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黃昏,昭儀尼寺大門進出的人員開始逐漸稀少,徜徉在春暖花開氣氛中的人群逐漸迴家。這時,從寺門中走出幾個人,前麵兩個一位是一個女尼,身材瘦小,頭戴鬥笠,臉蒙輕紗,看不出樣貌,但從行動舉止,能看出來應該歲數不老。另一位是個10歲多胖胖的小女孩,她也帶著輕紗鬥笠,同樣看不見麵容。女孩一手被女尼牽著,背後還被一個包袱,像出門的樣子。她倆身後跟著兩個稍微年輕一點的女尼,同樣帶著輕紗,但能看見模樣。


    幾個人緩緩的出了昭儀尼寺的大門,然後順著禦道一直南走到開陽門,穿過開陽門,進到城外。二個青年尼姑開始走在前邊領路,奔著西南方向穿街繞路。這時候,天色逐漸開始發暗,小女孩有些害怕,扭頭對女尼說:“姥姥,我們還要走多久才能到啊?”


    女尼道:“就快了,前麵不遠就是辟雍,過去不遠就到,那裏有許多小夥伴都在等你呢。”


    小女孩聽了立刻轉憂為喜,不過沒走幾步,她突然蹲下說:“姥姥,我累了?”


    女尼本來領著女孩,見女孩脫手,便停住腳步,迴頭看看來路道:“哦,我們已經走了很遠了,萍萍如果累了,就讓姥姥背著比吧。”說著過來就要伏下身子。


    前邊的年輕女尼姑迴來道:“師祖,您快起來,還是我們背吧。”


    女尼猶豫一下,道:“小丫頭很重,你們怕背不動吧。”


    一個壯實一點的尼姑道:“沒關係,反正沒多遠就快到了。”說完,她俯身把小萍萍背起來,萍萍果然很沉重,要比一般10多歲的女孩子重許多,那個女尼咬了咬牙才站起來,嘴裏不停的嘟囔幾句:“小妹妹,你為什麽這麽重啊?”


    女孩正是丟失的萍萍,她沒有迴答,而是咯咯的樂了起來,以前她占了便宜,尤其被孫雲等幾個大哥哥背起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女尼見萍萍轉瞬忘掉害怕和孤單,便放下心來。


    幾個人很快來到辟雍大院的東牆外,辟雍是東漢時候的太學,主體建築呈圓形布置,並且把洛水引過來圍繞在辟雍的四麵,象征法天,教化流行。太學院落占地很大,西邊相鄰平昌門大街,南邊也是一條禦道,街口的西麵就是靈台和佛塔院落,再往西是雙女寺。街口東南角是明堂院落。明堂建築群規模也不小,五室九階、四門八窗,主體建築上圓下方。西南角也有一片高門大院,館閣寬大、屋宇華麗,不知道是誰家的,宅院往南是洛河北岸。


    四個人從辟雍太學大院的南路繞到平昌門街口,正準備往靈台大院過去,忽聽靈台院落裏鍾聲響亮,人聲喧嘩,應該是有佛事活動。女尼聽了聽,說道:“靈台處此刻太喧鬧,南邊的那處館宇還挺寬闊,我們先到那裏休息片刻”說著跨過街口往西南走去。


    這時,那個沒有背萍萍的瘦小尼姑突然止步說道:“哎?不對呀,我前幾天來的時候,沒看見靈台佛塔的南邊有這麽豪華的樓宇啊,師兄,你記得嗎?”


    高點的尼姑聽了,立刻抬頭,她看見遠處的高門大院後,也是一愣,不由得把萍萍放下來,然後擦著腦門兒說道:“是啊,好像沒有,哎呀,我也記不清了,也許有吧。”


    小尼姑搖頭反駁道:“不對,我記得清楚,靈台之南明明就是對著洛河,很開闊,是一片很高的河堤,哪有沒有這麽片大房子?!即便有也是幾個零星低矮的住宅。”


    女尼皺了皺眉道:“你們兩個死妮子,看個道路,還能記錯。洛陽繁華,洛河南北裏坊交織,又有四通市相連,你們從小長在農村沒見過世麵,也許記錯了。算了,我們要去的地方正好就是靈台南邊的古井附近,這裏既然有人家,必然是洛陽本地住戶,我們順便可以打聽一下古井的位置。”說完,她領著小萍萍,穿過街口沿著道邊的湧路奔向高宅大院。


    高個尼姑一邊走一邊摸著腦袋,還是沒想起來到底是不是他倆誰記錯了。矮個女尼則是嘴裏不停的嘟囔著什麽。小萍萍與她們相反,看到大院的瞬間,臉上立刻樂開了花,自言自語也不知道說著什麽。三個尼姑看了她一眼,大概已經了解萍萍的病症,所以對她的表現並沒有覺得異常,很快她們便來到了院門口,隻見府門上寫著“雒俯”。


    雒字是老雒陽的習慣,難道雒族的後人還有?繼續看,隻見院門大開著,像這麽闊氣的宅院通常會有門童或看門老頭,不過他們家倒像個佛寺道觀,大場四門,卻看不見一個人。高個尼姑道:“師弟,是不是我們真記錯了,這裏也是一處舍宅而立的佛寺吧?”


    矮個尼姑道:“誰知道呢,我也糊塗了,進去看看吧。”


    被她倆這麽一說,女尼也有些猶豫,說道:“我想起來了,聽你們師伯和幾個師兄說,靈台之南的確是一片開闊之地,那座古井的位置最多剩下殘垣斷壁,甚至在荒地上麵,可是這片宅院看樣子很新,也許古井在它的西麵吧。我看我們別進去了,先到前麵踏勘尋覓,待找不到古井,再迴來問問本宅的主人也不遲。”兩個尼姑聽了都順從的點了點頭。


    萍萍不想走,正哄著,從大門裏閃出一個老者,頭戴員外巾,頜下一部花白的胡須,一腳門裏一腳門外,說道:“善哉善哉,幾位法師,你們要打聽什麽事情麽?老朽是本宅的主人,我叫雒鐔。我看幾位是外地口音,大概走了好半天,是不是累壞了。可否到寒舍喝口水,我讓家人上些溫茶,哦,這還有位小姑娘,是不是也累了餓了?”老頭看的挺仔細,高個尼姑背萍萍,確實累的不行,剛才已經是滿頭大汗,這會兒還沒退淨,衣衫也皺皺巴巴的。


    女尼聽了一時猶豫起來,她正是法慶的師弟慧暉,因為使用的是借屍還魂的法術,加上她和法慶現在修行黑暗功法,因此眼睛籠罩著一層黑霧無法隱藏,她怕進屋之後,不摘掉輕紗容易被懷疑,摘掉了自己的弱點會暴露,所以一時有些躊躇。


    小萍萍自從來到門口,以往的一點生疏羞澀膽怯的表情一點都沒有,相反很直白的說道:“姥姥,我餓了。”女尼聽了更一下子頓住,兩個小尼姑也一時不知所措。


    老者笑道:“小朋友餓啦?沒關係呀?我們家正要吃飯,還有好多小朋友都等著吃飯呢,你要不要和他們一起吃,然後一起玩呀。”小萍萍沒說話,不過情不自禁的摘掉輕紗,兩隻手不停的拍巴掌,嘴角也裂的像桃花一樣,天真無邪。


    老者看見萍萍的樣子,微微笑笑,對女尼說道:“法師,這個孩子您是撿的吧?”


    慧暉見萍萍摘掉輕紗,知道不好隱瞞,忙衝兩個尼姑打個手勢,倆人同時摘掉輕紗露出本來麵容,她倆眉清目秀容貌善良,一看就是真真正正的出家人。倆人雖然是大乘教弟子,但屬於教內最底層的沙彌,沒接觸頂層秘密,也沒有參與過殺伐,所以心地善良,而且較聰明,法慶和慧暉此次來京,特地帶了許多這樣的和尚和尼姑用來掩人耳目。


    此刻見老頭相問,心裏略有慌張,但還沉著,隨意遮掩道:“施主好眼力,這個孩子應該是來京城參觀佛寺的大戶人家的孩子,結果和大人失散走丟了,您看她還帶著背包。我本是外地來京的,無法幫著找她家人,正打算把她交給到一個寺院,請寺院幫忙找到她的家人。”


    老者道:“原來如此,法師真是費心了,如果您要是有事,把她交給我也可以,我的幼子是朝廷明堂隊的,我可以把孩子交到官府,這樣找孩子的家人能更方便些。”


    慧暉已經,忙道:“多謝駱施主,不瞞您說,我並不怎麽相信朝廷,他們做事不太替百姓著想,您看這個孩子異樣,我甚至懷疑是被她的家人遺棄的,所以我打算還是交給寺院,即便找不到家人,也可以在寺院中贍養,實在沒人收留,我可以帶迴我在北方的廟宇。”


    雒鐔見女尼沒答應,也沒深究,說道:“那也好,法師想的周全,老朽就不勉強。不過你們好像很乏累,還是請各位到寒舍吃點齋飯吧。哦,對了,剛才聽說你們要打聽一些洛陽的往事,老朽世代在此居住,問什麽我或許能知道。”


    女尼見老頭好說話,便點頭用意,領著萍萍隨著他往院子裏走。一邊走,女尼假裝不經意問道:“貧尼學過一些奇門遁甲,對古跡十分愛好,我聽說洛陽在東漢的時候由雲台二十八宿之首的鄧禹建造過十二口古井以及靈台等秘陣,其中一口古井就在靈台的南側。可是,我過來才發現,您的府邸也在靈台的南側,不知您聽說過這個古井的傳說麽?”


    老頭聽了,哈哈一笑道:“法師,您算問對人了,這口古井就在我們家的天井之中,一直被我們用來打水之用。不瞞您說,這口古井的確很神器,要比普通水井大了許多,而且井壁上刻有不少銘文,看不出什麽意思。不過聽老被人講過,這些古井是用來拱衛洛陽風水的,保佑漢家天下國祚延綿,據說因為建造了十二口,所以東漢傳了十二的國君。”


    女尼聽了一陣興奮,這些信息與她之前聽到的完全不同,她與兩個弟子對望一下,說道:“圓清、圓淨,你倆快去找我師兄,告訴他們古井已經找到,讓他們盡快過來一觀。駱施主,麻煩您,可否先帶我看上一看。”說完,衝著兩個弟子暗中打個手勢,倆人會意趕緊返迴。


    老頭也沒介意,領著女尼姑和萍萍繼續往裏走。二位尼姑三步並作兩步出了院門,迴頭看看,見沒什麽異樣,趕忙匆匆穿過禦道,來到對麵的靈台,卻發現裏邊一陣喧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