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崔校尉自己都沒想到,事情會變得如此嚴重。
本來軍漢說幾句怪話,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就算是言語間觸及貴人,往往也不至於治罪。
再說崔烈是熬大營多年的老兵油子,知道尺度界限在哪。
所作所為都在軍法允許範圍之內,哪怕李淵當麵,也不會要自己的腦袋。
可是沒想到李元吉的反應,卻比自己想象中大多了。
說起來三胡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雖然說身份有差,崔烈也沒糊塗到認為靠身份資曆能夠以長輩自居的地步。
但是他認識的李元吉,再怎麽荒唐也起碼知道自己是李家子弟,所作所為不會出離這個尺度。
現在的李元吉到底是瘋了?
還是被人迷了心智?
看著他氣急敗壞的模樣,崔烈也來了火氣,顧不得尊卑,大喝道:“俺追隨聖人時,公子尚未出世。
咱跟著聖人打生打死,脫下戰袍數數,身上的傷疤怕是也不下幾十處。
這裏麵一多半都是胡兒的弓箭和刀子所賜。
怎麽?
咱罵他們幾句還不成了?
也慢說是罵,咱手上殺的胡兒也不知道多少了,難道公子還要為俺為胡兒償命麽?
許他們打殺漢家好漢,還不許咱罵兩句了?”
“欺人太甚!”
李元吉一聲怒喝,劈手從身旁家將腰間抽出直刀,直奔崔烈而去,看模樣竟然是要親手殺了這個校尉。
“齊王!”
“三胡!”
兩個聲音幾乎不分先後同時從李元吉身後響起,隨後兩隻大手一左一右緊緊抓住李元吉的兩條臂膀不讓其向前。
李元吉勇武過人,若是尋常人這麽拉拽他,非但拉不住恐怕自己先要挨刀子。
但是這兩人和李元吉關係非同一般,於朝中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李元吉再怎麽荒唐,也不敢隨便對這兩人動粗,隻好停下腳步迴頭望去。
抓住李元吉手臂阻其殺人的,乃是兩個男子。
其中一人年紀略大,頭戴巾幘身披戰袍是個武人打扮,另一個年紀略輕,則是襆頭、袴褶服,從打扮上便能看出,乃是一文一武。
稱李元吉為齊王的乃是那位中年武人,而稍微年輕些的文士,則稱其小名三胡。
單憑這個稱唿,也證明了彼此之間關係親疏乃至身份的尊卑。
這文士名為竇誕,與被徐樂收拾的竇奉節一樣,都是扶風平陵竇氏子弟,竇皇後的侄兒,也都是李淵的駙馬。
竇奉節的妻子乃是李淵第六女,而竇誕的妻子則是李淵第二個女兒,李淵稱帝後封為襄陽公主,竇誕則加封駙馬都尉、安豐郡公。
而那位武人打扮的中年漢子名為宇文歆,和宇文化及一樣,都是北周皇族後裔。
宇文歆之父乃是大將軍、廣陵郡公宇文孝伯,其父因觸怒周宣帝被殺,宇文歆被迫逃匿,後托庇於李家門下得以保全性命。
其人雖然名聲不彰,但是文武雙全才具過人熟知兵要,把他留在晉陽也是李淵一片苦心。
李元吉年少德薄於軍中更無威望,自身又是那麽一副脾氣。
除去李家第四子這個身份以外,根本沒有資格承擔如此重擔。
李淵所做的布置,就是刻意栽培兒子,成全李元吉的名望。
按照正常情況,就是宇文歆執掌兵柄,竇誕處理庶政,也不用立下怎樣功勞,隻要保住河東安穩就是大功一件。
將來這些功勞都會安在李元吉身上,他隻要躺在府裏不動,就能憑空獲得赫赫武功。
隻可惜這個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惜福,看似周密的布置落到蠻徒手中,照樣會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李元吉並沒有把權力交給下麵,反倒是事事都要過問,處處都要自己做主。
尤其是帶著城中軍將胡作非為,宇文歆、竇誕非但不能治,反倒是要處處為他彌縫,令李淵之前的布置全都失去了作用。
其中竇誕更是因為和李元吉的郎舅之親,主動參與到種種荒唐事中,既哄著自家小舅子歡喜,又能憑空得許多財貨,看上去倒是一樁好買賣。
這兩人中一個是自己的姐丈,且素來和自己交好,在大哥麵前說話也很有分量。
另一個雖然沒有這麽大的麵子,卻是軍中宿將,更是有權力直接密奏君前告自己黑狀的人。
對這兩人李元吉倒是不至於如對待旁人一般抬手就打,可語氣還是頗為兇悍:“你們莫非要阻某的軍法!”
“末將不敢。
然崔校尉雖有失檢點,終究未犯死罪,還望齊王手下留情。”
不同於宇文歆的客氣,竇誕說話就直接多了:“這人我認識,他是給聖人做過親軍隨扈的。
雖然人不怎麽聰明,但是很得聖人的心。
不知幾時就會問起這個崔四郎是否又在胡說八道。
況且他左右不過是說幾句渾話,不當殺,不當殺。”
竇誕看看李元吉,有句話沒有說出口。
如果說過混賬話就要殺頭,咱們就算長了十個腦袋一天之內也會被砍光。
李元吉看看兩人,並沒鬆手扔刀卻也沒有勉強掙紮非殺不可,而是反問兩人:“似這等人就沒法治了?”
“那也不至於。
左右他那裏辱及上官,怎麽也是不對。
不若就打他幾軍棍。”
宇文歆邊說邊看崔烈:“怎樣?
你服還是不服?”
“俺服!將軍說話,俺一向是聽的。”
宇文歆把頭一搖:“少給我來這套!若是你真聽話,就不會落到這步田地!”
他又詢問李元吉:“齊王以為如何?”
李元吉握刀的手稍稍鬆開,執必思力那旁卻是微微一笑,朝李元吉道:“中原果然人才輩出,這倒是個高明的辦法,我怎麽就沒想到?
慚愧!”
李元吉聽了這句讚譽,臉色卻陡然一變,原本有些退讓的態度,重又變得強硬起來:“幾軍棍?
那也太便宜他了!來人!”
幾名錦衣家將來到李元吉麵前,李元吉用手一指:“將這廝給我用箭穿了,遊城一日!”
宇文歆和竇誕還待開口,李元吉卻搶先道:“軍令不行,這兵還怎麽帶?
若是不服的,盡管到聖人麵前去辯,某倒要看看,最後是誰輸誰贏!”
他這話一說,便沒人再敢接話茬。
崔烈聽得這個處置,不由得勃然大怒:“俺罵的是突厥狗,不是公子!若是罵了突厥人就要遊營,日後沙場上遇到突厥人是殺還是不殺?”
“哪有那許多話說!動手!”
李元吉頭也不迴,向著自己座位走去邊走邊說道:“其他人一樣處置,全都拿箭穿了!他們既然喜歡罵,這迴就讓他們嚐嚐這滋味,看看日後還敢不敢胡言亂語!”
所謂插箭遊營,便是將受刑人先打四十軍棍,再把箭簇插在士兵耳朵上,壓著兵士遍行全軍各營。
受刑軍士不但要忍著傷痛到各營走動,還要親口陳述自己所犯案由,最後還要高聲認錯,稱頌主將不殺之恩,自己今後絕不再犯等等。
在軍中這是僅次於斬首的重刑,之所以如此排位,就在於其對於人的傷害其實比斬首也差不多少。
尤其是對於帶兵軍將而言,很多人寧可掉腦袋,也不願意受這種刑罰。
畢竟身為武人體麵最重要,帶兵的人必須有足夠的威望,才能讓部下安心聽命。
堂堂男兒漢來上這麽一遭,日後還怎麽有臉見軍中袍澤?
這麽一圈轉下來,這軍將也就算當到頭,除了個別臉皮厚過城牆的之外,大多數人都會自己辭去官職,到其他營頭重新當兵,就是為了不受羞辱。
宇文歆眉頭一皺,正待分說,李元吉卻已經搶先說道:“某意已決不必多言,還不動手?”
那些如狼似虎的錦衣家將眼看李元吉說話更不怠慢,根本不用下麵的士兵執行,自己就去持刑杖打人,還有的則準備安排隨後的遊營之事。
執必思力微微一笑:“三胡軍法嚴明,令人佩服。
不過你這般行事,就不怕那些人心懷怨懟?”
“他們敢?”
李元吉冷哼一聲:“身為武人不遵軍令,就是自尋死路。
某不殺他們已經是手下留情,他們還敢有什麽怨懟?
真惹急了,就砍幾顆腦袋掛在城牆上,看看還有誰敢鬧!我算看出來了,不殺幾個人,真當我年少好欺負了!”
因為這一鬧,李元吉的興頭大減,今日的角鬥便進行不下去,行刑以畢便收兵迴城。
執必思力已經不是階下囚,自然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軟禁,而是單獨給他撥了府邸居住。
雖說李元吉也在府邸四周安排人手監視,但是執必思力已經成為其座上賓,下麵做事的家將又怎會真的冒著得罪人風險,把執必思力當成犯人監視,所謂監視有不如無。
按說執必思力是執必部少汗,在晉陽並無人脈,也談不到什麽交往。
那些家將與其說是監視,還不如說是護衛。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執必的府邸開始變得熱鬧。
晉陽城中幾位新近崛起的輕俠大豪,開始和執必思力有所往來。
這幾位大豪出身不同行事風格各異,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最近都突然發了大財,而且出手格外大方。
監視的錦衣家將,都從他們手裏得了真金白銀的好處,對於監視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並不曾加以幹預。
兩枚銀珠易手,當值家將便心領神會,由著麵前這位新近成名的豪俠,帶著幾個手下抬著食盒大搖大擺進入執必府中。
本來軍漢說幾句怪話,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就算是言語間觸及貴人,往往也不至於治罪。
再說崔烈是熬大營多年的老兵油子,知道尺度界限在哪。
所作所為都在軍法允許範圍之內,哪怕李淵當麵,也不會要自己的腦袋。
可是沒想到李元吉的反應,卻比自己想象中大多了。
說起來三胡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雖然說身份有差,崔烈也沒糊塗到認為靠身份資曆能夠以長輩自居的地步。
但是他認識的李元吉,再怎麽荒唐也起碼知道自己是李家子弟,所作所為不會出離這個尺度。
現在的李元吉到底是瘋了?
還是被人迷了心智?
看著他氣急敗壞的模樣,崔烈也來了火氣,顧不得尊卑,大喝道:“俺追隨聖人時,公子尚未出世。
咱跟著聖人打生打死,脫下戰袍數數,身上的傷疤怕是也不下幾十處。
這裏麵一多半都是胡兒的弓箭和刀子所賜。
怎麽?
咱罵他們幾句還不成了?
也慢說是罵,咱手上殺的胡兒也不知道多少了,難道公子還要為俺為胡兒償命麽?
許他們打殺漢家好漢,還不許咱罵兩句了?”
“欺人太甚!”
李元吉一聲怒喝,劈手從身旁家將腰間抽出直刀,直奔崔烈而去,看模樣竟然是要親手殺了這個校尉。
“齊王!”
“三胡!”
兩個聲音幾乎不分先後同時從李元吉身後響起,隨後兩隻大手一左一右緊緊抓住李元吉的兩條臂膀不讓其向前。
李元吉勇武過人,若是尋常人這麽拉拽他,非但拉不住恐怕自己先要挨刀子。
但是這兩人和李元吉關係非同一般,於朝中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李元吉再怎麽荒唐,也不敢隨便對這兩人動粗,隻好停下腳步迴頭望去。
抓住李元吉手臂阻其殺人的,乃是兩個男子。
其中一人年紀略大,頭戴巾幘身披戰袍是個武人打扮,另一個年紀略輕,則是襆頭、袴褶服,從打扮上便能看出,乃是一文一武。
稱李元吉為齊王的乃是那位中年武人,而稍微年輕些的文士,則稱其小名三胡。
單憑這個稱唿,也證明了彼此之間關係親疏乃至身份的尊卑。
這文士名為竇誕,與被徐樂收拾的竇奉節一樣,都是扶風平陵竇氏子弟,竇皇後的侄兒,也都是李淵的駙馬。
竇奉節的妻子乃是李淵第六女,而竇誕的妻子則是李淵第二個女兒,李淵稱帝後封為襄陽公主,竇誕則加封駙馬都尉、安豐郡公。
而那位武人打扮的中年漢子名為宇文歆,和宇文化及一樣,都是北周皇族後裔。
宇文歆之父乃是大將軍、廣陵郡公宇文孝伯,其父因觸怒周宣帝被殺,宇文歆被迫逃匿,後托庇於李家門下得以保全性命。
其人雖然名聲不彰,但是文武雙全才具過人熟知兵要,把他留在晉陽也是李淵一片苦心。
李元吉年少德薄於軍中更無威望,自身又是那麽一副脾氣。
除去李家第四子這個身份以外,根本沒有資格承擔如此重擔。
李淵所做的布置,就是刻意栽培兒子,成全李元吉的名望。
按照正常情況,就是宇文歆執掌兵柄,竇誕處理庶政,也不用立下怎樣功勞,隻要保住河東安穩就是大功一件。
將來這些功勞都會安在李元吉身上,他隻要躺在府裏不動,就能憑空獲得赫赫武功。
隻可惜這個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惜福,看似周密的布置落到蠻徒手中,照樣會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李元吉並沒有把權力交給下麵,反倒是事事都要過問,處處都要自己做主。
尤其是帶著城中軍將胡作非為,宇文歆、竇誕非但不能治,反倒是要處處為他彌縫,令李淵之前的布置全都失去了作用。
其中竇誕更是因為和李元吉的郎舅之親,主動參與到種種荒唐事中,既哄著自家小舅子歡喜,又能憑空得許多財貨,看上去倒是一樁好買賣。
這兩人中一個是自己的姐丈,且素來和自己交好,在大哥麵前說話也很有分量。
另一個雖然沒有這麽大的麵子,卻是軍中宿將,更是有權力直接密奏君前告自己黑狀的人。
對這兩人李元吉倒是不至於如對待旁人一般抬手就打,可語氣還是頗為兇悍:“你們莫非要阻某的軍法!”
“末將不敢。
然崔校尉雖有失檢點,終究未犯死罪,還望齊王手下留情。”
不同於宇文歆的客氣,竇誕說話就直接多了:“這人我認識,他是給聖人做過親軍隨扈的。
雖然人不怎麽聰明,但是很得聖人的心。
不知幾時就會問起這個崔四郎是否又在胡說八道。
況且他左右不過是說幾句渾話,不當殺,不當殺。”
竇誕看看李元吉,有句話沒有說出口。
如果說過混賬話就要殺頭,咱們就算長了十個腦袋一天之內也會被砍光。
李元吉看看兩人,並沒鬆手扔刀卻也沒有勉強掙紮非殺不可,而是反問兩人:“似這等人就沒法治了?”
“那也不至於。
左右他那裏辱及上官,怎麽也是不對。
不若就打他幾軍棍。”
宇文歆邊說邊看崔烈:“怎樣?
你服還是不服?”
“俺服!將軍說話,俺一向是聽的。”
宇文歆把頭一搖:“少給我來這套!若是你真聽話,就不會落到這步田地!”
他又詢問李元吉:“齊王以為如何?”
李元吉握刀的手稍稍鬆開,執必思力那旁卻是微微一笑,朝李元吉道:“中原果然人才輩出,這倒是個高明的辦法,我怎麽就沒想到?
慚愧!”
李元吉聽了這句讚譽,臉色卻陡然一變,原本有些退讓的態度,重又變得強硬起來:“幾軍棍?
那也太便宜他了!來人!”
幾名錦衣家將來到李元吉麵前,李元吉用手一指:“將這廝給我用箭穿了,遊城一日!”
宇文歆和竇誕還待開口,李元吉卻搶先道:“軍令不行,這兵還怎麽帶?
若是不服的,盡管到聖人麵前去辯,某倒要看看,最後是誰輸誰贏!”
他這話一說,便沒人再敢接話茬。
崔烈聽得這個處置,不由得勃然大怒:“俺罵的是突厥狗,不是公子!若是罵了突厥人就要遊營,日後沙場上遇到突厥人是殺還是不殺?”
“哪有那許多話說!動手!”
李元吉頭也不迴,向著自己座位走去邊走邊說道:“其他人一樣處置,全都拿箭穿了!他們既然喜歡罵,這迴就讓他們嚐嚐這滋味,看看日後還敢不敢胡言亂語!”
所謂插箭遊營,便是將受刑人先打四十軍棍,再把箭簇插在士兵耳朵上,壓著兵士遍行全軍各營。
受刑軍士不但要忍著傷痛到各營走動,還要親口陳述自己所犯案由,最後還要高聲認錯,稱頌主將不殺之恩,自己今後絕不再犯等等。
在軍中這是僅次於斬首的重刑,之所以如此排位,就在於其對於人的傷害其實比斬首也差不多少。
尤其是對於帶兵軍將而言,很多人寧可掉腦袋,也不願意受這種刑罰。
畢竟身為武人體麵最重要,帶兵的人必須有足夠的威望,才能讓部下安心聽命。
堂堂男兒漢來上這麽一遭,日後還怎麽有臉見軍中袍澤?
這麽一圈轉下來,這軍將也就算當到頭,除了個別臉皮厚過城牆的之外,大多數人都會自己辭去官職,到其他營頭重新當兵,就是為了不受羞辱。
宇文歆眉頭一皺,正待分說,李元吉卻已經搶先說道:“某意已決不必多言,還不動手?”
那些如狼似虎的錦衣家將眼看李元吉說話更不怠慢,根本不用下麵的士兵執行,自己就去持刑杖打人,還有的則準備安排隨後的遊營之事。
執必思力微微一笑:“三胡軍法嚴明,令人佩服。
不過你這般行事,就不怕那些人心懷怨懟?”
“他們敢?”
李元吉冷哼一聲:“身為武人不遵軍令,就是自尋死路。
某不殺他們已經是手下留情,他們還敢有什麽怨懟?
真惹急了,就砍幾顆腦袋掛在城牆上,看看還有誰敢鬧!我算看出來了,不殺幾個人,真當我年少好欺負了!”
因為這一鬧,李元吉的興頭大減,今日的角鬥便進行不下去,行刑以畢便收兵迴城。
執必思力已經不是階下囚,自然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軟禁,而是單獨給他撥了府邸居住。
雖說李元吉也在府邸四周安排人手監視,但是執必思力已經成為其座上賓,下麵做事的家將又怎會真的冒著得罪人風險,把執必思力當成犯人監視,所謂監視有不如無。
按說執必思力是執必部少汗,在晉陽並無人脈,也談不到什麽交往。
那些家將與其說是監視,還不如說是護衛。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執必的府邸開始變得熱鬧。
晉陽城中幾位新近崛起的輕俠大豪,開始和執必思力有所往來。
這幾位大豪出身不同行事風格各異,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最近都突然發了大財,而且出手格外大方。
監視的錦衣家將,都從他們手裏得了真金白銀的好處,對於監視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並不曾加以幹預。
兩枚銀珠易手,當值家將便心領神會,由著麵前這位新近成名的豪俠,帶著幾個手下抬著食盒大搖大擺進入執必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