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迴來了。”
在將廚房收拾完後,養父母的聲音在門口響起,他們手裏拿著打包盒,對著剛從廚房裏出來的自己打了聲招唿,一邊脫下身上的白大褂,一邊將脖子上的工作牌以及手機放在桌上然後吃起飯。
墨林看著眼前的畫麵,注意到手機上顯示的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九點。
這時間流速怎麽迴事,6點半自己做飯到吃完整理完衛生也不過一個小時,結果出來一看,又過了兩個半小時。
不過還有讓墨林在意的是,手機旁邊的工作牌,上麵標誌著的是墨林接受治療的那家精神病院。
如果是之前墨林不會有什麽疑問,但是現在她迴去過神州,並且找到過那家醫院了解過情況:他們在自己出院後,有工作一年就離開了,然後收養了一個孩子,就是自己。
現在過去這麽久了,為什麽還帶著這張工作牌,不可能是他們又迴去任職這種情況。
因為自己親自去過,聽到、看到養父母離開後就再也沒有迴去過那家精神病院。
“是我記錯了,還是我記憶出問題了,又或者這裏不完全是由自己記憶構成的?”
墨林看著這一切,感覺是那麽的違和不真實,但是現在她什麽做不了,隻能看著養父母吃飯,然後身體點點頭迴到自己的房間,直接上床睡覺。
眼睛一閉一睜,時間又來到了早上,同樣的畫麵:養父母喊起床,自己獨自一人起來做飯,然後是半小時左右的自由時間。
之後身體失控,去做飯,吃完正好養父母迴來,[自己]去睡覺,一閉一睜又是一天。
並且日期始終在周末,周一到周五直接被減去,除非有節假日,但是不是都一個樣,每一天都是相似的畫麵。
墨林利用這半個小時將整個房間都翻了個遍,發現隻要她抱著想要離開這間房子的心思靠近大門,時間就會開始快速流逝。
準確來說是在觸碰到門把手的那一刻,身體立刻脫離控製,開始了單調重複的做飯,吃完時養父母迴來,自己去睡覺。
第一次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當時自己並沒有離開的心思,隻是單純地想打開大門。
之後她嚐試著通過窗戶離開,也是一樣的情況,除非自己隻是單純的開窗透氣。
因為多次這樣的嚐試,時間來到了暑假,正當墨林想著怎麽怎麽利用[明天]的半個小時時,起床發現日曆上的時間變了。
變成了她第一次醒來的日期。
“靠,給我來個時間輪迴是吧?”墨林坐在客廳沙發上,抱著頭罵了一句。
沒想到一到暑假時間,日期居然倒退了,自己該不會要被困在這時間段吧。
“冷靜,換個角度觀察,想象這是一個遊戲,倒退迴來應該是我有什麽條件需要達成,才可以進行下一階段。”
已知現在所經曆的是以自己曾經的記憶為藍本的,類似於曾經的律者記憶幻境。
每天固定的行動軌跡,白天的時間被壓縮成自己可以自由活動這段時間。
那如果沒被壓縮,[自己]在這房間裏做了應該會很多事比如打掃衛生、做作業等等。
墨林盡可能地迴想自己當年在這個時間段,自己獨自一人會做什麽。
突破點應該就在其中。
拍打著自己的腦袋,仔細迴想著上一周目自己所看到的周圍的一切,將現在的環境與記憶中的環境對比起變化。
客廳裏:地上的塵埃,垃圾桶裏的垃圾每隔幾天就會消失,屬於[變量],應該不是。
臥室裏:養父母的房間和自己的房間床單會變化,衣櫃裏也會有差異,比如消失或者增添幾件。
那接下來就隻剩下一個地方,墨林看向坐落這間屋子最裏麵的房間,那裏是養父母為她準備的單獨的畫室。
墨林打開門,真正走進來觀察起這[些天]自己反複進來的畫室。
畫筆、顏料和圖紙雜亂地散落在地上,無人收拾。周圍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書籍,使本就狹小的空間變得更加壓抑。
“這裏……不符合我現在的習慣。”這是墨林當初第一次進來時做出的判斷。
鏡子裏顯示出的表情,狹小壓抑又雜亂的畫室,這些都與自己截然相反。
看著眼前的一切與記憶裏始終不變的布局,墨林確定這裏就是破局的關鍵點:正常來將自己一定會抽出一點時間來這裏畫畫,但是這裏沒有任何變化。
於是墨林突發奇想地嚐試著撿起幾隻畫筆,將它們搭建在一起,又數了所有畫紙的張數,抽出一張隨便折了一個千紙鶴,然後退了出去。
迴到客廳看了一眼時間,然後往門口走去,強製加速進入下一天。
第二天自由時間,墨林目標明確,直入畫室,看到了自己[昨天]擺放的畫筆和千紙鶴,又數了一次畫紙的張數。
“果然,這裏是關鍵點。”如果將時間本來的進程比做一台機器,自己所做的就是組成這台機器的零件。
隻有零件齊全,機器才能正常運行,所以墨林在尋找本應該有,實際卻沒有的事件——在畫室裏畫畫。
通過這幾隻畫筆和千紙鶴,墨林知道這裏隻有自己去幹涉才會發生改變,更確信這裏就是破局點。
而且墨林還發現,這裏是不受時間的影響的,因為昨天出來的時候對比了時鍾上的時間。
鍾表上走過的時間少於自己行動所花費的時間,缺少的這段時間恰好是自己在這裏所度過的。
之前沒發現是因為在這裏花費的時間少,自己當時也沒注意時間的變化。
現在情況明了了,自己隻需要補全這個事件就可以了,但問題是怎麽補全呢?
如果是畫畫,自己應該畫什麽呢?
墨林坐在畫紙前,拿著色盤遲遲下不了筆,她有想過將所有風格,所有類型的畫全部畫一遍。
也不怕紙張全部用完,因為那堆畫紙自己昨天數了是300張,用了一張應該還剩299張,但是剛才數又恢複成300張。
“要我畫畫,那[我]會畫什麽呢?”墨林心想:既然是要自己畫畫,按目前情況準確來說應該是身體脫離掌控時的那個[墨林]來畫。
但現在畫畫的不是[墨林],而是她。
“如果我是那個樣子,我會畫什麽呢?”
墨林閉上眼,迴憶起早上起床時[自己]說話的語調語氣,還有鏡子裏的那張臉。
讓自己盡可能地代入其中。
冷漠,沒有情感,對什麽都沒有興趣或者說對一切都不在意,都與自己無關的表情。
如果我是她,如果這才是真正的[我],在這個狹小壓抑的房間裏,[我]會想什麽?[我]會畫出怎樣的畫?
再次睜眼,墨林原本充滿光彩的眼睛,變得灰暗沒有生氣,左手的筆越過顏料盤上那些色彩豐富的顏料,沾染一大片灰色,開始了自己的創作。
在將廚房收拾完後,養父母的聲音在門口響起,他們手裏拿著打包盒,對著剛從廚房裏出來的自己打了聲招唿,一邊脫下身上的白大褂,一邊將脖子上的工作牌以及手機放在桌上然後吃起飯。
墨林看著眼前的畫麵,注意到手機上顯示的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九點。
這時間流速怎麽迴事,6點半自己做飯到吃完整理完衛生也不過一個小時,結果出來一看,又過了兩個半小時。
不過還有讓墨林在意的是,手機旁邊的工作牌,上麵標誌著的是墨林接受治療的那家精神病院。
如果是之前墨林不會有什麽疑問,但是現在她迴去過神州,並且找到過那家醫院了解過情況:他們在自己出院後,有工作一年就離開了,然後收養了一個孩子,就是自己。
現在過去這麽久了,為什麽還帶著這張工作牌,不可能是他們又迴去任職這種情況。
因為自己親自去過,聽到、看到養父母離開後就再也沒有迴去過那家精神病院。
“是我記錯了,還是我記憶出問題了,又或者這裏不完全是由自己記憶構成的?”
墨林看著這一切,感覺是那麽的違和不真實,但是現在她什麽做不了,隻能看著養父母吃飯,然後身體點點頭迴到自己的房間,直接上床睡覺。
眼睛一閉一睜,時間又來到了早上,同樣的畫麵:養父母喊起床,自己獨自一人起來做飯,然後是半小時左右的自由時間。
之後身體失控,去做飯,吃完正好養父母迴來,[自己]去睡覺,一閉一睜又是一天。
並且日期始終在周末,周一到周五直接被減去,除非有節假日,但是不是都一個樣,每一天都是相似的畫麵。
墨林利用這半個小時將整個房間都翻了個遍,發現隻要她抱著想要離開這間房子的心思靠近大門,時間就會開始快速流逝。
準確來說是在觸碰到門把手的那一刻,身體立刻脫離控製,開始了單調重複的做飯,吃完時養父母迴來,自己去睡覺。
第一次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當時自己並沒有離開的心思,隻是單純地想打開大門。
之後她嚐試著通過窗戶離開,也是一樣的情況,除非自己隻是單純的開窗透氣。
因為多次這樣的嚐試,時間來到了暑假,正當墨林想著怎麽怎麽利用[明天]的半個小時時,起床發現日曆上的時間變了。
變成了她第一次醒來的日期。
“靠,給我來個時間輪迴是吧?”墨林坐在客廳沙發上,抱著頭罵了一句。
沒想到一到暑假時間,日期居然倒退了,自己該不會要被困在這時間段吧。
“冷靜,換個角度觀察,想象這是一個遊戲,倒退迴來應該是我有什麽條件需要達成,才可以進行下一階段。”
已知現在所經曆的是以自己曾經的記憶為藍本的,類似於曾經的律者記憶幻境。
每天固定的行動軌跡,白天的時間被壓縮成自己可以自由活動這段時間。
那如果沒被壓縮,[自己]在這房間裏做了應該會很多事比如打掃衛生、做作業等等。
墨林盡可能地迴想自己當年在這個時間段,自己獨自一人會做什麽。
突破點應該就在其中。
拍打著自己的腦袋,仔細迴想著上一周目自己所看到的周圍的一切,將現在的環境與記憶中的環境對比起變化。
客廳裏:地上的塵埃,垃圾桶裏的垃圾每隔幾天就會消失,屬於[變量],應該不是。
臥室裏:養父母的房間和自己的房間床單會變化,衣櫃裏也會有差異,比如消失或者增添幾件。
那接下來就隻剩下一個地方,墨林看向坐落這間屋子最裏麵的房間,那裏是養父母為她準備的單獨的畫室。
墨林打開門,真正走進來觀察起這[些天]自己反複進來的畫室。
畫筆、顏料和圖紙雜亂地散落在地上,無人收拾。周圍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書籍,使本就狹小的空間變得更加壓抑。
“這裏……不符合我現在的習慣。”這是墨林當初第一次進來時做出的判斷。
鏡子裏顯示出的表情,狹小壓抑又雜亂的畫室,這些都與自己截然相反。
看著眼前的一切與記憶裏始終不變的布局,墨林確定這裏就是破局的關鍵點:正常來將自己一定會抽出一點時間來這裏畫畫,但是這裏沒有任何變化。
於是墨林突發奇想地嚐試著撿起幾隻畫筆,將它們搭建在一起,又數了所有畫紙的張數,抽出一張隨便折了一個千紙鶴,然後退了出去。
迴到客廳看了一眼時間,然後往門口走去,強製加速進入下一天。
第二天自由時間,墨林目標明確,直入畫室,看到了自己[昨天]擺放的畫筆和千紙鶴,又數了一次畫紙的張數。
“果然,這裏是關鍵點。”如果將時間本來的進程比做一台機器,自己所做的就是組成這台機器的零件。
隻有零件齊全,機器才能正常運行,所以墨林在尋找本應該有,實際卻沒有的事件——在畫室裏畫畫。
通過這幾隻畫筆和千紙鶴,墨林知道這裏隻有自己去幹涉才會發生改變,更確信這裏就是破局點。
而且墨林還發現,這裏是不受時間的影響的,因為昨天出來的時候對比了時鍾上的時間。
鍾表上走過的時間少於自己行動所花費的時間,缺少的這段時間恰好是自己在這裏所度過的。
之前沒發現是因為在這裏花費的時間少,自己當時也沒注意時間的變化。
現在情況明了了,自己隻需要補全這個事件就可以了,但問題是怎麽補全呢?
如果是畫畫,自己應該畫什麽呢?
墨林坐在畫紙前,拿著色盤遲遲下不了筆,她有想過將所有風格,所有類型的畫全部畫一遍。
也不怕紙張全部用完,因為那堆畫紙自己昨天數了是300張,用了一張應該還剩299張,但是剛才數又恢複成300張。
“要我畫畫,那[我]會畫什麽呢?”墨林心想:既然是要自己畫畫,按目前情況準確來說應該是身體脫離掌控時的那個[墨林]來畫。
但現在畫畫的不是[墨林],而是她。
“如果我是那個樣子,我會畫什麽呢?”
墨林閉上眼,迴憶起早上起床時[自己]說話的語調語氣,還有鏡子裏的那張臉。
讓自己盡可能地代入其中。
冷漠,沒有情感,對什麽都沒有興趣或者說對一切都不在意,都與自己無關的表情。
如果我是她,如果這才是真正的[我],在這個狹小壓抑的房間裏,[我]會想什麽?[我]會畫出怎樣的畫?
再次睜眼,墨林原本充滿光彩的眼睛,變得灰暗沒有生氣,左手的筆越過顏料盤上那些色彩豐富的顏料,沾染一大片灰色,開始了自己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