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光要去京城打聽曇鸞的用意,大家自然不會反對,雖然很奇怪他為什麽找道寵,不過都沒深想,便和揖作別,留下的人繼續研究英雄帖事宜。慧光出了方丈寺,領著他的弟子僧範和道憑,迴屋取了點東西,便一起從後院往前麵出發。


    少林寺按山穀地勢西高東低排列,分為上方西台及下方院落兩大部分,院落前後共有十餘個。全寺的中心主塔舍利塔在西台上麵,雄偉巍峨,塔北側是翻經堂,東側是跋陀等人供佛、作法事的普光堂。拔陀等人他們不住院裏,以免影響弟子管理寺廟。現在寺裏日常的管理由道房師弟搭理,秩序很井然。塔西側20丈,是天然的截水長澗,一直通往南門前的少溪河,溝外就是滿山參天的鬆柏,遮天蔽日。再往北就是五乳峰山腳,西北山坡是達摩居住的洞窟。倆人跨過前後院子,過三門,上了車沿著清溪出了山麓,來到正路直奔京師。


    行了一個時辰,過洛水、伊水,先奔景明寺而去。景明寺在宣陽們南一裏道東,南麵正對著少室山,寺周迴八百步,裏邊有一座百仞高的七層寶塔,與永寧寺塔遙遙相對,此刻正值中午,遠遠望去,金盤寶鐸,光彩煥爛。幾人緩轡慢行,來到景明寺門口。進了大門,裏麵十分寬闊,前後幾層院落,佛殿僧房,一重一重,縱橫交錯,足有一千多間。進到院子裏,到處樹影垂陰,水波蕩漾,一股涼爽清新之氣撲麵而來。這幾天洛陽一帶少雨,雖然已到重陽節氣,天氣還十分悶熱,剛才一路奔波幾個人十分幹渴,但一來到景明寺,刷的一下涼快過來。這裏不知道什麽原因,一年四季溫暖清涼,沒有明顯的寒暑變化。


    往裏邊走,青台紫閣,園路浮道,山林池沼,鬆竹蘭芷,青鳥白雁,目不暇接。不大一會兒,到了方丈室,過方丈室不遠是專門給慧光講經的禪房,禪房裏側是他的臥室。景明寺也是慧光的道場,他經常在此講經,城中的魏收、邢子才、陽休之等一些名士,常常也會結伴到此聽他宣講十地論經,或者四分律經。


    慧光進了屋,看見法上和曇現正在禪房中佛像下端坐,已經等候多時。慧光認識曇現,三年前,在融覺寺與靈辯法師討論華嚴經法,曇現時刻在左右,直到靈辯圓寂前想請慧光幫助發揚五台山華嚴宗,曇現一直在場,並且曇現也想請慧光接任方丈,如果不是曇謨最從中起疑,五台山早就是慧光的道場,到現在名聲大振了。


    昨天法上找曇現的時候,曇現和弟子正在城東宗聖寺和曇鸞在一起,曇鸞本來要留他們住在廟裏,後來外出未迴,曇現就和弟子們向智藏大師告辭,說還要迴店房收拾東西,明天好往山西趕迴,智藏這才同意他們離開。等曇現到了住處,法上還在等他,倆人原來也認識,法上一說慧光要見曇現,曇現立刻答應,約好的今天上午來景明寺見麵。


    大家相互問好後,曇現簡單把這幾天的情形跟慧光聊了聊,慧光問:“曇現師侄,你剛說見過曇鸞大師了,我今日就要拜訪於他。大師現在可好,在忙些什麽呢?”


    “昨天我的弟子們比武失利淘汰,準備見一麵曇鸞師伯就要往五台山迴返,正巧曇鸞師伯剛剛從城外迴來,大概忙著玄中寺道場的事情。同時淨土弟子有個叫慧海的,是智藏大師的兒子,這個孩子天資聰慧,被師伯看中,收為關門弟子,準備繼承他的衣缽。昨天下午師伯教習慧海、慧禮、慧沐幾個孩子武功,他們今天要爭奪銅劍武士。原來師伯準備留我們在宗聖寺住一晚,後來突然又一個高手約他見麵,這個高手隔空傳音,連智藏師叔都沒有聽出來,然後曇鸞師伯就去了,一下午沒迴來。晚上我就迴店房,才法上師弟等我。”


    慧光聽了點了點頭,有兩點他還挺放心。其一,看樣曇鸞淨土發展的方向是鹹陽潼關一帶,意味著京城的擴張基本不是重點,這對地論宗來說能鬆一口氣。其二,聽曇現的話茬,昨天有個高手找曇鸞,與曇鸞武功差不多的隻有五魔,五魔之中有頭腦、文武雙絕、能配與曇鸞對話的隻有東魔甘擎甘木帝。一定是他認識到中魔被驅逐,五魔陷入危機之中,便想拉攏一個高手來撐五魔的門麵,以便五魔的陣營完整。這個曇鸞也不傻,知道自己發展迅猛過頭了,必須要迂迴謹慎,因此放低身價,甘願先進魔羅榜,避開與五大門派的衝突。如果是這樣,雙方的水火之勢,倒是真可以緩解。這也和今天的書信對上號。


    慧光又問:“曇現,關於五台山的重振的事宜,你沒和曇鸞大師商議商議麽?他出身五台山,正是五台山名震天下的發起人,而且又是繼任者你師傅的師兄,也是他點播過靈辯悟得大道而天下聞名,因此由他來幫助五台山振興,可保很快恢複到頂峰。”


    曇現說:“我曾想請曇鸞師伯再迴來幫助我們,可是師伯的意思,我們之間的學派不同,他不便再迴去,同時他說自會有另外的貴人來幫助我們,讓我們五台山發揚光大。我還在猜測呢,晚上法上師弟就找我,我這才醒悟,這個貴人就是師叔您啊。三年前,因為機緣未到,您未與五台山結盟,但現在時機到了,就請師叔您完成我師傅的臨終遺願,光大華嚴。此外,我臨來的時候,方丈師叔對我說,五台山因為他接掌後,連年敗落,他非常內疚。他說如果我此次進京,能找來賢能重振我們華嚴宗,他即刻辭去住持一職,讓與賢能,或者由我接替,反正是這幾年他累得很,實在不敢再耽誤五台山了。”


    慧光聽了曇現的話,心裏讚歎曇現這個師侄非常聰明。曇現其實早就已經知道地論宗與淨土宗之間的衝突,但兩邊的人都與五台山華嚴宗淵源頗深,他那個都不想得罪。而且他的表達非常得體,即把曇鸞從五台山摘除去,又把慧光責無旁貸的拉進來。同時還透漏一個信息,現任方丈可以辭去職務,不影響慧光的介入。當然這裏邊也有個隱情,當年靈辯圓寂後,關於繼任的問題,他的師弟以及寺內的一些大長老,以靈辯圓寂死因不明為借口,不同意慧光接管清涼寺等眾多的華嚴宗寺,便未按靈辯法師的遺願,自行立了靈辯的師弟為住持,這也是慧光後來沒有入主五台山的另一個原因。


    慧光說:“也好,我們華嚴宗派的確應該廣結佛緣,弘揚三聖,普渡眾生。我看就依你們的意思,你迴去傳話,我同意幫助五台山華嚴學派重振綱領,不日帶地論派高僧去五台山幫助弘法。你迴去後即刻繼承住持法位。”“如此甚好,多謝師叔。隻是弟子無能,不堪大任。”


    慧光說:“好辦,為了能讓你有信心繼任住持,我現在傳你一套禪定心法,度你修為提高,來,打坐!”曇現見狀喜出望外,口稱掌門師叔,慌忙施禮。


    倆人盤膝坐好,隻聽慧光緩緩道來:“性無即萬有,性無即妙用。有為無為、色心緣起,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


    傳法完畢,曇現說:“掌門師叔,天色尚早,我就不在京師久呆,下午開始往北趕。迴去之後,我還要把台內台外大小寺院幾百所,按各宗各派整理一下,尤其我們華嚴宗的所有廟宇匯總好,給你列個綱,以便師叔去的時候方便了解。”


    “甚好,我也有要事,就不陪你了,一會你們吃完飯再走。”“是,師叔保重。”


    從景明寺出來,慧光領著幾位弟子徒步往內城而去,進宣陽門不遠,來到永寧寺。今天初七,全國放假,因此來永寧寺的人,首尾銜顧,比肩接踵,人聲鼎沸。幾個人不禁感慨。要是趕上明天初八的佛日,人就更多了。


    最近一段日子幹旱,寺裏人多有些發燥,人們便都往水池樹蔭邊乘涼。本來在景明寺覺得挺涼快,沒想到一過來又覺得幹熱,幾個人一邊歎息,一邊擠過人群,來到後院。


    後邊是僧職人員的住所,還包括一些昭玄寺的僧官辦公場所,因此不對外開放。往來要進去,必須有度牒、魚符、路引或門券才行。不過慧光是昭玄寺副統宗教界領袖,又算作菩提流支的助理弟子,因此僧人們認識他,相互稽手,直接請他進去。


    慧光等人來到道寵的院落,一個小和尚看見迴光來了,連忙施禮說:“慧光師叔一向可好,道寵師叔被師祖大都統道希請去了,剛過去沒多久,說是少林的達摩禪師,還帶來一個新弟子神光過來。”慧光納悶兒,達摩師叔怎麽來了?還領著神光,他們什麽時候來的?剛才慧光幾人離開少林的時候看見神光的房間閉著門,並沒有注意,以為去達摩的洞窟侍奉達摩去了,沒想到他們一早就趕到這兒來。有什麽事呢?這個達摩十分古怪,高深莫測。新來的神光也非同小可,修為在五重以上,慕達摩師傅之名而來,早晚侍立,從不鬆懈。


    神光一邊想著,一邊領著法上、僧範和道憑轉幾個院落,往菩提流支的院子走。這時正好路過一個僧尼的院子,裏邊進進出出的不少人,人群之中淨空師太正好陪著曇靜走出來,大概是送曇靜,她看見慧光到此,連忙施禮打招唿,曇靜自然認識慧光也過來問詢。


    慧光知道他倆的關係,問道:“淨空、曇靜師弟都在啊,你們這是要出門。”


    淨空說:“不是,今天覺空師弟圓寂,淨空師兄過來探望,正要辭行。”


    慧光說:“什麽?覺空師弟圓寂?那曇靜師弟你先請便,待我進屋看最後一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破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阡並收藏劍破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