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島’號的沉沒純粹是被‘富士’號害的。


    進攻‘富士’號的三艘護衛艦每艘裝備三枚十四寸魚雷,其中隻有中間的一艘‘趙奢’號因為正對著‘富士’,發出了左右兩側的兩枚魚雷,而右前方和右後方的‘章邯’、‘田單’兩艦隻是分別將自己一側船舷的魚雷射向了‘富士’,另一側的魚雷則分別射向了‘嚴島’和‘八島’兩艦。隻不過這時候兩艦是真正在魚雷的射程之外,這兩發魚雷才是真正的‘甩負擔’。


    但是之後三艦便統一向左轉彎,也就是向‘八島’號方向駛來,而在逃離的時候,三艦都將最後一枚魚雷扔向了‘八島’。


    這時候,‘富士’已經發現了魚雷襲來。


    但是‘富士’因為坪井航三的僥幸心理什麽也沒做,所以更後麵的‘八島’號心想,這可能不用擔心,因此也像旗艦一樣,什麽也沒做。


    事實上,如果這時候‘八島’號開始規避,完全可以躲開這一輪的襲擊。因為清軍三艦本來就是‘甩負擔’,而且三艦所發射魚雷時的時間、位置、距離都不一樣,幾乎很難擊中‘八島’號。可是偏偏它什麽也沒做。


    於是它也隻能像‘富士’一樣,被擊沉了。


    海戰剛剛開始,日本艦隊兩艘主力艦,也是剛剛花巨資從俄國人手中采購的兩艘‘新艦’就這樣‘意外’的結束了自己的生涯。


    嚴島號升起了艦隊指揮旗,宣布自己成為旗艦。這時候,麵對‘趙襄子’、‘衛青’、‘王翦’、‘王賁’四艦圍毆的‘吉野’號,還不知道後麵發生了什麽事情。


    ‘吉野’艦的排水量為四千一百多噸,因為中國政府對戰將級快速巡洋艦擁有一半兒的專利權,所以當初日本人在訂購‘吉野’艦時,不得不在設計和工藝上做出一些改動,比如排水量和武備係統。


    ‘吉野’的排水量比‘王翦’少了差不多六百噸,所以它的武備係統就不可能是十二門六寸炮了,隻能是四門六寸加上八門四點七寸,而且其四門六寸主炮的擺放方式也和‘王翦’不同,因為無法使用戰將級的兩座兩聯裝主炮的射擊,它隻能在一側的側舷投射三門主炮。


    至於裝甲,‘吉野’當然更不可能享受擁有完全專利技術的唐山特種鋼裝甲了。事實上,連‘白起’都沒享受到。


    不過為了彌補這些缺失,‘吉野’號采用了更強勁的動力,2台立式4汽缸往複式蒸汽機配合12座高式燃煤鍋爐,可以獲得15000匹馬力。驅動2個螺旋槳,航速高達驚人的23節。除此之外,‘吉野’號還意外的安裝了五具魚雷發射管。不過在當前世界各國魚雷的技術水平來看,‘吉野’安裝的這五具魚雷管,實在有騙錢或者搪塞的嫌疑。


    現在‘吉野’麵對的是一艘裝巡和一艘輕巡,再加上一艘驅逐艦和一艘護衛艦。清軍這四艘軍艦都是最新生產出來的,代表著當今世界艦船工藝的巔峰,不說裝甲,僅僅武備係統就擁有四門八寸和多達二十門六寸炮的側舷火力。


    想想看吧,都是速射炮哦。也就是說,‘吉野’可能會承受每分鍾多達上百發的120毫米以上炮彈的洗禮。什麽叫‘鋼鐵浴’,這就是了。


    所以開展僅僅十分鍾,吉野就被打成了篩子。他現在自顧不暇,哪裏還顧得上操心別人?


    但是兩艘鐵甲防護主力艦沉沒時的巨大動靜還是震驚了戰場上的其它軍艦,這一瞬間,整個戰場的炮聲都停頓了,就像是在為這兩艘戰艦默哀。


    隨後,上村彥之丞知道了己方兩艘主力艦沉沒的原因。


    ‘竟然是魚雷!’上村彥之丞在心裏說。‘如果清軍能夠使用魚雷來發動突襲,實現了這麽重大的戰果,那麽也許自己也可以呢?’


    他想到了‘吉野’上麵的五具魚雷發射管。


    上村彥之丞自六月份中日戰爭之前就前往英倫了,出發的時間和鄧世昌幾乎前後腳。所以他也沒有參加過渤海海戰,當然,他也不可能知道當今世界其它國家所研發的魚雷和大清外掛加持下開發的魚雷之間的區別。事實上,‘吉野’艦上搭載的魚雷也有近一千米的射程,隻不過在五六百米後,魚雷可能會不知道拐彎拐到哪兒去了。因為現在隻有大清海軍的魚雷安裝了陀螺儀定向裝置,同樣,也隻有開了掛的大清擁有熱動力魚雷。


    陀螺儀的技術很簡單,隻不過在魚雷軸的平衡環內置一個直徑3英寸、重1.75磅的輪子,確保魚雷發射後在一條直線上,減少魚雷對平衡環的二次依賴。這種小玩意其實沒什麽技術含量,隻不過這層窗戶紙沒被捅破而已。但熱動力就不同了。


    當今世界上的魚雷都是采用冷壓動力螺旋槳推動的。但是大清獨辟蹊徑。


    自中法戰爭之後,大清就從法國引進了全套的魚雷、潛艇生產設備和工藝,甚至連人都一起騙來了。在此之後,載湉又命令奕訢、李鴻章全球撒網,網絡一切可能和動力、魚雷、潛艇等技術相關的人才。同時,清廷為了開發魚雷和潛艇技術,每年要投入上百萬兩的白銀。


    可惜的是,五年過去了,這些錢連個水花都不見一個。


    直到去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美國技術人員在載湉的啟發下,用蒸汽技術做嚐試,發明了一種新型的小型蒸汽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用煤油作燃料,燃料和空氣一同噴入燃燒室燃燒,同時水在燃燒時周圍循環,一方麵冷卻燃燒室,一方麵通過燃燒使水產生蒸汽推動發送機,帶動螺旋槳旋轉推進。


    蒸汽魚雷的優點是速度高和航程長,但缺點也同樣明顯。首先是隱蔽性差,發動機做功後的蒸汽直接排放到海水中,產生尾跡易被對方艦艇發現,還有就是不能用於很大的深度。


    這也是為什麽日軍船員會發現水中的魚雷的原因。


    不過這些上村彥之丞不知道——他以為清軍使用的魚雷和自己裝備的魚雷是一樣的——所以他準備也采用清軍的戰術。


    清軍的魚雷被列為最高機密,而且因為技術問題,產量也很少,隻有在本國的船廠建造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才有裝備,連‘王翦’號都沒有。以至於各國海軍人員全部都認為,清國人之所以要在自造的小噸位戰艦上安裝這種十八英寸的魚雷,完全是出於所謂的‘民族自尊心’而已。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隻能孤注一擲。否則如此高的炮火密度,用不了半小時,他就會被擊沉。沒有懸念。


    所幸現在他還能保持十八節的航速,這幾乎是他最後的本錢了。


    於是他下令,準備魚雷,同時鍋爐燒到最大。


    上村彥之丞兩眼直勾勾的盯著四千米外的‘衛青’號,開始做最後的奮鬥。


    但是上村彥之丞缺少幾項必要條件。第一,‘田單’號三艦在向‘富士’衝過去的時候,和‘富士’號的距離已經不足三千米,而‘吉野’和‘蒙恬’的距離是四千米。第二,‘田單’號當時的航速是二十一節,但‘吉野’最多隻剩下十八節。第三,‘田單’等三艦和‘富士’、‘八島’之間沒有阻礙,而‘吉野’和‘蒙恬’之間,隨時可能插上另外的軍艦。第四,魚雷不同。


    所以,當看出上村彥之丞的意圖之後,‘趙襄子’號和‘伍子胥’號立即按照原定計劃,上前攔阻。三艦的距離迅速縮小,隨後,‘趙襄子’號和‘伍子胥’號開始向‘吉野’的前方發射魚雷。


    此時如果‘吉野’繼續向前,則有可能自己撞向駛來的魚雷,而如果‘吉野’轉向,那麽將失去最後的機會。


    左右都是死,上村彥之丞選擇了繼續向前。


    ‘八島’號沉沒五分鍾後,‘吉野’號觸雷沉沒。隨後,大清艦隊三艘主力艦開始圍攻‘嚴島’號,而三艘驅逐艦、四艘護衛艦則開始修理剩下的‘大和’、‘武藏’、‘高雄’三艦。


    在海戰剛剛開始的時候,麵對‘葛城’、‘大和’、‘武藏’、‘高雄’四艦的是大清艦隊‘樂毅’、‘田忌’兩艘驅逐艦。‘葛城’、‘大和’、‘武藏’三艦都是鐵骨木殼巡洋艦,排水量不過一千四百多噸,航速不過十二節,艦載火炮不過2門六點七寸老式克虜伯炮和5門四點七寸炮;‘高雄’號比他們強點兒,是日本第一艘自建的采用鋼骨鐵皮結構的軍艦,排水量1750噸,航速15節。該艦在今年進行了改進,主要是替換了四門六寸速射炮。這一艘軍艦也代表了日本當時造船工業的最高水平。


    相對應的兩艘大清驅逐艦,每艘都是兩千多噸的排量,兩艘艦幾乎等於日軍四艘艦的噸數。防護能力不用說了,火炮數量上雖然少——隻有八門六寸和四門四點七寸炮,但投射量卻隻多不少,再加上航速上的優勢和瞄準裝具的應用,完全可以壓製日軍。


    日軍四艘戰艦中首先被淘汰的是最老的‘葛城’,因為是木質甲板和船殼,還保留了桅杆和風帆,所以清軍艦隊的榴彈殺傷力顯得更強,黃色炸藥爆炸後引發的大火很快就將‘葛城’號吞沒,隨後,‘大和’、‘武藏’相繼步其後塵。


    這短短十幾分鍾發生的事情說明,艦船的木質風帆時代將徹底的退出曆史舞台,那怕在多的數量也沒有用。


    最後剩下的‘高雄’號又堅持了十幾分鍾。對於一艘服役四年的千噸級戰艦,在麵對兩艘排量三倍於他的新式驅逐艦的圍攻下還能堅持了十幾分鍾,日本人的鬥誌真的是……


    現在隻剩‘嚴島’號了。不過這一次,大清有了速射型的八寸炮,而且這裏是東海,不可能再讓‘嚴島’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