,你的事我全攬了,說的不好,你走你的,咱們往後誰也不認識誰!”陳賡說:“呐!這可都是你說的,你說的可要算數”。
灶王說:“哼!那是當然,你說吧”。陳賡笑著說:“是這樣,我們瘟部神奉玉帝的旨意來下界廣施瘟疫,那是各司其職,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可是到了下界一看,有的人臉上用紅筆寫著‘善’,有的寫著‘悔’,這寫都是誰寫的呢,想來想去吧,終於想到了,這可都是老兄你寫的啊。我們幾個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賣給老兄你一個麵子,但凡老兄用紅筆書寫的,我們盡皆放過了,為此我們幾個那可是背了天大的幹係啊,你想想,若是日後玉帝問責,我們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啊!可要是不這樣做,凡間的百姓又會說灶王你屍位素餐,白受香火供奉,以後就更沒有人拿你當迴事了......”
灶王問:“此話當真!”陳賡說:“千真萬確!”灶王說:“好好好,來,咱哥倆喝!”陳賡說:“別價!剛才我跟你說的事......”灶王一拍胸脯說:“放心,全包在我身上,放心就是,不知道老兄要我怎麽幫他?”
陳賡說:“我的這位老兄如今年過四十,尚未娶妻生子,煩請老兄照顧,代為說一位賢內助”。灶王看了看說:“你的這位老兄自幼精血不旺,縱然是娶了妻室,那也未必就能傳宗接代”。
陳賡說:“哎!這個不難,此地往南四十裏有座山,名為藥山,山上柏樹參天、綠蔭綿綿、泉水不絕。山常有溫暖氣,故雖盛冬大雪遍境,獨此山無積白,蓋石氣熏蒸使然,此山曾為古時齊國名醫扁鵲煉藥處,其下有陽起石,還盛產半夏、遠誌、千頭菊、菌陳、柴胡、生地等多種藥材。待會我開個藥方,保準能讓他喜得貴子”。
灶王說:“話是不錯,但是縱然他日後能夠娶妻生子,等到了抱上孫子的時候,也已經將近七十歲了,豈不是到了老年更添煩心事,再說生死並非是我等管轄,這萬一剛剛抱上兒子,他就讓那閻君給勾走了,豈不是辜負了我們一番好意!”陳賡問:“不知道老兄有什麽好的主意?”
灶王想了一下說:“這麽著吧!這人若是想要富貴,除了自身以外,還要祖上積德行善,這河南開封府轄內有一對相氏夫婦,二人以賣水和烏盆瓦器過活,時常齋僧布施,買金銀紙錠,記庫焚燒。在陽世間是一條好善的窮漢,但是在陰間卻是個積玉堆金的長者。如今相夫人已經身懷六甲,即將臨盆生產,待會我下陰間去見見閻王,且將這個機會留下,送與這位趙錢孫,你看如何?”陳賡說:“我看行!”
趙錢孫問:“既然二位仙人給我富貴,怎麽會讓我日後投於貧苦人家?”灶王說:“你等凡夫怎麽會知道,世間的榮華富貴皆是過眼雲煙,轉眼即過,隻有福德業力隨身,終身受用無窮,你且莫看這相氏夫婦家庭清貧,在那陰司地獄裏頭,多少鬼魂就是擠破了頭想要給他做兒子,那也是辦不到的事,就算是我跟那閻君求情,要是不拿出我那些壓箱底的存貨,也是休想!”
陳賡說:“噢!原來老兄還留著一手啊,剛才還跟我說就隻剩下糖稀了,這一會怎麽又冒出了壓箱底的存貨了,是什麽?快說說看?”灶王苦笑說:“沒什麽,沒什麽,嘿嘿嘿嘿......”陳賡說:“好了,我也不為難你了,剩下的事我不管了,你看著辦”。
三人便又舉杯,喝了起來。灶王說:“等到相氏夫人快要臨盆的時候,我便帶你前去投胎,你日後千萬切記要如同父母一般,樂善好施,廣濟福德,即使暫時不能得道,也可得人王拜謝,坐享生祠,受的在世香火”。
趙錢孫慌忙拜謝說:“多謝兩位仙人,小人謹記,決不有忘今日囑托”。灶王說:“莫說這些了,來,咱們再喝”。三人喝了許久,酒足飯飽,陳賡便要起身告辭,灶王好趙錢孫起身相送。陳賡拱手說聲:“告辭”,便徑自駕雲西去。
話說勸善大師別了灶王,一路西行,見下界子民盡皆叫苦連天,抱怨不已,心中不禁難過,尋個地界,落下雲頭,搖身一變,化作白衣秀士,混在人群之中。
看見民眾身染瘟疫的,佯裝不知,前去請問說:“這位大伯,請問你們這是?”老伯說:“小夥子,別過來,離我遠點!”陳賡說:“大伯,這是為何?”大伯說:“噢!小夥子,看來你是外地來的吧”。陳賡說:“是啊,大伯”。大伯說:“哎!聽說這天底下就沒有不染病的地方,那你是從哪裏來的啊?為什麽不曾聽說瘟疫流行的事啊?”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