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啟密境或者關閉密境的陣法,孫雲經曆已經好多次,而且跟包括趙老伯、師父僧稠、大師傅慧光、師伯曇鸞等等都學過咒語,但這些咒術,孫雲理解和陣法的功能都沒有直接關係,多數是對陣法涉及神隻的崇敬膜拜,或是對陣法達到的境界的感悟冥想等內容。換句話說,普通人即便念動這些真言,絲毫沒有作用,隻有特殊的群體,加上特殊的場合,特殊的法器,特殊的虔誠,才有可能成功,但絕不是百分之百成功率。


    以上這些特殊,孫雲都不具備,他隻是有成功的經曆,然後憑感覺照貓畫虎的模仿,能不能成功心裏沒底,所以看見天空雲霧升起遮住星辰,不禁有些傻眼。雲霧聚集的很快,轉眼間一大片天空的星月全部隱藏不見。這下眾人都開始哀歎,本來大家指望通過找來孫雲幫忙,結果不但沒起效果,反而天公不作美,徹底啥都看不見了,好在大家並沒有把下霧和孫雲的陣法聯係在一起,最多覺得孫雲沒有想象中的神異,但足夠孫雲羞愧的了。


    沒想到,豬隊友小儷,來了一句:“我哥,你是不是把陣法弄錯了,要增加透視,你給整成增厚迷霧,這不啥也看不見了?”得!大夥立刻想起來孫雲剛才的一通操作,於是人群開始議論起來,有人抱怨亂弄,有人覺得不可能,多數人還是為孫雲開脫。


    小月忙道:“小儷,別亂說,大雲哪有唿風喚雨的本事,他和師兄最多是弄一些增加渾天儀效果的陣法,和霧天沒有關係的。”大多數人比較讚同,跟著議論了一下。


    這時候楊炯冒出一句:“可能弄巧成拙了唄,陣法也有反作用。”對呀,有可能呀。


    議論聲又被帶起,氣的楊蓉悄悄掐了他一下,輕聲道:“你傻了啊,這會兒不是平常我們自己人的時候,這麽多外人,大雲丟人,我們不也跟著抬不起頭來了嗎?”


    楊炯沒理楊蓉,繼續道:“所以,現在起霧,說不定,片刻之後雲開霧散,觀星更好呢。”好家夥,大喘氣,包袱在後邊呢,弄得眾人一下子接不上話茬了。


    鄭冰立刻跟一句道:“對啊,對啊,大雲向來都是出人意料,我猜這個陣法就是先升起霧氣,把空氣的灰塵雜質過濾掉,然後天色就清明了。”鄭冰是中書令鄭儼的漂亮女兒,名聲已經享譽太學院內外,雖然她的話明顯的幼稚,不過沒人敢反駁。


    李辰輕聲說:“鄭冰,咱們知道你這是向著大雲找台階,不過,你的話外人聽來,是不是有點說大了,諸葛亮唿風喚雨還得提前七天拜神,你把大雲說成鬼穀子了,伸手撒豆成兵。”


    鄭冰似乎有點反應過來,道:“哦,不用過濾灰塵,就是簡單的啟動程序,就像變戲法,先蒙一下,然後就清明了。”得!孫雲一聽,大夥這是非得要把自己剝皮到體無完膚。


    眾人剛想笑,突然又有人驚疑道:“快看霧氣散了!”果然,北方天空片刻明亮起來。


    “不對呀,怎麽隻有北麵霧氣沒了,其他方位沒散呢?”“看來這陣法略有瑕疵,或者說略有限定,隻能應用部分空域。”“我們看的不正是紫微垣呢,管其他位置幹什麽,我覺得孫雲的陣法可說夠驚世駭俗了。”“你們還相信和陣法有關,不過是天氣的自然變化而已。”“諸位,不要討論沒意義的猜疑,既然北方天域可見,不正是我們要觀測的部位嗎,還不趁此機會觀星。”“對呀對呀,先觀星要緊,等有了結果再議論。”“不對!你們看!開陽星可見了!而且清晰百倍。整個紫微垣更清晰無比!”“真的啊,快看,開陽輔星也一目了然。”“果然清明了!”“等等,好像和我們平日看到的北鬥北極大有不同呢?”


    的確,北極天域出現了與往日不同的星象網絡圖案,大夥借助渾天儀的定位竟然看的有點顛覆認知。趙太史道:“諸位,你們看,往日我們能看到開陽旁邊的輔星就十分難得,可是在搖光的右邊是不是還有一顆星,那是不是傳說中的陰星,也叫右弼星?”


    胡世榮:“應該是吧,北鬥九星隻是在古人的記錄中存在,後來九皇星君的左輔右弼便隱沒,極好的天氣偶爾可見輔星,第九星右弼則徹底不見,從而留下所謂一明一暗傳說,今日我們看到的這顆星,因為沒有記錄,所以無法從特征上確認。”


    張寵道:“的確不好說,還是請信都芳先生確認一下。信先生,信先生,煩請過來。”


    信都芳連忙走到跟前,聽完幾個人的說法,登上台座,仰視蒼穹,看了片刻,迴身道:“依不才愚見,此星應為隱元星。據記載隱元星變換不定,有時出現在搖光附近,有時出現在玉衡的附近,時至今日,陰星早已徹底隱沒,不過今天因為孫雲同學的特異陣法,讓我們有機會再次得見一麵。”這位信先生真不錯,不忘誇孫雲一句。


    楊元慎道:“我聽說,九星是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平素不可全見,若能見全,可延壽無窮,今天我們托孫雲同學的福,能延年益壽啦。”


    對呀!之前大夥沒覺得孫雲的陣法有作用,後來又覺得他的陣法有副作用,等到一下子可用的時候,又沒人提及,經信都芳和楊元慎的提醒,眾人一下子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並沾了光,於是紛紛向孫雲投去讚許的目光和稱讚的言語,弄得孫雲挺不好意思,小儷他們則大大方方的表示不算什麽,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接了過去。


    孫雲一看,這下更麻煩了,以後瑣事事會更多。為了轉移視線,忙道:“多謝楊先生謬讚。其實我根本沒做什麽,隻是此處在開陽門外,開陽門夜觀開陽星,天作之合罷了。”


    對呀,都是開陽,才有奇妙之處。大夥聽完,覺得是很巧合。


    元淵世子元瑾和秘書郎元晏沒心思看這些聽這些,他倆悄悄來到李業興身邊嘀咕幾句,李業興點頭,然後對大家道:“既然通過隱元星可以確認今天的星域要比往日真實清晰,時間緊迫,為避免天氣變化異常,我們是不是集中精力,對開陽和輔星進行觀測推衍,找到元淵大將軍和元融將軍命星的演變?”一句話提醒眾人迴到今天的主題。


    眾人仔細看了片刻,趙太史道:“今日開陽與輔星雖然清晰可辨,總感覺這兩顆星閃爍不定,時而昏暗,時而明亮,好似要分解一般,不知各位有何收獲?”


    胡太史道:“若我看,這兩顆星的位置也有問題,與平常的排列位置似略有變化。”


    張太史道:“按照星象之說,命星暗淡、失位或墜落,預示著將帥重病、遇險或死亡。現在將星有昏暗、失位的情形,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就會可能隕落。信先生怎麽看?”


    信都芳道:“我發現還不止如此簡單,諸位再細看,開陽星表麵上昏暗閃爍,但變化的規律極為複雜,更準確的說有點散亂,似乎有不止一顆的星宿不斷的合並又分離,而這些散星各自忽明忽暗,所以導致開陽星整體閃爍不清。”


    王騰周道:“《天官書》雲:‘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所以十二分星對應十二分野。北極北鬥有變,對應北境有大將隕落。可是將星紛亂閃爍,難道預示眾多大將同時陣亡?這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啊?果真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作為才好?”


    楊元慎道:“之前我們已經做過齋醮科儀,如果涉及的範圍如此之廣,怕是下一步有必要進行祭燈祈禳北鬥,以求主星不墜。”


    趙太史道:“不錯,東晉孫盛所著《晉陽秋》中記載,前魏之際,蜀漢丞相諸葛孔明夜觀星象,發現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相輔列曜,其光昏暗,預知自己壽命將盡。所以五丈原祭燈禳星,腳踏北鬥七星做法續命,結果事與願違。之後他看見有流星拖尾從天而降,並且足有七顆,暗示北鬥七星衰落,北鬥七星消失,則諸葛亮作亡故,所以千萬不能等到流星墜落來臨。”


    張太史道:“祭燈禳星程序繁瑣,而且需要命星之主在場,如今征北軍在交津前線,根本不合適做這些事情。此外,自從孔明先生殞沒以來,近數百年已經沒有像他那樣的道法高手存在,我們這些人加起來做也不見得有什麽效果。”是啊,司馬遷、張衡、諸葛亮、郭璞、崔浩等,那都是百年一遇的占星大家,幾乎一個朝代隻出現一位,所以大夥有些一籌莫展。


    這時李業興道:“最關鍵,現在我們還沒弄清開陽混亂的緣由,貿然施法,會適得其反。”


    信都芳道:“李博士言之有理,若想弄清開陽星的問題,我們的視野不止要放在北鬥七星中,整個紫微垣靠近尤其是北極星一帶都應該查看一番,或許有答案。”


    胡太史道:“也好,趁著天色尚好,我們抓緊時間拓展視野。”眾人一聽也對,立刻展開視野,從北鬥延展到北極。


    孫雲悄悄問李業興道:“李博士,麻煩問下,北鬥與北極相對位置永遠固定麽?”


    李業興道:“不是,季節不同,位置不同。《甘石星經》說,北鬥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可定四時,分寒暑。鬥杓東指,天下皆春;鬥杓南指,天下皆夏;鬥杓西指,天下皆秋;鬥杓北指,天下皆冬。所以《易·傳》說,帝出乎震,震卦在東。”


    原來如此,孫雲正迴味,聽有人驚道:“大家看,北極星也昏暗失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