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裏,我想有的讀者還是沒有看出其中有什麽相似之處,那麽我現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李承乾身為東宮太子,孫悟空生於東勝神州花果山,這一點可以說的過去。


    李承乾在東宮奢華縱欲,孫悟空在花果山逍遙自在,這一點有點像。


    李承乾身有足疾,據說是從馬上跌下來的,孫悟空在天界的職責是養馬的‘弼馬溫’。


    李承乾身有足疾,所以走路不穩,孫悟空也隻能駕‘筋鬥雲’。


    “承乾“一名當為唐高祖李淵為這個皇孫親賜,‘齊天大聖’一名為玉帝授權,也符合。


    唐代的‘梨園’,原是都城長安的一個地名,《新唐書·禮樂誌》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可知為玄宗時宮廷所設。梨園的主要職責是訓練樂器演奏人員,與專司禮樂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樂的內外教坊鼎足而三。後世遂將戲曲界習稱為梨園界或梨園行,戲曲演員稱為梨園弟子。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係在一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蟠桃園是玉帝王母蟠桃會中蟠桃的產地,王母娘娘的聖誕要在瑤池舉行盛大的蟠桃會,宴請諸路神仙,眾仙也將受邀赴宴作為了一種榮耀和身份的象征。李承乾身為太子,整個‘梨園’都歸你管,孫悟空身為‘齊天大聖’,整個蟠桃園都歸你管!也符合吧!


    李承乾起兵逼宮,結事情敗露,孫悟空大鬧天宮,結果未成,也說的過去。


    李承乾在唐太宗保全下,被判充軍到黔州,孫悟空在與如來佛的鬥法下輸了,被壓五指山。基本結局也差不多。


    李承乾寵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樂人,並稱他為稱心。唐太宗聞之大怒,將稱心殺死。李承乾非常傷心,在宮中為自己死去的男寵立室,讓宮人日夜祭奠。李承乾在宮中為稱心樹塚立碑,並贈予官職,並經常為稱心而哭泣。孫悟空終生沒有談一個女朋友,也沒有一個女朋友喜歡,初吻雖說是給了那老鼠精,也隻不過是逢場作戲,想要打探出妖怪的底細,唯獨和那六耳獼猴說不清,道不明。那假悟空,無姓名,實力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唐僧:緊箍疼不出;天王:鏡子照不出;觀音:我也看不出;諦聽:我看出來也不敢說……誰都認不出來,最後還是如來佛道出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一說為孫悟空之二心,故與孫悟空本領無二。二人兵器也有些古怪,一個是如意金箍棒,一個是‘隨心’鐵杆兵。無語!


    前麵是從曆史中的人物中篩選,用逆向的思維去還原孫悟空這個虛構人物,僅僅是作為一種猜測,不求認同。其實,作為孫悟空的人物原形,本人還有兩個備選人物,一個是齊王韓信,一個是春秋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為何會這樣認為呢?主要是從大鬧天宮的角度來看的,當然,我本人的意見是吳承恩先生在寫作本書的時候是以李承乾為主要原形,但是也有韓信同春申君的影子。下麵就將韓信同春申君的簡介說一下。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曆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韓信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采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關中。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當時劉邦和項羽在京、索一帶相持,敗多勝少,苦不堪言。韓信攻下齊國,卻遲遲按兵不動。劉邦屢次派使者去催他幫忙,他借故拖延,最後提要求:“齊國太大,不好管。我現在職稱不過是漢相國,叫齊國人看不起。不如您把我封為假齊王,他們就會尊敬我,我就能騰出手來幫您了。”


    劉邦氣得破口大罵:“老子被項羽困住,日夜望你來幫忙,你卻想自立為王。”還好,這時被張良和陳平雙雙踩了一腳,他立刻悟到,改口罵:“大丈夫定諸侯,就應當做真王,當什麽假的。馬上鑄印,立韓信為齊王。”


    貌似韓信確實過分,有點趁人之危。但實際並不然,韓信的要求,其實是有法理依據的,是完全正當的。


    話說劉邦帶著五十六萬人馬,在彭城郊外被項羽三萬精兵殺得大敗,死亡二十多萬。劉邦僅以身免。他在床上躺了好幾天,總算恢複了精神,召集手下問:“這次被項羽打慘了,老子一定找迴場子,你們有什麽良策?”


    手下麵麵相覷。這時劉邦大概想起了懷王之約:“吾與諸侯約,先入關中者王之。”他說:“我他媽也不想要他的土地,就想幹掉他解氣。這樣吧,誰能幫我把這事辦成,關東土地全部作為封賞。”


    張良立刻推薦了兩人,九江王英布,巨野澤漁盜彭越,說這兩人都不是凡庸,如果劉邦肯把關東作為封賞,一定可以將其拉攏。


    劉邦大喜,立刻派使者去東方聯絡英布和彭越。但張良同時還推薦了一個人,韓信。而韓信比英布和彭越厲害得多,獨自率兵攻占了魏、趙、齊,對項羽造成了夾擊之勢。而劉邦卻忘了踐行諾言:“誰能幫我把這事辦成,關東土地全部作為封賞。”韓信能高興嗎?所以,韓信從來沒有對不起劉邦,錯全在劉邦。


    ---------------------分割線---------------------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仙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元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元璋並收藏八仙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