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莕蓀,你負責的麵兒最廣,你先說說吧。”


    盛宣懷略施一禮,道:“電報線路方麵,根據皇上的安排,分別從晉商、徽商、粵商三處借貸的銀子,約定建成後向民間放出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作為迴報,目前總共借貸銀子一百七十餘萬兩。擬修建gd到河內、sh到gdtj經濟南到威海和tj到sh的幾處線路已經開始考察,待年後便可施工,預計全部完成,要一年以後。另外奉天到jl到hlj的線路和大連經tj的水線再到bj的線路已經將折子呈上去了,待皇上批複後,就可借款修建。”


    停了停,又接著道:“jx的煤礦和hb的鐵礦已經考察完畢,這一塊兒,法國人還是很積極的,不過大冶的鐵礦石據法國人考察,品相一般,而且需要一種特殊的去硫工藝才能更好的出鋼鐵,法國人現在正在設法改進他們的設備,以便適應大冶鐵礦石的需要。萍鄉的煤礦質量不錯,出礦量也足夠,以學生所見,不如多引進一套設備,將多產出的煤運送到sh英國人在sh開了個鐵廠,規模比法國人的還大,鐵礦石是從印度運來,煤卻可以從咱們國內運。”


    這一點李鴻章自然沒有意見。中國的煤炭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品相也不錯,但是開采出來是一迴事兒,如何能運出來成為商品並能夠加以很好的利用,這又是一迴事兒了。


    不僅是盛宣懷提出的萍鄉煤礦,之前唐廷樞在sx開采出來的煤現在也在發愁怎麽運出來。


    “要是能多修出幾條鐵路就好了。”李鴻章在心中默默地感歎著。不過修鐵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這牽扯到資金、技術和鋼鐵等方方麵麵。


    李鴻章道:“唐山鋼鐵廠的建設進度如何?”


    “l縣的煤礦運轉正常,遷西的鐵礦也開采出來了,品相也是一般,這個皇上之前曾經說過,讓唐山鋼鐵廠可以采購印度或者美洲的鐵礦石,這方麵,學生正在接洽。”


    “鐵廠預算耗資二百萬兩白銀,全廠包括生鐵廠、貝色麻鋼廠、西門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等6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4個小廠。有煉鐵爐3座,煉鋼爐6座,預計全部完工後要到明年年底了,到時候計劃年產生鐵8萬噸,鋼近4萬噸,鋼軌2萬餘噸。”


    唐山鋼鐵廠是大清第一個自主鋼鐵廠,從光緒到李鴻章,都非常重視。雖然這家鋼鐵廠目前預計的產量很有限,但是這個廠的定位主要是摸索道路、培養人才。而且畢竟是從無到有,也不能太強求了。


    至於規劃中的其他鋼鐵廠,現在還在礦產考察中,離開工建廠還遠著呢。


    提到鋼軌的產量,詹天佑插了一嘴:“濟南到威海的鐵路、bj到奉天的鐵路和tj到濟南的鐵路道路勘探工作已經開始,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就能勘探完畢,全套圖紙最遲明年秋天就能出來。但是要用我們自己的軌道鋼來修建,不要說三條,就是一條,軌道鋼的產量都不夠。”


    李鴻章對鐵路也是頭大得很,他比誰都盼望能在直隸盡快的建成幾條鐵路線,但現在一是朝廷中反對的意見依然很大,而且修建鐵路的征地也是困難重重,上麵三條鐵路線什麽時候能開工還是個問題;再就是銀子沒地方張羅去,這三條線至少要上千萬兩銀子,皇帝又不希望像洋人接貸,所以必須要緩一緩了。


    聽了詹天佑的抱怨,老李也隻能是揮揮手道:“這個困難以後會得到解決的,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灤平的軌道鋼出來後,先把連接tj的鐵路修起來。一方麵是對我們自身鐵路修建、鋼鐵冶煉技術的檢驗,同時也可以讓朝野的反對聲音看到鐵路的優勢。這樣,未來再修其他線路阻力就會小一些。”


    詹天佑點點頭:“學生明白。”


    除了基礎重工業的鋼鐵,李鴻章最關心的就是造船了,畢竟,這是北洋水師乃至大清海軍的命脈所在。


    船廠這一塊兒是鄭觀應負責的,此時接著道:“船廠方麵,法人在廣州本來就有船塢,如今進一步擴建,據說可以建造三千噸的戰船或者七千噸的貨船,但要等建成,還要一段時間。另外英國人也準備在sh擇地開辦船廠,不過這個船廠是英商投資的,而且不像廣州灣的船廠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所以慢一些。”


    李鴻章比較關心船廠的事情,畢竟水師離不開造艦。聽到這裏便問道:“fj船廠什麽時候能完工?”


    鄭觀應道:“fj船廠在被法國人炮轟前其實就有準備,已經將絕大部分機器設備拆除運離,所受的破壞隻是廠房和船塢的基礎設施而已。法國人為了獲得jx的煤鐵,所以動手很快,資金也比較到位,現在新的船塢和廠房已經建好,而且比之前還有擴大,最遲下個月,為fj水師新造的快船‘鏡清’號就能開工建造了。”


    ‘鏡清’號是海軍衙門成立後訂造的第一艘軍艦,秉承皇上‘軍艦盡量在本國建造,優先考慮自己的船廠’的秘密指示精神,將該艦的建造交給了還在恢複中的fj船廠。這艘軍艦屬於木殼快船,船體上附輕甲,技術水平要求不高,fj船廠經過改容擴建後,又上了些新的機器設備,承造這樣的戰艦不成問題。


    李鴻章又問:“其他船廠呢?”


    鄭觀應道:“英國人、德國人都希望在sh建設船廠,皇上的意思,各建各的,但是長江是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英國人強烈反對德國人在sh建廠。以學生之見,不如由朝廷和德國人共同出資建設一家船廠,對英國人就說是朝廷自己建的。”


    李鴻章點點頭,表示可以。鄭觀應這才繼續往下說:“威海、tj南京、武漢四個地方的船廠正在幕資興建,其中tj威海本來就有船廠,隻是規模不大,如今是擴大規模,擴大後的目標是要能建造、維護至少八千噸級軍艦的能力。南京和武漢則計劃建設小型船廠,目的是建造內河巡邏的快船,都是五七百噸的小船。”


    李鴻章聽完後皺皺眉頭,道:“我們還是沒有能力維修、建造大型船隻麽?”


    鄭觀應慚愧道:“正是。我們的技術工人嚴重缺少,機器設備也不夠,所以現在最有可能建造大型鐵甲艦的還要等法國人在廣州的船廠和英人在sh的船廠完工。fj船廠算是國內技術、設備最為先進、完備的了,但是一兩年內也頂多是建造兩、三千噸的。至於五千噸甚至更大的,恐怕三五年內是無法做到的,不過學生有把握在未來十年內實現建造。至於更大的,學生也沒譜。”


    大型軍艦尤其是新式鐵甲艦的建造,大清遠遠落後。就算是新買的定遠、鎮遠兩艦,也還要到rb的長崎船廠去維修或者到新加坡去維修。


    費用是一方麵,丟不起這人呐。


    李鴻章對鄭觀應道:“海軍是大事,朝廷會不遺餘力的支持,你要想方設法,在五年內,我們自己的船廠至少要能建造三千噸的全鋼鐵甲艦!”


    這就是命令了,鄭觀應立刻正色道:“學生明白,必將盡力而為。”


    幾人一一說完,最後是張騫,他負責的是輕工業和商業這一塊兒。


    張騫首先向盛宣懷拱拱手,“紡織廠這裏,有了莕蓀兄打下來的底子,還是比較輕鬆的,江南的商人們早已看到洋布的利潤,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幹,也不敢幹,如今朝廷支持,半年的時間,棉紡廠、織布廠、毛紡廠、繅絲廠開了十幾個,為了避免洋人的幹預,工廠多開在ahjshb等地,這些地方本來交通不便,現在為了開工廠,也開始修路,直隸、sd等地因為水患而失去土地的農民為工廠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勞動力,這些工人非常便宜,隻要每天能吃兩頓飽飯就行,問題在於到明年開春,會有大批的勞動力返迴sd等地種田,到時候勞動力可能會有大量短缺”。


    “有什麽辦法麽?”


    張騫道:“現在隻能是提高工人的待遇,如果在工廠做工或者修路能夠賺到比種地跟多的銀子,相信會有一些人留下,真的想要大量的工人留下,除非……”


    這句話,張騫沒有說完,但李鴻章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麽。中國人傳統的土地觀念根深蒂固,除非遇見大的天災人禍,否則根本不可能動搖。如果要讓直隸、sd的農民放棄土地投向工廠,除非明年黃河繼續泛濫。但黃河泛濫,意味著無數人的生死,這句話,自然誰也說不出口。


    不說李中堂在家裏開著小會,在皇宮裏的載湉現在也是頭疼得很。


    上午的策論考完,下午兵部就審閱完畢,因為這件事是皇上親自過問的,所以這些策論很快就送到了他的案頭。本來他是想通過策論的考試再給這些勳貴子弟一個機會的,但實際考過來,載湉眼前的這些個帖子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


    一半兒的策論,可以以‘不學無術’四個字概括,裏麵寫的內容你都看不到絲毫的思路在,也不知道是從哪裏硬背的幾段兵法,也不管是不是通順,就這麽直接拚湊上去了事。


    還有一些,雖然寫的還算通順,但是其兵法思路還是兩千年前的內容,還是四個字‘紙上談兵’,對現在世界上的軍事變革完全無知或者熟視無睹。


    很明顯,這些都不是載湉想要的。


    想到這兒,載湉不免又想到了劉少卿。


    這個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少年身上有一種神秘的氣質,讓自己在第一眼見到他的時候,就感覺莫名的親切,這種親切,就好像是失散多年的親人一般。原本對於唐景崧等人在奏折中對劉少卿的描寫,自己本也是不怎麽信服的,但是昨天一番交談,載湉到真的相信這個少年確實將原本平平無奇的黑旗軍打造成了目前大清第一強軍。


    隻是不知道讓他來設計婆羅洲攻略是不是合適,如果他真的有辦法將婆羅洲拿下,那將來對於大清的發展將是無可估量的功績。


    想到這裏,載湉還是有些期待的。


    正想著,建寧蹦蹦跳跳的進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