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徐樂與楊廣相見以來,還是第一次聽到他用如此低沉的語氣說話,更是第一次從他的言語裏聽到愧疚之意。在徐樂乃至整個大隋的百姓心中,楊廣都是個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的暴君,不管所行是對是錯都不許人指摘,更不會對天下蒼生有什麽愧疚之意。否則的話,他早就該下詔罪己改變國策,而不是執迷不悟,寧可南狩江都,也不向萬
民低頭。哪怕與徐樂見麵之時,楊廣表現出的狂妄與偏執,也符合百姓對於他的印象。如果不是楊廣放掉步離,徐樂甚至想要以命換命,把楊廣當場格殺。如今聽到楊廣居然說出
要補償驍果軍,語氣又如此低沉,讓徐樂心中密布疑雲,不知這荒唐天子又要做出什麽事,還是有什麽陰謀詭計。卻聽楊廣道:“外人都以為朕每日荒唐,於城中之事一無所知。文臣武將敢在朕麵前以花言巧語蒙騙,便是認定朕對實情一無所知,不管怎麽扯謊都不會被戳穿。卻不知他們那點小心思,從頭到尾就沒瞞過朕的手眼。朕之所以不見他們,便是因為懶得和他們做戲,看他們出醜賣乖自以為得計的模樣,初時還覺得有趣,時間一長便沒了興致
。朕沒那麽多空閑陪他們做戲,更沒了耐性。看著他們那副模樣,便恨不得把他們殺個一幹二淨!隻不過朕如今已經不能再這麽殺下去,就隻好暫且不與他們相見。”徐樂並未作聲,隻在楊廣身後走。他並不相信楊廣的說辭,或者說不願意全盤相信。哪怕其這番言語有幾分真心,也絕不是全部。或許他一開始是厭煩了大臣的敷衍搪塞
甚至是巧言哄騙,可是日久天長人便懶惰下來,就算想要勵精圖治重振綱紀也沒了那份銳氣,受不得辛苦。否則的話,他能揮舞屠刀殺戮臣子,何以不能臨朝理政?
再者說來,他不惜征發上萬人修建迷樓,又從江南搜羅佳麗置於迷樓內供自己享用。這些行為顯然和朝政無關,更不能怪在朝中文武頭上。說到底楊廣終非明主,更不是個能成力挽狂瀾的帝王。其誌大才疏,聰慧有餘膽魄不足,更沒有受挫不餒的誌量。初時或許有自己的謀算,乃至帶領百官南下,都是謀劃中的一環。然則國勢敗壞之快,顯然超出楊廣想象,他已然失去了重整山河的信心,自暴自棄隨波逐流。所謂的帝王心術,大多用來保全性命,再不然就是自欺欺人的言
語罷了。看著楊廣的背影,徐樂心中將其與李世民對比,越發覺得此人不堪。楊廣不知徐樂心思,依舊說道:“朕豈是坐以待斃之人?隻不過要想破局,又談何容易?朝堂之上關隴大臣與江南舊人漸同水火,彼此不能相容。那些關隴世家子弟,還妄想像過去一樣把持朝綱,讓朕受他們擺布,簡直豈有此理!朕此番帶百官南遷,就是為了不受這些武功世家轄製,豈會讓他們如願?可是江南本地亦有豪強,東南世家聲望勢力雖然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依舊不容小覷。是以朕也隻能徐徐圖之,以兵威震懾世
家鏟除豪強,讓江南之地徹底臣服。”
“沈光鸚鵡洲之行,便是為著這個?”“不錯。江南世家的部曲必要鏟除,田產也要度量清楚,讓他們乖乖為朕所用。但是朕既收了他們的兵權田地,也要給他們一些好處,否則的話這些本地豪強又怎會低頭?朝堂之上,江南官吏必然要增加,如此一來關隴子弟心中又多為不滿。你一入江都便險些受害,就是這些關隴世家在後麵幹得好事!他們生怕朕在東南安居,讓他們迴不
得家鄉。是以整日裏喋喋不休,要朕與李叔德決一死戰。說到底就是想要帶著驍果軍打迴關中,好把朕和整個大隋捏在他們自己手裏。”徐樂並未反駁,他其實也認可楊廣觀點。如今朝堂上力主征戰的乃是關隴大臣,反倒是江南官員對自己多有善意。在他們看來,楊廣留在江南也不是壞事。畢竟近幾年來天子重用江南人已經不是機密,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病逝之後,本應讓宇文化及或是其他宇文家人接任,可是楊廣卻把這個職位給了江淮軍首領來護兒。之前這個官位一
直為關中子弟尤其是宇文家所控製,此番卻是破了例。類似這樣的事遠不止一宗,包括“四貴”之一的蘇威,亦為裴蘊所構陷。若不是楊廣念舊手下留情,蘇威滿門性命難保。要知蘇威乃是關隴重臣,地位身份非比尋常。他的遭遇自然會惹起其他關中子弟重視,生怕朝廷下一個就要對自己開刀。哪怕是和江南子弟並無仇恨之人,這種時候為求自保,也隻能和其他關隴子弟聯合,共同對抗江南
士人。朝堂群臣之間壁壘森嚴互相為仇,也就是情理中事。這些關隴大臣自然不願坐以待斃,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楊廣快些返迴長安。隻要他能帶兵殺迴關中,其行事就不能不受關中世家控製,如今得勢的江南士人難免被趕出朝
堂。隻不過他們的心思顯然瞞不過楊廣,雙方都在緊鑼密鼓推行著自己的計劃,終究誰能得手卻是難以預料。楊廣說道:“那些關隴子弟做夢都想迴到家鄉,依朕想來,他們遲早要來拜見你,希望你能代為美言,或是為他們向李叔德傳遞言語。若果真如此,朕倒是省了好多氣力!”說到此處,楊廣冷哼了一聲,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殺氣。過了片刻又道:“沒想到他們倒是有些耐性,居然能等到現在。朕卻是不想等下去了!沈光說你有經天緯地之才
,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就憑你那番言語,朝中文武便沒幾人能與你相比。”
“他們並非想不到,隻不過私心作祟而已。”“不錯,就是私心作祟!那些關隴子弟隻想讓朕攻打長安,江淮官吏則盼著朕早日下旨遷都,於軍食軍心全不在意。真正願意為驍果軍尋一條活路的,卻是你這神武少年,
李淵手下的第一鬥將!”楊廣這番話既是對徐樂的誇獎,卻也表現出對手下文武的強烈不滿。“你所說言語,朕已然知道了。不過與李淵議和之事萬無可能。朕身為大隋帝王,豈能與亂臣賊子媾和?若果真如此,朕又何以統率三軍,驍果軍又何以聽朕號令?不過朕可以許諾,隻要亂軍依舊以大隋軍馬自居且不犯江淮,朕的驍果軍便不會渡江。朕這兩日也想過了,突厥金狼旗麾下數十萬控弦之士始終對我神州虎視眈眈,倘若我們彼此相殺兩敗俱傷,便是白白便宜了那些胡虜。不知我那表兄既然想要關中之地,朕便暫且隨了他的心願。待等他領教過那些關隴世家的手段之後,再看看能否依舊維持自
己仁厚君子的名聲,又能否擋得住突厥鐵騎。天下百姓也好看看,這所謂的仁厚之主,又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好日子!”他話雖然說得硬氣,實則已然是被迫妥協,願意與李淵平分天下,割據江南以自保。以楊廣的才智,未必看不出這所謂的和議不過是飲鴆止渴,等到李淵一統北方,必然會帶兵攻伐。隻不過如今的楊廣外強中幹色厲內荏,空有驍果軍在手,卻不敢真的放手一搏。反倒是想要靠著這幾萬精銳保護偏安一隅,能拖延多久就拖延多久,至於將
來如何如今則顧慮不到。這等承諾自然不會立於文字更談不到約束,隨時都能毀約相攻。達成這麽一份和議,多半不足以讓長安城內文臣武將滿意,不過對徐樂來說這已經足夠了。自己親眼看過了江都虛實,也知道所謂的皇帝以及驍果軍有多少斤兩。隻要迴了長安,便會勸諫李淵放開手腳大展宏圖。自古以來想要讓對手做守諾君子,自己必要有足以懲戒小人的
武力,否則哪怕是指天歃血為盟,也隨時可能毀棄。想要保證楊廣不來進犯,靠的不是議和文書玉璽印信,而是足夠的兵甲。楊廣可以編憐練驍果,李淵為何不能?堂堂華夏萬千豪傑,並未被楊廣搜羅殆盡。隻要李淵表現
出雄主才具,不愁沒有俊傑投奔。待等一統北地,編練出一支真正的精銳,所謂驍果軍,又算得了什麽?既然心願達成,徐樂便該離開,可是這時楊廣又道:“不過朕還有一件事,需要你成全。在江南局勢未定之前,朕希望你留在江都哪裏都不要去,你的伴當可以迴去送信,讓李淵安心。你留下來,為朕和朕的驍果出謀劃策。”
民低頭。哪怕與徐樂見麵之時,楊廣表現出的狂妄與偏執,也符合百姓對於他的印象。如果不是楊廣放掉步離,徐樂甚至想要以命換命,把楊廣當場格殺。如今聽到楊廣居然說出
要補償驍果軍,語氣又如此低沉,讓徐樂心中密布疑雲,不知這荒唐天子又要做出什麽事,還是有什麽陰謀詭計。卻聽楊廣道:“外人都以為朕每日荒唐,於城中之事一無所知。文臣武將敢在朕麵前以花言巧語蒙騙,便是認定朕對實情一無所知,不管怎麽扯謊都不會被戳穿。卻不知他們那點小心思,從頭到尾就沒瞞過朕的手眼。朕之所以不見他們,便是因為懶得和他們做戲,看他們出醜賣乖自以為得計的模樣,初時還覺得有趣,時間一長便沒了興致
。朕沒那麽多空閑陪他們做戲,更沒了耐性。看著他們那副模樣,便恨不得把他們殺個一幹二淨!隻不過朕如今已經不能再這麽殺下去,就隻好暫且不與他們相見。”徐樂並未作聲,隻在楊廣身後走。他並不相信楊廣的說辭,或者說不願意全盤相信。哪怕其這番言語有幾分真心,也絕不是全部。或許他一開始是厭煩了大臣的敷衍搪塞
甚至是巧言哄騙,可是日久天長人便懶惰下來,就算想要勵精圖治重振綱紀也沒了那份銳氣,受不得辛苦。否則的話,他能揮舞屠刀殺戮臣子,何以不能臨朝理政?
再者說來,他不惜征發上萬人修建迷樓,又從江南搜羅佳麗置於迷樓內供自己享用。這些行為顯然和朝政無關,更不能怪在朝中文武頭上。說到底楊廣終非明主,更不是個能成力挽狂瀾的帝王。其誌大才疏,聰慧有餘膽魄不足,更沒有受挫不餒的誌量。初時或許有自己的謀算,乃至帶領百官南下,都是謀劃中的一環。然則國勢敗壞之快,顯然超出楊廣想象,他已然失去了重整山河的信心,自暴自棄隨波逐流。所謂的帝王心術,大多用來保全性命,再不然就是自欺欺人的言
語罷了。看著楊廣的背影,徐樂心中將其與李世民對比,越發覺得此人不堪。楊廣不知徐樂心思,依舊說道:“朕豈是坐以待斃之人?隻不過要想破局,又談何容易?朝堂之上關隴大臣與江南舊人漸同水火,彼此不能相容。那些關隴世家子弟,還妄想像過去一樣把持朝綱,讓朕受他們擺布,簡直豈有此理!朕此番帶百官南遷,就是為了不受這些武功世家轄製,豈會讓他們如願?可是江南本地亦有豪強,東南世家聲望勢力雖然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依舊不容小覷。是以朕也隻能徐徐圖之,以兵威震懾世
家鏟除豪強,讓江南之地徹底臣服。”
“沈光鸚鵡洲之行,便是為著這個?”“不錯。江南世家的部曲必要鏟除,田產也要度量清楚,讓他們乖乖為朕所用。但是朕既收了他們的兵權田地,也要給他們一些好處,否則的話這些本地豪強又怎會低頭?朝堂之上,江南官吏必然要增加,如此一來關隴子弟心中又多為不滿。你一入江都便險些受害,就是這些關隴世家在後麵幹得好事!他們生怕朕在東南安居,讓他們迴不
得家鄉。是以整日裏喋喋不休,要朕與李叔德決一死戰。說到底就是想要帶著驍果軍打迴關中,好把朕和整個大隋捏在他們自己手裏。”徐樂並未反駁,他其實也認可楊廣觀點。如今朝堂上力主征戰的乃是關隴大臣,反倒是江南官員對自己多有善意。在他們看來,楊廣留在江南也不是壞事。畢竟近幾年來天子重用江南人已經不是機密,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病逝之後,本應讓宇文化及或是其他宇文家人接任,可是楊廣卻把這個職位給了江淮軍首領來護兒。之前這個官位一
直為關中子弟尤其是宇文家所控製,此番卻是破了例。類似這樣的事遠不止一宗,包括“四貴”之一的蘇威,亦為裴蘊所構陷。若不是楊廣念舊手下留情,蘇威滿門性命難保。要知蘇威乃是關隴重臣,地位身份非比尋常。他的遭遇自然會惹起其他關中子弟重視,生怕朝廷下一個就要對自己開刀。哪怕是和江南子弟並無仇恨之人,這種時候為求自保,也隻能和其他關隴子弟聯合,共同對抗江南
士人。朝堂群臣之間壁壘森嚴互相為仇,也就是情理中事。這些關隴大臣自然不願坐以待斃,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楊廣快些返迴長安。隻要他能帶兵殺迴關中,其行事就不能不受關中世家控製,如今得勢的江南士人難免被趕出朝
堂。隻不過他們的心思顯然瞞不過楊廣,雙方都在緊鑼密鼓推行著自己的計劃,終究誰能得手卻是難以預料。楊廣說道:“那些關隴子弟做夢都想迴到家鄉,依朕想來,他們遲早要來拜見你,希望你能代為美言,或是為他們向李叔德傳遞言語。若果真如此,朕倒是省了好多氣力!”說到此處,楊廣冷哼了一聲,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殺氣。過了片刻又道:“沒想到他們倒是有些耐性,居然能等到現在。朕卻是不想等下去了!沈光說你有經天緯地之才
,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就憑你那番言語,朝中文武便沒幾人能與你相比。”
“他們並非想不到,隻不過私心作祟而已。”“不錯,就是私心作祟!那些關隴子弟隻想讓朕攻打長安,江淮官吏則盼著朕早日下旨遷都,於軍食軍心全不在意。真正願意為驍果軍尋一條活路的,卻是你這神武少年,
李淵手下的第一鬥將!”楊廣這番話既是對徐樂的誇獎,卻也表現出對手下文武的強烈不滿。“你所說言語,朕已然知道了。不過與李淵議和之事萬無可能。朕身為大隋帝王,豈能與亂臣賊子媾和?若果真如此,朕又何以統率三軍,驍果軍又何以聽朕號令?不過朕可以許諾,隻要亂軍依舊以大隋軍馬自居且不犯江淮,朕的驍果軍便不會渡江。朕這兩日也想過了,突厥金狼旗麾下數十萬控弦之士始終對我神州虎視眈眈,倘若我們彼此相殺兩敗俱傷,便是白白便宜了那些胡虜。不知我那表兄既然想要關中之地,朕便暫且隨了他的心願。待等他領教過那些關隴世家的手段之後,再看看能否依舊維持自
己仁厚君子的名聲,又能否擋得住突厥鐵騎。天下百姓也好看看,這所謂的仁厚之主,又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好日子!”他話雖然說得硬氣,實則已然是被迫妥協,願意與李淵平分天下,割據江南以自保。以楊廣的才智,未必看不出這所謂的和議不過是飲鴆止渴,等到李淵一統北方,必然會帶兵攻伐。隻不過如今的楊廣外強中幹色厲內荏,空有驍果軍在手,卻不敢真的放手一搏。反倒是想要靠著這幾萬精銳保護偏安一隅,能拖延多久就拖延多久,至於將
來如何如今則顧慮不到。這等承諾自然不會立於文字更談不到約束,隨時都能毀約相攻。達成這麽一份和議,多半不足以讓長安城內文臣武將滿意,不過對徐樂來說這已經足夠了。自己親眼看過了江都虛實,也知道所謂的皇帝以及驍果軍有多少斤兩。隻要迴了長安,便會勸諫李淵放開手腳大展宏圖。自古以來想要讓對手做守諾君子,自己必要有足以懲戒小人的
武力,否則哪怕是指天歃血為盟,也隨時可能毀棄。想要保證楊廣不來進犯,靠的不是議和文書玉璽印信,而是足夠的兵甲。楊廣可以編憐練驍果,李淵為何不能?堂堂華夏萬千豪傑,並未被楊廣搜羅殆盡。隻要李淵表現
出雄主才具,不愁沒有俊傑投奔。待等一統北地,編練出一支真正的精銳,所謂驍果軍,又算得了什麽?既然心願達成,徐樂便該離開,可是這時楊廣又道:“不過朕還有一件事,需要你成全。在江南局勢未定之前,朕希望你留在江都哪裏都不要去,你的伴當可以迴去送信,讓李淵安心。你留下來,為朕和朕的驍果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