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國人的合作不僅僅是在鋼鐵項目上,還有製藥、化工、化肥等光緒最擅長的領域。當然,這些廠子光緒自然是以技術入股,再加上土地的投入和少量的資金,基本就做到了控股。管理上是以美國人為主加上留學生為輔,反正這年頭都有專利,也不怕美國人偷學了技術配方。


    大清在東北地區的墾殖已經逐漸鋪開,正是大量需要農藥、化肥的時候,而美國人在新墨西哥州和南部各州的種植園同樣需要這些,其中的利潤自然是大大的。


    這些涉及民生的工廠,全部交給奕訢以‘皇莊’的名目走內務府的賬目,盈利的銀子都投入到了和美國人在裝甲巡洋艦項目的合作上去了。


    同時,光緒還以自己弟弟的名義入股了美國的標準石油公司。這樣,大清通過鐵路和‘皇莊’一明一暗兩條線,和美國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就在光緒皇帝為了應對日本的威脅而頻頻召開禦前會議,四處出擊尋求在資金、工業和軍事方麵的援助的同時,一海之隔的日本,也在為大清忽然的覺醒而如坐針氈。


    “青木君已經在發來的電報中明確了,英國人已經同意了和清國的合作協議,將在未來五年為其建造四艘穹甲巡洋艦並幫助其培養超過一千人的海軍人才。毫無疑問,帝國海軍在未來將麵臨更為嚴峻的困境。相對於大清的四艘巡洋艦,我們現在服役的扶桑、浪速和高千穗三艦根本不是對手。所以,為了應對,海軍至少也需要四艘新式的巡洋艦才可以!”


    西鄉從道的話音剛落,大山岩就迫不及待的說:“我不得不提醒您,西鄉君,帝國已經在訂購了兩艘四千噸級的戰艦,而且帝國本土的造船廠也計劃開工組裝第三艘同級戰艦。”


    西鄉從道自然明白大山岩的意思,兩人分別為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像這樣為了軍費和裝備的問題交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不錯,但是您也可能忽略了,中國還有兩艘七千噸級的巨艦在那裏,您想讓我們如何麵對呢?”


    大山岩不甘示弱:“我認為兩軍交戰,武器裝備並不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而擁有更加靈活的戰術、堅定的信念和奮勇的精神的一方,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所以,海軍是不是可以在訓練和戰術上多下點兒功夫,而不是把目光總是盯在那幾艘船上。”


    西鄉從道反唇相譏:“這麽說來大山君是不會在意這幾艘船的了,陸軍的訓練和精神我是十分佩服的,而且想必陸軍在戰術和訓練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那麽,不如把節省下來的軍費讓給更加需求的海軍吧。”


    “都住口!”


    正當大山岩還要再次譏諷的時候,山縣有朋怒吼了。


    “我已經受夠了你們之間喋喋不休的爭吵,如果這樣能夠讓帝國戰勝中國的話,那麽我不介意將你們都送到海對麵去!”


    1889年12月,黑田隆清內閣辭職,山縣有朋受命組閣,任首相兼內務相。


    日本1889年的帝國憲法,在法律上確立了從明治維新建立起來的近代天皇製。以1890年11月日本帝國議會成立為標誌,日本由君主專製政體變為君主立憲政體。議會設上下兩院。上院(貴族院)由天皇任命的300多個皇族、華族和高額納稅人組成,任期7年。下院(眾議院)由選舉產生。但按選舉法規定,年滿25歲,每年繳納直接稅15日元以上的男子有選舉權,當時具有選舉權者僅占全國人口1.14%。同時,下院議員任期4年,下院對立法和政府預算都有表決權,但不經上院同意,法律和預算不能成立。因此議會不過是天皇政權的一件裝飾品。


    而作為行政機關輔佐天皇行使政權的內閣不對議會負責隻對天皇負責。內閣中的海、陸軍大臣的奏章更是可以直接呈送天皇,軍部有獨立的權力,不受政府的約束,直接由天皇統轄。


    曾曆任兵部少輔、大輔、陸軍大輔、陸軍卿、參軍、參謀本部長、內務大臣、農商大臣的山縣有朋現在不但是內閣總理大臣,同時還號稱日本‘陸軍之父’,是政界、軍界第一無二的實力人物,所以他的話,陸、海兩軍的大佬都得乖乖的聽著。


    “我們本次會議要討論的是,麵對清國現在的海軍發展計劃,帝國應該怎樣應對,所以,請你們迴到正題上來!”他同時又對大山岩道:“大山君,陸軍的情況,我也很清楚,但是目前帝國首先要應對的是來自海上的威脅。日本是一個島國,如果沒有海軍,再強大的陸軍也隻能在自己的國土上耀武揚威,又如何能夠為帝國拓展生存所必需的空間?相信這一點,你應該是清楚的。”


    正向山縣有朋所說,日本目前迫切需求的是一支能夠將兵力投送出去的海軍,這一點,不光是他自己,在座的參謀次長川上操六少將、鬆方正義藏相、榎本武揚文相和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等人都清楚得很。


    陸、海軍的爭執,其實隻是長洲藩和薩摩藩習慣性的爭執和政治需要而已。


    “我非常讚同總理大臣的話。”榎本武揚道:“從我在清帝國的幾年所看到的大清陸軍的情況來看,所謂的百萬大軍根本就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而已。即使是清朝最強大的李鴻章大人的淮軍,相比帝國的陸軍來說,也僅僅是小孩子的遊戲,根本不足為懼。”


    榎本武揚在內閣中是文相,之所以請他來參會,正是因為他曾擔任駐華公使,在中國生活多年,對中國的現狀最為了解。


    “請您詳細的說一下。”


    榎本武揚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隨即道:“淮軍目前大約有五萬餘人,分別駐守在遼東半島、直隸和山東,其中相對訓練有素的僅有宋慶、聶士成、章高元等人的兩萬餘人的軍隊,其他大量的軍隊都四散在各地,基本沒有戰鬥力可言。即使是對方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和帝國陸軍比起來,也差得很遠。如果雙方各派遣一千名士兵作戰,那麽獲勝的必然是帝國陸軍。”


    說到這兒,榎本武揚看了大山岩一眼。“至於其他各地的所謂練軍、八旗,要麽是不堪一擊,要麽根本無法調動。我個人認為,帝國陸軍出動四到五個師團,就能實現我們在陸地上的作戰目標。”


    日本在建設現代化軍隊過程中,是以德國軍製為樣板的。1885年,德國人梅克爾到日本任參謀大學教官兼參謀本部顧問。此人曾在德國參謀大學任教,成績傑出。隨後,陸軍省次官與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專門研討陸軍組織和戰略,由山縣有朋的親信兒玉源太郎主持。在梅克爾的密切合作之下,他們改革了舊製度,使“皇軍”成為一支長於攻擊的部隊。這就是榎本武揚信心的由來。


    梅克爾的建議,幾乎涉及軍事製度的每一環節,包括取消實際上兵設製中的一切免役規定。而且他對大陸作戰的方向有堅定的主張,他說朝鮮就像一把刀刺入日本的心髒,所以他主張始終要用兵於外國,主要是朝鮮和中國。


    1888年,陸軍組織由衛戍部隊變成更加有利於作戰指揮的師團。自法國式的靜態結合,代以機動,自給的作戰隊伍,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工兵以及輜重兵。山縣有朋認為,隻有如此才有益於向亞洲的推進。


    伊藤博文插話道:“聽說大清皇帝也正在編練新式陸軍?”


    榎本武揚道:“是,但是這支新軍被定義為皇帝的近衛軍,從名字上看,其作用應該為拱衛京城的,而不是作為野戰部隊,另外,這支新軍的首領是一名和皇帝年紀一樣的少年,今年僅二十歲。雖然這支新軍始終雪藏在北京南邊的豐台大營,從未在世人麵前正是露過麵,但憑以上幾點,我認為這支軍隊的作戰能力應該和淮軍差不多。”


    雖然在座的誰也沒有真正見過傳說中的近衛軍,但榎本武揚的分析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沒有人會認為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能夠領導一支戰鬥力強悍的軍隊,即使這個年輕人叫做劉少卿。


    劉少卿在越南的戰績大家自然清楚,可是所有人都認為那隻是清朝的官員為了給自己的孩子日後升官發財鋪平道路而謊報的軍情。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夠在逼平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戰爭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這樣的事情你會相信麽?


    “所以?”井上操六追問道。


    “所以,”榎本武揚再次看了一眼大山岩,“對於陸軍來說,武器裝備的確不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而擁有更加靈活的戰術、堅定的信念和奮勇的精神的我們,必將獲得陸戰最後的勝利。但是如果海軍的軍艦不能靠近敵人、我們的炮彈不能穿透敵人的裝甲、我們的裝甲不能抵禦敵人的炮彈,那麽,勝利就絕不可能降臨。”


    說完,榎本武揚對大山岩伏地行了一禮。“抱歉!”


    山縣有朋又看了看井上操六和鬆方正義,見兩人也點了點頭,這才道:“那麽,今後的軍費預算,將重點傾向於海軍方麵。”


    隨即他也向大山岩行了一禮:“對於陸軍做出的犧牲,帝國永遠銘記!”


    大山岩雖然坦然接受了榎本武揚的一禮,但山縣有朋可不是榎本武揚,所以他趕緊迴禮,同時深沉的道:“為了帝國!”


    與會的眾人頓時一同付下身子。


    “為了帝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