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我們就要看看如何才能獲取足夠的軍費了。”


    重新直起腰來的山縣有朋將目光投向了大藏相鬆方正義。


    這迴輪到鬆方正義苦笑了。


    “帝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您是清楚的。我們在今年遇到的經濟危機,至少還要兩到三年才能完全擺脫。而且這還是樂觀的估計。”


    日本是在特殊的曆史條件下進入資本主義階段和開始產業革命的。當它1868年建立明治政權跨入資本主義門檻時,歐美先進國家已經完成了產業革命,並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


    為了避免淪為歐美國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日本在明治維新中,提出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目標。在改革落後的封建製度的同時,從增強軍事力量和培植資本主義經濟出發,在1868~1885年間,在接收幕府和各藩經營的軍工廠和礦山的基礎上,引進英國等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設備,聘用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建設了一批兵工廠、采礦場,以及以生產紡織品、水泥、玻璃、火柴為主的民用“模範工廠”。這批官營工廠企業的建立,標誌著日本產業革命的開始。


    進入19世紀80年代以後,明治維新各項重要改革陸續完成,政局日趨穩定。1880年後明治政府廉價地向私人轉讓官營模範工廠為契機,出現了私人創辦和經營近代企業的高潮,產業革命進入了迅速展開的新階段。


    1880~1885年日本政府又整頓了貨幣,穩定了通貨,為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大規模地輸入外國技術設備,促進私人向工礦業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日本政府將工業重點轉向軍事工業,同時為了向國外采購軍工產品而增加賦稅,使得剛剛開始發展的企業背上了包袱。同時,由於清政府也開始發展工業,日本的民生產品出口受到極大的影響。


    日本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靠農民交納的地租和地稅,進口機器設備主要靠出口生絲的收入,工業品的市場也主要靠占人口70%的農民。而農業是沿著半封建的小農經營的道路發展的,廣大農民長期呻吟在高額地租和地稅的壓榨之下,生產和生活都極為低下。主要來自農村的工人,工資也極低,並受著封建性的盤剝。落後的農業、狹小的國內市場同迅速發展著的大工業之間的尖銳矛盾,加上清國的競爭和西方國家的打壓,使剛剛發展起來的紡織工業,在1890年就陷入了生產過剩危機。


    “那麽,帝國隻能尋求外國的結款了!”井上操六道。


    山縣有朋皺了皺眉頭,他首先看了一眼伊藤博文,見後者沒有反映,隨即問道:“目前我們能夠尋求到的結款有多少?”


    鬆方正義答道:“青木君已經努力過了,英國人倒是可以繼續給我們提供一部分貸款,但是數量並不高,僅僅能夠采購一艘戰艦的。”


    “那麽我們是否還可以從其他國家獲得貸款?”西鄉從道迫切的問道。


    “其他國家?”鬆方正義答道:“我們還可以從法國拿到一些貸款,但是法國的貸款其附加條件極為苛刻,不但利率更高,而且要求必須用於從法國采購機器或者其它商品,如果我們從法國采購軍艦。”說到這兒鬆方正義苦笑了一聲,“我們將付出比英國貴百分之三十的代價!”


    井上操六道:“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從俄國尋求幫助?”


    伊藤博文適時的插了一句:“俄國人想要的是什麽你們應該很清楚。”


    井上操六道:“是,俄國人夢寐以求的是南方的不凍港。但是我們可以犧牲朝鮮來滿足俄國人的胃口啊。對於貪婪的北極熊來說,土地廣袤肥沃的清國更加符合他的胃口,即使俄國人在朝鮮有了出海口,受到威脅最大的也將會是清國和英國,而不是我們。”


    西園寺公望道:“可是現在我們需要英國人的幫助,如果我們轉向了俄國人,那麽英國人就會更加堅定的站在中國人那一邊了。”


    “我們仍然有機會”。井上操六道:“隻要我們戰勝了中國人,那麽英國為了對抗俄國,自然會選擇我們做他的盟友。到那個時候,說不定我們連給俄國人的港口也可以收迴來!”


    “您得道理首先建立在我們能夠戰勝中國人這一基礎上!”西園寺略微有些不服氣。相對於俄國,曾經在歐洲留學的西園寺公望更加喜歡和英國人打交道。


    “不錯,所以我們必須要戰勝中國,必須要加強我們的海軍建設,購買更多的軍艦,這樣才能實現帝國最終的目標!”


    井上操六的話音提高了好幾度,顯得有一些瘋狂,讓人忘記了他其實是陸軍參謀次長。


    “戰艦的確需要采購,但是在這之前,我認為我們還需要對大清海軍的作戰能力做進一步的了解,以方便我們做出更加準確的決定。”


    伊藤博文替自己的學生擋了一下。轉移了話題。


    山縣有朋飽含深意的看了一眼伊藤,他知道,今天伊藤所說的所有的話,其實都是基於伊藤博文的一個根本思想,那就是日本暫時不應該集中力量發展軍事準備和大清開戰,而是應該發展自己的工業和科技,在條件成熟後,再伺機發展軍事實力,謀求對外擴張。


    然而現在的軍人和大臣們,沒有幾個能聽的進去這番論調的。包括山縣有朋自己。


    “好吧。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確需要更近距離的觀察我們的對手。以便製定下一步的政策。我會要求青木周藏和清政府聯係,邀請他們的海軍訪問日本。但是同時,我們也需要集合手中的資金,為海軍尋求兩艘新式的巡洋艦,以應對大清的挑戰。至於後續戰艦的采購,等更細致的分析大清海軍之後再做決定。”


    隨著山縣有朋最後的決定,標誌著日本和清政府正式開始了軍備競賽。


    光緒十六年末,清政府正式宣布在新的一年中開工建設東北鐵路——即京沈鐵路——和蘆漢鐵路北段。同時,劉少卿奉皇帝之命,開始整頓直隸練軍。


    “沿海陸軍,山東威海衛有綏鞏軍八營、護軍兩營;奉天大連灣則銘軍十營;旅順口則四川提督宋慶毅軍八營,又有慶軍六營;山東煙台則嵩武軍四營;直隸北塘口仁字兩營;大沽口炮隊六百七十名。”


    保定直隸總督府,劉少卿正在細數李鴻章的家底兒。


    自大前年成立海軍衙門,之後恭王複起,很多外交通商的事宜都重新歸口到總理衙門了,北洋通商大臣的頭銜雖然朝廷並沒有拿掉,但實際上李鴻章在海防和外交上都是‘幫辦’。可以說北洋大臣已經名存實亡了,所以李鴻章也懶得再迴天津,直接坐鎮保定了。


    對於光緒皇帝整頓直隸練軍,實際上在軍校成立的第二年就已經有了眉頭了,但是光緒借故將直隸幾位主要營頭的將領們集中到軍校學習,並因此開了葉誌超的差事。直到近衛軍介入水師整頓,李鴻章就知道馬上自己的陸軍也保不住了。


    李鴻章也不想保了。


    他從創建淮軍至今,已經凡三十餘年,雖然淮軍最終成為自己青雲路上最有力的支柱,但是現在老李畢竟已經是七十歲的人了,而且已經位極人臣。直隸總督號稱天下督撫之首,自己的兄弟李翰章又新補了兩廣總督。再加上皇上在工商業上對李家的照顧。李鴻章獲得的已經足夠了。


    他又不想造反,何必死抱著軍權不放,即操心,又招人猜忌,吃力不討好。


    所以當劉少卿來拜訪自己的時候,李鴻章對這個‘天子近臣’表現的很隨和,很親切。


    其實李鴻章還是比較熟悉劉少卿的。早在中法戰爭時期,就通過麾下的眾臣聽說過這個名字。後來劉少卿進京,李鴻章正是戲台上負責考核評定的考官之一。待到步校成立,新軍開始編練,李鴻章對這個少年的欣賞有增無減。就比如說現在,筆直的站在自己麵前的青年身上無一處不體現出軍人應有的氣質。


    看著劉少卿,在想想自己那些部將,李鴻章不由得心裏歎了口氣,這練軍,也的確該整頓了。


    “你說的不錯,分布直隸、山東、奉天三省海口把守炮台的,計40營另670人,按一營500人計,約20670人。”


    得到了李鴻章的肯定,劉少卿繼續道:“除此之外,另有分駐天津青縣之盛軍馬步十六營,軍糧城之銘軍馬隊兩營,蘆台之武毅兩營,計二十營約一萬人。直隸可戰之兵已盡在此了。其中威海衛護軍、奉天大連灣、軍糧城之銘軍、親慶軍、天津青縣之盛軍、武毅軍都是淮軍,嵩武軍和宋慶毅軍均是豫軍鄉勇,仁字營出自湘軍,威海衛綏鞏軍是關外防軍。至於綠營兵丁,疲弱已久,不堪實用。”


    劉少卿短短幾句話,就將各軍的情況剖析明白,可見來之前是做足了功課的。


    “這三萬多兵力,其作戰實力又有差別。自葉誌超大人被停了差事後,皇上將原屬葉大人的盛軍劃給宋慶大人提督。但是宋大人遠在旅順,根本無法掌控實際上在山海關到天津沿線駐紮的盛軍。所以,盛軍實際上在這兩年是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的。士兵的操練和管理,隻是靠下級管帶參將的自覺。因此,在各軍中,盛軍的戰鬥力是第一個問題。”


    李鴻章是皺著眉頭聽完這段話的。他雖然已經決定不在管軍事上的事兒了,但是淮軍各營就像是李鴻章的孩子一樣,不管是誰,聽見別人褒貶自己的孩子,總是不舒服的。


    可劉少卿還沒說完。“第二個就是大連灣的銘軍。銘軍駐守大連已經多年,久無戰事,難免懈怠。分統趙大人據說曾把軍糧、軍服運到煙台,換成白銀,化成私財。”


    說到這兒李鴻章打斷道:“你說趙懷業私吞軍糧,可有證據?”


    劉少卿笑笑,道:“卑職隻是在和老大人聊天,並不是向朝廷上奏。卑職也隻是‘聽說’,並無證據,隻是卑職感慨於軍隊的戰鬥力,隨口分析而已,老大人包含。”


    李鴻章重重的哼了一聲,表示自己的不滿。


    劉少卿不以為意,繼續道:“另外直隸北塘口仁字兩營;大沽口炮隊和軍糧城之銘軍馬隊兩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隻有宋大人的毅軍八營,山東章大人的嵩武軍四營和蘆台聶大人的武毅兩營,還算可以,但是同在旅順的親慶軍六營,因為並不隸屬於宋大人,所以戰備情況就差了很多。”


    山東的章高元和蘆台的聶士成,被世人稱作‘淮軍後起三名將’——另一人是在中法戰爭中表現良好的王效祺。至於劉少卿所說的親慶軍,原本是吳長慶的部隊,在朝鮮壬辰之亂中很是發揮了作用。但是因為吳長慶去世,現在的負責人衛汝成可沒有吳長慶的本事,再加上又是五六年過去了,慶軍早已不是當年在朝鮮的風采了。


    聽完了劉少卿的一番話,李鴻章不陰不陽的來了一句:“那麽不知道劉將軍打算怎麽整頓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