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能有這麽優秀的學生,我真是要嫉妒了!
撿漏爆賺萬億,從熱芭收破爛開始 作者:不可免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台下的拍賣者們都在質疑,但是台上的王勳則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身為古玩書畫的資深拍賣師,王勳還是有一定的鑒別眼光的。
他聽了顧言的一席話之後,再看畫作,確實覺得這幅畫雖然畫的是不錯,但是與石奚和張大仟相比,還是有些細微的差別。
他心裏一沉,但是聽了台下的議論,王勳又逐漸冷靜了。
台下的拍賣者們說的沒錯。
為什麽說書畫鑒定難,就是因為畫風這些東西很大程度上是體現在題材和布局上的。
比如山水的就比花鳥更凝重,人物就更加靈秀飄逸。
這些形容詞不外就是在互誇的時候的詞藻堆砌而已,做鑒定需要的則是更加能說服人的理由。
比如,紙張年代,墨汁種類,落款的考據這些能一錘定音的東西。
如果顧言隻是打算通過什麽創作風格來區分,根本就無法使人信服。
想到這裏,王勳冷笑了一聲:
“大明星,已經鑒定到這裏了,你還說不出什麽有說服力的理由嗎?”
言下之意,光憑借什麽書畫風格來判斷真假,他王勳是不會服氣的!
一旁的黃鶴帝聽王勳這麽說,立即氣鼓鼓地叫嚷起來:
“你沒聽到言哥剛才說的嗎?他說這畫看風格就明顯不是張大仟的畫!”
黃鶴帝就不明白了,顧言都說的這麽明白了,怎麽他們都好像聽不懂?
台下頓時一片哄堂大笑。
王勳也忍不住露出鄙夷的神色。
真是一群沒有文化,沒有素質的人!
不過也好,這樣借他們來揚名,王勳就不會有一絲愧疚了。
顧言卻依舊淡定。
他朝著黃鶴帝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接著他麵對著王勳說道:
“如果王拍賣師依舊堅持自己的意見,說這幅畫是真,那麽我們就繼續往下看。”
說著他就指向了畫尾題款部分,說道:
“張大仟和石奚最大的區別其實並不在畫麵上,而是在題字上。”
“他為了學習石奚的筆法,所以在畫圖部分盡量接近石奚,但是在書法部分卻自由發揮了。”
“所以要判斷這幅畫的真偽,隻需要看題字即可。”
“張大仟早期的書法受曾曦和李瑞青的影響極深,他們的風格學起來容易,但是寫出精神卻不容易。”
“正因為如此,所以極容易分辨。”
“張大仟的早期書法不僅繁茂,而且曲折有風骨,尤其是這幾個字。”
說著,顧言在幾個字上虛點了幾下,幾台攝像機瞬間跟拍了過去。
直播間的網友們都能清清楚楚看到顧言說的那幾個字。
“‘大仟居士張愛’這幾個字,前幾個字的筆畫幾乎連在了一起,說明當時張大仟是一氣嗬成,極為流暢。”
“但是這種流暢卻給之後的仿冒增加了難度。”
“大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幾個字看似接近,卻並不是一氣嗬成,而是斷斷續續寫成。”
“這隻能說明仿摹者無法用一筆連續寫完,而是需要寫一筆看一看,亦步亦趨地跟著臨摹,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就這一點,足可以證明這一幅張大仟的《仿石奚山水春色圖》就是贗品!”
顧言說完,台下一片寂靜。
足足隔了半分鍾,台下才爆發出各種聲音,有驚歎的,有互相討論的,還有大力鼓掌的。
而王旭則是滿頭大汗,不置信地看著顧言所說的那幾個字。
而正看著直播間的謝安陸則是激動不已。
“厲害啊厲害!老徐你看到沒有?這鑒定真是太精彩了!”
謝安陸對著自己的手機幾乎是用了喊的。
“這個年輕人真的是……這個年紀怎麽能有這麽高的鑒定水平?”
“這題字中的小細節都看得如此細致,簡直不在我倆之下!”
“你認識這個年輕人是吧,一定要把他介紹給我認識!”
“問問他師承是哪個?能有這麽優秀的學生,我真是要嫉妒了!”
徐邦此刻的內心也是震動不已。
所謂細微之處見真章。
能從一個小細節而推斷出真偽,足以說明鑒定者的專業水平和思辨能力之高。
而直播間的普通網友們此刻也是被折服了!
“臥槽!言哥這麽一說,我覺得我也看出來了!”
“對,確實是不連貫,一看就是分了好幾筆寫的。”
“我剛剛擺渡了張大仟之前的類似題字,果然和言哥說的一樣,是一筆連寫的!”
“臥槽臥槽!所以這幅畫真的是贗品啊!”
“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應該算是鐵證了吧!”
“果然,真相隻有一個!”
“之前言哥不是說上麵兩位鑒定專家的題跋是真的?那說明什麽?兩位鑒定大師都看錯了?”
“那言哥不是比鑒定大師更厲害了?”
“不會吧!那以後的鑒定隻能信言哥了嗎?”
“哈哈,所以這次打假的不止是畫,還有兩位大師的鑒定水平了?”
與此同時,拍賣席上也有人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這位……鑒定師,我想請問一下,您剛才不是說詩堂的兩側鑒定題跋是真嗎?”
“難道你覺得是徐老和謝老的鑒定是錯的?”
如果徐邦和謝安陸的鑒定都不能信了,那以後書畫的真偽還能找誰去鑒定呢?
聽了這個問題,麵色灰敗的王勳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立即抬起通紅的眼睛,嘶啞著問道:
“對!你說的不算!徐老和謝老才是鑒定大師!”
“他們的題跋可是真的!你自己也承認了!”
見王勳到現在還在垂死掙紮,顧言此刻隻覺得他的麵目可憐但更加可憎。
他引導著攝影機來到了兩處鑒定題跋處,說道:
“大家看看這兩處鑒定題跋,均是兩位鑒定大師的真跡,印章也與之前他們常用的一般無二。”
“可以確認為真。”
在台下眾人又麵露疑惑之際,顧言又加大了音量朗聲說道:
“但是現在有一種作假的手法,假畫真題!”
“這兩處題跋原先並不是題在這幅畫上,而是從別處移過來的!”
“不得不說,這移花接木的手法確實高超,將兩位大師的題跋移過來,再混合紙漿黏貼在新的畫作上。”
“為的就是將這贗品成真!”
身為古玩書畫的資深拍賣師,王勳還是有一定的鑒別眼光的。
他聽了顧言的一席話之後,再看畫作,確實覺得這幅畫雖然畫的是不錯,但是與石奚和張大仟相比,還是有些細微的差別。
他心裏一沉,但是聽了台下的議論,王勳又逐漸冷靜了。
台下的拍賣者們說的沒錯。
為什麽說書畫鑒定難,就是因為畫風這些東西很大程度上是體現在題材和布局上的。
比如山水的就比花鳥更凝重,人物就更加靈秀飄逸。
這些形容詞不外就是在互誇的時候的詞藻堆砌而已,做鑒定需要的則是更加能說服人的理由。
比如,紙張年代,墨汁種類,落款的考據這些能一錘定音的東西。
如果顧言隻是打算通過什麽創作風格來區分,根本就無法使人信服。
想到這裏,王勳冷笑了一聲:
“大明星,已經鑒定到這裏了,你還說不出什麽有說服力的理由嗎?”
言下之意,光憑借什麽書畫風格來判斷真假,他王勳是不會服氣的!
一旁的黃鶴帝聽王勳這麽說,立即氣鼓鼓地叫嚷起來:
“你沒聽到言哥剛才說的嗎?他說這畫看風格就明顯不是張大仟的畫!”
黃鶴帝就不明白了,顧言都說的這麽明白了,怎麽他們都好像聽不懂?
台下頓時一片哄堂大笑。
王勳也忍不住露出鄙夷的神色。
真是一群沒有文化,沒有素質的人!
不過也好,這樣借他們來揚名,王勳就不會有一絲愧疚了。
顧言卻依舊淡定。
他朝著黃鶴帝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接著他麵對著王勳說道:
“如果王拍賣師依舊堅持自己的意見,說這幅畫是真,那麽我們就繼續往下看。”
說著他就指向了畫尾題款部分,說道:
“張大仟和石奚最大的區別其實並不在畫麵上,而是在題字上。”
“他為了學習石奚的筆法,所以在畫圖部分盡量接近石奚,但是在書法部分卻自由發揮了。”
“所以要判斷這幅畫的真偽,隻需要看題字即可。”
“張大仟早期的書法受曾曦和李瑞青的影響極深,他們的風格學起來容易,但是寫出精神卻不容易。”
“正因為如此,所以極容易分辨。”
“張大仟的早期書法不僅繁茂,而且曲折有風骨,尤其是這幾個字。”
說著,顧言在幾個字上虛點了幾下,幾台攝像機瞬間跟拍了過去。
直播間的網友們都能清清楚楚看到顧言說的那幾個字。
“‘大仟居士張愛’這幾個字,前幾個字的筆畫幾乎連在了一起,說明當時張大仟是一氣嗬成,極為流暢。”
“但是這種流暢卻給之後的仿冒增加了難度。”
“大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幾個字看似接近,卻並不是一氣嗬成,而是斷斷續續寫成。”
“這隻能說明仿摹者無法用一筆連續寫完,而是需要寫一筆看一看,亦步亦趨地跟著臨摹,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就這一點,足可以證明這一幅張大仟的《仿石奚山水春色圖》就是贗品!”
顧言說完,台下一片寂靜。
足足隔了半分鍾,台下才爆發出各種聲音,有驚歎的,有互相討論的,還有大力鼓掌的。
而王旭則是滿頭大汗,不置信地看著顧言所說的那幾個字。
而正看著直播間的謝安陸則是激動不已。
“厲害啊厲害!老徐你看到沒有?這鑒定真是太精彩了!”
謝安陸對著自己的手機幾乎是用了喊的。
“這個年輕人真的是……這個年紀怎麽能有這麽高的鑒定水平?”
“這題字中的小細節都看得如此細致,簡直不在我倆之下!”
“你認識這個年輕人是吧,一定要把他介紹給我認識!”
“問問他師承是哪個?能有這麽優秀的學生,我真是要嫉妒了!”
徐邦此刻的內心也是震動不已。
所謂細微之處見真章。
能從一個小細節而推斷出真偽,足以說明鑒定者的專業水平和思辨能力之高。
而直播間的普通網友們此刻也是被折服了!
“臥槽!言哥這麽一說,我覺得我也看出來了!”
“對,確實是不連貫,一看就是分了好幾筆寫的。”
“我剛剛擺渡了張大仟之前的類似題字,果然和言哥說的一樣,是一筆連寫的!”
“臥槽臥槽!所以這幅畫真的是贗品啊!”
“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應該算是鐵證了吧!”
“果然,真相隻有一個!”
“之前言哥不是說上麵兩位鑒定專家的題跋是真的?那說明什麽?兩位鑒定大師都看錯了?”
“那言哥不是比鑒定大師更厲害了?”
“不會吧!那以後的鑒定隻能信言哥了嗎?”
“哈哈,所以這次打假的不止是畫,還有兩位大師的鑒定水平了?”
與此同時,拍賣席上也有人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這位……鑒定師,我想請問一下,您剛才不是說詩堂的兩側鑒定題跋是真嗎?”
“難道你覺得是徐老和謝老的鑒定是錯的?”
如果徐邦和謝安陸的鑒定都不能信了,那以後書畫的真偽還能找誰去鑒定呢?
聽了這個問題,麵色灰敗的王勳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立即抬起通紅的眼睛,嘶啞著問道:
“對!你說的不算!徐老和謝老才是鑒定大師!”
“他們的題跋可是真的!你自己也承認了!”
見王勳到現在還在垂死掙紮,顧言此刻隻覺得他的麵目可憐但更加可憎。
他引導著攝影機來到了兩處鑒定題跋處,說道:
“大家看看這兩處鑒定題跋,均是兩位鑒定大師的真跡,印章也與之前他們常用的一般無二。”
“可以確認為真。”
在台下眾人又麵露疑惑之際,顧言又加大了音量朗聲說道:
“但是現在有一種作假的手法,假畫真題!”
“這兩處題跋原先並不是題在這幅畫上,而是從別處移過來的!”
“不得不說,這移花接木的手法確實高超,將兩位大師的題跋移過來,再混合紙漿黏貼在新的畫作上。”
“為的就是將這贗品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