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聖寺中,曇鸞和弟子們剛練到第三式完成。忽然曇鸞眉頭微微一皺,繼而對智藏說:“師弟,你領弟子們,繼續練劍。有貴客來訪,約我邙山一見,我去去就來。”
智藏臉色一紅,知道剛才的功夫,一定有個劍客身份的人來到他們周圍,並且用傳音之術,給他們發過音訊,隻是他功力剛到六重門檻,沒有察覺。因此便說:“如此,想來此人並非惡意,師兄快去快迴。”曇鸞點頭,出了院門,看看左右無人,施展神功,瞬間消失。
曇鸞已經八九重功力,達到煉神幻影和化虛分身以上的境界,輕功之能天下無幾,完全可以大白天旁人看不見他身影的地步。城東建春門外距離城北邙山不算遠,須臾而到。他剛到山口,隻見一個道士打扮的人,正在一棵樹下站立,看見曇鸞到此,連忙搶步到跟前,單手稽掌,深施一禮:“無量天尊,弟子薑斌,見過曇鸞大師。”
“薑斌?你可是惠嶷大師的門人,山上舜帝廟的怒煞?”“正是弟子,弟子奉東魔甘擎甘老劍客之命恭候大師,甘老劍客正在敝觀盼望與大師一敘。”
“好吧,我們上去吧。”說罷,倆人一前一後,飄身上飛,片刻之功,來到廟宇之外。隻見中門大開,東魔甘木帝正在廟門台階之下站定,手執折扇,麵帶微笑,身披華彩褒衣博帶,卷草花紋配桃花錦簇,雖然年過五六旬,依然年輕英俊、風度翩翩。
倆人在終南論劍中,因為一個是正榜的三等俠客,一個是偏榜的一等俠魔,並沒有見過麵,幾年之後,時過境遷,如今曇鸞悟證大道,武功從接近五重已到八九重。甘擎這期間也漲了一重達到八重末期。因此倆人幾乎平分秋色,互相欽佩,禮讓有嘉。
看見曇鸞上山,甘擎滿麵春風,拱手打禮,說道:“阿彌陀佛,曇鸞菩薩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裏邊請,裏邊請。”曇鸞聽到東魔見麵用他的淨土門的見禮招唿,知道甘擎已經對自己的一切掌握於胸,同時也對自己禮敬非常,便迴禮說:“阿彌陀佛。不敢當,不敢當,甘老劍客,當世無雙,蒙老劍客見招,哪敢不來,今日幸見,足慰平生,請。”
倆人同行跨進大門,往後院行走,身邊都是參天古樹,甘擎一邊引領著道路,一邊說道:“哈哈哈哈,剛才魯莽,打擾了菩薩傳授弟子武功,罪過罪過。我見高足聰慧,足可承菩薩衣缽。”曇鸞說:“甘老劍客,過譽了,小徒愚鈍,哪有靈仙島青藤學院的弟子們天資非凡。還有菩薩二字實不敢當,還是稱唿貧僧曇鸞即可。”
甘擎一愣,沒想到曇鸞已經知道自己琅琊島的幾個後人,不過一想這也不奇怪,一定是曇鸞偷偷去了比武場見過他們。便說:“我聽說龍樹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淨土之前,也隻是初地菩薩、大概是聖人第一階,曇鸞大師若不敢自比聖人也應該是個準聖,至少在十迴向位吧。”
曇鸞也一愣,心中佩服甘擎學識廣博,連佛果位都一清二楚,也接道:“貧僧若到往生的時候,也許會達到十迴向,不過現在卻不敢妄談。倒是甘老劍客,博學強記,另貧僧敬佩。”
甘擎說:“你我如此客套,下麵的話也不便說起,我看還是換個稱唿吧,您看直接以道友之間互稱怎麽樣,顯得不那麽生疏。”“如此甚好,貧僧就依道兄之意。”
轉過中院庭樓,後院建築比較低矮,但院落更寬大,樹木更茂密。一顆古槐之下,放了一張藤製地桌,上麵擺著一把茶壺,幾具茶盞,一個花瓶裏邊插了不少菊花,清香無比。旁邊一個炭爐,上麵銅壺沸水。幾個蒲團圍在周邊,蒲團不遠幾盆秋菊爭芳竟豔,房前屋後也種一些菊花正錯落的開放。一個小茶童道士看見觀主領了客人進來,即刻開始洗茶泡茶。
東魔伸手相請道:“過幾天就是重陽之日,屆時洛陽百姓都會來這荒山清寺登高賞菊。今天正好秋高氣爽,借馳觀主寶地,你我就在這棵古樹下,提前感受這濃濃秋意,嚐一嚐這菊花香茗,如何?”“甘木帝文雅風流,冠絕天下,貧僧今日有幸,可以聆聽玄音。”
幾人謙讓客氣一番落座,甘擎一邊翻了三個茶盞,接過茶童手裏的茶壺,點了一下,然後倒掉,重新斟好,一邊說道:“道友謙虛了,誰不知道友極樂之阿彌陀佛、安樂淨土、念佛之法,都是世之福音良藥,比起我這嘩眾取寵、雕蟲小技、支微末節,不知勝過千倍萬倍。”“道兄見笑,貧僧隻是一心信奉彌陀真經,不願獨享,因而度化他人罷了。”
甘木帝伸手把每人眼前的小杯打開,裏麵是幾瓣菊花片,請道:“我們北朝人不善品茗,還好馳觀主這兒稍有點今年新摘的廬山雲霧。我聽說高山雲霧出好茶,廬山斷崖陡壁,峽穀深幽,時而雲霧漫山,變幻莫測,最為壯觀的也是這廬山瀑布雲,我有幸去過廬山,名不虛傳。所以名僧慧遠,才用雲霧為此茶定名。此茶色澤翠綠,清澈明亮,宛若碧玉。同時香如幽蘭,濃醇鮮爽,口感甘甜。今天賞菊,我請茶童摘了些甘菊藏於罐中,也不知道符不符合道友的品味。我借馳觀主的寶地招待道友,二位請品茶。”薑斌本來沒敢坐,想在旁邊站立,看見東魔示意才坐。又見也給他斟了一杯茶,連忙欠身半起,東魔一擺手,他又跪坐下。
曇鸞抬手把茶盞在口邊聞了聞,然後輕輕抿了一口,點頭說:“果然秀麗清澈,鮮爽香甘,是明前茶的味道,多謝馳觀主傾囊相待。”薑斌臉色微微一紅,心說哪是我的茶,我倒是有雲霧茶,可惜東魔嫌不是極品,把自帶的茶拿出來泡的。不過這話不能說,兩邊都是獨霸一方的劍客身份,功力都在八重之上,自己就是一個擺設,用來給雙方墊話的,這他知道。因此隻能微微前身搭個話說:“哪裏話,能聆聽二位高士教誨,敝觀蓬蓽生輝。”
頓了一頓,該切入主題,隻是雙方都不想先張口,一時冷了一會兒場。怒煞一見,趕忙沒話找話,問道:“請問法師,智藏師兄一向可好,還有侄兒莫海近日如何啊?”
曇鸞從開始應約而來,到坐在古樹秋菊前,一直不知道甘擎找他來究竟是什麽目的。自從惠嶷被趙逸帶走之後,原來所有以淨土宗開辟的寺院,包括被崇真寺、宗聖寺等建春門外的寺院,都由智藏安排,順利的依然轉到淨土宗裏。曇鸞和智藏安排了一些高僧進去,過度也很平穩。而有幾個原來是道家的,或後加盟陰陽宮的,比如舜帝廟,則很微妙。因為這個時候五魔其他四方紛紛聞風而來,各自駐紮了一個道場,尤其舜帝廟,是由東魔親自坐鎮。現在等於兩個人都瓜分了陰陽宮的地牌,現在倆人坐在一起,似乎很有些微妙。
平心而論,曇鸞宣揚極樂淨土的初衷並不是想成立一個武林宗派,進而號令江湖,他的目的還是要給窮苦的廣大民眾尋找一片往生的極樂世界,但這個願望的實現卻不是一帆風順。因為就佛國而論,脫離六道輪迴的方法或者法門有許多種,這也就是佛教有多個宗派的原因。而他在宣揚自我的修行法門,必然就會引起和其他宗派的衝突,爭奪了其他門派的信眾。
而這個社會,信眾的多少、層次,直接決定了你這個宗派的存亡與發展。五台山華嚴宗,因皇帝曾經是他們的信眾,因此現在發展成大小廟宇幾百所香火不斷。京城地論宗、禪宗更是如此,當今太後、王公大臣都是經濟後盾。此外,而信眾的多少,還代表自己的威望、分量這些身外的虛榮。最重要的是,還代表他法門的真實程度,可信程度。因此曇鸞也不能完全超脫,他也十分重視信徒的數量積累。
此外他的法門簡單易學,為下層百姓所樂於接受,因此從他開始宣揚到現在短短的幾年,信徒數量已經可觀,但因為都是社會底層的百姓,很少有士族、貴族的人參加,因此發需要的資金籌措的太慢,擴張的速度就慢,所以總的影響力還有限。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些大的道場直接轉投於他,那麽一些高層次的社會群體因而轉信淨土思想的可能性會很高,自己可以省了不少力氣,少走許多彎路。但是偏偏這個時候,惠嶷突然修仙歸隱了,他倆是好朋友,雖然他沒有見惠嶷最後一麵,但直覺告訴他,這絕對不是偶然,甚至和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倆的強強聯合,發展很快,他的淨土思想,加上陰陽宮的實力和人才,使他們影響擴散的風生水起,這必然會引起一個平衡的打破,因為自己是宣揚的佛教,沒有被封殺的理由。那個暗中的陰陽宮必然成為替罪羊,被無情清除出名利場,盡管場麵很溫和、很體麵。
此外,中魔走了,其他四魔不告而來,究竟要做什麽呢?如果他們僅僅是瓜分中魔的地牌,有必要請自己喝茶?難道僅僅怕引起衝突來道歉麽?
想到這兒,曇鸞放下茶盞說道:“馳觀主,莫海正參加劍士比武,他已經想好完畢之後準備剃度出家,我見他天賦不錯,已經決意收他為關門弟子,傳我衣缽。剛才甘道兄駐足敝寺,大概已經看見我在教習他們心法,智藏方丈就在旁邊輔助,他現在依舊掌管宗聖寺。”
馳觀主見東魔沒吱聲,隻好繼續又問:“哦,那就好,隻是不知道,惠嶷掌門近況如何了?”
曇鸞靜靜的說道:“應該不錯吧,隱士趙逸聽說是異能之士,人稱聖人,他們一起隱居白鹿山,境界會更有所提升的。”這時木帝放下茶盞,接道:“我覺得人生,徘徊於雄心壯誌和無力改變之間,可以說一種無邊的苦惱。”看見木帝說話,曇鸞知道正題來了,怒煞知道自己的鋪墊總算管點作用,因此二人都抬頭看著他,不再言語,聽聽他繼續說什麽?
智藏臉色一紅,知道剛才的功夫,一定有個劍客身份的人來到他們周圍,並且用傳音之術,給他們發過音訊,隻是他功力剛到六重門檻,沒有察覺。因此便說:“如此,想來此人並非惡意,師兄快去快迴。”曇鸞點頭,出了院門,看看左右無人,施展神功,瞬間消失。
曇鸞已經八九重功力,達到煉神幻影和化虛分身以上的境界,輕功之能天下無幾,完全可以大白天旁人看不見他身影的地步。城東建春門外距離城北邙山不算遠,須臾而到。他剛到山口,隻見一個道士打扮的人,正在一棵樹下站立,看見曇鸞到此,連忙搶步到跟前,單手稽掌,深施一禮:“無量天尊,弟子薑斌,見過曇鸞大師。”
“薑斌?你可是惠嶷大師的門人,山上舜帝廟的怒煞?”“正是弟子,弟子奉東魔甘擎甘老劍客之命恭候大師,甘老劍客正在敝觀盼望與大師一敘。”
“好吧,我們上去吧。”說罷,倆人一前一後,飄身上飛,片刻之功,來到廟宇之外。隻見中門大開,東魔甘木帝正在廟門台階之下站定,手執折扇,麵帶微笑,身披華彩褒衣博帶,卷草花紋配桃花錦簇,雖然年過五六旬,依然年輕英俊、風度翩翩。
倆人在終南論劍中,因為一個是正榜的三等俠客,一個是偏榜的一等俠魔,並沒有見過麵,幾年之後,時過境遷,如今曇鸞悟證大道,武功從接近五重已到八九重。甘擎這期間也漲了一重達到八重末期。因此倆人幾乎平分秋色,互相欽佩,禮讓有嘉。
看見曇鸞上山,甘擎滿麵春風,拱手打禮,說道:“阿彌陀佛,曇鸞菩薩駕到,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裏邊請,裏邊請。”曇鸞聽到東魔見麵用他的淨土門的見禮招唿,知道甘擎已經對自己的一切掌握於胸,同時也對自己禮敬非常,便迴禮說:“阿彌陀佛。不敢當,不敢當,甘老劍客,當世無雙,蒙老劍客見招,哪敢不來,今日幸見,足慰平生,請。”
倆人同行跨進大門,往後院行走,身邊都是參天古樹,甘擎一邊引領著道路,一邊說道:“哈哈哈哈,剛才魯莽,打擾了菩薩傳授弟子武功,罪過罪過。我見高足聰慧,足可承菩薩衣缽。”曇鸞說:“甘老劍客,過譽了,小徒愚鈍,哪有靈仙島青藤學院的弟子們天資非凡。還有菩薩二字實不敢當,還是稱唿貧僧曇鸞即可。”
甘擎一愣,沒想到曇鸞已經知道自己琅琊島的幾個後人,不過一想這也不奇怪,一定是曇鸞偷偷去了比武場見過他們。便說:“我聽說龍樹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淨土之前,也隻是初地菩薩、大概是聖人第一階,曇鸞大師若不敢自比聖人也應該是個準聖,至少在十迴向位吧。”
曇鸞也一愣,心中佩服甘擎學識廣博,連佛果位都一清二楚,也接道:“貧僧若到往生的時候,也許會達到十迴向,不過現在卻不敢妄談。倒是甘老劍客,博學強記,另貧僧敬佩。”
甘擎說:“你我如此客套,下麵的話也不便說起,我看還是換個稱唿吧,您看直接以道友之間互稱怎麽樣,顯得不那麽生疏。”“如此甚好,貧僧就依道兄之意。”
轉過中院庭樓,後院建築比較低矮,但院落更寬大,樹木更茂密。一顆古槐之下,放了一張藤製地桌,上麵擺著一把茶壺,幾具茶盞,一個花瓶裏邊插了不少菊花,清香無比。旁邊一個炭爐,上麵銅壺沸水。幾個蒲團圍在周邊,蒲團不遠幾盆秋菊爭芳竟豔,房前屋後也種一些菊花正錯落的開放。一個小茶童道士看見觀主領了客人進來,即刻開始洗茶泡茶。
東魔伸手相請道:“過幾天就是重陽之日,屆時洛陽百姓都會來這荒山清寺登高賞菊。今天正好秋高氣爽,借馳觀主寶地,你我就在這棵古樹下,提前感受這濃濃秋意,嚐一嚐這菊花香茗,如何?”“甘木帝文雅風流,冠絕天下,貧僧今日有幸,可以聆聽玄音。”
幾人謙讓客氣一番落座,甘擎一邊翻了三個茶盞,接過茶童手裏的茶壺,點了一下,然後倒掉,重新斟好,一邊說道:“道友謙虛了,誰不知道友極樂之阿彌陀佛、安樂淨土、念佛之法,都是世之福音良藥,比起我這嘩眾取寵、雕蟲小技、支微末節,不知勝過千倍萬倍。”“道兄見笑,貧僧隻是一心信奉彌陀真經,不願獨享,因而度化他人罷了。”
甘木帝伸手把每人眼前的小杯打開,裏麵是幾瓣菊花片,請道:“我們北朝人不善品茗,還好馳觀主這兒稍有點今年新摘的廬山雲霧。我聽說高山雲霧出好茶,廬山斷崖陡壁,峽穀深幽,時而雲霧漫山,變幻莫測,最為壯觀的也是這廬山瀑布雲,我有幸去過廬山,名不虛傳。所以名僧慧遠,才用雲霧為此茶定名。此茶色澤翠綠,清澈明亮,宛若碧玉。同時香如幽蘭,濃醇鮮爽,口感甘甜。今天賞菊,我請茶童摘了些甘菊藏於罐中,也不知道符不符合道友的品味。我借馳觀主的寶地招待道友,二位請品茶。”薑斌本來沒敢坐,想在旁邊站立,看見東魔示意才坐。又見也給他斟了一杯茶,連忙欠身半起,東魔一擺手,他又跪坐下。
曇鸞抬手把茶盞在口邊聞了聞,然後輕輕抿了一口,點頭說:“果然秀麗清澈,鮮爽香甘,是明前茶的味道,多謝馳觀主傾囊相待。”薑斌臉色微微一紅,心說哪是我的茶,我倒是有雲霧茶,可惜東魔嫌不是極品,把自帶的茶拿出來泡的。不過這話不能說,兩邊都是獨霸一方的劍客身份,功力都在八重之上,自己就是一個擺設,用來給雙方墊話的,這他知道。因此隻能微微前身搭個話說:“哪裏話,能聆聽二位高士教誨,敝觀蓬蓽生輝。”
頓了一頓,該切入主題,隻是雙方都不想先張口,一時冷了一會兒場。怒煞一見,趕忙沒話找話,問道:“請問法師,智藏師兄一向可好,還有侄兒莫海近日如何啊?”
曇鸞從開始應約而來,到坐在古樹秋菊前,一直不知道甘擎找他來究竟是什麽目的。自從惠嶷被趙逸帶走之後,原來所有以淨土宗開辟的寺院,包括被崇真寺、宗聖寺等建春門外的寺院,都由智藏安排,順利的依然轉到淨土宗裏。曇鸞和智藏安排了一些高僧進去,過度也很平穩。而有幾個原來是道家的,或後加盟陰陽宮的,比如舜帝廟,則很微妙。因為這個時候五魔其他四方紛紛聞風而來,各自駐紮了一個道場,尤其舜帝廟,是由東魔親自坐鎮。現在等於兩個人都瓜分了陰陽宮的地牌,現在倆人坐在一起,似乎很有些微妙。
平心而論,曇鸞宣揚極樂淨土的初衷並不是想成立一個武林宗派,進而號令江湖,他的目的還是要給窮苦的廣大民眾尋找一片往生的極樂世界,但這個願望的實現卻不是一帆風順。因為就佛國而論,脫離六道輪迴的方法或者法門有許多種,這也就是佛教有多個宗派的原因。而他在宣揚自我的修行法門,必然就會引起和其他宗派的衝突,爭奪了其他門派的信眾。
而這個社會,信眾的多少、層次,直接決定了你這個宗派的存亡與發展。五台山華嚴宗,因皇帝曾經是他們的信眾,因此現在發展成大小廟宇幾百所香火不斷。京城地論宗、禪宗更是如此,當今太後、王公大臣都是經濟後盾。此外,而信眾的多少,還代表自己的威望、分量這些身外的虛榮。最重要的是,還代表他法門的真實程度,可信程度。因此曇鸞也不能完全超脫,他也十分重視信徒的數量積累。
此外他的法門簡單易學,為下層百姓所樂於接受,因此從他開始宣揚到現在短短的幾年,信徒數量已經可觀,但因為都是社會底層的百姓,很少有士族、貴族的人參加,因此發需要的資金籌措的太慢,擴張的速度就慢,所以總的影響力還有限。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些大的道場直接轉投於他,那麽一些高層次的社會群體因而轉信淨土思想的可能性會很高,自己可以省了不少力氣,少走許多彎路。但是偏偏這個時候,惠嶷突然修仙歸隱了,他倆是好朋友,雖然他沒有見惠嶷最後一麵,但直覺告訴他,這絕對不是偶然,甚至和他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倆的強強聯合,發展很快,他的淨土思想,加上陰陽宮的實力和人才,使他們影響擴散的風生水起,這必然會引起一個平衡的打破,因為自己是宣揚的佛教,沒有被封殺的理由。那個暗中的陰陽宮必然成為替罪羊,被無情清除出名利場,盡管場麵很溫和、很體麵。
此外,中魔走了,其他四魔不告而來,究竟要做什麽呢?如果他們僅僅是瓜分中魔的地牌,有必要請自己喝茶?難道僅僅怕引起衝突來道歉麽?
想到這兒,曇鸞放下茶盞說道:“馳觀主,莫海正參加劍士比武,他已經想好完畢之後準備剃度出家,我見他天賦不錯,已經決意收他為關門弟子,傳我衣缽。剛才甘道兄駐足敝寺,大概已經看見我在教習他們心法,智藏方丈就在旁邊輔助,他現在依舊掌管宗聖寺。”
馳觀主見東魔沒吱聲,隻好繼續又問:“哦,那就好,隻是不知道,惠嶷掌門近況如何了?”
曇鸞靜靜的說道:“應該不錯吧,隱士趙逸聽說是異能之士,人稱聖人,他們一起隱居白鹿山,境界會更有所提升的。”這時木帝放下茶盞,接道:“我覺得人生,徘徊於雄心壯誌和無力改變之間,可以說一種無邊的苦惱。”看見木帝說話,曇鸞知道正題來了,怒煞知道自己的鋪墊總算管點作用,因此二人都抬頭看著他,不再言語,聽聽他繼續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