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拉~
麵前的這張剛完成的畫被墨林無情地撕扯下來,揉成一團丟在一邊。
紙團被丟在地上,周圍是一大片和它相同境遇的廢紙,它們都是墨林花費時間精力創作出來然後又馬上被遺棄的存在。
這樣的失敗品被隨意丟棄散落在地上,如果有人能夠撿起來將這些失敗品,按照先後順序排列就會發現:這些畫給人一種一個比一個陰暗,一個比一個壓抑的感覺。
就像墨林現在的精神狀態一樣。
“還不夠,還差一點,還差一點。”
墨林將剛完成的作品再次撕下來又丟在一邊,這是她畫的第幾幅畫來著?
她沒有去數。
自己不僅要長時間不間斷地將自己想象成一個與自己性格相反的人物,還要不停的站在這個人設的角度去思考,去猜想這樣的自己會畫什麽。
墨林有想過自己是不是猜錯了,所以嚐試過畫了幾幅色彩鮮豔的畫,結果是這些畫全部自燃起來。
於是墨林隻好繼續試圖讓自己代入,成為那個冷漠的自己。
“冷靜,再想想那個[我]有什麽細節的地方是沒有考慮到的,方向是對的,一定是某個細節沒做到位。”
墨林感覺心情十分的煩躁,每一次畫完一幅畫,她總感覺哪裏不對勁,感覺這些畫還缺少了什麽。
要是墨在就好了,如果是她的話,一定能快速的分析出那個自己的性格特點,然後找出應該畫怎樣的一幅畫。
可惜這裏隻有自己。
墨林背靠在椅子上,抬頭仰望著天花板不經思考起來:自己真的還活著嗎?
如果還活著,那麽外麵自己的身體怎麽樣了,第六律者消滅了嗎?
如果自己死了,那做這一切又有什麽意義呢?
可惜沒有人可以迴答墨林心中的疑惑。
躺在椅子上發神一會兒後,墨林又重新坐起來繼續畫圖。
充滿迷茫,沒有目的地畫圖。
在無人打擾的畫室裏,畫呀畫呀畫。
一個畫師的性格會影響到這個畫師畫出什麽樣的畫。
同樣,不停地畫一種類型的畫,也會影響到畫師的情緒,更別說像墨林這樣不知道畫了多久的畫。
壓抑、沉悶、寂靜,沒有人能夠和她講話,耳邊隻有筆刷在畫紙上滑動的聲音。
這一切的一切,不停地充斥著墨林的身心,不僅如此,墨林還要不停地將自己代入那個[她]。
一次又一次不符合預期的畫,一張又一張被丟棄在地上的廢紙。
不知過了多久,墨林忘記了這是自己畫的第幾張畫了。不停的畫圖,不停的代入,從一開始的煩躁,變成了迷茫,但現在無思考的重複運動。
墨林心裏隻有一個想法:自己要這樣持續多久?
好安靜啊,有人嗎?不管是誰也好,告訴我,自己這麽做是正確的嗎?
或者可以陪我說個話,或者讓我聽到其他的聲音。
好安靜、好壓抑、好……孤獨啊。
又是一幅剛完成的圖,這一次墨林沒有將它撕下,而是靜靜地看著它。
圖的上半邊是廣闊的宇宙,零零散散的幾個星光是那麽的冰冷無情;下半邊是密密麻麻的人,像是在不停地走動,而且他們都沒有臉,像鬼影一樣。
在他們中間站著一個人,一個沒有五官但形體清晰的人,看不出性別,祂就那麽站在那裏,與周圍的一切顯得是那麽的格格不入,不管是誰看到祂,都會覺得祂不應該出現在這。
就像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出現在人流攢動的街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做,沒有誰為祂停留。
祂迷茫的看著周圍,祂會想什麽呢?
不知道,因為沒有人為祂停下自己的腳步,祂就那麽孤單地站在那。
【墨林】放下了筆,從椅子上站起來,麵無表情地離開了這個不知道呆了多久的畫室。
門外是剛下班迴來的養父母,養母對著剛從畫室裏出來的【墨林】說:“女兒,這個假期想去做什麽嗎,我們陪你一起去。”
“不用,我待在家裏畫畫就行。”【墨林】冷漠地迴應,眼前的父母對於她來說就像個隻是同居的外人。
“可是……”養母還想說什麽,養父按住養母的肩膀製止了她講話並對她搖了搖頭,然後走到【墨林】前麵。
“孩子,我們知道你想要畫畫,現在你畢業了,所以我們準備將你送到國外專門的高中去專門學習,你願意嗎?”
養父的語氣非常溫柔,儼然一副為自己孩子著想的好家長。
“隨便。”【墨林】無所謂地迴答。
“抱歉,是我們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陪伴著你,讓你一直一個人在家,把你帶迴來後,每天也沒和你說過幾次話。你放心,我們已經賺夠了錢,出國後我們會天天陪你,好嗎?”
養母一臉歉意地說著,眼睛通紅像是要哭出來,她是在為這些年因為工作讓孩子一直獨自生活而後悔嗎?
【墨林】對此沒有任何感覺,隻是平淡地說“沒事,我已經習慣了,我去睡覺了。”
說完墨林往自己的房間走,身後的養父母也沒再說什麽。
房間裏,墨林直接躺在床上再次醒來還是相似的場景,養母叫自己起床,不過和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早飯早已做好,因為他們將離開這個地方,去到國外生活。
離開這個生活數年的地方,【墨林】心中閃過一絲不舍,但很快放下。
來到新的住宅,養父母確實做到他們所說的那樣,賺夠了錢,每天都在家陪伴著自己。
新的學校就在新家的附近,大約十分鍾的車程,說是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陪伴自己。
但是【墨林】對此並沒有任何感覺,看著養父母如此關照自己的樣子,哪怕天天給自己做飯,陪伴著自己畫畫,引導著自己鍛煉。
【墨林】隻感覺他們好假啊,這麽裝有意思嗎?
如果他們真的像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樣關愛著自己,那為什麽從收養到現在都一直沒叫過自己的名字,好像這個名字對於他們來說是個禁忌似的。
在【墨林】眼裏,他們就像是木偶,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被幕後之人操控表演出來的,所以對於他們沒有任何的感情。
哪怕他們死在自己麵前。
麵前的這張剛完成的畫被墨林無情地撕扯下來,揉成一團丟在一邊。
紙團被丟在地上,周圍是一大片和它相同境遇的廢紙,它們都是墨林花費時間精力創作出來然後又馬上被遺棄的存在。
這樣的失敗品被隨意丟棄散落在地上,如果有人能夠撿起來將這些失敗品,按照先後順序排列就會發現:這些畫給人一種一個比一個陰暗,一個比一個壓抑的感覺。
就像墨林現在的精神狀態一樣。
“還不夠,還差一點,還差一點。”
墨林將剛完成的作品再次撕下來又丟在一邊,這是她畫的第幾幅畫來著?
她沒有去數。
自己不僅要長時間不間斷地將自己想象成一個與自己性格相反的人物,還要不停的站在這個人設的角度去思考,去猜想這樣的自己會畫什麽。
墨林有想過自己是不是猜錯了,所以嚐試過畫了幾幅色彩鮮豔的畫,結果是這些畫全部自燃起來。
於是墨林隻好繼續試圖讓自己代入,成為那個冷漠的自己。
“冷靜,再想想那個[我]有什麽細節的地方是沒有考慮到的,方向是對的,一定是某個細節沒做到位。”
墨林感覺心情十分的煩躁,每一次畫完一幅畫,她總感覺哪裏不對勁,感覺這些畫還缺少了什麽。
要是墨在就好了,如果是她的話,一定能快速的分析出那個自己的性格特點,然後找出應該畫怎樣的一幅畫。
可惜這裏隻有自己。
墨林背靠在椅子上,抬頭仰望著天花板不經思考起來:自己真的還活著嗎?
如果還活著,那麽外麵自己的身體怎麽樣了,第六律者消滅了嗎?
如果自己死了,那做這一切又有什麽意義呢?
可惜沒有人可以迴答墨林心中的疑惑。
躺在椅子上發神一會兒後,墨林又重新坐起來繼續畫圖。
充滿迷茫,沒有目的地畫圖。
在無人打擾的畫室裏,畫呀畫呀畫。
一個畫師的性格會影響到這個畫師畫出什麽樣的畫。
同樣,不停地畫一種類型的畫,也會影響到畫師的情緒,更別說像墨林這樣不知道畫了多久的畫。
壓抑、沉悶、寂靜,沒有人能夠和她講話,耳邊隻有筆刷在畫紙上滑動的聲音。
這一切的一切,不停地充斥著墨林的身心,不僅如此,墨林還要不停地將自己代入那個[她]。
一次又一次不符合預期的畫,一張又一張被丟棄在地上的廢紙。
不知過了多久,墨林忘記了這是自己畫的第幾張畫了。不停的畫圖,不停的代入,從一開始的煩躁,變成了迷茫,但現在無思考的重複運動。
墨林心裏隻有一個想法:自己要這樣持續多久?
好安靜啊,有人嗎?不管是誰也好,告訴我,自己這麽做是正確的嗎?
或者可以陪我說個話,或者讓我聽到其他的聲音。
好安靜、好壓抑、好……孤獨啊。
又是一幅剛完成的圖,這一次墨林沒有將它撕下,而是靜靜地看著它。
圖的上半邊是廣闊的宇宙,零零散散的幾個星光是那麽的冰冷無情;下半邊是密密麻麻的人,像是在不停地走動,而且他們都沒有臉,像鬼影一樣。
在他們中間站著一個人,一個沒有五官但形體清晰的人,看不出性別,祂就那麽站在那裏,與周圍的一切顯得是那麽的格格不入,不管是誰看到祂,都會覺得祂不應該出現在這。
就像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出現在人流攢動的街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做,沒有誰為祂停留。
祂迷茫的看著周圍,祂會想什麽呢?
不知道,因為沒有人為祂停下自己的腳步,祂就那麽孤單地站在那。
【墨林】放下了筆,從椅子上站起來,麵無表情地離開了這個不知道呆了多久的畫室。
門外是剛下班迴來的養父母,養母對著剛從畫室裏出來的【墨林】說:“女兒,這個假期想去做什麽嗎,我們陪你一起去。”
“不用,我待在家裏畫畫就行。”【墨林】冷漠地迴應,眼前的父母對於她來說就像個隻是同居的外人。
“可是……”養母還想說什麽,養父按住養母的肩膀製止了她講話並對她搖了搖頭,然後走到【墨林】前麵。
“孩子,我們知道你想要畫畫,現在你畢業了,所以我們準備將你送到國外專門的高中去專門學習,你願意嗎?”
養父的語氣非常溫柔,儼然一副為自己孩子著想的好家長。
“隨便。”【墨林】無所謂地迴答。
“抱歉,是我們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陪伴著你,讓你一直一個人在家,把你帶迴來後,每天也沒和你說過幾次話。你放心,我們已經賺夠了錢,出國後我們會天天陪你,好嗎?”
養母一臉歉意地說著,眼睛通紅像是要哭出來,她是在為這些年因為工作讓孩子一直獨自生活而後悔嗎?
【墨林】對此沒有任何感覺,隻是平淡地說“沒事,我已經習慣了,我去睡覺了。”
說完墨林往自己的房間走,身後的養父母也沒再說什麽。
房間裏,墨林直接躺在床上再次醒來還是相似的場景,養母叫自己起床,不過和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早飯早已做好,因為他們將離開這個地方,去到國外生活。
離開這個生活數年的地方,【墨林】心中閃過一絲不舍,但很快放下。
來到新的住宅,養父母確實做到他們所說的那樣,賺夠了錢,每天都在家陪伴著自己。
新的學校就在新家的附近,大約十分鍾的車程,說是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陪伴自己。
但是【墨林】對此並沒有任何感覺,看著養父母如此關照自己的樣子,哪怕天天給自己做飯,陪伴著自己畫畫,引導著自己鍛煉。
【墨林】隻感覺他們好假啊,這麽裝有意思嗎?
如果他們真的像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樣關愛著自己,那為什麽從收養到現在都一直沒叫過自己的名字,好像這個名字對於他們來說是個禁忌似的。
在【墨林】眼裏,他們就像是木偶,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被幕後之人操控表演出來的,所以對於他們沒有任何的感情。
哪怕他們死在自己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