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第六百一十六章 博弈榆木川——(上)
在發現自己連一道無關緊要的旨意都發不出去以後,老皇帝已經大概猜到了自己所處的境地。想想自己曾經還嘲笑那些前朝的雄主們臨死時卻連起碼的自由都沒有,他何曾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陷入到同樣的困境裏。
一生都站在權利頂峰的老皇帝此時才真正明白,不管你先前有多雄才大略,多殺伐決斷,都得是在能夠讓你充分行使權力的大環境裏,得有一幫願意幫你行使權力的人,而一旦環境改變,就像現在這樣被置於邊境之上的一個封閉環境裏,那所有的權力都再無用處。
可現在老皇帝已經對一切都無能為力,隻能無力的躺在榻上看著軍帳的頂棚,心裏哀歎著,在這最後的時刻,老皇帝的腦子裏依然還在想著能有什麽辦法找到願意幫自己行使權力的人,哪怕隻有一個口信能傳到外麵,這局麵胡須就能改變。
而大帳之外,早先已經達成默契的各方勢力也依然的暗流湧動,不管是始作俑者的東宮屬官太子一黨,還是因為裙帶關係被裹挾進來的張輔等人,亦或想投機取巧的柳升等人,當然,還有那因為漢王的態度不得不先同意合作的東廠眾人。
此時,漢王係的將領都在步軍大隊那邊領軍迴撤開平,而護送老皇帝的騎兵這邊寧陽侯陳懋和忠勇王金忠在開拔三天後便也接到諭令先行往前開道,所以軍中大將隻剩張輔、柳升兩人,張輔昨日又被陛下口諭派去巡視沿途邊境的衛戍堡壘,而柳升已經在離京之前投效了太子又被楊榮將了一軍之後再也迴不了頭。
東廠這邊更為微妙,還記得老皇帝建立東廠的初衷就是因為覺得官員們會和自己唱反調,軍隊將領離自己太遠,而錦衣衛也隻能按照朝廷法度來行事,這才想著將這些無親無故無後之人組織起來為自己效力,也想當然的以為這些人隻能效忠於他這個皇帝。
可老皇帝恰恰忽略了一點,正因為東廠的權力都是他這個皇帝給與的,那他這個皇帝一倒也就意味著東廠失去了靠山,所以東廠一見他這個靠山將倒之際就必須要尋找新的靠山,也就是下一任皇帝,隻要是願意做他們的靠山,那這個皇帝誰來做都行。
是以,老皇帝這次才會帶著東廠大部前來,就是他自負的以為隻要有這絕對效忠於他的東廠在,那就算這龍虎之藥的副作用上來他也依然可以牢牢的掌控著文武大臣,可以牢牢的抓住這至高無上的權力,可如今,這大帳之外鬧的最歡的,恰恰就是東廠。
因為楊榮雖然代替太子答應了隻要東廠這次能困住老皇帝讓太子殿下在京師順利登基,那新朝堂之上就還會有東廠的位置。可東廠眾人卻並不安心這虛無的承諾,更不安心這所謂的位置到底是什麽樣的位置?
是比現在還權勢更大的位置還是淪為連錦衣衛和內衛都不如的尷尬位置?這就是東廠眾人現而今最在乎的,可幾次試探下來楊榮也總是含糊其辭,並沒有給一個準確的說法,至於早先答應過的太子手諭就更沒見著了。
所以,東廠表麵上是答應了和幾位老大人一起行事,可私底下,卻依然還是有著自己的打算,那必然也會有一些自己的動作。比如,按計劃應該悄悄麵見老皇帝,以被脅迫為由取得老皇帝的信任,以探聽老皇帝是否還有什麽後手甚至殺手鐧馬雲,此時就懷著不一樣的心思進了老皇帝的大帳。
見是馬雲畏畏縮縮的進來,老皇帝自是氣憤的喝罵道:“狗東西,你們居然也背叛朕!”馬雲連忙雙膝跪下,膝行至近前悲愴的說道:“陛下,都是奴婢沒用,奴婢沒有防備到他們如此陰狠,剛到榆木川駐紮下來就將我們東廠營地團團圍住,奴婢所有的手下都被繳械看押,奴婢也不得不假意和他們合作才得以來看望陛下。”
老皇帝此時反而冷靜了許多,斜眼看看馬雲才悠悠問道:“你說的他們是誰?又是誰帶兵圍了你們?”馬雲帶著哭腔道:“他們自然是太子一黨,帶兵圍了我們的卻是安遠侯柳升!”老皇帝眉頭一皺:“柳升不是老二的人嗎?怎麽會配合和太子一黨行動?”
馬雲這才痛心疾首的說道:“奴婢也是剛剛才知道,柳升在出京師前就已經投靠太子了!”老皇帝這才悠悠一歎道,怪不得朕這一路的將領隻留了張輔,柳升他們幾個,原來是柳升這廝已經背主了啊!那家夥居然沒有看出來?居然任由這樣的事發生?”
馬雲自然知道老皇帝說的是誰,可也隻能連說不知道。想到自己刻意安排留給老二來用的蒙禹,老皇帝也是沒來由的一陣怒火攻心,如果說東廠這夥閹人不可靠是天性問題,柳升等人不可靠是人性問題,那自己如此看重的蒙禹也不可靠可就真的是不可原諒了!
老皇帝當然不知道是他那個至情至孝的老二否決了蒙禹的一切安排,老皇帝更不會想到蒙禹真的會寧願讓報仇之事變得艱難萬倍也還是讓漢王遵從本心行事,老皇帝安排好了一切,卻還是料錯了人心,不管是馬雲還是柳升,不管是蒙禹還是漢王,老皇帝都料錯了!
老皇帝眼神空洞的看著頂棚,腦中思索良久,老大的陰險狠厲他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能暗中操縱東宮屬官幹出這樣的事來他並不意外,隻是此時這大帳之外已經沒有可信之人,又該如何解開這困局?似乎,也隻能依靠眼前這人了吧,畢竟馬雲是有野心的!
所以,老皇帝良久才悠悠歎道:“馬雲,朕不怪你們,隻是知子莫若父,朕可以告訴你,不管太子不管承諾你們什麽,以後都未必會做到,以他的心機深沉,隻怕會再登基當日就讓你們給朕殉葬!”
馬雲聞言大驚道:“啊!還請陛下救救奴婢們吧!”老皇帝微微苦笑道:“此時朕哪裏還能救得了你們,能救你們的就隻有老二高煦了!”馬雲連忙下拜道:“如何能讓漢王殿下前來救駕,還請陛下明示。”
老皇帝艱難的取下手指上的一個戒指道:“這枚玉戒是我兒高熙在朕六十大壽之時單獨送給朕的,玉戒內層刻有仁孝勇義四個小字,此事除我父子二人之外再無人知曉,你速速派人帶上此物秘密迴京找到我兒高熙,傳朕旨意讓他立刻帶京師大營前來救駕。朕會撐到他到來之時的!”
眼看真的拿到了這關鍵的隱秘之物,馬雲心中狂喜不已,激動的連忙下拜道:“陛下放心,奴婢定不負陛下所托!”看著馬雲的樣子,老皇帝生出了強烈的不安,可如今隻能躺著動彈不得,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馬雲將玉戒揣進懷中後立刻便爬起身出去了,哪裏還有往日的畏懼和謹小慎微。
馬雲離開大帳之後,向門口守候著的劉懷禮交代了幾句,便徑直來到了旁邊的側帳之中,而早已等候著的楊榮便張口問道:“馬督公可有探到什麽?”馬雲卻並不忙著迴答,而是好整以暇的落座後問道:““楊閣老,需要東廠做的事,東廠已經做了,那咱家所提的要求,不知太子殿下是否已經應允了?”
楊榮點點頭道:“當然,太子殿下已經迴複了,待太子殿下殿下登基後東廠若是一直一心為社稷效力,朝廷一直有這樣一個機構也是好事,隻是自古以來的一次次宦官幹政誤國的教訓,讓人心有餘悸,不得不謹慎對待,所以太子殿下的手諭卻是給不得的,還望馬督公見諒。”
馬雲嗬嗬一笑道:“當時約定的十年之約,咱家記得,在這大軍之中,東廠這點人手簡直不堪一擊,咱家也非常明白,咱家絕不是想和太子殿下討價還價,隻是若沒有太子殿下的手諭,咱家也著實心中不安,也無法向東廠的弟兄們交代啊!”
楊榮一看馬雲是鐵了心要先拿到太子保證十年之內不裁撤東廠的手諭才願意全力相助,也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畢竟先前他們在翠微崗密商之時,楊榮也是為了暫時安撫住東廠才承諾了太子殿下會給東廠寫一份承諾的手諭,可此時太子殿下拒絕給出手諭,楊榮也是有些無奈。
思忖片刻,楊榮隻得再次拖延道:“馬督公所求並不過分,老夫會向太子殿下再次請求給東廠一份手諭,定在聖駕迴到京師前給到馬督公!隻是眼下大事為重,馬督公可否先訴說一下陛下可有什麽交代或是還有什麽後手?這才是當務之急啊!”
馬雲眼珠一轉,見楊榮這樣子,也知道此時逼他也沒用,隻能妥協道:“那東廠可就全仰仗首輔大人了,還望首輔大人說到做到。”見楊榮鄭重的點頭應諾,馬雲這才神秘的一笑道:“正如首輔大人所料,陛下確實有心傳位於漢王,還給了咱家密詔和信物,命咱家派人入京秘見漢王,囑其帶京師大營前來救駕。”
馬雲以為此言一出必會讓楊榮驚慌失措,卻不想楊榮卻是哈哈一笑道:“看來陛下當真是病的神誌不清了,這好好的在大軍護衛之中靜臥養病,如何需要救駕了?須知那漢王殿下若是私自調兵出關,便已是是謀逆大罪,陛下難道是為了讓太子殿下平穩登基要剪除後患?”
馬雲聞言當下腦中心念急轉,這才驚訝的意識道,自己手中所謂的所謂皇帝信物和口諭,隻有等漢王真的能見到老皇帝才作數,若是漢王見不到老皇帝,那漢王就是私自調兵的死罪,這東西完全就是催命符啊!
眼看著剛才還以為是籌碼的東西忽然沒了價值,馬雲也是心中大急,隻能穩住心神繼續說道:“老大人的謀劃咱家佩服,可漢王殿下若是真的率軍前來,步軍那邊的漢王係將領定然響應,這內戰一起結果卻未可知啊!”
楊榮哈哈一笑道:“內戰的結果確實是未可知,可東廠的結果卻一定是立時覆滅!”馬雲沒好氣的說道:“若是漢王殿下勝了,那東廠就會是助新皇上位的大功臣,何來覆滅一說?至於首輔大人想調動軍隊圍剿我們嘛,那咱家也托大的說一句,抗衡大軍東廠肯定做不到,可想要脫身逃命,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楊榮卻再次哈哈一笑:“馬督公如若真這麽想的,此時派去給漢王送信的人就該是已經上路了,馬督公也就不會坐在這裏和本官說這些了。”馬雲聞言一怔,沒想到楊榮已經是料定自己不會輕舉妄動了,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
楊榮這才接著說道:“老夫相信馬督公是聰明人,這其中的利弊得失恐怕早就想的已經很透徹了,我們既然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就該彼此坦誠些,此時也唯有繼續履行翠微崗所議定的事,莫要給自己留下什麽遺憾!”
馬雲仔細思忖了片刻也確信這個時候繼續和楊榮僵持下去東廠已經不占任何的優勢,甚至連手上的密詔和信物如今都隻能算禍患了,但隻他們要能順利迴到京師,那情形可就不一樣了,現在楊榮能給自己拿到太子手諭的保證,也算是有了台階下,於是抱拳道:“一切都按楊閣老所說的辦就是。
楊榮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正要吩咐馬雲該做什麽,卻見有人疾步走進來稟報道:“啟稟楊閣老,馬督公,漢王殿下派來探聽陛下消息的人在大營外窺探,被當做奸細抓迴來了,不知該如何處置?”
馬雲適才已經服軟,此時也將征詢的目光投向了楊榮,楊榮確實開心的哈哈一笑道:“真實天助我等啊,漢王的人此時到達營中,卻是比我們的人去做這件事更有奇效,馬督公就帶這人去見見陛下吧!最好是讓陛下親口再說一次讓漢王前來救駕的言語。”
馬雲仔細想了一下才緩緩點頭道:“咱家明白首輔大人的意思了,而後便讓此人帶上陛下的信物和口諭盡快迴京是吧?”楊榮嗬嗬一笑道:“是的,還要讓他越快越好,哪怕是幾天幾夜不眠不休也要用最快的時間趕迴京師!”
馬雲心下又是一驚,楊榮這一招確實忒歹毒了些,隻要漢王真的中計調兵出京,那便幾乎就是踏上了死路,可如今東廠命門被捏住,似乎也隻有配合了,當即點點頭道:“好,咱家這就安排。”楊榮笑笑道:“該怎麽做馬督公可清楚了?這機會可隻有一次,切莫說錯了什麽話啊!”
馬雲施禮應諾後便隨著來人去到了漢王派來的李武一行三人那裏,一進去,李武看見是馬雲便連忙起身抱拳道:“在下李武見過馬督公。”馬雲見對方認得自己,也猜到這定是漢王身邊有地位的親衛之一,便也迴禮道:“李爺一路辛苦,不知此來何事?”
李武也算得是心思機敏的人,見是馬雲親自來見自己,也試探的問道:“因著蒙先生推算陛下如今情勢不妙,漢王殿下這才派屬下來探聽一下,本想著現在營外看看虛實,卻不想被當做細作給圍了。”
馬雲一邊落座一邊吩咐人道:“出去守著,莫要讓人靠近。”身邊人立刻便轉身出去,馬雲也招唿李武等人坐下後才幽幽一歎道:“蒙先生果然是料事如神啊,陛下如今身體抱恙無妨行動,確實是被太子一黨軟禁了!”
“什麽!!!”李武聞言大驚,差點就彈身而起,馬雲連忙擺手道:“李爺稍安勿躁,幸得你們是被我東廠的哨探發現了,此時也隻有我們東廠知道你們來此,你來此之前咱家正好偷偷去麵見了陛下,陛下也給了雜家一個信物說是隻有他和漢王殿下知道其中的奧秘,你這就帶上信物速速迴京去傳陛下口諭讓漢王殿下即刻率京師大營前來救駕!”
這下,本就驚愕無比的李武等人就更加驚愕了,愣怔了半晌,李武才試探的問道:“此事太過重大了,不知馬督公能否安排在下見一見陛下?”馬雲故作為難的蹙眉沉吟無語,等了片刻,李武才不得不繼續請求道:“馬督公見諒,在下知道漢王殿下和蒙先生的習性,是以隻有讓在下見到陛下,在下才能將口諭傳給漢王殿下。”
馬雲這才像是下定決心的說道:“也罷,那我這就先去設法纏住太子一黨眾人,再讓東廠千戶孟聘借機悄悄帶你去見陛下,見完之後你等速速離開此地迴京,就算是不眠不休也要盡快將陛下口諭傳與漢王殿下。”
李武見馬雲居然真的答應設法讓他麵見皇帝陛下,當下也不再遲疑,立刻神色肅穆的抱拳道:“這個在下自然曉得,我們幾個就算是累死也會用最短的時間趕迴京師麵見漢王殿下。”馬雲這才點點頭起身離去。
接下來便是東廠千戶孟聘進來帶李武換上了太監的衣服,然後才帶他去了大帳外的隱蔽處等候著,許久之後,見一個太監過來招手示意,孟聘這才小聲說了句:“隨我來。”李武自是萬分緊張的隨著孟聘悄悄進入的老皇帝所在的大帳。
遠遠的看見老皇帝睡在榻上,李武這個天策衛出身的家夥本能的就在十步之外跪下叩首道:“漢王府親衛隊長李武拜見陛下。”也不知道老皇帝此時是病體沉重睡過去了還是覺得是這些人又在搞鬼,竟然沒有理會李武。
李武見老皇帝沒有迴應,隻得是再次加大聲音又說了一遍,見老皇帝還是沒有反應,孟聘也有些急了,按馬雲交代的可是要讓老皇帝把口諭再親自給李武說一遍的,可如今老皇帝不給任何迴應,這可如何是好?
李武一看孟聘也是神色焦急,當下也皺起了眉正準備再加大聲音喊一遍,卻見孟聘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道:“李爺切不可再高聲了,否則驚動了守衛可就麻煩了。”李武也是有些惶急的問道:“可陛下沒有迴應怎麽辦?”
孟聘無奈之下,隻得從懷中掏出馬雲交給他的玉戒對著老皇帝說道:“陛下,此人確實是漢王殿下和蒙先生派來打探消息的人,如陛下不能言語,隻需迴應一下這枚玉戒是不是陛下親手交給馬督公並讓他傳口諭給漢王殿下率京師大營前來救駕?”
不知道是不是老皇帝也覺得不耐煩了或是覺得反正也就是如此了,便是迴應一下也無妨了,便氣息微弱卻長長的嗯了一聲。孟聘這才擦擦額頭的汗水,上前將玉戒交給李武道:“陛下的身體越來越差,你這就速速離開吧,記得陛下所說,仁孝勇毅的秘密先前隻有他們父子二人知道。”
李武見老皇帝這般模樣,而最後也確實給出了迴應,知道此事應該屬實了,便也不再猶豫的將玉戒收入懷中放好才抱拳道:“好,那便請孟公公帶我們出營吧。”孟聘一看任務完成,也是連忙安排送李武三人悄悄出營,還給他們準備了一人雙馬。
李武等人離開了軍營哨兵的視線便立刻打馬疾馳而去,他這一去,便該是考驗漢王和蒙禹的時候了。而經曆完這一幕之後,榆木川裏的各方博弈卻並未停歇,反而隨著楚天王帶著蕭雲等人的到來進入了一個滿是殺機的階段,東廠眾人哪會甘心受製於人,設法找迴主動權才能讓他們安心。
榆木川,這個注定要載入史冊的地方,也注定不會像麵上這般的平靜!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擊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在發現自己連一道無關緊要的旨意都發不出去以後,老皇帝已經大概猜到了自己所處的境地。想想自己曾經還嘲笑那些前朝的雄主們臨死時卻連起碼的自由都沒有,他何曾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陷入到同樣的困境裏。
一生都站在權利頂峰的老皇帝此時才真正明白,不管你先前有多雄才大略,多殺伐決斷,都得是在能夠讓你充分行使權力的大環境裏,得有一幫願意幫你行使權力的人,而一旦環境改變,就像現在這樣被置於邊境之上的一個封閉環境裏,那所有的權力都再無用處。
可現在老皇帝已經對一切都無能為力,隻能無力的躺在榻上看著軍帳的頂棚,心裏哀歎著,在這最後的時刻,老皇帝的腦子裏依然還在想著能有什麽辦法找到願意幫自己行使權力的人,哪怕隻有一個口信能傳到外麵,這局麵胡須就能改變。
而大帳之外,早先已經達成默契的各方勢力也依然的暗流湧動,不管是始作俑者的東宮屬官太子一黨,還是因為裙帶關係被裹挾進來的張輔等人,亦或想投機取巧的柳升等人,當然,還有那因為漢王的態度不得不先同意合作的東廠眾人。
此時,漢王係的將領都在步軍大隊那邊領軍迴撤開平,而護送老皇帝的騎兵這邊寧陽侯陳懋和忠勇王金忠在開拔三天後便也接到諭令先行往前開道,所以軍中大將隻剩張輔、柳升兩人,張輔昨日又被陛下口諭派去巡視沿途邊境的衛戍堡壘,而柳升已經在離京之前投效了太子又被楊榮將了一軍之後再也迴不了頭。
東廠這邊更為微妙,還記得老皇帝建立東廠的初衷就是因為覺得官員們會和自己唱反調,軍隊將領離自己太遠,而錦衣衛也隻能按照朝廷法度來行事,這才想著將這些無親無故無後之人組織起來為自己效力,也想當然的以為這些人隻能效忠於他這個皇帝。
可老皇帝恰恰忽略了一點,正因為東廠的權力都是他這個皇帝給與的,那他這個皇帝一倒也就意味著東廠失去了靠山,所以東廠一見他這個靠山將倒之際就必須要尋找新的靠山,也就是下一任皇帝,隻要是願意做他們的靠山,那這個皇帝誰來做都行。
是以,老皇帝這次才會帶著東廠大部前來,就是他自負的以為隻要有這絕對效忠於他的東廠在,那就算這龍虎之藥的副作用上來他也依然可以牢牢的掌控著文武大臣,可以牢牢的抓住這至高無上的權力,可如今,這大帳之外鬧的最歡的,恰恰就是東廠。
因為楊榮雖然代替太子答應了隻要東廠這次能困住老皇帝讓太子殿下在京師順利登基,那新朝堂之上就還會有東廠的位置。可東廠眾人卻並不安心這虛無的承諾,更不安心這所謂的位置到底是什麽樣的位置?
是比現在還權勢更大的位置還是淪為連錦衣衛和內衛都不如的尷尬位置?這就是東廠眾人現而今最在乎的,可幾次試探下來楊榮也總是含糊其辭,並沒有給一個準確的說法,至於早先答應過的太子手諭就更沒見著了。
所以,東廠表麵上是答應了和幾位老大人一起行事,可私底下,卻依然還是有著自己的打算,那必然也會有一些自己的動作。比如,按計劃應該悄悄麵見老皇帝,以被脅迫為由取得老皇帝的信任,以探聽老皇帝是否還有什麽後手甚至殺手鐧馬雲,此時就懷著不一樣的心思進了老皇帝的大帳。
見是馬雲畏畏縮縮的進來,老皇帝自是氣憤的喝罵道:“狗東西,你們居然也背叛朕!”馬雲連忙雙膝跪下,膝行至近前悲愴的說道:“陛下,都是奴婢沒用,奴婢沒有防備到他們如此陰狠,剛到榆木川駐紮下來就將我們東廠營地團團圍住,奴婢所有的手下都被繳械看押,奴婢也不得不假意和他們合作才得以來看望陛下。”
老皇帝此時反而冷靜了許多,斜眼看看馬雲才悠悠問道:“你說的他們是誰?又是誰帶兵圍了你們?”馬雲帶著哭腔道:“他們自然是太子一黨,帶兵圍了我們的卻是安遠侯柳升!”老皇帝眉頭一皺:“柳升不是老二的人嗎?怎麽會配合和太子一黨行動?”
馬雲這才痛心疾首的說道:“奴婢也是剛剛才知道,柳升在出京師前就已經投靠太子了!”老皇帝這才悠悠一歎道,怪不得朕這一路的將領隻留了張輔,柳升他們幾個,原來是柳升這廝已經背主了啊!那家夥居然沒有看出來?居然任由這樣的事發生?”
馬雲自然知道老皇帝說的是誰,可也隻能連說不知道。想到自己刻意安排留給老二來用的蒙禹,老皇帝也是沒來由的一陣怒火攻心,如果說東廠這夥閹人不可靠是天性問題,柳升等人不可靠是人性問題,那自己如此看重的蒙禹也不可靠可就真的是不可原諒了!
老皇帝當然不知道是他那個至情至孝的老二否決了蒙禹的一切安排,老皇帝更不會想到蒙禹真的會寧願讓報仇之事變得艱難萬倍也還是讓漢王遵從本心行事,老皇帝安排好了一切,卻還是料錯了人心,不管是馬雲還是柳升,不管是蒙禹還是漢王,老皇帝都料錯了!
老皇帝眼神空洞的看著頂棚,腦中思索良久,老大的陰險狠厲他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能暗中操縱東宮屬官幹出這樣的事來他並不意外,隻是此時這大帳之外已經沒有可信之人,又該如何解開這困局?似乎,也隻能依靠眼前這人了吧,畢竟馬雲是有野心的!
所以,老皇帝良久才悠悠歎道:“馬雲,朕不怪你們,隻是知子莫若父,朕可以告訴你,不管太子不管承諾你們什麽,以後都未必會做到,以他的心機深沉,隻怕會再登基當日就讓你們給朕殉葬!”
馬雲聞言大驚道:“啊!還請陛下救救奴婢們吧!”老皇帝微微苦笑道:“此時朕哪裏還能救得了你們,能救你們的就隻有老二高煦了!”馬雲連忙下拜道:“如何能讓漢王殿下前來救駕,還請陛下明示。”
老皇帝艱難的取下手指上的一個戒指道:“這枚玉戒是我兒高熙在朕六十大壽之時單獨送給朕的,玉戒內層刻有仁孝勇義四個小字,此事除我父子二人之外再無人知曉,你速速派人帶上此物秘密迴京找到我兒高熙,傳朕旨意讓他立刻帶京師大營前來救駕。朕會撐到他到來之時的!”
眼看真的拿到了這關鍵的隱秘之物,馬雲心中狂喜不已,激動的連忙下拜道:“陛下放心,奴婢定不負陛下所托!”看著馬雲的樣子,老皇帝生出了強烈的不安,可如今隻能躺著動彈不得,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馬雲將玉戒揣進懷中後立刻便爬起身出去了,哪裏還有往日的畏懼和謹小慎微。
馬雲離開大帳之後,向門口守候著的劉懷禮交代了幾句,便徑直來到了旁邊的側帳之中,而早已等候著的楊榮便張口問道:“馬督公可有探到什麽?”馬雲卻並不忙著迴答,而是好整以暇的落座後問道:““楊閣老,需要東廠做的事,東廠已經做了,那咱家所提的要求,不知太子殿下是否已經應允了?”
楊榮點點頭道:“當然,太子殿下已經迴複了,待太子殿下殿下登基後東廠若是一直一心為社稷效力,朝廷一直有這樣一個機構也是好事,隻是自古以來的一次次宦官幹政誤國的教訓,讓人心有餘悸,不得不謹慎對待,所以太子殿下的手諭卻是給不得的,還望馬督公見諒。”
馬雲嗬嗬一笑道:“當時約定的十年之約,咱家記得,在這大軍之中,東廠這點人手簡直不堪一擊,咱家也非常明白,咱家絕不是想和太子殿下討價還價,隻是若沒有太子殿下的手諭,咱家也著實心中不安,也無法向東廠的弟兄們交代啊!”
楊榮一看馬雲是鐵了心要先拿到太子保證十年之內不裁撤東廠的手諭才願意全力相助,也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畢竟先前他們在翠微崗密商之時,楊榮也是為了暫時安撫住東廠才承諾了太子殿下會給東廠寫一份承諾的手諭,可此時太子殿下拒絕給出手諭,楊榮也是有些無奈。
思忖片刻,楊榮隻得再次拖延道:“馬督公所求並不過分,老夫會向太子殿下再次請求給東廠一份手諭,定在聖駕迴到京師前給到馬督公!隻是眼下大事為重,馬督公可否先訴說一下陛下可有什麽交代或是還有什麽後手?這才是當務之急啊!”
馬雲眼珠一轉,見楊榮這樣子,也知道此時逼他也沒用,隻能妥協道:“那東廠可就全仰仗首輔大人了,還望首輔大人說到做到。”見楊榮鄭重的點頭應諾,馬雲這才神秘的一笑道:“正如首輔大人所料,陛下確實有心傳位於漢王,還給了咱家密詔和信物,命咱家派人入京秘見漢王,囑其帶京師大營前來救駕。”
馬雲以為此言一出必會讓楊榮驚慌失措,卻不想楊榮卻是哈哈一笑道:“看來陛下當真是病的神誌不清了,這好好的在大軍護衛之中靜臥養病,如何需要救駕了?須知那漢王殿下若是私自調兵出關,便已是是謀逆大罪,陛下難道是為了讓太子殿下平穩登基要剪除後患?”
馬雲聞言當下腦中心念急轉,這才驚訝的意識道,自己手中所謂的所謂皇帝信物和口諭,隻有等漢王真的能見到老皇帝才作數,若是漢王見不到老皇帝,那漢王就是私自調兵的死罪,這東西完全就是催命符啊!
眼看著剛才還以為是籌碼的東西忽然沒了價值,馬雲也是心中大急,隻能穩住心神繼續說道:“老大人的謀劃咱家佩服,可漢王殿下若是真的率軍前來,步軍那邊的漢王係將領定然響應,這內戰一起結果卻未可知啊!”
楊榮哈哈一笑道:“內戰的結果確實是未可知,可東廠的結果卻一定是立時覆滅!”馬雲沒好氣的說道:“若是漢王殿下勝了,那東廠就會是助新皇上位的大功臣,何來覆滅一說?至於首輔大人想調動軍隊圍剿我們嘛,那咱家也托大的說一句,抗衡大軍東廠肯定做不到,可想要脫身逃命,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楊榮卻再次哈哈一笑:“馬督公如若真這麽想的,此時派去給漢王送信的人就該是已經上路了,馬督公也就不會坐在這裏和本官說這些了。”馬雲聞言一怔,沒想到楊榮已經是料定自己不會輕舉妄動了,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
楊榮這才接著說道:“老夫相信馬督公是聰明人,這其中的利弊得失恐怕早就想的已經很透徹了,我們既然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就該彼此坦誠些,此時也唯有繼續履行翠微崗所議定的事,莫要給自己留下什麽遺憾!”
馬雲仔細思忖了片刻也確信這個時候繼續和楊榮僵持下去東廠已經不占任何的優勢,甚至連手上的密詔和信物如今都隻能算禍患了,但隻他們要能順利迴到京師,那情形可就不一樣了,現在楊榮能給自己拿到太子手諭的保證,也算是有了台階下,於是抱拳道:“一切都按楊閣老所說的辦就是。
楊榮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正要吩咐馬雲該做什麽,卻見有人疾步走進來稟報道:“啟稟楊閣老,馬督公,漢王殿下派來探聽陛下消息的人在大營外窺探,被當做奸細抓迴來了,不知該如何處置?”
馬雲適才已經服軟,此時也將征詢的目光投向了楊榮,楊榮確實開心的哈哈一笑道:“真實天助我等啊,漢王的人此時到達營中,卻是比我們的人去做這件事更有奇效,馬督公就帶這人去見見陛下吧!最好是讓陛下親口再說一次讓漢王前來救駕的言語。”
馬雲仔細想了一下才緩緩點頭道:“咱家明白首輔大人的意思了,而後便讓此人帶上陛下的信物和口諭盡快迴京是吧?”楊榮嗬嗬一笑道:“是的,還要讓他越快越好,哪怕是幾天幾夜不眠不休也要用最快的時間趕迴京師!”
馬雲心下又是一驚,楊榮這一招確實忒歹毒了些,隻要漢王真的中計調兵出京,那便幾乎就是踏上了死路,可如今東廠命門被捏住,似乎也隻有配合了,當即點點頭道:“好,咱家這就安排。”楊榮笑笑道:“該怎麽做馬督公可清楚了?這機會可隻有一次,切莫說錯了什麽話啊!”
馬雲施禮應諾後便隨著來人去到了漢王派來的李武一行三人那裏,一進去,李武看見是馬雲便連忙起身抱拳道:“在下李武見過馬督公。”馬雲見對方認得自己,也猜到這定是漢王身邊有地位的親衛之一,便也迴禮道:“李爺一路辛苦,不知此來何事?”
李武也算得是心思機敏的人,見是馬雲親自來見自己,也試探的問道:“因著蒙先生推算陛下如今情勢不妙,漢王殿下這才派屬下來探聽一下,本想著現在營外看看虛實,卻不想被當做細作給圍了。”
馬雲一邊落座一邊吩咐人道:“出去守著,莫要讓人靠近。”身邊人立刻便轉身出去,馬雲也招唿李武等人坐下後才幽幽一歎道:“蒙先生果然是料事如神啊,陛下如今身體抱恙無妨行動,確實是被太子一黨軟禁了!”
“什麽!!!”李武聞言大驚,差點就彈身而起,馬雲連忙擺手道:“李爺稍安勿躁,幸得你們是被我東廠的哨探發現了,此時也隻有我們東廠知道你們來此,你來此之前咱家正好偷偷去麵見了陛下,陛下也給了雜家一個信物說是隻有他和漢王殿下知道其中的奧秘,你這就帶上信物速速迴京去傳陛下口諭讓漢王殿下即刻率京師大營前來救駕!”
這下,本就驚愕無比的李武等人就更加驚愕了,愣怔了半晌,李武才試探的問道:“此事太過重大了,不知馬督公能否安排在下見一見陛下?”馬雲故作為難的蹙眉沉吟無語,等了片刻,李武才不得不繼續請求道:“馬督公見諒,在下知道漢王殿下和蒙先生的習性,是以隻有讓在下見到陛下,在下才能將口諭傳給漢王殿下。”
馬雲這才像是下定決心的說道:“也罷,那我這就先去設法纏住太子一黨眾人,再讓東廠千戶孟聘借機悄悄帶你去見陛下,見完之後你等速速離開此地迴京,就算是不眠不休也要盡快將陛下口諭傳與漢王殿下。”
李武見馬雲居然真的答應設法讓他麵見皇帝陛下,當下也不再遲疑,立刻神色肅穆的抱拳道:“這個在下自然曉得,我們幾個就算是累死也會用最短的時間趕迴京師麵見漢王殿下。”馬雲這才點點頭起身離去。
接下來便是東廠千戶孟聘進來帶李武換上了太監的衣服,然後才帶他去了大帳外的隱蔽處等候著,許久之後,見一個太監過來招手示意,孟聘這才小聲說了句:“隨我來。”李武自是萬分緊張的隨著孟聘悄悄進入的老皇帝所在的大帳。
遠遠的看見老皇帝睡在榻上,李武這個天策衛出身的家夥本能的就在十步之外跪下叩首道:“漢王府親衛隊長李武拜見陛下。”也不知道老皇帝此時是病體沉重睡過去了還是覺得是這些人又在搞鬼,竟然沒有理會李武。
李武見老皇帝沒有迴應,隻得是再次加大聲音又說了一遍,見老皇帝還是沒有反應,孟聘也有些急了,按馬雲交代的可是要讓老皇帝把口諭再親自給李武說一遍的,可如今老皇帝不給任何迴應,這可如何是好?
李武一看孟聘也是神色焦急,當下也皺起了眉正準備再加大聲音喊一遍,卻見孟聘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道:“李爺切不可再高聲了,否則驚動了守衛可就麻煩了。”李武也是有些惶急的問道:“可陛下沒有迴應怎麽辦?”
孟聘無奈之下,隻得從懷中掏出馬雲交給他的玉戒對著老皇帝說道:“陛下,此人確實是漢王殿下和蒙先生派來打探消息的人,如陛下不能言語,隻需迴應一下這枚玉戒是不是陛下親手交給馬督公並讓他傳口諭給漢王殿下率京師大營前來救駕?”
不知道是不是老皇帝也覺得不耐煩了或是覺得反正也就是如此了,便是迴應一下也無妨了,便氣息微弱卻長長的嗯了一聲。孟聘這才擦擦額頭的汗水,上前將玉戒交給李武道:“陛下的身體越來越差,你這就速速離開吧,記得陛下所說,仁孝勇毅的秘密先前隻有他們父子二人知道。”
李武見老皇帝這般模樣,而最後也確實給出了迴應,知道此事應該屬實了,便也不再猶豫的將玉戒收入懷中放好才抱拳道:“好,那便請孟公公帶我們出營吧。”孟聘一看任務完成,也是連忙安排送李武三人悄悄出營,還給他們準備了一人雙馬。
李武等人離開了軍營哨兵的視線便立刻打馬疾馳而去,他這一去,便該是考驗漢王和蒙禹的時候了。而經曆完這一幕之後,榆木川裏的各方博弈卻並未停歇,反而隨著楚天王帶著蕭雲等人的到來進入了一個滿是殺機的階段,東廠眾人哪會甘心受製於人,設法找迴主動權才能讓他們安心。
榆木川,這個注定要載入史冊的地方,也注定不會像麵上這般的平靜!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擊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