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士見丁璨著急,便問道:“怎麽?洛陽今年所有的金劍武士都突破了?”
孫雲點頭:“是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我親眼見證的,因為除了我之外,這些選手都是絕頂天賦,突破四重幾乎是順理成章,劍士比武之後,接二連三都完成的很順利。”
丁傑說:“我到三重後期也很長時間了,正是因為迴老家後一點突破的跡象都沒有,族長才讓我外出雲遊,多接觸一些中原武林高手,所以我才來到南方,沒想到他們洛陽一帶的選手卻已經先後突破,難道我的資質不如他們麽?”
善慧說:“能進入金劍八強,資質絕對不會差,突破一事很講究機緣,不用著急,抽空可以跟我一起去我的家鄉鬆山或者我們見麵的天柱山,那裏靈氣更好。另外,我發現你對佛門禪法領悟力很強,推測你以前之所以遲遲未突破,或許是你練功法門不適合。我五年前被師傅領進門的時候已經二十四歲還未到三重末期,如今學習楞伽經五年多,已經連續突破到七重,所以這個心法對你也會有作用,我來幫你潛心領悟,你就放心吧。”
丁璨一聽立刻有了憧憬神色,說道:“恩,師傅,我聽您的,往後專心領會您教的功法。”
善慧轉頭對說:“孫雲施主,我想起一事,我這兩天看見有太學生來本寺求住持僧旻指點武功,說是要和北朝的聘使團太學生比武,會不會指的就是你們?”
孫雲心裏一動,隨即醒悟道:“不錯,我們這次出使,是有一項與南朝的太學生比武的任務,隻是沒想到還驚動了莊嚴寺。”
善慧說:“我聽說,不隻是本寺,大僧正法雲大師所在法雲寺更熱鬧,哦,對了,昨天你去過法雲寺吧,現在寺裏的弟子都已經認識你,而且把你當作重點揣摩對象。”
孫雲笑道:“怪不得昨天在法雲寺,安排的活動中有我們做劍術表演,原來這是事先計劃好,想摸我們武功的路數和功底,不過我不明白,我們太學生劍士比武與佛寺有什麽相關?”
丁傑說:“你怎麽糊塗了,法雲寺是所有寺院的核心,法雲方丈又是大僧正,也就是我們北朝昭玄寺的大統,相當於南朝的武林盟主之一,涉及武功的事情,肯定與他相關。你們北朝的太學生向南朝太學生挑戰,雖說是兩國之間的事情,可太學生中有許多也是武林人士的弟子,因此也涉及南北武林之間的榮譽,你想,他們能袖手旁觀麽。”
傅大士說:“丁璨說的不錯,不僅如此,我還聽說,道教的大道正孟景翼、小道正孟智周也組織道家的弟子積極備戰,看來這場擊劍比賽轟動還真不小呢。”
孫雲聽了,頓時壓力倍增,趕忙與善慧和丁璨告辭,迴驛館送信不提。
正像善慧提到的那樣,法雲寺正緊鑼密鼓備戰挑戰賽。南朝法雲寺因法雲大師而名,法雲寺在鍾山北峰,因為梁武帝崇佛,鍾山一帶共有大小佛寺七十餘座,梵宮林立,晨鍾暮鼓,遠近相聞。梁武帝舊居在他即位六年後舍宅為寺叫光宅寺,法雲大師開始便在光宅寺住持,到天監末年即五年前才建的法雲寺。釋法雲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一代義學高僧,佛法義理聲望日益隆重,因此今年被敕為光祿寺大僧正,法雲寺也就成為佛教管理以及活動的中心。
方丈禪房內,法雲弟子寶瓊等人在旁邊服侍,此外,還有本院在光祿寺承擔僧官的和尚外,以及一些俗家的士人和子弟,另有其他寺院的僧人,其中包括兩位著名的高僧。第一位是僧旻,他與法雲同歲,也將近六十。僧旻、法雲、智藏被譽為梁三大法師,不過智藏歲數比他們大十歲,已經在三年前圓寂。僧旻七歲在虎丘西山寺從僧迴出家,十三隨師傅住建業白馬寺,後拜宣陽門外大莊嚴寺曇景為師,現在已是莊嚴寺住持,他的身邊是弟子警韶等人。
另一位高僧是攝嶺師僧朗的弟子僧佺。攝山在建康之北,又名棲霞山,明僧紹隱居在此,他去世時舍所居為棲霞精舍,遼東僧朗居此並聞名天下,因此僧佺也是聞名遐邇。今天他帶著自己的弟子法朗、慧布等應大僧正邀請前來議事。
這時隻見法雲對弟子寶瓊問道:“寶瓊,你來給各位師叔介紹一下,那幾位北朝太學生的劍術實力。”寶瓊給眾人稽手行禮,大家一看,他剛20出頭,有認識他的知道,他很小就出家拜法通為師,並譽為神童道器,五年前拜師到法雲門下,正好從光宅寺來到法雲寺學習成實宗義,五年過去他展現出青年天才的才智,武功突飛猛進達到五重之上。
寶瓊行禮完畢說道:“昨天幾位北朝學生在我們法雲寺演練了北朝的劍術,我與幾個師兄弟全程看過,並做了總結。北朝一共來了六名學生,依次是前八的金劍選手孫雲,前十六的銀劍選手李辰,前32的銅劍選手賀拔緯、吳堅、田儷,還有一個前64的蕭月。其中孫雲、李辰、吳堅和田儷是同門,師從於田儷的爺爺田恆,賀拔緯是魏朝名將賀拔嶽的兒子,蕭月是從我們南梁叛逃的齊帝蕭鸞第六子鄱陽王蕭寶夤的女兒。從昨天的劍法展示中,我們發現實力最強的是銀劍選手李辰,而並不是金劍的孫雲,李辰和孫雲雖然是同門,不過劍法確深得道家的太極劍法精髓,其次是銅劍的賀拔緯,他的劍法應該是家傳,並沒有大門派的影子,軍營風格,但也似乎強過孫雲。孫雲的三師弟吳堅劍法有嵩山中嶽無極劍法的影子,孫雲和小師妹田儷用的是白猿越女劍法,也就是十年前曾經轟動中原一時的雙俠的劍法,看來他們是雙俠的弟子無疑,雙俠正是田儷的父母。”
這時,莊嚴寺僧旻對警韶說道:“警韶,你昨天也來了,你怎麽看?”
警韶今年十七八歲,他的經曆比較複雜,他出家的年紀也很早,開始拜師於白馬寺僧綽,僧綽本是智藏的弟子,按說他屬於晚輩,不過後來他又來到莊嚴寺學法,僧旻見他十分聰慧,便悉心教導,如今他也突破到四重,也被譽為少年天才。
警韶說道:“我讚同寶瓊師兄的話,我細細看過金劍選手孫雲的劍法,雖然白雲劍法招數不錯,但我聽說過,這套劍法與越女劍法配合才顯出威力,所以他雖然是金劍選手,但可能有些僥幸。此外,另外兩個女生一個是他師妹田儷,她的越女劍法還是很淩厲的,至於蕭月的劍法,倒是有我們南派的影子。”
這時另一位高僧佺說道:“這件事我知道一點,我師傅僧朗原為高句麗遼東城人,他早年認識一位天竺僧人法定禪師,此人原本是中原一個武林門派的後裔,後來隨家族流落到天竺,他的歲數與我師傅僧朗差不多,因為感悟佛法,後來稱唿我師傅為老師。倆人曾經互相交流過武功,法定師傅的家傳叫縱橫劍法,家師的劍法叫虛空劍法,法定學得後融入他的絕學中,因此他的劍法也稱縱橫虛空劍。後來法定按我師父的提示,去泰山北麓的靈岩山開辟靈岩寺,收過弟子叫樊雨,樊雨曾在當時的徐州牧蕭寶夤的帳下,因此教授過蕭寶夤的女兒蕭月,蕭月便學會了縱橫虛空劍法。而這套劍法,我們棲霞寺也會,所以你們看才有我們南派劍法的影子。法朗,你來演示一遍,讓大家看看是否相像。”
“是!”一位十八九歲的小和尚出來,正是法朗。法朗出家的時間也很早,當初寶誌高僧還在的時候,他就投到寶誌的門下,後來寶誌和尚圓寂,他又來到僧佺的門下。法朗同樣是少年天賦異稟,禪法義學都精通,境界也是早早突破四重。聽師傅召喚,立刻出來,用班劍演練了一套虛空劍法,隻見他行雲流水、麵不更色,很快一套劍法練完。
寶瓊和警韶看罷,連連點頭,寶瓊道:“不錯,那個女孩的劍法的確與法朗師弟的劍法很像,如果這樣,與那個蕭月的對抗就不成問題了。”
這時法雲對幾位士家的客人說:“請迴複禮部尚書大人,就說我們法雲寺答應禮部的請求,即刻委派幾個弟子,負責專門指導太學院和國子學院的幾位學生。”
這幾位官吏,連忙迴禮道:“多謝大僧正支持,我這就迴去向禮部尚書匯報,明天一早就把幾個學生送過來,多謝多謝,我們就不打擾法師休息,告辭告辭。”說著幾個人都離去。
外人離開,僧旻說道:“二位師兄、各位僧友,發生北朝學生向我朝學生挑戰這事,雖然是南北朝廷之事,但卻釋放一個信號,說明中原武林組織的如火如荼,反倒這幾年我們江南武林,不屑於和江北武林為伍,固步自封,偏安一隅,已經有些落後了。”
僧佺道:“旻師兄說得對,江北武林組成個五大門派聯盟,連我們南朝的道教上清宗茅山派都委派弟子參加,陶弘景大師還得個南滄海,弟子桓闓得個南昆侖,而我們佛門卻對此置若罔聞,既沒有領導江南武林與之對抗,也沒有參與其中,白白丟失了天下武林的號召力。”
法雲道:“話雖如此,奈何我等都在菩薩陛下光祿寺當值,公開卷入北朝武林之中,怕萬歲不悅,你們沒看見,陶弘景老劍客參加北朝武林,已經被陛下冷落了麽。”法雲擔心不無道理,梁王蕭衍雖然寬宏大量對佛道寵信,不過一旦發覺他們與北朝有瓜葛可不是鬧著玩的。
僧佺說:“話雖如此,若想我們佛門長盛不衰,不能總指望帝王一家,還要深入民心。”
僧旻道:“我倒有個想法,不如聯絡大小正道,問問二孟如何打算。”眾人聽罷眼前一亮。
孫雲點頭:“是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我親眼見證的,因為除了我之外,這些選手都是絕頂天賦,突破四重幾乎是順理成章,劍士比武之後,接二連三都完成的很順利。”
丁傑說:“我到三重後期也很長時間了,正是因為迴老家後一點突破的跡象都沒有,族長才讓我外出雲遊,多接觸一些中原武林高手,所以我才來到南方,沒想到他們洛陽一帶的選手卻已經先後突破,難道我的資質不如他們麽?”
善慧說:“能進入金劍八強,資質絕對不會差,突破一事很講究機緣,不用著急,抽空可以跟我一起去我的家鄉鬆山或者我們見麵的天柱山,那裏靈氣更好。另外,我發現你對佛門禪法領悟力很強,推測你以前之所以遲遲未突破,或許是你練功法門不適合。我五年前被師傅領進門的時候已經二十四歲還未到三重末期,如今學習楞伽經五年多,已經連續突破到七重,所以這個心法對你也會有作用,我來幫你潛心領悟,你就放心吧。”
丁璨一聽立刻有了憧憬神色,說道:“恩,師傅,我聽您的,往後專心領會您教的功法。”
善慧轉頭對說:“孫雲施主,我想起一事,我這兩天看見有太學生來本寺求住持僧旻指點武功,說是要和北朝的聘使團太學生比武,會不會指的就是你們?”
孫雲心裏一動,隨即醒悟道:“不錯,我們這次出使,是有一項與南朝的太學生比武的任務,隻是沒想到還驚動了莊嚴寺。”
善慧說:“我聽說,不隻是本寺,大僧正法雲大師所在法雲寺更熱鬧,哦,對了,昨天你去過法雲寺吧,現在寺裏的弟子都已經認識你,而且把你當作重點揣摩對象。”
孫雲笑道:“怪不得昨天在法雲寺,安排的活動中有我們做劍術表演,原來這是事先計劃好,想摸我們武功的路數和功底,不過我不明白,我們太學生劍士比武與佛寺有什麽相關?”
丁傑說:“你怎麽糊塗了,法雲寺是所有寺院的核心,法雲方丈又是大僧正,也就是我們北朝昭玄寺的大統,相當於南朝的武林盟主之一,涉及武功的事情,肯定與他相關。你們北朝的太學生向南朝太學生挑戰,雖說是兩國之間的事情,可太學生中有許多也是武林人士的弟子,因此也涉及南北武林之間的榮譽,你想,他們能袖手旁觀麽。”
傅大士說:“丁璨說的不錯,不僅如此,我還聽說,道教的大道正孟景翼、小道正孟智周也組織道家的弟子積極備戰,看來這場擊劍比賽轟動還真不小呢。”
孫雲聽了,頓時壓力倍增,趕忙與善慧和丁璨告辭,迴驛館送信不提。
正像善慧提到的那樣,法雲寺正緊鑼密鼓備戰挑戰賽。南朝法雲寺因法雲大師而名,法雲寺在鍾山北峰,因為梁武帝崇佛,鍾山一帶共有大小佛寺七十餘座,梵宮林立,晨鍾暮鼓,遠近相聞。梁武帝舊居在他即位六年後舍宅為寺叫光宅寺,法雲大師開始便在光宅寺住持,到天監末年即五年前才建的法雲寺。釋法雲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一代義學高僧,佛法義理聲望日益隆重,因此今年被敕為光祿寺大僧正,法雲寺也就成為佛教管理以及活動的中心。
方丈禪房內,法雲弟子寶瓊等人在旁邊服侍,此外,還有本院在光祿寺承擔僧官的和尚外,以及一些俗家的士人和子弟,另有其他寺院的僧人,其中包括兩位著名的高僧。第一位是僧旻,他與法雲同歲,也將近六十。僧旻、法雲、智藏被譽為梁三大法師,不過智藏歲數比他們大十歲,已經在三年前圓寂。僧旻七歲在虎丘西山寺從僧迴出家,十三隨師傅住建業白馬寺,後拜宣陽門外大莊嚴寺曇景為師,現在已是莊嚴寺住持,他的身邊是弟子警韶等人。
另一位高僧是攝嶺師僧朗的弟子僧佺。攝山在建康之北,又名棲霞山,明僧紹隱居在此,他去世時舍所居為棲霞精舍,遼東僧朗居此並聞名天下,因此僧佺也是聞名遐邇。今天他帶著自己的弟子法朗、慧布等應大僧正邀請前來議事。
這時隻見法雲對弟子寶瓊問道:“寶瓊,你來給各位師叔介紹一下,那幾位北朝太學生的劍術實力。”寶瓊給眾人稽手行禮,大家一看,他剛20出頭,有認識他的知道,他很小就出家拜法通為師,並譽為神童道器,五年前拜師到法雲門下,正好從光宅寺來到法雲寺學習成實宗義,五年過去他展現出青年天才的才智,武功突飛猛進達到五重之上。
寶瓊行禮完畢說道:“昨天幾位北朝學生在我們法雲寺演練了北朝的劍術,我與幾個師兄弟全程看過,並做了總結。北朝一共來了六名學生,依次是前八的金劍選手孫雲,前十六的銀劍選手李辰,前32的銅劍選手賀拔緯、吳堅、田儷,還有一個前64的蕭月。其中孫雲、李辰、吳堅和田儷是同門,師從於田儷的爺爺田恆,賀拔緯是魏朝名將賀拔嶽的兒子,蕭月是從我們南梁叛逃的齊帝蕭鸞第六子鄱陽王蕭寶夤的女兒。從昨天的劍法展示中,我們發現實力最強的是銀劍選手李辰,而並不是金劍的孫雲,李辰和孫雲雖然是同門,不過劍法確深得道家的太極劍法精髓,其次是銅劍的賀拔緯,他的劍法應該是家傳,並沒有大門派的影子,軍營風格,但也似乎強過孫雲。孫雲的三師弟吳堅劍法有嵩山中嶽無極劍法的影子,孫雲和小師妹田儷用的是白猿越女劍法,也就是十年前曾經轟動中原一時的雙俠的劍法,看來他們是雙俠的弟子無疑,雙俠正是田儷的父母。”
這時,莊嚴寺僧旻對警韶說道:“警韶,你昨天也來了,你怎麽看?”
警韶今年十七八歲,他的經曆比較複雜,他出家的年紀也很早,開始拜師於白馬寺僧綽,僧綽本是智藏的弟子,按說他屬於晚輩,不過後來他又來到莊嚴寺學法,僧旻見他十分聰慧,便悉心教導,如今他也突破到四重,也被譽為少年天才。
警韶說道:“我讚同寶瓊師兄的話,我細細看過金劍選手孫雲的劍法,雖然白雲劍法招數不錯,但我聽說過,這套劍法與越女劍法配合才顯出威力,所以他雖然是金劍選手,但可能有些僥幸。此外,另外兩個女生一個是他師妹田儷,她的越女劍法還是很淩厲的,至於蕭月的劍法,倒是有我們南派的影子。”
這時另一位高僧佺說道:“這件事我知道一點,我師傅僧朗原為高句麗遼東城人,他早年認識一位天竺僧人法定禪師,此人原本是中原一個武林門派的後裔,後來隨家族流落到天竺,他的歲數與我師傅僧朗差不多,因為感悟佛法,後來稱唿我師傅為老師。倆人曾經互相交流過武功,法定師傅的家傳叫縱橫劍法,家師的劍法叫虛空劍法,法定學得後融入他的絕學中,因此他的劍法也稱縱橫虛空劍。後來法定按我師父的提示,去泰山北麓的靈岩山開辟靈岩寺,收過弟子叫樊雨,樊雨曾在當時的徐州牧蕭寶夤的帳下,因此教授過蕭寶夤的女兒蕭月,蕭月便學會了縱橫虛空劍法。而這套劍法,我們棲霞寺也會,所以你們看才有我們南派劍法的影子。法朗,你來演示一遍,讓大家看看是否相像。”
“是!”一位十八九歲的小和尚出來,正是法朗。法朗出家的時間也很早,當初寶誌高僧還在的時候,他就投到寶誌的門下,後來寶誌和尚圓寂,他又來到僧佺的門下。法朗同樣是少年天賦異稟,禪法義學都精通,境界也是早早突破四重。聽師傅召喚,立刻出來,用班劍演練了一套虛空劍法,隻見他行雲流水、麵不更色,很快一套劍法練完。
寶瓊和警韶看罷,連連點頭,寶瓊道:“不錯,那個女孩的劍法的確與法朗師弟的劍法很像,如果這樣,與那個蕭月的對抗就不成問題了。”
這時法雲對幾位士家的客人說:“請迴複禮部尚書大人,就說我們法雲寺答應禮部的請求,即刻委派幾個弟子,負責專門指導太學院和國子學院的幾位學生。”
這幾位官吏,連忙迴禮道:“多謝大僧正支持,我這就迴去向禮部尚書匯報,明天一早就把幾個學生送過來,多謝多謝,我們就不打擾法師休息,告辭告辭。”說著幾個人都離去。
外人離開,僧旻說道:“二位師兄、各位僧友,發生北朝學生向我朝學生挑戰這事,雖然是南北朝廷之事,但卻釋放一個信號,說明中原武林組織的如火如荼,反倒這幾年我們江南武林,不屑於和江北武林為伍,固步自封,偏安一隅,已經有些落後了。”
僧佺道:“旻師兄說得對,江北武林組成個五大門派聯盟,連我們南朝的道教上清宗茅山派都委派弟子參加,陶弘景大師還得個南滄海,弟子桓闓得個南昆侖,而我們佛門卻對此置若罔聞,既沒有領導江南武林與之對抗,也沒有參與其中,白白丟失了天下武林的號召力。”
法雲道:“話雖如此,奈何我等都在菩薩陛下光祿寺當值,公開卷入北朝武林之中,怕萬歲不悅,你們沒看見,陶弘景老劍客參加北朝武林,已經被陛下冷落了麽。”法雲擔心不無道理,梁王蕭衍雖然寬宏大量對佛道寵信,不過一旦發覺他們與北朝有瓜葛可不是鬧著玩的。
僧佺說:“話雖如此,若想我們佛門長盛不衰,不能總指望帝王一家,還要深入民心。”
僧旻道:“我倒有個想法,不如聯絡大小正道,問問二孟如何打算。”眾人聽罷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