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沒有辦法體會出那種嘲諷是什麽滋味,那好!反過來也可以,就是現在的人都不裹腳了,偏偏有一個年輕女人特別封建,偏偏裹腳,而那個娘們還不安分,經常出來溜達溜達,而且那個娘們還是個舉國公認的公眾人物。求此時那個娘們的心理陰影麵積會有多大。
更出格的是,某年過年時,京城出現了一副關於辱罵馬皇後的燈謎,畫的是一個抱著西瓜的女人騎在一匹馬上哈哈大笑,而那匹馬的蹄子特別大。抱著西瓜代表‘淮西’,馬蹄子特別大代表馬大腳,也就是說將這個嘲笑範圍壓縮到馬皇後一人。周圍的人出於熱鬧,也紛紛效仿。說來也巧,正好讓微服私訪的朱元璋給看見了,朱元璋大怒,查訪了幾家沒有參與嘲笑的戶家,給了人家一張‘福’字貼在門口,打算天黑之後動手,凡是家門口沒有貼‘福’字的一律殺光。
此事讓馬皇後知道了,暗中派人在家家戶戶的門口貼上‘福’字,以此讓無數的人躲過了殺身之禍。從此人們便將福字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一個女人能做到這樣,還能說什麽?平心而論,朱元璋不得人心,罵罵他沒有什麽!隻要你有這個膽量,可惜那馬皇後你絕對沒有理由去罵她啊,朱元璋殺了別人我會認為冤枉,但是唯獨殺了辱罵馬皇後的始作俑者我認為是不冤枉他的,雖說這也是氣話!畢竟罵人要罵對人,還要罵的有水平才行,那朱元璋是誰啊!躲著還來不及呢,還搞那一眼就能看穿的把戲,不是純粹找死嗎?這件事若是作為民事案件交給包青天來辦理的話,我想那始作俑者幾百板子也是少不了的。
馬皇後保持了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奢,並勸告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願得賢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為至理名言。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朱元璋要殺朱文正,她勸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你不要殺他。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勸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養子,留他一命吧。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帝王家呢。
她就是這樣用她的慈愛去關懷每一個她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把他們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來。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貴。她重病後,自知很難醫好,居然拒絕醫生為她醫治,朱元璋問她原因,她的迴答實在感人心魄。她說:人的生死是由命運決定的,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醫生隻能醫病,不能醫命,如果讓醫生為我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降罪於醫生,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是一個始終用自己的愛心關懷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她還是那樣做的。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給朱元璋的遺言:“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居民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說完,含笑而逝。
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鐵石更加堅硬,自從他的父母死後,無論多麽絕望,多麽痛苦,他也很少掉淚。因為他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此時,他終於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放聲大哭,隻有痛哭才能哀悼眼前的這個人,隻有痛哭才能發泄他心中極度的痛苦!因為他終於發現,眼前的這個人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唯一。
馬姑娘,這個平凡的女子,在困難的歲月裏,她沒有嫌棄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而是跟隨著他,為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無論環境多麽險惡,情況多麽複雜,她始終遵守了自己當年的承諾。無論貴賤生死,永不相棄,在他的丈夫成為皇帝後,她仍然以愛心待人,每當朱元璋舉起屠刀時,她總是上前阻止。她用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慈愛和關懷挽救了許多的人。雖然她最終也沒能把朱元璋這輛失控的車拉迴軌道,但她已經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事情。在馬皇後死後的一段時間內,朱元璋果真沒有殺人。
以上是關於馬皇後作為卵二姐原形的證據,雖然我認為目前羅列的證據已經超過百分之六十了,但是麵對挑剔的讀者,還是要解釋一下高秀蘭是誰,隻有將這件事說清楚了,才能夠更加捍衛證據。
高秀蘭作為豬八戒的‘第二任’,雖然剛開始是心甘情願的,但是當豬八戒曝露出自己的本來麵目的時候,自己是本能的拒絕和害怕的,作為一個弱女子,自己沒有能力和一個妖怪相抗衡,因此借助外來勢力就顯得理所當然。而豬八戒雖然相當討厭,但還是對高秀蘭‘不離不棄’,既然這樣,那高秀蘭是誰?答案還是馬皇後。因為馬皇後麵對朱元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勉強的占有百分之百的股份,能夠在策略上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可是當這個怪物越來越大的時候,馬皇後的股份越來越少,已經從百分之百變成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五十二......百分之五十一。因此從夫妻感情來說,馬皇後對於朱元璋是越來越討厭,但是股份的減少並不代表放棄,馬皇後還是用一個女人的智慧對朱元璋施加影響,努力避免公司在決策層麵犯致命的錯誤。
當然,以上的推斷有些模糊,不能將高秀蘭作為馬皇後另外一個原形的證據說清楚,那好,那就用‘拆字法’吧!大家看,高秀蘭的‘高’字對應的是‘高頭大馬’的‘高’,高秀蘭的‘秀’字對應的是馬秀英的‘秀’字,高秀蘭的‘蘭’字對應的是馬秀英的‘英’字。
---------------------分割線---------------------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
更出格的是,某年過年時,京城出現了一副關於辱罵馬皇後的燈謎,畫的是一個抱著西瓜的女人騎在一匹馬上哈哈大笑,而那匹馬的蹄子特別大。抱著西瓜代表‘淮西’,馬蹄子特別大代表馬大腳,也就是說將這個嘲笑範圍壓縮到馬皇後一人。周圍的人出於熱鬧,也紛紛效仿。說來也巧,正好讓微服私訪的朱元璋給看見了,朱元璋大怒,查訪了幾家沒有參與嘲笑的戶家,給了人家一張‘福’字貼在門口,打算天黑之後動手,凡是家門口沒有貼‘福’字的一律殺光。
此事讓馬皇後知道了,暗中派人在家家戶戶的門口貼上‘福’字,以此讓無數的人躲過了殺身之禍。從此人們便將福字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一個女人能做到這樣,還能說什麽?平心而論,朱元璋不得人心,罵罵他沒有什麽!隻要你有這個膽量,可惜那馬皇後你絕對沒有理由去罵她啊,朱元璋殺了別人我會認為冤枉,但是唯獨殺了辱罵馬皇後的始作俑者我認為是不冤枉他的,雖說這也是氣話!畢竟罵人要罵對人,還要罵的有水平才行,那朱元璋是誰啊!躲著還來不及呢,還搞那一眼就能看穿的把戲,不是純粹找死嗎?這件事若是作為民事案件交給包青天來辦理的話,我想那始作俑者幾百板子也是少不了的。
馬皇後保持了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奢,並勸告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願得賢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為至理名言。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朱元璋要殺朱文正,她勸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你不要殺他。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勸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養子,留他一命吧。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帝王家呢。
她就是這樣用她的慈愛去關懷每一個她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把他們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來。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貴。她重病後,自知很難醫好,居然拒絕醫生為她醫治,朱元璋問她原因,她的迴答實在感人心魄。她說:人的生死是由命運決定的,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醫生隻能醫病,不能醫命,如果讓醫生為我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降罪於醫生,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是一個始終用自己的愛心關懷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她還是那樣做的。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給朱元璋的遺言:“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居民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說完,含笑而逝。
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鐵石更加堅硬,自從他的父母死後,無論多麽絕望,多麽痛苦,他也很少掉淚。因為他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此時,他終於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放聲大哭,隻有痛哭才能哀悼眼前的這個人,隻有痛哭才能發泄他心中極度的痛苦!因為他終於發現,眼前的這個人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唯一。
馬姑娘,這個平凡的女子,在困難的歲月裏,她沒有嫌棄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而是跟隨著他,為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無論環境多麽險惡,情況多麽複雜,她始終遵守了自己當年的承諾。無論貴賤生死,永不相棄,在他的丈夫成為皇帝後,她仍然以愛心待人,每當朱元璋舉起屠刀時,她總是上前阻止。她用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慈愛和關懷挽救了許多的人。雖然她最終也沒能把朱元璋這輛失控的車拉迴軌道,但她已經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事情。在馬皇後死後的一段時間內,朱元璋果真沒有殺人。
以上是關於馬皇後作為卵二姐原形的證據,雖然我認為目前羅列的證據已經超過百分之六十了,但是麵對挑剔的讀者,還是要解釋一下高秀蘭是誰,隻有將這件事說清楚了,才能夠更加捍衛證據。
高秀蘭作為豬八戒的‘第二任’,雖然剛開始是心甘情願的,但是當豬八戒曝露出自己的本來麵目的時候,自己是本能的拒絕和害怕的,作為一個弱女子,自己沒有能力和一個妖怪相抗衡,因此借助外來勢力就顯得理所當然。而豬八戒雖然相當討厭,但還是對高秀蘭‘不離不棄’,既然這樣,那高秀蘭是誰?答案還是馬皇後。因為馬皇後麵對朱元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勉強的占有百分之百的股份,能夠在策略上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可是當這個怪物越來越大的時候,馬皇後的股份越來越少,已經從百分之百變成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五十二......百分之五十一。因此從夫妻感情來說,馬皇後對於朱元璋是越來越討厭,但是股份的減少並不代表放棄,馬皇後還是用一個女人的智慧對朱元璋施加影響,努力避免公司在決策層麵犯致命的錯誤。
當然,以上的推斷有些模糊,不能將高秀蘭作為馬皇後另外一個原形的證據說清楚,那好,那就用‘拆字法’吧!大家看,高秀蘭的‘高’字對應的是‘高頭大馬’的‘高’,高秀蘭的‘秀’字對應的是馬秀英的‘秀’字,高秀蘭的‘蘭’字對應的是馬秀英的‘英’字。
---------------------分割線---------------------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