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第六百一十五章 青衣社的抉擇
大明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初九,嶽陽城。
就在老皇情體越來越重整日帝昏昏沉沉的緩慢撤退的行進過程中,天機閣的楚天王也帶著屬下趕到了嶽陽城的漕幫總部。已經成為代幫主的小六自然是出門親自迎接,待得進入內堂坐定後,楚天王立刻抱拳示意道:“沈幫主,時間緊迫,我也就不繞彎子了,可否讓我見見老朋友?”
小六卻並不著急,隻是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楚天王和蕭雲是老朋友,也知道楚天王這時候來見蕭雲肯定也不是老友敘舊這麽簡單,而小六也還沒有完全放下青衣社護法的身份,所以,小六揮揮手屏退了眾人,待得隻剩下他們兩人的時候,才繼續一邊雕刻木偶一邊幽幽說道:“楚天王此次來,是想替太子殿下拉攏青衣社吧?”
楚天王聞言也是麵色如常的笑笑道:“沈幫主誤會了,天機閣是投效了太子殿下,我也深感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可這次來卻不是為了替太子殿下招攬青衣社,而是想請蕭首座隨楚某去大軍中護衛幾位閣老的安全。”小六這才停下手裏的木雕,有些不解的問道:“楚天王這是什麽意思?幾位閣老在大軍之中又是陛下身邊還能有性命之虞?”
楚天王再次抱拳道:“沈幫主有所不知,我收到太子殿下密信,說是東廠想借陛下病危之時圖謀不軌,而內閣幾位老大人曾力主裁撤東廠,所以或許會有性命之憂,囑咐我派人前去暗中保護幾位老大人,可我深知東廠實力,特別是上次嶽陽樓事件後,更是清楚自己絕非東廠大檔頭劉懷禮的對手,所以才想請老朋友幫忙。”
小六還是平靜的看著楚天王,半晌才悠悠說道:“可漢王府裏的蒙先生也來過信了,信中不但預料到了楚天王會來,也預料到了楚天王會替太子殿下拉攏漕幫和青衣社,所以,在下和蕭首座已經商量過了,我們兩家就誰都不幫,想必要讓楚天王失望了!”
楚天王一聽這話就焦急的皺眉道:“又是這家夥在攪事,沈幫主須知,他現在已經成為漢王謀士,自然是事事都要替漢王謀劃,”小六嘿嘿一笑道:“楚天王要是這麽說,那在下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天機閣現在已經效忠太子,那自然也是要事事都向著太子?”
楚天王一時語塞,沉思片刻後隻能換個方向再度開言道:“好,誠如沈幫主所言,那我們就先拋開各自的立場不談,隻說如今陛下麵臨的危機,若真是陛下被東廠謀害,那後果不堪設想啊。”小六聞言卻依然是不緊不慢的雕刻著手中的木雕悠悠道:“那也是他們皇家的事,與我們何幹?”
楚天王聞言立時憤然道:“沈幫主此言差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等既身為大明子民,自當為大明興衰盡自己綿薄之力,更何況,若是陛下突遭不測而導致外敵入侵或是內亂再起,那也是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沈幫主出身青衣社,莫非忘了俠之大者當為國為民?!”
見楚天王說的義憤填膺,小六也是冷冷一笑道:“楚天王所說,在下自然知道,可在下怎麽聽說謀害陛下的幕後真兇就是太子殿下?某則那些東廠閹人謀害陛下所圖為何?莫非還真是想再上演宦官當權另立新君的戲碼?還真當我鐵血大明的滿朝文武是擺設不成?”
楚天王痛心疾首的頓足道:“這些都是蒙先生信裏說的吧?以現今大明朝堂的形勢自然是容不得閹黨專權,可若是背後的謀局者就是支持漢王的蒙先生,那請問沈幫主這事情是不是就說得通了?太子殿下本就是儲君,何必多此一舉的謀害陛下奪位?真正需要用計謀奪位的恰恰就是漢王啊!”
這一番話倒是說的小六一愣,手中的小刀也停下了雕刻的動作,沉思了片刻才再度悠悠說道:“楚天王所說可有實證?”楚天王立刻抱拳道:“當然有,先前因著東宮屬官大多力主裁撤東廠,東廠早就已經暗中屬意漢王,而且東廠提督馬雲還親自登門示好,並送上了能掌控朝廷官員命脈的《人事》,而漢王也投桃報李的親自撰寫了京城防務要略作為迴禮,此次陛下親征離京前,馬雲又再次私下麵見漢王,這些不都是東長已經和漢王勾結的證據?”
小六還在沉吟,另一個人卻早就按捺不住了,之見蕭雲從內堂轉出來說道:“我就說那個陰損詭譎的家夥不可信吧,你還偏偏就被他一封信搞的自己家兄弟都不信了。”蕭雲說完才像楚天王抱拳道:“還請楚天王恕我一直在後麵偷聽,隻因著沈幫主看了蒙禹的信後就心生疑慮,這才讓我不要急著出麵先聽聽楚天王怎麽說。”
楚天王也是豪爽的抱拳迴禮道:“無妨無妨,沈幫主畢竟現在身份不一樣了,要替整個漕幫考慮也是情有可原。”蕭雲和楚天王本就是老朋友又一直保持來往,這一唱一和之下已經把事情攤開也給足了沈六如這個新任漕幫幫主下台階的餘地。
小六如何會聽不出來?當下也是淡然一笑道:“蕭首座既然出來了,就請坐下一敘吧。”待蕭雲落座後,小六略加思索還是沉聲道:“二位說的都有道理,在下也認同,但沈家的身份尷尬,這次好不容易才將功贖罪,而在下既然執掌漕幫,也需得替沈家全族和漕幫上下數萬幫眾和數十萬依附於漕幫過活的百姓考慮,所以,皇家的事,沈家不會再參與,至於蕭首座和青衣社怎麽選,在下也不會幹與。”
一見小六表明了態度,楚天王也略顯失望,他此行的任務就是替太子殿下收服漕幫和青衣社這兩大江湖勢力,也好讓太子殿下立於不敗之地,也為將來登基後執掌天下再添一份助力,可如今眼見得小六所代表的沈家已經是驚弓之鳥鐵了心不再參與皇家之事,而楚天王這樣本就不善於政治權謀的人一時半會也想不到新的辦法。
幸而,蕭雲適時的打圓場道:“沈幫主的顧慮我們都明白,沈幫主的選擇也無可厚非,楚天王就無需強人所難了,但我們青衣社不一樣,如今我們青衣社明麵上已經是被剿滅的禍患,若要再度翻身並站穩腳跟,不能單單指望秦社主和石頭他們,我們這些蟄伏下來的人也需得做些事才行,而自古大功莫過於救駕,所以我願意帶領青衣社兄弟們隨楚天王一行。”
小六立刻皺眉道:“蕭首座,我知道你和楚天王是老朋友,他與你有恩,所以你想報答於他無可厚非,可你要想清楚,這可是皇家的事,一旦青衣社牽涉進去,那青衣社自創社以來所遵循的宗旨就全毀了,那青衣社今後還如何主持江湖公道,維護江湖秩序?”
蕭雲傲然答道:“都說不破不立,破而後立,現而今青衣社明麵上已經是被朝廷徹底剿滅了的,那等到諸事過後青衣社再度麵世之時該是什麽樣的這個還未可知,至少我覺得青衣社不該再向以前一樣隻潛藏於地下見不得光,為什麽維持江湖秩序就一定要遠離朝廷?為什麽你們幾大幫會個個都與朝廷有關就偏偏我青衣社不行?”
小六聞言眼睛瞬間就眯了起來,緊緊的盯著蕭雲看了半晌才疑惑的問道:“這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秦社主的意思?亦或是大家夥的意思?”蕭雲笑笑道:“我知道沈幫主的顧慮,這當然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我和老吳他們也聊過此事,所以這就是大家夥的意思。”
小六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老吳也是這個意思?鐵鷹,銀燕他們也是這個意思?”蕭雲有些不悅的說道:“沈幫主無需懷疑,我蕭雲不會憑著一個人的想法就拿全社兄弟的性命去賭!”小六微微搖頭道:“或許是經曆變故之後大家的心理都有了變化吧,等老吳他們迴來我會找他們再好好聊聊的。”
蕭雲更加不悅的霍然起身道:“沈幫主莫非忘了,你已經不是青衣社社的右護法,而是漕幫的新任幫主,青衣社的事就不勞沈幫主費心了,我今日就先跟楚天王走了,我也會留封書信給老吳他們,他們若是願意,就趕到北疆與我匯合,若是不願意,那此行就算是我的個人行為,與青衣社無關。告辭!”
蕭雲說罷便抱拳離開了,楚天王也知道沈家和漕幫是不會再管皇家的事,便也略顯尷尬的起身抱拳道:“既如此,那我便也告辭了,事態緊急,還需得盡快趕赴北疆才是。你也莫怪蕭首座無禮,他也是這段時日什麽都不能做憋悶壞了。”
小六也灑脫的笑笑抱拳道:“楚天王多慮了,怎麽說在下也是青衣社出來的,不會和蕭首座計較什麽,更不會不管青衣社兄弟們的死活,在下就在這裏等老吳他們迴來商議後再行定奪吧,至少,在下也要親赴漠南迎接秦社主他們迴來的。”
楚天王笑笑道:“好,我也知道你和秦社主兄弟情深,也預祝秦社主早日凱旋而歸。”楚天王說罷便告辭離去,而蕭雲在給老吳他們留了書信之後便也和楚天王一起離開了嶽陽城一路疾馳北上,此行對於楚天王來說算不得圓滿,但有了蕭雲這個當世戰力穩居前五的助力也算得有了對付東廠大檔頭劉懷禮的秘密底牌。
就在蕭雲離開嶽陽城後的第三天,老吳和鐵鷹他們便迴到了漕幫總部,如今青衣社總部已經廢棄,嶽陽樓事件後因著青衣社核心的眾人秘密潛藏於漕幫總部,加之小六又從青衣社右護法變成了漕幫幫主,這漕幫總部便也就暫時成了秘密的青衣社總部。
之前老吳和鐵鷹他們分別出去秘密巡視青衣社的地下堂口順便安撫潛藏下來的弟兄們,這才留了蕭雲一個人帶著幾個屬下留在漕幫總部,而聽到老吳他們迴來的消息,小六也第一時間趕去和他們相見,小六雖然已經是漕幫幫主,可他的內心卻還是深念著青衣社的。
小六見到老吳他們的時候,眾人也剛好看完了蕭雲留下的書信。小六和老吳他們都是熟絡慣了的,當下也不客套的直接過去坐下道:“你們真的準備讓青衣社卷入皇家的事?”老吳幾人相視一眼,無奈的搖搖頭道:“蕭首座是過於心急了些。”
一聽這話,小六才放心的長舒了一口氣道:“我就說了,以老吳你這樣的穩當和我對大家夥的了解,你們怎麽會想著摻和進皇家的事,又怎麽會想著改變青衣社一貫的宗旨。”老吳苦笑道:“關於這個事情,蕭首座確實和我們都說過幾次,我們都明白他的心意是為了青衣社今後不再麵臨這樣的死局,所以也就都沒反駁他,沒想到讓他誤會了,以為我們都同意了。”
小六聞言一拍大腿道:“原來如此,可這下就有些麻煩了,蕭雲畢竟是青衣首座的身份,這次又帶著幾個青衣社的兄弟隨楚天王去幫助太子,那在朝廷看來青衣社不就等於是已經倒向太子了麽?”鐵鷹也終於開口道:“是啊,我們總不可能說蕭首座是個人行為與青衣社無關吧?”
老吳斷然否決道:“這當然不行,蕭首座受盡委屈在外漂泊十數年還不容易才和大家夥盡釋前嫌重新迴歸青衣社,我們怎能再次將其拋棄!”鐵鷹有些為難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們到底該怎麽做?該何去何從總得拿個主意吧?”
眾人一時陷入沉默,老吳的眉心更是擰成了麻花,他也知道蕭雲一走,小六又已經是漕幫幫主,現在青衣社眾人都在等著他的決定,可是這個決定真是難下啊,拋棄蕭雲肯定是不可能的,可帶人去支援蕭雲就等於是率領青衣社投效太子,這肯定也不好。
良久,老吳才幽幽一歎道:“事已至此,我們也隻能先北上與蕭首座匯合了再說,至於投效太子與否,我們可以後麵再商榷,可要讓青衣社做出拋棄兄弟的事,這絕不可能。”眾人也紛紛點頭應和,雖然也都知道這一去救很難從投效太子的漩渦中脫身出來,但畢竟兄弟更重要啊!
就這樣,眾人再次商議後,老吳帶著鐵鷹,黑鷹和其他十多個好手趕赴北疆與蕭雲匯合,而其它人則留給小六,待他安排好漕幫事務後便也趕赴寧夏衛等待時機接應秦風他們,順便幫主盧方他們解決燕雲商會的事,安排妥當之後,老吳等人便一刻不停的立時出發了。
此時的北疆,老皇帝朱棣在大軍護衛下一路經過豐潤屯、長林壑、廣平川、遠安鎮到達通津戍時,老皇帝還看著滿地的莊稼和空空入也的房舍,已經明白這是前來邊境開荒的老百姓被大軍嚇跑了,於是下了人生中最後一道公開的聖旨:“立刻傳朕旨意,隻要是種著莊稼蔬菜的地,也不管有沒有人居守的屋子,都一律不得踩踏侵犯,違令者,斬!”
老皇帝說完之後,便又昏昏沉沉的睡去了,又一路經過盤石鎮、翠微岡、雙流濼之後,在達到蒼崖戍之時,老皇帝終於徹底倒下了,十多個時辰都沒有再醒來,蒼崖戍的空曠之地畢竟太小了,不適宜大軍駐紮,於是內閣和文武大臣商議後,大軍便連夜向著不遠處的榆木川開拔。
在到達榆木川安營後,老皇帝終於是又醒了過來,在問清所處位置後,老皇帝果斷的下令:“大軍休整後即刻出發盡快迴到開平城。”可海壽卻悠悠迴道:“迴稟陛下,幾位老大人和英國公等人商議後,覺得陛下的這幾日身體實在欠佳,不適宜再長途顛簸,所以就在榆木川駐紮幾日,待陛下身體好轉之後再出發。”
“什麽?”老皇帝一時愕然,霸道了一生說一不二的自己現在居然連一道盡快出發的聖旨都發布出去了?老皇帝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海壽道:“你這是什麽意思?朕是被你們軟禁了麽?張輔,柳升何在?”海壽幽幽一歎道:“陛下不必猜疑,這都是為了陛下好,奴婢也不想陛下再因為舟車勞頓而昏迷不醒。”
海壽說著便抹起了眼淚,好像真的是心疼老皇帝的病體感同身受一般,可老皇帝是什麽人?如何會看不出聖旨傳不出去意味著什麽?他試了試想強撐著起身,隻要他能起身走出去,那所有的陰謀都將瞬間瓦解,可他試了幾次,卻都是渾身無力的根本撐不起來。
而一向眼疾手快的海壽此時卻也是毫無動靜的垂手立在一邊沒有上手攙扶,更沒有唿喚人來幫忙,這一下,老皇帝已經心涼透了,他知道自己放任他們給自己吃龍虎之藥的行為有多愚蠢了,當初隻是為了將計就計讓自己可以看上去很健康的出征漠北,在盡快解決漠北危機後就返迴京師處理後事。
可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以為是一廂情願而已,自己應該是迴不到京師了,甚至連開平都迴不去了!這戎馬一生,就要結束在這榆木川,結束在這征戰的路上。這倒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隻是儲位之事還未解決,這大概是他這一生最錯的的事了!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擊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大明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初九,嶽陽城。
就在老皇情體越來越重整日帝昏昏沉沉的緩慢撤退的行進過程中,天機閣的楚天王也帶著屬下趕到了嶽陽城的漕幫總部。已經成為代幫主的小六自然是出門親自迎接,待得進入內堂坐定後,楚天王立刻抱拳示意道:“沈幫主,時間緊迫,我也就不繞彎子了,可否讓我見見老朋友?”
小六卻並不著急,隻是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楚天王和蕭雲是老朋友,也知道楚天王這時候來見蕭雲肯定也不是老友敘舊這麽簡單,而小六也還沒有完全放下青衣社護法的身份,所以,小六揮揮手屏退了眾人,待得隻剩下他們兩人的時候,才繼續一邊雕刻木偶一邊幽幽說道:“楚天王此次來,是想替太子殿下拉攏青衣社吧?”
楚天王聞言也是麵色如常的笑笑道:“沈幫主誤會了,天機閣是投效了太子殿下,我也深感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可這次來卻不是為了替太子殿下招攬青衣社,而是想請蕭首座隨楚某去大軍中護衛幾位閣老的安全。”小六這才停下手裏的木雕,有些不解的問道:“楚天王這是什麽意思?幾位閣老在大軍之中又是陛下身邊還能有性命之虞?”
楚天王再次抱拳道:“沈幫主有所不知,我收到太子殿下密信,說是東廠想借陛下病危之時圖謀不軌,而內閣幾位老大人曾力主裁撤東廠,所以或許會有性命之憂,囑咐我派人前去暗中保護幾位老大人,可我深知東廠實力,特別是上次嶽陽樓事件後,更是清楚自己絕非東廠大檔頭劉懷禮的對手,所以才想請老朋友幫忙。”
小六還是平靜的看著楚天王,半晌才悠悠說道:“可漢王府裏的蒙先生也來過信了,信中不但預料到了楚天王會來,也預料到了楚天王會替太子殿下拉攏漕幫和青衣社,所以,在下和蕭首座已經商量過了,我們兩家就誰都不幫,想必要讓楚天王失望了!”
楚天王一聽這話就焦急的皺眉道:“又是這家夥在攪事,沈幫主須知,他現在已經成為漢王謀士,自然是事事都要替漢王謀劃,”小六嘿嘿一笑道:“楚天王要是這麽說,那在下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天機閣現在已經效忠太子,那自然也是要事事都向著太子?”
楚天王一時語塞,沉思片刻後隻能換個方向再度開言道:“好,誠如沈幫主所言,那我們就先拋開各自的立場不談,隻說如今陛下麵臨的危機,若真是陛下被東廠謀害,那後果不堪設想啊。”小六聞言卻依然是不緊不慢的雕刻著手中的木雕悠悠道:“那也是他們皇家的事,與我們何幹?”
楚天王聞言立時憤然道:“沈幫主此言差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等既身為大明子民,自當為大明興衰盡自己綿薄之力,更何況,若是陛下突遭不測而導致外敵入侵或是內亂再起,那也是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沈幫主出身青衣社,莫非忘了俠之大者當為國為民?!”
見楚天王說的義憤填膺,小六也是冷冷一笑道:“楚天王所說,在下自然知道,可在下怎麽聽說謀害陛下的幕後真兇就是太子殿下?某則那些東廠閹人謀害陛下所圖為何?莫非還真是想再上演宦官當權另立新君的戲碼?還真當我鐵血大明的滿朝文武是擺設不成?”
楚天王痛心疾首的頓足道:“這些都是蒙先生信裏說的吧?以現今大明朝堂的形勢自然是容不得閹黨專權,可若是背後的謀局者就是支持漢王的蒙先生,那請問沈幫主這事情是不是就說得通了?太子殿下本就是儲君,何必多此一舉的謀害陛下奪位?真正需要用計謀奪位的恰恰就是漢王啊!”
這一番話倒是說的小六一愣,手中的小刀也停下了雕刻的動作,沉思了片刻才再度悠悠說道:“楚天王所說可有實證?”楚天王立刻抱拳道:“當然有,先前因著東宮屬官大多力主裁撤東廠,東廠早就已經暗中屬意漢王,而且東廠提督馬雲還親自登門示好,並送上了能掌控朝廷官員命脈的《人事》,而漢王也投桃報李的親自撰寫了京城防務要略作為迴禮,此次陛下親征離京前,馬雲又再次私下麵見漢王,這些不都是東長已經和漢王勾結的證據?”
小六還在沉吟,另一個人卻早就按捺不住了,之見蕭雲從內堂轉出來說道:“我就說那個陰損詭譎的家夥不可信吧,你還偏偏就被他一封信搞的自己家兄弟都不信了。”蕭雲說完才像楚天王抱拳道:“還請楚天王恕我一直在後麵偷聽,隻因著沈幫主看了蒙禹的信後就心生疑慮,這才讓我不要急著出麵先聽聽楚天王怎麽說。”
楚天王也是豪爽的抱拳迴禮道:“無妨無妨,沈幫主畢竟現在身份不一樣了,要替整個漕幫考慮也是情有可原。”蕭雲和楚天王本就是老朋友又一直保持來往,這一唱一和之下已經把事情攤開也給足了沈六如這個新任漕幫幫主下台階的餘地。
小六如何會聽不出來?當下也是淡然一笑道:“蕭首座既然出來了,就請坐下一敘吧。”待蕭雲落座後,小六略加思索還是沉聲道:“二位說的都有道理,在下也認同,但沈家的身份尷尬,這次好不容易才將功贖罪,而在下既然執掌漕幫,也需得替沈家全族和漕幫上下數萬幫眾和數十萬依附於漕幫過活的百姓考慮,所以,皇家的事,沈家不會再參與,至於蕭首座和青衣社怎麽選,在下也不會幹與。”
一見小六表明了態度,楚天王也略顯失望,他此行的任務就是替太子殿下收服漕幫和青衣社這兩大江湖勢力,也好讓太子殿下立於不敗之地,也為將來登基後執掌天下再添一份助力,可如今眼見得小六所代表的沈家已經是驚弓之鳥鐵了心不再參與皇家之事,而楚天王這樣本就不善於政治權謀的人一時半會也想不到新的辦法。
幸而,蕭雲適時的打圓場道:“沈幫主的顧慮我們都明白,沈幫主的選擇也無可厚非,楚天王就無需強人所難了,但我們青衣社不一樣,如今我們青衣社明麵上已經是被剿滅的禍患,若要再度翻身並站穩腳跟,不能單單指望秦社主和石頭他們,我們這些蟄伏下來的人也需得做些事才行,而自古大功莫過於救駕,所以我願意帶領青衣社兄弟們隨楚天王一行。”
小六立刻皺眉道:“蕭首座,我知道你和楚天王是老朋友,他與你有恩,所以你想報答於他無可厚非,可你要想清楚,這可是皇家的事,一旦青衣社牽涉進去,那青衣社自創社以來所遵循的宗旨就全毀了,那青衣社今後還如何主持江湖公道,維護江湖秩序?”
蕭雲傲然答道:“都說不破不立,破而後立,現而今青衣社明麵上已經是被朝廷徹底剿滅了的,那等到諸事過後青衣社再度麵世之時該是什麽樣的這個還未可知,至少我覺得青衣社不該再向以前一樣隻潛藏於地下見不得光,為什麽維持江湖秩序就一定要遠離朝廷?為什麽你們幾大幫會個個都與朝廷有關就偏偏我青衣社不行?”
小六聞言眼睛瞬間就眯了起來,緊緊的盯著蕭雲看了半晌才疑惑的問道:“這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秦社主的意思?亦或是大家夥的意思?”蕭雲笑笑道:“我知道沈幫主的顧慮,這當然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我和老吳他們也聊過此事,所以這就是大家夥的意思。”
小六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老吳也是這個意思?鐵鷹,銀燕他們也是這個意思?”蕭雲有些不悅的說道:“沈幫主無需懷疑,我蕭雲不會憑著一個人的想法就拿全社兄弟的性命去賭!”小六微微搖頭道:“或許是經曆變故之後大家的心理都有了變化吧,等老吳他們迴來我會找他們再好好聊聊的。”
蕭雲更加不悅的霍然起身道:“沈幫主莫非忘了,你已經不是青衣社社的右護法,而是漕幫的新任幫主,青衣社的事就不勞沈幫主費心了,我今日就先跟楚天王走了,我也會留封書信給老吳他們,他們若是願意,就趕到北疆與我匯合,若是不願意,那此行就算是我的個人行為,與青衣社無關。告辭!”
蕭雲說罷便抱拳離開了,楚天王也知道沈家和漕幫是不會再管皇家的事,便也略顯尷尬的起身抱拳道:“既如此,那我便也告辭了,事態緊急,還需得盡快趕赴北疆才是。你也莫怪蕭首座無禮,他也是這段時日什麽都不能做憋悶壞了。”
小六也灑脫的笑笑抱拳道:“楚天王多慮了,怎麽說在下也是青衣社出來的,不會和蕭首座計較什麽,更不會不管青衣社兄弟們的死活,在下就在這裏等老吳他們迴來商議後再行定奪吧,至少,在下也要親赴漠南迎接秦社主他們迴來的。”
楚天王笑笑道:“好,我也知道你和秦社主兄弟情深,也預祝秦社主早日凱旋而歸。”楚天王說罷便告辭離去,而蕭雲在給老吳他們留了書信之後便也和楚天王一起離開了嶽陽城一路疾馳北上,此行對於楚天王來說算不得圓滿,但有了蕭雲這個當世戰力穩居前五的助力也算得有了對付東廠大檔頭劉懷禮的秘密底牌。
就在蕭雲離開嶽陽城後的第三天,老吳和鐵鷹他們便迴到了漕幫總部,如今青衣社總部已經廢棄,嶽陽樓事件後因著青衣社核心的眾人秘密潛藏於漕幫總部,加之小六又從青衣社右護法變成了漕幫幫主,這漕幫總部便也就暫時成了秘密的青衣社總部。
之前老吳和鐵鷹他們分別出去秘密巡視青衣社的地下堂口順便安撫潛藏下來的弟兄們,這才留了蕭雲一個人帶著幾個屬下留在漕幫總部,而聽到老吳他們迴來的消息,小六也第一時間趕去和他們相見,小六雖然已經是漕幫幫主,可他的內心卻還是深念著青衣社的。
小六見到老吳他們的時候,眾人也剛好看完了蕭雲留下的書信。小六和老吳他們都是熟絡慣了的,當下也不客套的直接過去坐下道:“你們真的準備讓青衣社卷入皇家的事?”老吳幾人相視一眼,無奈的搖搖頭道:“蕭首座是過於心急了些。”
一聽這話,小六才放心的長舒了一口氣道:“我就說了,以老吳你這樣的穩當和我對大家夥的了解,你們怎麽會想著摻和進皇家的事,又怎麽會想著改變青衣社一貫的宗旨。”老吳苦笑道:“關於這個事情,蕭首座確實和我們都說過幾次,我們都明白他的心意是為了青衣社今後不再麵臨這樣的死局,所以也就都沒反駁他,沒想到讓他誤會了,以為我們都同意了。”
小六聞言一拍大腿道:“原來如此,可這下就有些麻煩了,蕭雲畢竟是青衣首座的身份,這次又帶著幾個青衣社的兄弟隨楚天王去幫助太子,那在朝廷看來青衣社不就等於是已經倒向太子了麽?”鐵鷹也終於開口道:“是啊,我們總不可能說蕭首座是個人行為與青衣社無關吧?”
老吳斷然否決道:“這當然不行,蕭首座受盡委屈在外漂泊十數年還不容易才和大家夥盡釋前嫌重新迴歸青衣社,我們怎能再次將其拋棄!”鐵鷹有些為難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們到底該怎麽做?該何去何從總得拿個主意吧?”
眾人一時陷入沉默,老吳的眉心更是擰成了麻花,他也知道蕭雲一走,小六又已經是漕幫幫主,現在青衣社眾人都在等著他的決定,可是這個決定真是難下啊,拋棄蕭雲肯定是不可能的,可帶人去支援蕭雲就等於是率領青衣社投效太子,這肯定也不好。
良久,老吳才幽幽一歎道:“事已至此,我們也隻能先北上與蕭首座匯合了再說,至於投效太子與否,我們可以後麵再商榷,可要讓青衣社做出拋棄兄弟的事,這絕不可能。”眾人也紛紛點頭應和,雖然也都知道這一去救很難從投效太子的漩渦中脫身出來,但畢竟兄弟更重要啊!
就這樣,眾人再次商議後,老吳帶著鐵鷹,黑鷹和其他十多個好手趕赴北疆與蕭雲匯合,而其它人則留給小六,待他安排好漕幫事務後便也趕赴寧夏衛等待時機接應秦風他們,順便幫主盧方他們解決燕雲商會的事,安排妥當之後,老吳等人便一刻不停的立時出發了。
此時的北疆,老皇帝朱棣在大軍護衛下一路經過豐潤屯、長林壑、廣平川、遠安鎮到達通津戍時,老皇帝還看著滿地的莊稼和空空入也的房舍,已經明白這是前來邊境開荒的老百姓被大軍嚇跑了,於是下了人生中最後一道公開的聖旨:“立刻傳朕旨意,隻要是種著莊稼蔬菜的地,也不管有沒有人居守的屋子,都一律不得踩踏侵犯,違令者,斬!”
老皇帝說完之後,便又昏昏沉沉的睡去了,又一路經過盤石鎮、翠微岡、雙流濼之後,在達到蒼崖戍之時,老皇帝終於徹底倒下了,十多個時辰都沒有再醒來,蒼崖戍的空曠之地畢竟太小了,不適宜大軍駐紮,於是內閣和文武大臣商議後,大軍便連夜向著不遠處的榆木川開拔。
在到達榆木川安營後,老皇帝終於是又醒了過來,在問清所處位置後,老皇帝果斷的下令:“大軍休整後即刻出發盡快迴到開平城。”可海壽卻悠悠迴道:“迴稟陛下,幾位老大人和英國公等人商議後,覺得陛下的這幾日身體實在欠佳,不適宜再長途顛簸,所以就在榆木川駐紮幾日,待陛下身體好轉之後再出發。”
“什麽?”老皇帝一時愕然,霸道了一生說一不二的自己現在居然連一道盡快出發的聖旨都發布出去了?老皇帝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海壽道:“你這是什麽意思?朕是被你們軟禁了麽?張輔,柳升何在?”海壽幽幽一歎道:“陛下不必猜疑,這都是為了陛下好,奴婢也不想陛下再因為舟車勞頓而昏迷不醒。”
海壽說著便抹起了眼淚,好像真的是心疼老皇帝的病體感同身受一般,可老皇帝是什麽人?如何會看不出聖旨傳不出去意味著什麽?他試了試想強撐著起身,隻要他能起身走出去,那所有的陰謀都將瞬間瓦解,可他試了幾次,卻都是渾身無力的根本撐不起來。
而一向眼疾手快的海壽此時卻也是毫無動靜的垂手立在一邊沒有上手攙扶,更沒有唿喚人來幫忙,這一下,老皇帝已經心涼透了,他知道自己放任他們給自己吃龍虎之藥的行為有多愚蠢了,當初隻是為了將計就計讓自己可以看上去很健康的出征漠北,在盡快解決漠北危機後就返迴京師處理後事。
可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以為是一廂情願而已,自己應該是迴不到京師了,甚至連開平都迴不去了!這戎馬一生,就要結束在這榆木川,結束在這征戰的路上。這倒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隻是儲位之事還未解決,這大概是他這一生最錯的的事了!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擊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