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聽見小和尚的言語,雲山霧罩,不明所以。住持說:“徒兒,你怎麽說起糊塗話,你慧海師弟,明明一直在屋子裏和我們說話,什麽時候出去了?”
和尚摸摸頭說:“是嗎,明明剛才我在收拾圍欄的時候,看見這位師弟了?真是怪了。難道是---?”小和尚偷眼看看崔涵,下句話沒敢說。
崔涵眼尖,看見小和尚的表情,接過話來:“難道是見了鬼吧。有我這真鬼在,不怕有假鬼登門。”駱子淵微微笑道:“師兄別胡鬧,你沒看出來慧海道友長得像誰了嗎?。”
崔涵說:“怎麽沒看出來,剛才在樹下動手打照麵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他來了呢?開了外邊一定是他”慧海也醒悟說:“對,一定是他,他是太學院的叫孫雲,他也參加今年的劍士比武還得了金劍。我要是穿僧服大家並不注意,如果和他穿成一樣的衣服,冷眼一看就非常像了。聽說有的人還把我們認做雙胞胎了,甚至登上了地下暗樁的排名榜。今天下午就是他們來我們寺院拜訪,所以我才有些心結與慧禮慧沐來拜樹,隻是他怎麽來了?難道追到這兒來勸我來了?”他看看慧禮慧沐,他們也搖頭不知。
元寶對慧海說:“你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了,我說看你怎麽麵熟,晉級銀劍的時候,我的對手應該就是那個太學生,非常像你。既然你們認識,我們還在賽場上被認做雙胞胎,那就算同窗之緣了。你們幾位少坐,我去看看。”說罷起身站了起來。
道靜說:“既是這樣,煩你把他請到方丈室來吧。”元寶點頭答應跟著小和尚出去。
慧海說:“道靜師叔,我和他以及他們師徒,還有塵緣未了,我怕---”道靜說:“不破不立,如果你能坦然麵對與他,那你的這個塵緣才算了斷,劫數難逃,不可躲避。”
慧海聽了立刻醒悟說道:“多謝師叔指點。”
是孫雲麽?一點不假,正是他。他怎麽來了,原來他們大家從崇真寺出來,準備送田爺爺先迴店房,老田經過今天感情的大起大落,有些疲憊,便讓孩子們先迴學校,他要自己迴去休息。因為李辰他們送父母離京,吳堅幾個人都陪著去,過一會兒也要離開,田儷便一個人陪爺爺迴店,等他們返迴再一起迴學校。蕭月該迴家,田儷嚷嚷讓哥哥孫雲送送。
明天又該上學了,這個節日過得太匆忙,什麽都沒玩上,哪也沒去上,同學們一直沒得到放鬆,心裏很疲憊。尤其蕭月,本來今天她完全應該好好的休息一天,不過為了幫田儷和孫雲他們爺爺的忙,主動陪著一起去了崇真寺。孫雲和田儷很感謝,所以田儷讓孫雲送蕭月迴家,正好陪她逛一逛洛陽街道寺院。
老田來洛陽的時候,正好在洛陽小市的一家旅店,因為個別的門派迴去的早,才找到了空位。小市距離城內的永安裏還可以,倆人也沒叫腳車,順著禦道進青陽門,一邊溜達一邊欣賞洛陽的街寺。洛陽的寺廟最為壯觀,朝廷從平城遷都洛陽後,最愛幹的事情不是享樂,而是節衣縮食大修寺廟。最開始提倡的是孝文帝,他剛到洛陽城,便以為祖母馮太後追福的名義,在開陽門外勸學裏建了一座報德寺。宣武帝元恪建了3座寺院,即瑤光尼寺、景明寺、聖明寺。由於皇室的提倡,奉佛之舉,朝野風從,其中皇室造寺四十幾所,王公貴族造寺幾百所,民間造寺數百所。宣武帝洛陽建寺已達500餘所,到了當朝孝明帝,因太後佞佛,洛陽寺廟超過一千所。人們稱洛陽為佛國,全國的佛教徒都到洛陽朝拜,使這裏成為一座聖城。
孫雲自從來到洛陽上學,還沒怎麽到洛陽街路上溜達過,每次路過多是乘車甚至還是晚上,而且大多都有急事,匆匆而過沒正經看過街景。今天頭一次,有個向導陪他轉悠。蕭月雖然父親是南朝人,不過她的媽媽是北朝公主,她是地道的本地人。隻因為是女孩出門畢竟很少,逛街也多是寺廟。因此蕭月主要的還是介紹各個廟宇的趣聞軼事。
洛陽大街四通八達,東西、南北貫通,每麵各有幾個城門,都可以通達,不用繞路。其中的裏坊也很特別,整個京城東西二十裏,南北十五裏,有十萬九千餘戶,除廟社宮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或周長1200步、就設為一裏\/坊,合有二百二十餘個。裏\/坊主要分布在外城,十分整齊。裏開四門,臨街而設,四周築裏垣,有十字形街道,裏內住戶出入均經裏門,不得自行臨街開門。還設了裏正二人,吏四人,門士八人,保護安全。
聽了蕭月的介紹,孫雲恍然大悟,說:“我想起來了,我們剛來洛陽的頭幾天,我們幾個商量一起去少林寺,結果不認識路,從太學出來,經東陽門繞到銅駝街,經永寧寺,走宣陽門才到洛水浮橋,現在看來我們多走了好多冤枉路。不過也不算冤枉,還看見了一個高僧叫菩提達摩的,也算緣分吧。”孫雲一下想起最近的事情,感覺恍若隔世。
到了永安裏的街口,蕭月說:“謝謝你送我,你迴吧,明天還要上學,你今天早點休息。”孫雲說:“應該我謝謝你,今天是你給我講了洛陽的好多故事,要不然我雖然人在洛陽呆了幾個月,可對洛陽還是什麽也不知道呢。快進去吧,明天見!”
蕭月笑笑擺擺手,倩影走進街口,消失在裏門中。孫雲看著她的背影,覺得蕭月即熟悉又陌生,即真實又虛幻。說她熟悉和真實是因為她就住田儷的寢室,和他們師兄弟一起共過患難,說她陌生和虛幻,因為孫雲覺得他自從來到洛陽就好像進入了夢境,感覺現在的一切不是真實的,連自己都不是真實的自我。此刻的環境就像不同結界錯亂的交匯,雖然各個空間的人走到了一起,似乎終究還要各自迴到自己的虛空去,留下的可能隻有迴憶,甚至連迴憶都沒有,隻有偶爾的夢境。孫雲內心一直惶恐,蕭月對自己而言是高不可攀的月亮,自己就像天空中的浮雲,其中的距離太過遙遠,渴望不可及。孫雲的內心總有一種感覺,就像剛剛她從街口消失一樣,隨時隨地她也會從自己的生命中不見。
從永安裏往迴,孫雲覺得心緒煩亂,便沒按原路迴去,而是順著不同的街坊往迴來。他的方位感很好,洛陽的街裏又很規整,於是他便選擇從永安裏滑門而過,迴憶一下上次來蕭月家,計算一下她家的位置,以便下次能找到。除了蕭月令孫雲感覺不真實,今天與田海的相見,也讓他趕到惶惑。自己一直被當成田海的替身,如今田海已經找到,那麽自己與老田頭的爺孫關係,與田儷的兄妹關係以後如何變化自己也不知道。
依靠印象、快黃昏的陽光、街道的直通,孫雲按平行於來時的路往迴走著。洛陽內城裏坊比較少,主要是官宦的府邸、宮室府曹,以及大大小小的寺廟。走著走著正好來到願會寺門前,這座寺院牆和大門不高,且敞開著。從外麵就能看見裏邊有一顆高大的桑樹,十分奇異聳立,樹身似乎泛著金光,給人以通靈的感覺,孫雲不知不覺就被它吸引到樹下。
這會兒人群依然不少,人們輪番來到樹下祈禱。孫雲相信,樹木一定有靈魂,尤其幾百歲的神樹,一定會帶來遠古的滄桑與神秘,衝撞今人的魂魄,給人讖機與警示。
於是孫雲來到樹下雙手合十對著神樹禮敬和深思,忽聽身後有人說話:“這位朋友你可是孫雲?”孫雲一愣,迴頭一看,一個比自己略大幾歲,軍服便裝,體格魁梧的小夥子正抱拳拱手對著自己說話。孫雲連忙還禮道:“在下正是孫雲,您好像在哪裏見過,請問您是?”
“哈哈,你是貴人多忘事,忘了,前幾天我們在州賽的太學賽區和演武場賽區參加了比賽,在晉級銀劍的時候我們對過招,結果你晉級,最後還戰敗我的戰友駱子淵拿個金劍。我就完了,因為敗給你,隻拿個銅劍,這迴想起來了嗎?”
“哦!對了,應該是在賽場上見過,幸會幸會。仁兄怎麽稱唿?”“我叫樊元寶,樊噲的樊,金元寶的元寶。嗬嗬,名字有點好記是吧,太俗了。”
“元寶兄說笑了,名字乃是父母所贈,無可厚非。”“正是正是,多謝。哦,對了,孫雲兄弟,我們這裏還有幾個好友,都是今年劍士比武的劍手,正在方丈室議論呢,其中有個人,長得非常像你,結果連這個寺裏的小和尚都弄錯了。我比較好奇,就出來看看,你們到底像不像,結果這一看,還真挺像。我也是今天看見的他,就把他當成國賽時候的你了。剛才方丈和我說,想請你進去一敘,不知道你有沒有空閑?”
孫雲一聽,和自己挺像的應該是大海呀,中午剛過十分才見的麵,怎麽這麽巧,他也來這裏了?聽樊元寶的意思,要請自己進去,那麽就得和大海見麵,如果真是大海,見了麵可怎麽說呢?自己雖然是爺爺的大弟子,並且一直把自己當成田儷的哥哥看待,但自己畢竟不是田家的人,尤其田儷的爸爸媽媽過世,認不認大海,自己也做不了主,如果大海堅持不相認,自己可怎麽勸呢?如果不勸,別代表了爺爺,讓大海覺得田家同意了大海的意思。
還有,為什麽方丈讓自己進去,一定是大海也想到了我在外邊,那就是可能大海也和方丈說了此事,如果那樣,會不會方丈也會幫著大海遊說,孫雲本來嘴笨,多一個人相勸更沒法對答了,這可怎麽辦?難道推脫有事不進去,一走了之?
和尚摸摸頭說:“是嗎,明明剛才我在收拾圍欄的時候,看見這位師弟了?真是怪了。難道是---?”小和尚偷眼看看崔涵,下句話沒敢說。
崔涵眼尖,看見小和尚的表情,接過話來:“難道是見了鬼吧。有我這真鬼在,不怕有假鬼登門。”駱子淵微微笑道:“師兄別胡鬧,你沒看出來慧海道友長得像誰了嗎?。”
崔涵說:“怎麽沒看出來,剛才在樹下動手打照麵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他來了呢?開了外邊一定是他”慧海也醒悟說:“對,一定是他,他是太學院的叫孫雲,他也參加今年的劍士比武還得了金劍。我要是穿僧服大家並不注意,如果和他穿成一樣的衣服,冷眼一看就非常像了。聽說有的人還把我們認做雙胞胎了,甚至登上了地下暗樁的排名榜。今天下午就是他們來我們寺院拜訪,所以我才有些心結與慧禮慧沐來拜樹,隻是他怎麽來了?難道追到這兒來勸我來了?”他看看慧禮慧沐,他們也搖頭不知。
元寶對慧海說:“你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了,我說看你怎麽麵熟,晉級銀劍的時候,我的對手應該就是那個太學生,非常像你。既然你們認識,我們還在賽場上被認做雙胞胎,那就算同窗之緣了。你們幾位少坐,我去看看。”說罷起身站了起來。
道靜說:“既是這樣,煩你把他請到方丈室來吧。”元寶點頭答應跟著小和尚出去。
慧海說:“道靜師叔,我和他以及他們師徒,還有塵緣未了,我怕---”道靜說:“不破不立,如果你能坦然麵對與他,那你的這個塵緣才算了斷,劫數難逃,不可躲避。”
慧海聽了立刻醒悟說道:“多謝師叔指點。”
是孫雲麽?一點不假,正是他。他怎麽來了,原來他們大家從崇真寺出來,準備送田爺爺先迴店房,老田經過今天感情的大起大落,有些疲憊,便讓孩子們先迴學校,他要自己迴去休息。因為李辰他們送父母離京,吳堅幾個人都陪著去,過一會兒也要離開,田儷便一個人陪爺爺迴店,等他們返迴再一起迴學校。蕭月該迴家,田儷嚷嚷讓哥哥孫雲送送。
明天又該上學了,這個節日過得太匆忙,什麽都沒玩上,哪也沒去上,同學們一直沒得到放鬆,心裏很疲憊。尤其蕭月,本來今天她完全應該好好的休息一天,不過為了幫田儷和孫雲他們爺爺的忙,主動陪著一起去了崇真寺。孫雲和田儷很感謝,所以田儷讓孫雲送蕭月迴家,正好陪她逛一逛洛陽街道寺院。
老田來洛陽的時候,正好在洛陽小市的一家旅店,因為個別的門派迴去的早,才找到了空位。小市距離城內的永安裏還可以,倆人也沒叫腳車,順著禦道進青陽門,一邊溜達一邊欣賞洛陽的街寺。洛陽的寺廟最為壯觀,朝廷從平城遷都洛陽後,最愛幹的事情不是享樂,而是節衣縮食大修寺廟。最開始提倡的是孝文帝,他剛到洛陽城,便以為祖母馮太後追福的名義,在開陽門外勸學裏建了一座報德寺。宣武帝元恪建了3座寺院,即瑤光尼寺、景明寺、聖明寺。由於皇室的提倡,奉佛之舉,朝野風從,其中皇室造寺四十幾所,王公貴族造寺幾百所,民間造寺數百所。宣武帝洛陽建寺已達500餘所,到了當朝孝明帝,因太後佞佛,洛陽寺廟超過一千所。人們稱洛陽為佛國,全國的佛教徒都到洛陽朝拜,使這裏成為一座聖城。
孫雲自從來到洛陽上學,還沒怎麽到洛陽街路上溜達過,每次路過多是乘車甚至還是晚上,而且大多都有急事,匆匆而過沒正經看過街景。今天頭一次,有個向導陪他轉悠。蕭月雖然父親是南朝人,不過她的媽媽是北朝公主,她是地道的本地人。隻因為是女孩出門畢竟很少,逛街也多是寺廟。因此蕭月主要的還是介紹各個廟宇的趣聞軼事。
洛陽大街四通八達,東西、南北貫通,每麵各有幾個城門,都可以通達,不用繞路。其中的裏坊也很特別,整個京城東西二十裏,南北十五裏,有十萬九千餘戶,除廟社宮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或周長1200步、就設為一裏\/坊,合有二百二十餘個。裏\/坊主要分布在外城,十分整齊。裏開四門,臨街而設,四周築裏垣,有十字形街道,裏內住戶出入均經裏門,不得自行臨街開門。還設了裏正二人,吏四人,門士八人,保護安全。
聽了蕭月的介紹,孫雲恍然大悟,說:“我想起來了,我們剛來洛陽的頭幾天,我們幾個商量一起去少林寺,結果不認識路,從太學出來,經東陽門繞到銅駝街,經永寧寺,走宣陽門才到洛水浮橋,現在看來我們多走了好多冤枉路。不過也不算冤枉,還看見了一個高僧叫菩提達摩的,也算緣分吧。”孫雲一下想起最近的事情,感覺恍若隔世。
到了永安裏的街口,蕭月說:“謝謝你送我,你迴吧,明天還要上學,你今天早點休息。”孫雲說:“應該我謝謝你,今天是你給我講了洛陽的好多故事,要不然我雖然人在洛陽呆了幾個月,可對洛陽還是什麽也不知道呢。快進去吧,明天見!”
蕭月笑笑擺擺手,倩影走進街口,消失在裏門中。孫雲看著她的背影,覺得蕭月即熟悉又陌生,即真實又虛幻。說她熟悉和真實是因為她就住田儷的寢室,和他們師兄弟一起共過患難,說她陌生和虛幻,因為孫雲覺得他自從來到洛陽就好像進入了夢境,感覺現在的一切不是真實的,連自己都不是真實的自我。此刻的環境就像不同結界錯亂的交匯,雖然各個空間的人走到了一起,似乎終究還要各自迴到自己的虛空去,留下的可能隻有迴憶,甚至連迴憶都沒有,隻有偶爾的夢境。孫雲內心一直惶恐,蕭月對自己而言是高不可攀的月亮,自己就像天空中的浮雲,其中的距離太過遙遠,渴望不可及。孫雲的內心總有一種感覺,就像剛剛她從街口消失一樣,隨時隨地她也會從自己的生命中不見。
從永安裏往迴,孫雲覺得心緒煩亂,便沒按原路迴去,而是順著不同的街坊往迴來。他的方位感很好,洛陽的街裏又很規整,於是他便選擇從永安裏滑門而過,迴憶一下上次來蕭月家,計算一下她家的位置,以便下次能找到。除了蕭月令孫雲感覺不真實,今天與田海的相見,也讓他趕到惶惑。自己一直被當成田海的替身,如今田海已經找到,那麽自己與老田頭的爺孫關係,與田儷的兄妹關係以後如何變化自己也不知道。
依靠印象、快黃昏的陽光、街道的直通,孫雲按平行於來時的路往迴走著。洛陽內城裏坊比較少,主要是官宦的府邸、宮室府曹,以及大大小小的寺廟。走著走著正好來到願會寺門前,這座寺院牆和大門不高,且敞開著。從外麵就能看見裏邊有一顆高大的桑樹,十分奇異聳立,樹身似乎泛著金光,給人以通靈的感覺,孫雲不知不覺就被它吸引到樹下。
這會兒人群依然不少,人們輪番來到樹下祈禱。孫雲相信,樹木一定有靈魂,尤其幾百歲的神樹,一定會帶來遠古的滄桑與神秘,衝撞今人的魂魄,給人讖機與警示。
於是孫雲來到樹下雙手合十對著神樹禮敬和深思,忽聽身後有人說話:“這位朋友你可是孫雲?”孫雲一愣,迴頭一看,一個比自己略大幾歲,軍服便裝,體格魁梧的小夥子正抱拳拱手對著自己說話。孫雲連忙還禮道:“在下正是孫雲,您好像在哪裏見過,請問您是?”
“哈哈,你是貴人多忘事,忘了,前幾天我們在州賽的太學賽區和演武場賽區參加了比賽,在晉級銀劍的時候我們對過招,結果你晉級,最後還戰敗我的戰友駱子淵拿個金劍。我就完了,因為敗給你,隻拿個銅劍,這迴想起來了嗎?”
“哦!對了,應該是在賽場上見過,幸會幸會。仁兄怎麽稱唿?”“我叫樊元寶,樊噲的樊,金元寶的元寶。嗬嗬,名字有點好記是吧,太俗了。”
“元寶兄說笑了,名字乃是父母所贈,無可厚非。”“正是正是,多謝。哦,對了,孫雲兄弟,我們這裏還有幾個好友,都是今年劍士比武的劍手,正在方丈室議論呢,其中有個人,長得非常像你,結果連這個寺裏的小和尚都弄錯了。我比較好奇,就出來看看,你們到底像不像,結果這一看,還真挺像。我也是今天看見的他,就把他當成國賽時候的你了。剛才方丈和我說,想請你進去一敘,不知道你有沒有空閑?”
孫雲一聽,和自己挺像的應該是大海呀,中午剛過十分才見的麵,怎麽這麽巧,他也來這裏了?聽樊元寶的意思,要請自己進去,那麽就得和大海見麵,如果真是大海,見了麵可怎麽說呢?自己雖然是爺爺的大弟子,並且一直把自己當成田儷的哥哥看待,但自己畢竟不是田家的人,尤其田儷的爸爸媽媽過世,認不認大海,自己也做不了主,如果大海堅持不相認,自己可怎麽勸呢?如果不勸,別代表了爺爺,讓大海覺得田家同意了大海的意思。
還有,為什麽方丈讓自己進去,一定是大海也想到了我在外邊,那就是可能大海也和方丈說了此事,如果那樣,會不會方丈也會幫著大海遊說,孫雲本來嘴笨,多一個人相勸更沒法對答了,這可怎麽辦?難道推脫有事不進去,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