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寶瓊提醒道:“殿下比賽完畢後不大一會兒就離開了,他說迴宮有點事情,讓你等自行迴去,不要等他。”警韶和法朗也跟著點頭,不過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麽。


    北朝獲勝,南朝失敗,這個結果既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又打消了更多人的熱情,時間已經到中午,南朝的太學生們,陸續離開學館,都去寢室或食堂,沒人關心比賽後還也沒有什麽諸如頒獎一類的程序。當然,禮部太常署原來是有安排的,不過意外的失敗讓他們草草收場不了了之。


    當然,北朝這邊情形大不一樣,各個眉飛色舞喜形於色,孫雲一下又成了功臣,田儷道:“哥!你這個大師兄,總算又做一件沒丟人的事情,讓我們能揚眉吐氣一把,以後爺爺知道了也會高興,起碼會表揚你沒把我們越帶越迴旋兒。”


    吳堅比較耿直道:“小儷,你能說點正常人的話不?好事兒都讓你說糟蹋了。”


    毛逵笑道:“真沒想到,大雲今天給我們一個意外驚喜,要不然我們險些沒法迴去交差了。”


    張子祥感慨道:“可不是麽,大概大魏禮部的官員隻想到你們太學院今年出個金劍武士,沒想到南朝雖然近年沒舉辦劍士比武,學生之中也沒幾個會武的,結果一個王遠知、一個宋文明就差點讓我們全軍覆滅,幸好老天眷顧,關鍵時刻突然烏雲壓頂,而那個王遠知不知為什麽,眼神突然不濟,否則我們真就隻能灰頭土臉的被打道迴府了。”


    小月說:“今天的勝利,小冰也有功勞,關鍵時刻的提醒,幫了不少大忙。”


    鄭冰趕忙說:“別別,我那是瞎蒙,隻是覺得大雲被動挨打太憋屈,所以才提醒的,主要原因還是大雲在光線黑暗的時候,可以不影響視線,大雲,你是怎麽做到的?”


    李辰道:“是啊,光線忽明忽暗的時候,我們總覺得視線斷斷續續,你怎麽不受影響呢?”


    孫雲驚訝道:“什麽?你們看不清麽?大概你們距離遠吧?我沒覺得不正常啊?”


    眾人不解,酈影道:“不光我們看不清,連你身邊的王遠知也看不清,要不然他就不會許多進攻都無功而返,甚至感覺他有時候沒等進攻完畢,就轉入防守。”


    毛逵道:“的確,今天大雲沾了天時的光,人總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沒想到今天的天時反倒成全我們,不管怎樣,迴去我們要好好慶祝一番。”


    隨行的官員也很高興,忙前忙後的張羅和收拾一番,領著學生們往迴走,南北聘使交流到此基本圓滿結束,剩下的就是等南朝給元略餞行,然後他們就可以返程。梁朝的客曹官員雖然聽說本國的學生輸掉比賽,但他們不管這些,他們的任務是陪好客人,因此繼續跟著。


    眾人正要離開太學院迴館譯,沒想到剛出學館,卻見蕭紀領著幾名大內太監,捧著什麽物件,正朝著他們走來。一邊走,蕭紀還一邊指著他們說些什麽。離的且近,隻見正中間的太監,舉著一個飾物,應該是斧鉞一類代表皇帝至高無上權威的信物,然後喊道:“陛下有詔,爾等接旨。”南朝的大小官吏立刻跪了一地,北朝人等忙閃在一邊,隻見傳旨官繼續念道:“奉萬歲口諭,宣北朝使團學生蕭月隨旨到重雲殿覲見!”


    什麽?梁國皇帝要召見蕭月?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本來大夥以為傳旨是南朝內部的事情,結果目標是北朝的人員,可是這有些不合理法呀?首先這次出使規格不夠,不算兩國之間正式交往,其次南北兩國已經很久未進行互訪,因此雙方已經沒有皇帝接見使團聘使的議程。其次即便臨時變化,增加了最高規格會見的內容,也應該召見主使以及副使,哪有普通召見成員的道理,而且還召見一個女孩、女學生,這裏的疑問實在太多。


    這其中一定有什麽隱情,眾人猜測一番,都把目光落在蕭紀的身上,因為他是太學生挑戰比賽中南朝的成員,同時也是他帶著傳旨官來的。因為沒人反應,傳旨官也看著蕭紀,希望他能從中說明。


    蕭紀見狀,立刻走到蕭月的近前說道:“蕭月妹妹,是這樣的,我和你見麵之後,立刻迴宮見了我父王,把與你對話的事情和父王述說一遍,父王非常思念我二哥蕭綜,因此他想請你進宮,把見到二哥的事情和我父王再說一次。”


    原來梁王想念蕭瓚,北朝的官員師生很快明白怎麽迴事兒。可是單獨召見蕭月卻不和禮製,正常兩國交往是需要對方大鴻臚署或者尚書省主客曹官員來溝通,即便私人會見也是需要官方同意的。但問題是對方提出約見的是國主,是皇帝陛下,沒有比這個更權威的,而且又是在人家一畝三分地,想拒絕也沒有辦法。


    蕭月看看北朝隨行的官員以及毛逵,他們也不知道怎麽辦。這時候,傳旨官說道:“陛下有旨宣貴使團成員,此為聖旨,不得有違,放心,我天朝禮儀大國,不會為難蕭月,問話之後即刻派人送迴,請各位安心,請蕭月速速歲咱家進宮吧!”


    蕭月一時不知道如何推辭,因此猶豫著沒動地方。鄭冰說:“傳旨官大人,如果讓蕭月隨你走,那我們也要隨同一起去。”


    太監皺眉說道:“萬歲宣旨請蕭月姑娘麵君,皇宮禁地,閑雜人等一律不得入內。”


    小月聽到鄭冰提醒,有了說辭,便道:“別人不許去,那至少得讓我郎君陪我一起吧,如果他也不允許,那我也不去了。”說著拉著孫雲的胳膊,對傳旨官笑笑。


    孫雲開始倒是略微尷尬,不過想到這是小月的推辭,隻好不動聲色。傳旨官寧眉想了想,說道:“既然是你的郎君,萬歲並沒嚴令禁製,那便一同隨我進宮吧。”


    小月一聽,得!自己的小聰明白用了,傳旨官並沒有反對,這下不但自己還得跟去,弄得連梁國都知道自己有夫君了。她和孫雲對望一眼,臉一紅,想反悔卻無從開口,一時呆住。


    毛逵說:“算了,你們一起去吧,還能有個照應,若是隻問丹陽王的事情,便實情告知,若是讓你做些事情,不可輕易答應,我們迴去報告安豐王,讓他與大鴻臚署交涉,然後接你。”


    蕭月點頭,和孫雲隨著太監出了太學院,上了他們帶來的車輛直奔皇宮。毛逵等人見狀也趕忙整頓人員迴奔館譯。


    後邊寶瓊、警韶、法朗等一幹各個寺院的僧眾,此刻也已經聚齊,寶瓊說:“各位師叔、師兄、師弟,我家住持已經讓我告知諸位,煩請各寺派代表在比賽之後隨我到敝寺,總結這次比武事宜,並商議南朝武林大事,若你們覺得必要,也可派人迴寺請貴寺的方丈同去。”


    警韶道:“也好,那我就先隨師兄同去,同時差人迴莊嚴寺送信,請我師傅另去。”


    法朗道:“我也一樣,沒想到我們傾盡全力竟然惜敗於北朝的學生,看來必須好好總結一下,要不然我們大梁武林就會真的變成偏安一隅的旁門弱枝。”


    其他幾個寺院的弟子,也紛紛同行或告假,熙熙攘攘之後盡皆散去。


    善慧大師看完比賽並沒有著急走,直到眾人都散盡,他才對丁璨說道:“丁璨,你對今天比武的結果有什麽看法。”


    丁璨說:“按說今日本該王遠知獲勝,可是他不知道什麽原因,竟然心不在焉錯失好局。北朝雖然獲勝,但實屬僥幸,說明北朝學生的實力還是不如南朝。”


    善慧道:“不盡然,從今日雙方出戰的真實實力看,王遠知的確要比北朝的學生強許多,不過他也好、宋文明也好,甚至包括那個陶征,其實他們嚴格地說並不算是學生,王遠知代表了南朝武林道家的後起之秀,寶瓊和警韶等人代表了佛門的少年天才。除去他們太學生根本拿不出像樣的劍手。也就是說,北朝隨便用普通的學生選手,就能有資格挑戰江南的武林門派弟子,至少說明江北武林的整體實力要超過江南的。”


    丁璨道:“師傅,怎麽會這樣?大魏初年,不是絕大部分傑出的人才都渡江南下了麽?為什麽江北的發展反倒比江南快呢?”


    善慧道:“這百十年,江北相對穩定,一直是北魏統治,而江南相對朝代更迭的頻繁一些。再者江北多民族融合,思想相對開放一些,交流也多樣,而江南封閉要多些。此外,這些年江北學風注重感悟,而江南注重義理,因此短時間內北朝更勝一籌。”


    丁璨說:“難道,研究義理,窺探天道,不是修煉的途徑麽?”


    善慧道:“自然是,所以我說短時間內會是如此,長久之後也許會相反。此外最關鍵的,由於北地比較開放,吸引了眾多頂尖的人才,比如我的師尊達摩,他就沒留在南朝。再有北地飽學的義解名僧曇鸞正開宗創派淨土宗,也是一代宗師。還有僧稠等也是蔥嶺以東之最。這些人必定成為先聖先賢,而被後人記住。”


    丁璨說:“剛才看見王遠知急急忙忙的去茅山,宋文明等人也跟著,是不是有什麽事情?”


    善慧道:“也許,那邊天色異象,怕有大事發生,不如我們也去看看吧。”丁璨點頭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