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設有禮部,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務;又設有鴻臚寺掌四夷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宜。因此,但凡是四方屬國前來大唐朝貢,必須由禮部和鴻臚寺共同主持。
今天的朝會,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突厥使團的朝貢大典。闕特勤一行人雖然沒有入住禮賓院,但他們一進入長安就被麗競門察覺了。等他們安頓好後,鴻臚寺的官員就找上門來,跟他們商議第二天的朝貢之事。
今天的朝貢,全程在禮部官員的監督下進行,金吾衛擺出了架勢列隊迎接突厥使團進入太極宮。在鴻臚寺官員的指引下,正使闕特勤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身後是副使石阿失畢。
阿史那珍和逸標苾都是身份尊貴之人,他們落後石阿失畢半個身位,正並肩而行。使團其他人員,則都必須按照鴻臚寺的安排各歸其位,誰也不能站錯位置,否則將被驅逐出大唐。
大唐這邊參與朝貢大典的人員也有講究,除了日常列席朝會的諸位重臣,太史局和麗競門的官員也被安排在參與人員的名單中。原因很簡單,給他們一個近距離觀察突厥重臣的機會。
闕特勤一馬當先走在太極宮的步道上,眼中目不斜視腳下不疾不徐。步道兩旁全是身穿重甲手持大戟的金吾衛,這種“夾道歡迎”的禮節既展現了大唐的實力,又顯得十分莊重。
而突厥使團既不能走的太快,這樣有失禮儀;也不能走的太慢,這樣對上不尊。隻有像闕特勤這樣的步伐,正好合適。突厥貴族不是不開化的草原蠻子,跟大唐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交道,對於大唐的禮節他們研究的很深,也悟得很透。
石阿失畢在看著闕特勤的背影,眼中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神色。他突然揮手向後做了一個極其隱蔽的手勢,在他身後的阿史那珍看到後不露聲色的點了點頭。奇怪的是,石阿失畢沒有迴頭,居然也能感覺到阿史那珍的迴應。
逸標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心裏一緊,開始提防起石阿失畢和阿史那珍。不過在這樣重要的場合,他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隨著隊伍緩緩前進。
就這樣,闕特勤一行人穿過了承天門,走進了太極宮。再往前走一段,就是舉行朝貢大典的太極殿。隨著闕特勤在太極殿前停下腳步,立於台階之上的禮部官員開始大聲向殿內通稟。
通稟聲逐人傳遞到皇帝身前,李隆基一聲令下,再由內宦傳令向外。殿外的禮部官員聽到皇帝的聖令後,才能讓突厥使團進殿。這些都是老規矩,就不再多說。突厥眾人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走進了太極殿。
闕特勤領著整個使團向高坐在禦座之上的皇帝李隆基躬身行禮,禮畢後自己往前踏了一步,大聲宣讀起朝貢國書。國書通篇都是套話,重點講了講大唐和突厥的友好關係,突厥對大唐的仰慕之情等等。
最後,朝貢國書用很小的篇幅說了一下朝貢的貢品都有哪些。
大唐周邊諸蕃入貢,一般都稱之為“獻方物”。突厥所獻之物,無外乎戰馬、皮毛、美女等等,跟往常一樣沒有什麽新鮮的花樣。
李閻浮身穿紅色官袍,跟趙非熊一起站在大殿的一角。看著漫長的朝貢大典,聽著無趣的國書套話,趙非熊是哈切連連。李閻浮也懶得去管他,他偷偷地打量著闕特勤和阿史那珍,心裏也不知道再想什麽。
阿史那珍似乎心有所感,偷偷扭頭看向李閻浮所在的方向。她的視線穿過前排的重重人影,跟李閻浮交匯在一起。阿史那珍微微一笑,露出一個極其詭異的笑容。李閻浮也微笑迴應,隨後阿史那珍就收迴了視線。
隨著闕特勤將突厥的朝貢國書念完,皇帝李隆基一聲令下,鴻臚卿葉法善開始高聲宣讀起大唐的迴執國書,這裏麵也是通篇套話,無外乎就是對突厥的安撫和讚許,最後在按照朝貢的方物價值,迴贈給相應的賞賜。一般來說,大唐給出的賞賜多為“十段”,既:錦一張、綾二匹、縵三匹、綿四屯。
這國書沒有什麽好說的,倒是鴻臚卿葉法善這個人很是有些來曆。
葉法善明為鴻臚卿,實則是皇宮的供奉修士。他生於前朝大隋,自幼喜好黃老之學。民間傳聞,其母劉氏夢見流星隕落,在夢中將這流星吞入了口中,隨後懷上了葉法善。
在父母的悉心培養下,葉法善十一歲誦詩書,十二歲學禮樂,其後研究周易老莊。結合了家傳的道門心法,他居然自創《羅浮太素步玄經》。如果僅僅隻是這樣,那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誰都有年少頑皮之時,這葉法善自然也不例外。七歲那年,葉法善獨自到甌江邊玩耍。他水性不錯,經常去江中戲水。這次家人也不以為意,隻當他過會自己就迴來了。誰知道,他這一去就是三年。這可急壞了他爹娘,四處尋找他。
最後還是葉家的老祖葉靜能發話:此子另有機緣,不日即歸。
這才安了葉法善爹娘的心。
三年後的某天,我們葉大少爺終於迴家了。這事到底是怎麽迴事呢?說起來還跟“大有空明委羽天”有關。青童天君在得道之後,每日都忙於公務。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他曾經斬了一尊化身到東土遊曆,體驗民間俗世之情。
這尊化身就是童子模樣,自稱為羅浮青童子。他來到這甌江之畔,被這秀美的山水所吸引,建造了一座水府。後來天地大變,這尊化身也隨青童天君迴返天庭。在這之前,他在水府中留下了一道浮光掠影,指引有緣人獲取府中的法寶。
葉法善那天潛入水中,遇到了一股亂流,被卷入了羅浮水府。要說也合該他得寶,一進水府葉大少爺就觸發了青童子留下的浮光掠影仙術,在仙術的指引下找到了兩尊驅魔寶印,分別是“南陽開國”和“道經師寶”。
這兩尊寶印都是羅浮青童子在下界遊曆時,取天地靈石所刻。除了這兩尊寶印外,青童子還留下了一壺自己釀製的“雲漿玉酒”,可以幫助凡人引氣開靈,踏上修行之路。
葉大少爺當時才七歲,那裏知道這酒的寶貴?拿過來就是一飲而盡。結果呢?就這樣他睡了三年,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修士。
“雲漿玉酒”給葉法善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從此他在修行之路上一路暢通。而“南陽開國”和“道經師寶”兩尊寶印,更是讓他戰無不勝,早早就在江湖上揚名立萬。
葉法善在那邊念著國書,這邊趙非熊偷偷將葉法善的種種傳聞告訴了李閻浮,也算是揭了他的老底。說完用手比了比李閻浮,還擠眉弄眼了幾下,意思是問李閻浮:是你那法寶卻邪劍厲害?還是葉法善的兩尊寶印厲害?
李閻浮微微一笑,沒有迴答他。他打量著葉法善,當年的葉大少爺,現在變成了葉老爺子了。隻見葉法善麵色紅潤,滿頭鶴發,年紀雖然很大但依然精神炯炯,身上氣勢很足,看樣子他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先天宗師期了。
趙非熊拉了拉李閻浮的衣袖,小聲說:“知道嗎,這位葉大人在江湖中弟子眾多,建立了一個門派叫做‘羅浮派’,也是我們太史局的重點監控目標之一。”
“恩,葉大人的修為莫測,要多多留意。”李閻浮應了一句。
葉法善很快就念完了大唐國書,下麵將進入皇帝問詢的環節。李閻浮和趙非熊不再交談,兩人都正色看向殿中。
皇帝李隆基端坐在龍椅上發問:“突厥兩位使臣,不知你家可汗是否安好?”
“外臣見過天可汗,我家可汗一切安好。臨行前,我家可汗百般叮囑,讓我替他向天可汗致最衷心的問候。”闕特勤又往前走了一步,說完這些話後將手放在胸口,彎腰對著李隆基再行了一禮。
“突厥起於沙塞之地、丁零之鄉,與我大唐一衣帶水。你我兩家猶如一母同胞,生來就是兄弟之邦。而朕與你家可汗一南一北,就如南兄北弟。有道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希望你我兩家能攜手同進。”李隆基麵色和藹地說道。
“天可汗陛下說的是!”闕特勤麵帶笑容,熱情地應道,“我家可汗一再教導我們,當以侍奉君父之禮來侍奉陛下,當以尊敬兄長之情來尊敬大唐。我們這些可汗的子侄之輩,對大唐充滿了孺慕之情,隻恨不能日日親近。”
闕特勤說得是眉飛色舞,李隆基聽得是興致勃勃,朝中重臣看得是有滋有味。
他們的對話,不同的人聽出的是不同的意思。對於朝中的這些治政能手來說,表麵上看起來闕特勤是在拍李隆基的馬屁,其實他的話裏話外的意思,大家都能聽得懂。他話中的“兄長”、“子侄”指得就是左賢王默棘連,他這番話就是在替默棘連向大唐皇帝李隆基表忠心。
原來,默啜可汗逼迫闕特勤離開突厥,是想借此機會立小兒子匐俱為可汗繼承人。默棘連和闕特勤兩兄弟決定將計就計,借此機會先匐俱一步投靠大唐。這樣將來在大唐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取匐俱而代之。
原本闕特勤認為,阿史那珍就算不支持自己兩兄弟,也會因為大唐的緣故保持中立。可是這一路上,阿史那珍的表現讓他開始懷疑自己原來的想法。尤其是那天晚上,石阿失畢居然留宿在阿史那珍的小院中,這讓他開始防範了起來。
而今天,闕特勤之所以這麽積極的向大唐靠攏,也是逼不得已,如果不能取得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支持,他們兄弟兩個的前景堪憂。
隨著闕特勤的馬屁越來越露骨,李隆基臉上的笑意也越來越濃烈。阿史那珍和石阿失畢互相對視了一眼,彼此眼中都流露出不屑的神色。逸標苾眼觀鼻、鼻觀心,就當完全沒有聽到闕特勤的話。
突厥使團中其他的修士聽到闕特勤的話,有的眼中充滿了鄙視,有的眼中流露出認同,總之各有反應,不一而足。
等闕特勤完全說完,阿史那珍突然站了出來,對著李隆基行了一禮,說道:“見過天可汗,阿史那珍給天可汗舅舅請安啦!”
聽到阿史那珍無禮的稱唿,李隆基不但沒有勃然大怒,反而大笑起來。他問道:“你就是朕的那位外甥女,草原上有名的明月公主?”
“正是小女子!”阿史那珍故作羞澀地答道。
“你可不是什麽小女子!朕知道你,聽說你出身自草原聖地金山祖狼殿,年紀輕輕就修為了得?不簡單啊!”李隆基指了指阿史那珍。
“我一個女子,修為能了得到哪裏去?倒是聽說大唐人才濟濟,不知道能否讓我這個小女子開開眼?”阿史那珍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李隆基。
“說說看,你想如何開眼?”李隆基問道。
“不如就在這太極殿外,與我們突厥的勇士比試三場如何?築基期一場,還真期一場,宗師期一場。天可汗,意下如何呀?”阿史那珍娓娓說道。
她話音剛剛落下,太極殿內就開始喧嘩起來。有大臣站出來高聲怒罵,有武將站出來戮力請命。闕特勤驚得張大了嘴,被搞得是措手不及。
今天的朝會,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突厥使團的朝貢大典。闕特勤一行人雖然沒有入住禮賓院,但他們一進入長安就被麗競門察覺了。等他們安頓好後,鴻臚寺的官員就找上門來,跟他們商議第二天的朝貢之事。
今天的朝貢,全程在禮部官員的監督下進行,金吾衛擺出了架勢列隊迎接突厥使團進入太極宮。在鴻臚寺官員的指引下,正使闕特勤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身後是副使石阿失畢。
阿史那珍和逸標苾都是身份尊貴之人,他們落後石阿失畢半個身位,正並肩而行。使團其他人員,則都必須按照鴻臚寺的安排各歸其位,誰也不能站錯位置,否則將被驅逐出大唐。
大唐這邊參與朝貢大典的人員也有講究,除了日常列席朝會的諸位重臣,太史局和麗競門的官員也被安排在參與人員的名單中。原因很簡單,給他們一個近距離觀察突厥重臣的機會。
闕特勤一馬當先走在太極宮的步道上,眼中目不斜視腳下不疾不徐。步道兩旁全是身穿重甲手持大戟的金吾衛,這種“夾道歡迎”的禮節既展現了大唐的實力,又顯得十分莊重。
而突厥使團既不能走的太快,這樣有失禮儀;也不能走的太慢,這樣對上不尊。隻有像闕特勤這樣的步伐,正好合適。突厥貴族不是不開化的草原蠻子,跟大唐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交道,對於大唐的禮節他們研究的很深,也悟得很透。
石阿失畢在看著闕特勤的背影,眼中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神色。他突然揮手向後做了一個極其隱蔽的手勢,在他身後的阿史那珍看到後不露聲色的點了點頭。奇怪的是,石阿失畢沒有迴頭,居然也能感覺到阿史那珍的迴應。
逸標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心裏一緊,開始提防起石阿失畢和阿史那珍。不過在這樣重要的場合,他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隨著隊伍緩緩前進。
就這樣,闕特勤一行人穿過了承天門,走進了太極宮。再往前走一段,就是舉行朝貢大典的太極殿。隨著闕特勤在太極殿前停下腳步,立於台階之上的禮部官員開始大聲向殿內通稟。
通稟聲逐人傳遞到皇帝身前,李隆基一聲令下,再由內宦傳令向外。殿外的禮部官員聽到皇帝的聖令後,才能讓突厥使團進殿。這些都是老規矩,就不再多說。突厥眾人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走進了太極殿。
闕特勤領著整個使團向高坐在禦座之上的皇帝李隆基躬身行禮,禮畢後自己往前踏了一步,大聲宣讀起朝貢國書。國書通篇都是套話,重點講了講大唐和突厥的友好關係,突厥對大唐的仰慕之情等等。
最後,朝貢國書用很小的篇幅說了一下朝貢的貢品都有哪些。
大唐周邊諸蕃入貢,一般都稱之為“獻方物”。突厥所獻之物,無外乎戰馬、皮毛、美女等等,跟往常一樣沒有什麽新鮮的花樣。
李閻浮身穿紅色官袍,跟趙非熊一起站在大殿的一角。看著漫長的朝貢大典,聽著無趣的國書套話,趙非熊是哈切連連。李閻浮也懶得去管他,他偷偷地打量著闕特勤和阿史那珍,心裏也不知道再想什麽。
阿史那珍似乎心有所感,偷偷扭頭看向李閻浮所在的方向。她的視線穿過前排的重重人影,跟李閻浮交匯在一起。阿史那珍微微一笑,露出一個極其詭異的笑容。李閻浮也微笑迴應,隨後阿史那珍就收迴了視線。
隨著闕特勤將突厥的朝貢國書念完,皇帝李隆基一聲令下,鴻臚卿葉法善開始高聲宣讀起大唐的迴執國書,這裏麵也是通篇套話,無外乎就是對突厥的安撫和讚許,最後在按照朝貢的方物價值,迴贈給相應的賞賜。一般來說,大唐給出的賞賜多為“十段”,既:錦一張、綾二匹、縵三匹、綿四屯。
這國書沒有什麽好說的,倒是鴻臚卿葉法善這個人很是有些來曆。
葉法善明為鴻臚卿,實則是皇宮的供奉修士。他生於前朝大隋,自幼喜好黃老之學。民間傳聞,其母劉氏夢見流星隕落,在夢中將這流星吞入了口中,隨後懷上了葉法善。
在父母的悉心培養下,葉法善十一歲誦詩書,十二歲學禮樂,其後研究周易老莊。結合了家傳的道門心法,他居然自創《羅浮太素步玄經》。如果僅僅隻是這樣,那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誰都有年少頑皮之時,這葉法善自然也不例外。七歲那年,葉法善獨自到甌江邊玩耍。他水性不錯,經常去江中戲水。這次家人也不以為意,隻當他過會自己就迴來了。誰知道,他這一去就是三年。這可急壞了他爹娘,四處尋找他。
最後還是葉家的老祖葉靜能發話:此子另有機緣,不日即歸。
這才安了葉法善爹娘的心。
三年後的某天,我們葉大少爺終於迴家了。這事到底是怎麽迴事呢?說起來還跟“大有空明委羽天”有關。青童天君在得道之後,每日都忙於公務。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他曾經斬了一尊化身到東土遊曆,體驗民間俗世之情。
這尊化身就是童子模樣,自稱為羅浮青童子。他來到這甌江之畔,被這秀美的山水所吸引,建造了一座水府。後來天地大變,這尊化身也隨青童天君迴返天庭。在這之前,他在水府中留下了一道浮光掠影,指引有緣人獲取府中的法寶。
葉法善那天潛入水中,遇到了一股亂流,被卷入了羅浮水府。要說也合該他得寶,一進水府葉大少爺就觸發了青童子留下的浮光掠影仙術,在仙術的指引下找到了兩尊驅魔寶印,分別是“南陽開國”和“道經師寶”。
這兩尊寶印都是羅浮青童子在下界遊曆時,取天地靈石所刻。除了這兩尊寶印外,青童子還留下了一壺自己釀製的“雲漿玉酒”,可以幫助凡人引氣開靈,踏上修行之路。
葉大少爺當時才七歲,那裏知道這酒的寶貴?拿過來就是一飲而盡。結果呢?就這樣他睡了三年,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修士。
“雲漿玉酒”給葉法善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從此他在修行之路上一路暢通。而“南陽開國”和“道經師寶”兩尊寶印,更是讓他戰無不勝,早早就在江湖上揚名立萬。
葉法善在那邊念著國書,這邊趙非熊偷偷將葉法善的種種傳聞告訴了李閻浮,也算是揭了他的老底。說完用手比了比李閻浮,還擠眉弄眼了幾下,意思是問李閻浮:是你那法寶卻邪劍厲害?還是葉法善的兩尊寶印厲害?
李閻浮微微一笑,沒有迴答他。他打量著葉法善,當年的葉大少爺,現在變成了葉老爺子了。隻見葉法善麵色紅潤,滿頭鶴發,年紀雖然很大但依然精神炯炯,身上氣勢很足,看樣子他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先天宗師期了。
趙非熊拉了拉李閻浮的衣袖,小聲說:“知道嗎,這位葉大人在江湖中弟子眾多,建立了一個門派叫做‘羅浮派’,也是我們太史局的重點監控目標之一。”
“恩,葉大人的修為莫測,要多多留意。”李閻浮應了一句。
葉法善很快就念完了大唐國書,下麵將進入皇帝問詢的環節。李閻浮和趙非熊不再交談,兩人都正色看向殿中。
皇帝李隆基端坐在龍椅上發問:“突厥兩位使臣,不知你家可汗是否安好?”
“外臣見過天可汗,我家可汗一切安好。臨行前,我家可汗百般叮囑,讓我替他向天可汗致最衷心的問候。”闕特勤又往前走了一步,說完這些話後將手放在胸口,彎腰對著李隆基再行了一禮。
“突厥起於沙塞之地、丁零之鄉,與我大唐一衣帶水。你我兩家猶如一母同胞,生來就是兄弟之邦。而朕與你家可汗一南一北,就如南兄北弟。有道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希望你我兩家能攜手同進。”李隆基麵色和藹地說道。
“天可汗陛下說的是!”闕特勤麵帶笑容,熱情地應道,“我家可汗一再教導我們,當以侍奉君父之禮來侍奉陛下,當以尊敬兄長之情來尊敬大唐。我們這些可汗的子侄之輩,對大唐充滿了孺慕之情,隻恨不能日日親近。”
闕特勤說得是眉飛色舞,李隆基聽得是興致勃勃,朝中重臣看得是有滋有味。
他們的對話,不同的人聽出的是不同的意思。對於朝中的這些治政能手來說,表麵上看起來闕特勤是在拍李隆基的馬屁,其實他的話裏話外的意思,大家都能聽得懂。他話中的“兄長”、“子侄”指得就是左賢王默棘連,他這番話就是在替默棘連向大唐皇帝李隆基表忠心。
原來,默啜可汗逼迫闕特勤離開突厥,是想借此機會立小兒子匐俱為可汗繼承人。默棘連和闕特勤兩兄弟決定將計就計,借此機會先匐俱一步投靠大唐。這樣將來在大唐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取匐俱而代之。
原本闕特勤認為,阿史那珍就算不支持自己兩兄弟,也會因為大唐的緣故保持中立。可是這一路上,阿史那珍的表現讓他開始懷疑自己原來的想法。尤其是那天晚上,石阿失畢居然留宿在阿史那珍的小院中,這讓他開始防範了起來。
而今天,闕特勤之所以這麽積極的向大唐靠攏,也是逼不得已,如果不能取得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支持,他們兄弟兩個的前景堪憂。
隨著闕特勤的馬屁越來越露骨,李隆基臉上的笑意也越來越濃烈。阿史那珍和石阿失畢互相對視了一眼,彼此眼中都流露出不屑的神色。逸標苾眼觀鼻、鼻觀心,就當完全沒有聽到闕特勤的話。
突厥使團中其他的修士聽到闕特勤的話,有的眼中充滿了鄙視,有的眼中流露出認同,總之各有反應,不一而足。
等闕特勤完全說完,阿史那珍突然站了出來,對著李隆基行了一禮,說道:“見過天可汗,阿史那珍給天可汗舅舅請安啦!”
聽到阿史那珍無禮的稱唿,李隆基不但沒有勃然大怒,反而大笑起來。他問道:“你就是朕的那位外甥女,草原上有名的明月公主?”
“正是小女子!”阿史那珍故作羞澀地答道。
“你可不是什麽小女子!朕知道你,聽說你出身自草原聖地金山祖狼殿,年紀輕輕就修為了得?不簡單啊!”李隆基指了指阿史那珍。
“我一個女子,修為能了得到哪裏去?倒是聽說大唐人才濟濟,不知道能否讓我這個小女子開開眼?”阿史那珍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李隆基。
“說說看,你想如何開眼?”李隆基問道。
“不如就在這太極殿外,與我們突厥的勇士比試三場如何?築基期一場,還真期一場,宗師期一場。天可汗,意下如何呀?”阿史那珍娓娓說道。
她話音剛剛落下,太極殿內就開始喧嘩起來。有大臣站出來高聲怒罵,有武將站出來戮力請命。闕特勤驚得張大了嘴,被搞得是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