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以下內容來自網絡搜索:


    借屍還魂說


    李玄本乃一眉清目秀、文質彬彬、身材魁梧的讀書人,是個體麵的偉丈夫。因考場腐敗,多次名落孫山,從此灰心喪氣,看破紅塵,離家出走,學道訪仙,專攻修煉之術。幾年過去,李玄自感收效甚微。一日,他悟得不長進之因:修行道業沒有名師指點,靠己一得之見,事倍功半,道業難成,便決心跟隨老子學道。(據著名學者華軒居士考證,在李玄的出生的春秋年代並沒有實行科舉製度,考場腐敗,多次名落孫山等說法待更多史料考證)後來,李玄在石筍山修煉閑暇之餘在山上漫步遊賞,驟聽仙樂嘹亮,抬頭一看,空中祥雲縹緲,霞光萬丈,瑞彩千條,近空出現一頭青牛和一隻仙鶴,上麵各自坐著太上老君和宛丘兩位仙祖,鐵拐李慌忙跪拜道:“不知仙祖駕臨,未能備迎,望......。”“哈哈哈”老君笑道:“你道術大有長進,實屬不易,我和宛丘打算到各地出遊,欲帶你同去,你務必在十日後神馳我處,不可失約,切記。”老君言罷,駕牛、鶴而去。


    轉眼十日期限已到,鐵拐李對徒弟楊子說:“為師應師祖之邀,神魂離去,肉身留在此處,爾等要悉心看護,如若過了七天不見我的神魂歸來,足以證明為師已列仙班,你就將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為期,千萬記住!”說完李玄盤膝而坐,氣沉丹田,神靈出竅,飄然而去。


    待他離去的第六天半夜,徒弟楊子在睡夢中遇到一白發老翁,這老翁慈眉善目,紅光滿麵,手持一把佛塵,老翁微笑著對楊子說:“你母親將故去,你快迴去給你母親盡孝送終吧,你家附近的一個山頭上有一塊岩石,形狀似老鷹嘴,岩石下有個小山坡,小山坡處土橋子,邊上住著一戶董姓人家,待你母親死後,將你母親埋在那個小山坡,那姓董的人家為人厚道,他們一家在小山坡一直守護著那批寶物多年而不據為己有,等著有緣人去挖掘,挖出的寶物要立即搬到附近一個叫山溝頭的地方,找到姓羅的人家藏匿起來,離開時要言謝董家人,你要對他們祝福,祝福他們董家子孫昌盛,萬年香火不斷,世代興旺”。


    托夢被一陣驚雷驚醒,楊子迴思:“老翁定是神仙托夢”楊子不敢大意,歎之忠孝難兩全,師父鐵拐李元神已經離去六天了,恐怕迴不來了,況且母親生命垂危,還是將師父他老人家(鐵拐李)肉身火化了吧,楊子跪在師父麵前,磕頭哭泣著將師父肉身火化,事後匆匆迴家探望老母,迴到家中果然如老翁所說,母親已經生命垂危,不久母親便死去,楊子按托夢老翁的指引,在家附近尋找,果然找到那塊形狀如老鷹嘴的岩石,也在下麵的小山坡找到姓董的人家,楊子恭敬地對董家人說明來意後,勤勞的董家人和他一起將小山掘開,果然依老翁所說的一樣挖到大量寶物,楊子立即依老翁吩咐,躬身向董家人祝福道:“願你們家子孫昌盛,萬年香火不斷,世代興旺、娶妻生男丁,”楊子因為得寶激動,語無倫次地多補充了一句“娶妻生男丁”他想:“隻有全部生男孩才香火不斷呀”,所以就多補充上這一句,據說後來那董家果然取的媳婦都生男孩,那挖出財寶的地方被人們稱之為進寶山。


    楊子將所有財寶都運到山溝頭並交給那羅姓人家藏於地下,留一小部分用來處理母親後事。據說後來那羅家人世代殷實,不缺錢花(據後來華軒居士考證引注解析查證石筍山下真有“鷹嘴岩”、“進寶山”、“山溝頭”地名存在)經過滄海桑田的變化,至於進寶山土橋子是否有董姓及山溝頭有沒有姓羅的人家就無從考證了。


    迴頭再說鐵拐李到了第七天傍晚元神迴到石筍山,剛到石筍山上空就聞到一股燒肉的味道,他頓覺大事不妙,元神立即飄落到坐化台,他定睛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他的肉身已經被焚化,坐化台上麵隻剩下一個早已燒焦的軀殼,正驚悸餘,忽見不遠處有個乞丐餓殍(餓死的人),於是他慌忙依附了餓殍的軀體,他起來後突然發現這餓殍是一個瘸腿,正想離開時,忽聽石筍山頂傳來太上老君的訓斥聲:“這是天意,不可有違”。太上老君現身並說:”道應該在表相之外求得,不可隻看相貌。隻要你功行圓滿,便是異相真仙“。這一番說教使李凝陽最終接受了這身軀體,於是太上老君便給他一隻金箍束住亂發,賜李玄鐵拐杖和酒壺,引渡李玄成仙。他又用兩手揉眼,把眼眶揉得象兩個大窟窿,於是自號李孔目,而人們常忽視他這特征隻注意那條拐腿,所以便叫他鐵拐李。


    四方碑傳說


    北宋乾德四年隆冬,張果老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聚會,騎驢迴歸途中在一山坳處見一行乞母女在路邊依偎,乞婦約40來歲蓬頭垢麵氣息奄奄,女孩約8齡上下,女孩趴在即將凍死的母親身上哭泣,情景異常悲慘,正在這時一個彈棉絮的老漢經過,見此慘狀立即過去將自己剛剛為別人彈好的新棉絮覆蓋在乞婦身上並拿出自己的食物給乞婦母女食用,張果老被眼前的一幕所感動,他立即下驢走上前去傾囊救濟並為乞婦施藥治病直到乞婦迴暖病愈。


    張果老轉身問彈棉絮的老漢:兄弟高姓?此番善舉感天動地啊!,老漢迴答道:小老兒姓崔,家就在對麵,此乃小事見者當應為之,張果老見老漢如此輕描淡寫的說出此番質樸的話語更加佩服!他拿出拐杖就地將大石劈成一塊巨型方柱,將所見所聞寫於石柱四方之上,歌頌老漢之功德,以此告誡鄉裏,要學習老漢的善舉!在離開時張果老對老漢說道,你做手藝太清苦了,我要給你子孫一座金山,要讓你的子孫用這座金山普濟鄉裏帶動一方人,


    以後你的子孫中有用多個金字命名的人就是該人。但是不要刻意而為。張果老將石碑立於該處,給了乞婦母女很多錢便騎驢離去,這塊碑因為四麵刻字而被人稱為“四方碑”老漢目送騎驢遠去的張果老知道遇見神仙,迴思老漢的話語想來想去就不知道什麽字用的“金”字最多,既然神仙都說了隨緣就不要刻意去思索了,看我崔氏家族的子孫以後誰的名字能撞上就是他的造化吧。後來人們分析用金字最多的字應該就是“鑫”字了,如果他的子孫中以後有叫“崔鑫”的就能應張果老的神話和傳說了,據說石筍山下不遠處的桐坪村的確四方碑這個地名存在,至於四方碑有沒有崔姓人家以及有沒有出現過“崔鑫”這樣的傑出人物就無從考證,就把他當一個傳說吧。---------華軒居士


    西王母點化說


    《山堂肆考》雲:“拐仙姓李,不知其名,夙有足疾,西王母點化其升仙,封東華教主,授以鐵拐一根”。此說認為鐵拐李乃西王母點化得道,自此位列仙班,封東華教主,授鐵杖一根。


    民間傳說


    鐵拐李(即李鐵拐)是漢族傳說八仙中資格最老的神仙,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同時也是道教所尊崇的對象。


    在八仙中,有好幾位都是曆史上真實的人物,但李鐵拐卻例外。正是由於他是一位傳說人物,所以關於他的姓氏、籍貫和生活時代有各種說法。多被認同的說法是江津李家壩人,因為李家壩早期仍然有相關遺跡,政府目前正在原來的遺跡九本秋籌建八仙苑,但人們普遍接受的形象是:他臉色黝黑,頭發蓬鬆,頭戴金箍,胡須雜亂,眼睛圓瞪,瘸腿並拄著一隻鐵製拐杖。


    但在道教經典中,傳說他本來是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在一個山洞中修行道術,並且已經達到了很高造詣,他甚至能夠使靈魂和肉體分離。有一天,他決定尋找高人,就命令他的徒弟看守他的屍體,然後他的靈魂就出去遊玩了。


    不料,過了幾天後,他的徒弟家裏發生了大事,需要他趕緊迴家,於是他隻好把師傅的屍體燒掉迴家。不久李鐵拐的靈魂迴來了,卻找不到自己的屍體,非常驚慌,最後好不容易在樹林裏找到一具因饑餓而死的屍體,就隻有借助他複活了,就這樣變成了這模樣。


    在中國民間,他主要在醫藥方麵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傳說他背上的大葫蘆裏保存著神奇的丹藥。所以後來中國社會上從事膏藥行業的人就把他看作自己的祖師。


    傳說一


    明末清初石筍山下分別住著蔡、高二姓兩個民間郎中,他們都非常有名,而且都非常善良地為百姓行醫,對困難的百姓分文不取,一日二人出診時在石筍山間不期而遇並結伴而行,正談話間看見路邊有一樵夫攙扶著一位跛足乞丐老漢在路邊**,老者雙腿潰爛腿上惡臭撲鼻還長滿蛆蟲,於是蔡、高二醫便問樵夫:“請問大哥,老漢是你什麽人?他的腿傷是怎麽如此嚴重?”樵夫迴答道:“我本姓葉,家住山下的進寶山,與老人家非親非故,剛才打柴路過此處見這老人家在這裏痛苦**,非常可伶,故而扶著他休息”蔡、高二醫敬佩地看了一眼姓葉的樵夫便同時放下藥箱取出草藥為跛足老漢治療腿潰,因二人給老漢治療時無心將老漢弄疼,老漢憤怒地拿出手中鐵拐罵罵咧咧的抽打蔡、高二醫,二人不但沒有生氣離去,反而更加細心給老漢治療腿傷,待蔡、高二人將老漢腿上的傷口處理完畢,老漢故作不屑地轉身離去,奇怪的是那老漢起來時行動自如根本看不出是潰腳之人,行動如飛,眨眼間便不見了蹤影,三人正奇怪地麵麵相覷,瞠目結舌,忽聽山間傳來老漢響徹雲霄迴音:“哈哈哈.......老漢窘困,沒有藥錢,兩百年後送你們三人子孫各九尺地,讓你們的子孫享榮華富貴、造福一方”。蔡、高、葉三人不解地相互笑了笑暗想:“這老漢說什麽瘋話,我們各自都有幾畝田地都過得如此清苦,何況隻有九尺田地喲”,這時隻有那姓蔡的郎中說了句:“不要你的九尺地,給我鬥鬥田就夠了,子孫以後迴來改造石筍山”說完後彼此都未在意地各自離開,當然後來這三人的後代有沒有用九尺地發家就無從考證。後來有風水先生推說:“老漢說的九尺地是指風水寶地“。這其中的跛足老漢應該就是當初在石筍山中修道的八仙之首的鐵拐李神仙,也不知這石筍山下至今有沒有出現過蔡、高、葉三姓的富貴人家。


    傳說二


    “八仙之首‘鐵拐李’本名李玄,在人間修仙,漸得真道,一日其元靈出竅往華山而去,獨留肉體於山間。李玄元靈數日乃返,不見肉體,覓之,方知肉體為猛虎所害。猶豫間,忽見一餓殍,麵醜足跛,因主魂死於天靈蓋而‘神經’俱毀也,故而瘋癲。李玄視之,餓殍將死,遂入餓殍之天靈蓋,借附其身,手執鐵拐。人皆疑李玄化身成仙。之後,跛足執拐之人屢次施法救人,恩澤鄉裏,眾人方知跛足之人乃是李玄,故稱其為‘鐵拐李’。鐵拐李成仙之前,有妻室,生一子。鐵拐李跛足,家徒四壁,正值除夕,然家無點亮。其妻哭曰:‘鄰家過年,我家受寒,鄰家通明,我家沒燈。’鐵拐李聞之,但閉目不複有言。少頃,忿而起,鑿木造一假人,欲往偷油。半夜至鄰家,恐人察覺,遂以木人入門探之,鄰家果察覺,揮刀斬之,木人應聲倒地,鐵拐李驚而卻退,遁逃矣。此後,鐵拐李一心求仙,遊曆各地尋仙訪道,終脫離肉體而成仙。其妻含辛茹苦養子成人。其子科考出仕,大婚之日,鐵拐李下凡探看,但見深宅大院,門庭若市,俄聞笙樂聒耳。其妻衣著鮮亮,然奔忙於庭院,待以客。鐵拐李視之,歎息不止,遂變鐵拐為筆,於壁上題詩曰:‘三十晚上偷燈油,鋼刀斬了木人頭,兒孫自有兒孫福,誰給兒孫做馬牛!’題訖,執拐離去。有客見之,轉瞬不見題詩者,相共驚疑,麵壁高吟。其妻驚聞,知其夫君曾來,出門急尋,於村外見其背影,微睨之,白發如帚,跛足駝背,果乃鐵拐李也,遂緊追不舍。鐵拐李止步,揮拐劈地,但聞一聲霹靂,大地裂而分之,成一峽穀,其妻無奈,伏地號唿,忽見鐵拐李拋拐,化拐為龍,其乘龍而去。”


    傳說三


    相傳明末崇禎年間,八仙之一鐵拐李一次雲遊到江西時,路過騰橋鎮榮坊村,看見村中有棵古樟樹長得挺奇特,不禁脫口稱道:“妙境”。於是按下雲頭,落座樹下。在古樟不遠處,有座私塾。屋裏依稀可見一位年長的先生教十幾個弟子在念著:“子雲詩曰”之類。鐵拐李經不起涼風一吹,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過往的行人見他這個老頭形貌醜陋不堪,衣不蔽體,坦胸露背,一條潰爛的跛腿上,爬滿了追腐逐臭的蒼蠅,嗡嗡作響,都惡心地走得老遠。


    一會兒,私塾散學了,一群小孩見鐵拐李這樣,當時嚇跑了大半。隻有幾個膽大的圍著鐵拐李叫:“叫化子,爛腿子。”叫了幾遍,鐵拐李才長長地打了一個哈欠,響聲如雷,又嚇跑了幾個小孩,最後隻剩下一個十來歲的男孩站在他麵前。鐵拐李見是個憨腦的小孩站在自己麵前,便說:“你叫什麽名字?剛才是你吵醒了我麽?”小孩見問自己,也不膽怯。他不先迴答他的問話,倒反過來問他:“你是什麽人,怎麽睡在這裏?”鐵拐李見小孩問他,又嗬嗬一笑:“我是什麽人?你猜不著,但我能猜得到你的名字,你相信嗎?”“我不信你能猜到我的名字,你騙人。”小孩連忙搖手迴答。鐵拐李說:“不信?那我們打賭。”小孩說:“打賭就打賭,要是你猜不著,給我當馬騎。”鐵拐李說:“好,要是我能猜到你的名字,你就給我舔這條爛腿,怎麽樣?”小孩點頭答“行!”因為他想,這個拐子肯定是個外地人,他怎麽能知道我的姓氏名字呢。小孩怕他賴帳,還與他拉鉤“誰騙人,誰是小狗。”其實,他哪裏知道,坐在自己麵前的這個拐子就是神仙。鐵拐李知道王欽將成為自己家鄉的地方官員,鐵拐李指著小孩說:“你的名字叫王欽,今年十歲,對吧?”王欽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咦,他怎麽真的知道自己的名兒。唉,這下可輸了,要舔他那嚇人的爛腿。可事先已經發誓拉了鉤,王欽是個說話算數的小孩,不想賴賬,就俯身來舔鐵拐李的爛腿。喜得鐵拐李嗬嗬地笑著,扶著王欽的小腦袋說:“你是個誠實的孩子。”王欽本想在鐵拐李的腿上舔上一二口就算了,打賭就算完事。誰知,他舔到的味道是甜的,如蜜似糖,於是他越舔越有味,竟把鐵拐李整條腿下的膿血全舔幹了才起來。“好,謝謝你,王欽,我們後會有期。”說完,鐵拐李起身一瘸一拐地走了。


    本來,王欽在私塾裏讀書,成績並不算好,十幾個同學中,他是倒數第二。可從舔了鐵拐李的爛腿後,學業大有長進,不出半年,由原來的倒數第二變成順數第一。先生感到十分驚異,一日,特將王欽留下,問他是怎麽迴事,於是王欽便將自己碰到一個拐老頭的故事講給他聽,末了說“從舔了那拐子的爛腿後,我的記憶力便特別好,所以先生教我的書,我都能記住。”“噢”,先生又問:“你碰到的拐老頭是個什麽模樣的人?”王欽也一一向老師作了描述。先生是個老人,對於神仙的傳說自然見到的很多。他想,王欽遇到的一定是個神仙,然而天機不可泄漏,這事他沒有再問下去,也沒有告訴別人,隻是比從前理加努力地教王欽,他認為王欽將來一定是個有出息的人。


    轉眼間過了五年,王欽已十五歲。這年秋試時,他一舉奪得了二榜進士,被朝廷命為四川省重慶府知府。榮耀鄉裏。第二年初,王欽走馬上任了。


    巴國(重慶)府沃野千裏,物阜民豐,向稱天府之國。王欽到任之後,雄心勃勃,想趁著自己韶華年少,為百姓辦點好事,誰知事與願違,向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重慶府,在王欽上任以後,連續三年大旱。重慶這個地方,餓俘遍地,一遍民不聊生,淒慘景象。對此,一些流氓地痞卻乘機鬧事,趁火打劫,整個重慶搞得烏煙瘴氣。沒有辦法,王欽隻好率領文武官員築壇祭殿,求助蒼天降雨了。


    一個月後,一座高高的土壇築成了。按照巫師道人的授意,王欽作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戒齋沐浴後,然後登壇求雨。一天、二天過去了,天上仍是碧空無雲。憤怒的饑民們在一些人的煽動下,說什麽王欽是妖怪,是他前世造了什麽惡,因而上任以來,給重慶帶來了災難。因而在這次王欽登壇祈禱時,抱來一捆捆幹柴堆放壇下,準備在王欽求不下雨時,就放火活活燒死他,以解心頭之恨。站在壇上的王欽,看看壇下遍地的幹柴,心中明白了八九分。他知道,要是真的不來雨,自己的命算是完了。他不禁哀歎起來,明知自己與天旱毫無關係,可怎樣向老百姓解釋呢,老百姓又怎麽會相信他呢。唉,今日落到了這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地步了。這樣想著不覺地埋怨起孩童時遇到的拐老頭來,他想,當年要不是碰上他,和他打賭舔腿,使自己變得聰明好學,就中不了進士做不了官,也就輪不到自己碰上這件麻煩事,他開始恨起了那個拐老頭來。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正當王欽犯難的時候,忽見天上飄來了一片烏雲朝這飄來。至近前時,觸手可及。王欽又泄氣了,這小片雲頂什麽用,重慶可是赤地千裏呀。正在他泄氣哀歎時,雲朵不見了,一個拐老頭站在了他的麵前。啊,這不是兒時見過的拐老頭嗎。隻見老頭穿著的衣服都還沒換呢。他正待開口,老頭倒先發話了:“王欽,怎麽,不認得我了。”王欽不無悲歎地說:“都是你幹的好事,不然,我在家種田豈會有這種麻煩。”語氣中帶著埋怨。鐵拐李明知王欽遇到什麽事,可要他自己說出來,於是又問:“你到底遇到什麽困難,說給我聽聽,興許我能幫你的忙呢,啊,哈哈!”


    事到如今,王欽也沒有辦法,心想:告訴他與不告訴他是一迴事,於是就將自己上任以來,重慶大旱三年的經過宏觀世界及築壇求雨,百姓要燒死他的情況說了一遍。完了,閉上眼睛又哀歎起來。誰知鐵拐李聽完後卻大笑起來,說:“王欽,你怎不早告訴我,這算什麽難事,不就是天旱嗎?我給你下個七天八夜的大雨總夠了吧,何必愁得這麽要死。”王欽看了拐老頭一眼,心想:你是什麽人,敢說這樣的大話,要天下雨豈和猜我的名字一般容易。因而說道:“仙長,你是何方大神,真能幫我這個大忙?”


    鐵拐李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於是說道:“王欽,你不相信我能唿風喚雨?那咱們又來打賭,條件嗎,我贏了,你還給我舔腿,怎麽樣?輸了還是給你當馬騎。”說著,隻見鐵拐李從腰間取下一個破碗遞與王欽,叫他拿著,自己口中念念有詞,說聲“水”,碗中登時不知從哪裏來了一碗水,又說了聲“起雲”,刹時,烏雲驟起,狂風大發,鐵拐李又叫王欽將碗中的水向空中一撒,說了聲“下吧”,頓時大雨傾盆而下起來。見真的下起了雨,王欽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趕忙跪下給鐵拐李磕頭:“多謝仙長搭救黎民,敢問仙長尊姓大名,仙居何方?”“哈、哈、哈,王欽,這個你就別問,還是給我舔舔腿吧。”王欽豈敢違約,跪下連忙就舔起他那腥臭的爛腿來,舔完後,鐵拐李起身告辭:“王欽,我去也,今後三年,重慶一帶又會風調雨順的。”說完,縱上雲頭不見了,隻留下一串笑聲。


    這場雨一起下了三天三夜,使幹旱的重慶恢複了生機。以後三年,巴國(重慶)果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三年後,王欽告假迴鄉省親時,重慶百姓為了表達感謝王欽為民求雨之情,送了他許多東西,其中有一頭珍貴白黎木,派專人送至王欽的故鄉榮坊村。王欽迴鄉後,蓋了一幢官廳,特用這頭黎木做梁。至今這座官廳還在烏龜山邊,保存良好。


    傳說四


    相傳有一個江湖遊醫,其拿手的本領就是,用草藥外敷,專治跌打損傷、叮、瘡等之類的小外傷病。也就是將草藥搗亂,敷於創麵,用布塊包裹。其效果一般,卻很麻煩,但他心地善良,頗有醫德,隻要是尋上門來的,無論貴賤,他都精心地為其治療。若是病人貧困無錢支付藥費,他就分文不收。鐵拐李得知後,有心要提攜遊醫,於是,化作乞丐前去故意考驗一下遊醫。鐵拐李來到遊醫的門前,要他為其治療瘸腿,並聲明無錢支付醫費。遊醫見鐵拐李著實可憐,二話沒說,每天為其治腿換藥,不厭其煩。誰知,那腿越治越糟糕,鐵拐李不由破口大罵。遊醫心有愧疚,讓他在旅館住下,又為其買狗肉補養身體。鐵拐李吃完狗肉,還罵他藥是假藥,把遊醫的藥料倒在狗肉湯裏翻攪,然後將熬成糊的藥料,往牆上的狗皮上亂撥,隻見鐵拐李在狗皮上用手沾上一點,再敷在他的瘸腿上,遊醫擔心鐵拐李被燙著,趕忙把藥料揭開,卻發現他的腿完全好了。正在遊醫發愣之時,鐵拐李隱身遠去了。遊醫這才明白,是神仙在點撥他。後來,他就用鐵拐李教授的方法給人治傷,十分靈驗。這或許就是“狗皮膏藥”的起源,隻不過是,由於一些江湖遊醫心術不正、昧著良心,專心去行騙,而敗壞了“狗皮膏藥”的原本意境,使人們一聽“狗皮膏藥”,就與江湖行騙等同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仙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元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元璋並收藏八仙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