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那江流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與法明和尚的接觸是十分頻繁的,也就是說江流兒是經常到寺廟裏去見師傅的,自然也會跟一幫小和尚打的火熱。從江流兒師兄的話中可以看出來,大家對江流兒的事是知道的,原文如下:你這業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識,還在此搗甚麽鬼!因此江流兒有父有母,隻不過父母之事方丈沒有說,大家不知道其中詳細。出於天生的好奇心,那江流兒應該是不止一次的向師傅請問。隻不過師傅每一次都敷衍了事,頂多是被問的煩了,編個謊話說:‘你出生前三個月,你爹便沒有了,你娘恐怕養你不活,便把你拋入江中,被我救了,因此給你取名江流兒,你的父母我去找了,沒有找到!你去吧!莫再問了’估計每次都是這樣迴答,隻不過在被酒肉師兄言語羞辱後才再三哀告,求問父母姓名。法明和尚這才萬般無奈,將江流兒的身世告知。法明和尚的迴答既能敷衍住江流兒,也為他將來知道自己的身世預先早做一個心理準備。


    因此估計此時的江流兒雖然對自己的身世有了重新的認識,但是對於師傅曾經的敷衍也不是完全否認,即認為自己是在父親被劉洪打死三個月後,自己才出生的,自己是個遺腹子。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麽唐三藏在與烏雞國國王的談話中毫不猶豫的說出母被水賊欺占經三個月,自己便出生了的原因。看來有句話說的是:謊話說了一千遍便成了真理。這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縱觀《西遊記》中附錄中的部分,吳承恩先生雖然對唐僧的身世進行了杜撰,但還是進行了符合實際的安排,不是完全的胡扯八咧,不著邊際。


    到此為止,在《西遊記》中的附錄部分對於唐僧身世的分析已經在一個層次給予揭露,即唐僧確實是陳光蕊與殷小姐的親生兒子,身份沒有問題。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有意外,本文也不對抗各種意外,因為在前麵作者隻是從一個表麵的現象進行的推理,若要將事情分析的更透徹一些,還需要在小說中更多的方麵進行推理探究,以尋得一個更為合理的解釋。這就好像是‘天圓地方’、‘地心說’、‘日心說’一樣,雖然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對的,但是也沒有必要較真,因為在特定的場合就隻能這樣理解,也隻有從不同的維度才能發現不同。因此,下麵就將把思維再稍微擴展一些,來解釋一下其他的不為人注意的細節,將唐僧的身世再分析一下,當然,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可能會將與前麵的分析在細枝末節的地方有衝突,這一點,剛剛解釋了,就不在重複了。


    在附錄的部分中,貞觀十三年才開始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這是為什麽?


    唐太宗地府還魂的背後隱藏著什麽驚天秘密?


    為什麽秦瓊和尉遲恭會被封為門神。


    毫無背景的相良夫婦為什麽會被建生祠。


    唐王的妹子為什麽會嫁給劉全。


    涇河龍王為什麽會被斬首。


    看到這些,讀者肯定已經知道答案了,不過那些都是文中的表麵現象,或者說是《西遊記》中對於唐朝初年的社會狀況用另一種形式的表達方式給描述了出來,並非確切的描寫。為什麽會這樣呢?舉個例子吧,作為史學界最高成就的《史記》,無論在語言描寫、寫作態度還是曆史地位上,都應該比《西遊記》要強的多吧!但是叫好不叫座,老百姓是不大讀的,因為書中沒有什麽可以拿來做茶前飯後消遣的內容,專業性太強。而小說則不同,雖然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並非是與曆史完全一致的,但是精彩的語言描寫,經典的故事情節和豐滿人物塑造,強有力的抓住了讀者的心,讓人看完一迴還想再看下一迴,看的不過癮,就聽評書,聽的不過癮,還要‘演戲’。因此看來,神話描寫雖然荒誕離奇,但卻還是迎合大眾的另類史學描寫,並非是隨意而作。本著揭秘的目的,我便來為大家解釋一下前麵提到的問題的答案,在答案揭曉之後,那唐僧身世的另一個解釋也便脫穎而出了。


    在解釋問題之前,首先要囉嗦一下關於《西遊記》作者的問題,《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沒有錯,但是若是嚴格分析,這樣說是不對的,因為《西遊記》中的很多情節在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吳承恩隻不過是發現其中的利用價值,用自己得天獨厚的文學功底將其給發揚光大而已。就好比我們經常購買的商品,我們隻要知道商品的名稱就可以了,至於商品流通的中間商是誰,原材料是誰提供的,我們是不關心的。因此,《西遊記》的作者應該包括原始題材的作者群體無名氏,收集整理,撰寫提綱的作者楊誌和和吳承恩本人。在創意免費的那個時代,是沒有什麽版權糾紛的,更何況吳承恩的確是了不起。


    俗話說老虎吃天,無從下口,要解開這樣一個龐大的謎,一定要打開其中的一環才行,想來想去,還是先從涇河龍王說起吧!涇河龍王第一次出現是在《西遊記》的第九迴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因為袁守誠能夠算出涇河水族的位置,涇河龍王非常生氣也非常恐懼,就去長安城找袁守誠的麻煩,讓他算下雨的時間點數。結果袁守誠算對了。涇河龍王就想了一個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結果被玉帝知道。觸犯了天條。被魏征在夢裏斬了。因為先有涇河龍王向唐太宗求情,不要讓魏征斬了自己,但唐太宗和魏征下棋的時候魏征在夢中把涇河龍王斬了,所以後來涇河龍王向唐太宗托夢,結果導致了唐太宗被嚇得魂入陰間,但陽壽未到所以又還魂了,後來就大興佛法,但佛經不全,後來才有了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仙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元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元璋並收藏八仙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