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去縣城找活幹的人走後不久,王桂花和李春曉也坐上一輛馬車,祖孫兩人往縣城而去。


    李家寶這一次是自己不想去。


    一次兩次去縣城,找活幹,好活找不到,不好的 ,也找不到。想找合意的有錢人家的姑娘,姑娘沒找到他。


    他就告訴自己。不是他找不到,是他現在還不想找,他的機遇還沒有到,到了那個時候,隻要他展現出來他的魅力,什麽事都能成。


    王桂花她們到了縣城的這天晚上,姚淑英做了一頓好菜。李大河就怕他娘讓他給大侄女找相親對象。


    吃完飯,王桂花還是提了她最關心的話題,她語氣很溫和。


    “淑英啊,你在這裏認識的人多一些,幫春曉留意一下,有合適的結親對象,給介紹介紹。”


    姚淑英想了一會,她認識的人裏麵,沒有合適的人。硬著頭皮開口:“娘,春曉長得這麽漂亮,肯定很多青年才俊來求娶,你就等著好好挑選孫女婿吧 。”


    王桂花聽了很高興。


    李春曉羞澀的低下頭。


    過三天姚淑英告訴王桂花,有一戶人家,家裏是做木工生意的,有一家木匠鋪,另外還有一個院子自己住,這家人隻有一個兒子,也在木匠鋪幹活,比春曉大兩歲。


    “這家人條件還可以,那小夥也會祖傳的手藝,娘你要是覺得合適我找媒人上門問問。”


    王桂花一聽,家裏有房子,也有做生意的鋪子,又是家裏的獨子,挺滿意的。


    王桂花覺得這兒媳婦比兒子靠譜。


    “那這小夥有沒有什麽不好的愛好習慣,會不會賭錢?”


    “這個我不知道,這個消息是我爹告訴我的。”


    “是親家老爺說的啊,那可以托媒人去說說看。”王桂花說。


    程木匠和程嫂子看見附近出名的王媒婆上門,很高興,也很熱情,他們家兒子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聽到王媒婆給他家兒子介紹一個農村來的姑娘,也沒有表現出來嫌棄,耐心聽她講。農村不農村的,不重要,關鍵是人怎麽樣。


    “那姑娘長得很漂亮,一點都看不出來是農村的姑娘,和城裏的小姐一樣。”王媒婆並沒有誇大。


    漂亮不漂亮的,也不太重要。程木匠兩夫妻繼續聽。


    隻程小哥聽到漂亮姑娘,挺高興的,希望他爹娘能夠應下來。


    “姑娘家裏有什麽人,做什麽活的?”程木匠問。


    “姑娘爹娘和兄長都在家裏種地。”王媒婆照實說。


    程木匠和程嫂子自小是在農村生活的。在他們兒子出生後才來到縣城找活幹,過了很多年的苦日子才有如今相對安穩的生活。


    夫妻兩個對看一眼,他們家隻是靠著木工手藝過生活的小戶人家,想找一個能勤儉持家的兒媳婦。


    “那姑娘的哥哥娶妻沒有?家裏條件怎麽樣?”程木匠問。


    “哎呀,你們看我這記性,姑娘哥哥是長房長孫,還沒有成家。姑娘家裏是村裏的富戶,總之,這家庭條件好著呢!”


    聽著似乎是個不錯的人家,姑娘家裏條件好,以後不用幫扶娘家。


    “那請王媒婆明天帶我們去姑娘家相看相看。”


    “隻是我家興兒還小,想過兩年等性子穩了再成親,如果大家合意就先定下來。”


    程木匠給王媒婆一個紅封包,送走了她。


    王媒婆迴去找姚淑英迴話。


    王媒婆走後,程小哥很高興,雖然還沒有見到這姑娘,他一聽就覺得挺好的,他一定會很喜歡。


    姚淑英得了王媒婆的消息,給她包了個紅封包,請她明天再辛苦一些,給說合說合,還有報酬。王媒婆喜滋滋走了。


    王桂花覺得對方隻有一間木匠鋪子,有些配不上她孫女,在猶豫要不要拒絕。


    但既然是姚父給的消息,她本能覺得是個不錯的。錯過了就可惜。


    第二天,王媒婆領著程木匠一家三口來到姚淑英家。


    程木匠一家三口都被李春曉的美貌驚豔到了。


    這麽漂亮的姑娘,他們家兒子能要得起嗎?


    這姑娘能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在他們家過日子嗎?


    就是成了親,心裏也不踏實的這種。


    這姑娘倒是落落大方,說話溫溫柔柔的。


    程木匠一家就是既希望這門親事能成,又怕這門親事成了,在這兩種想法中搖擺。


    說了一會子話,王桂花也問了幾句,這程家沒有什麽難看懂的,就是一開始姚淑英說的那樣。


    不管成不成,姚淑英準備了飯菜,大家坐一桌子吃頓飯,順便再說幾句話,有什麽問的再問問。


    之後王媒婆領著人走了,留時間給雙方考慮。


    程木匠夫妻兩好好權衡再三,還是覺得這姑娘長得太漂亮了些。就給王媒婆迴話,說他家覺得不合適。說姑娘長這麽好,應找條件更好的人家。又封了個大些的紅封包。


    程小哥聽到爹娘迴絕了這門親事,很不高興。他一眼就喜歡上這姑娘,漂漂亮亮溫溫柔柔的。人家姑娘長得漂亮有什麽錯,長得漂亮才好。


    知道對方拒絕了,王桂花心情也複雜,對春曉來說,這程家就是中規中矩,不是太好,也不算差。不過,王桂花還是希望能夠條件好一點,比如有兩家鋪子,一家自己做生意, 一家出租這種。


    程小哥不死心 ,想讓他爹娘改變想法,去找媒人說合這門親事。


    又過了好些天,一個月都過去了,程小哥每天都在想辦法說服他爹娘去提親。


    程木匠兩夫妻看兒子幹活的時候都魂不守舍,過了這麽久都沒有改變心意,沒有辦法,找王媒婆去姚淑英家再探探口風。這麽久了,都不知道人家有沒有看了別的人家。


    沒有想到,這時王桂花已經帶著李春曉迴李家村了。程木匠夫妻鬆一口氣,趁機和他們的兒子說他們家和那李姑娘沒有緣分,有緣分的話不會就這樣錯過。


    姚淑英覺得挺可惜,她爹說的啊,這家庭,這小夥都還挺不錯的。


    王桂花這迴來,遇到一個程小哥,雖沒談成,她覺得她家春曉的運氣在好轉,不像以前,……


    雖沒談成,但人家也說了,是春曉值得更好的。這相看找對象就不能著急。


    李春曉就聽她阿奶的。她自己打聽到鎮上謝家愛子才十二歲,她是沒有什麽希望的了。


    這迴迴來的時候,王桂花心情不錯。


    如果兒媳婦他們給多點錢就更好了。


    迴來的時候,姚淑英給她兩包東西,一包是幾套舊衣服,還有一包裝著給王桂花和李三柱買的一人一身衣服,另外還有幾盒糖果點心。姚淑英塞給王桂花三百文錢,李大河偷偷給王桂花一百文錢,並幫她們付了車錢。


    至於春曉,姚淑英覺得她的衣服都挺不錯的,沒給她買。


    拿到這點錢王桂花不是很高興,但她不是那種會主動問兒子兒媳婦要錢的人,不高興也沒有表現出來。


    還再三叮囑姚淑英給春曉找對象的事。


    李大河有些哭笑不得,這一次來他娘一次都沒有跟他說讓他給侄女侄子找相親對象的事。


    王桂花迴到家,把舊衣服給了梁玉蓮,拿兩盒點心出來分給來串門的婦人孩子。


    平時很少人去王桂花家串門,不過王桂花從縣裏迴來,還是會有些人來串門的,說幾句話,吃幾口點心。


    最主要是想打聽到一句半句關於春曉的親事的話……


    梁玉蓮心裏一個勁埋怨妯娌吝嗇,每迴都是給她舊衣服,好像她不配穿新衣服一樣。


    梁玉蓮也看不上那些舊衣服,上一次她給了大丫娘,這一次她打算拿去給她小妹。她小妹嫁得不好,家裏男人身體不好,做不了重活,還常常要吃藥,家裏窮得叮當響。


    不好的東西到了她小妹那裏都是好的,也不會嫌棄,隻是她小妹家有點遠,走路要兩個時辰,她不是很想去。她的兩個兒女也不樂意跟著去,嫌遠,嫌到了姨家沒有好東西吃。


    梁玉蓮打包好舊衣服,還從家裏偷偷拿了十斤米,十二隻雞蛋,一包糕點,就出發去小妹家了。


    果然,小妹家還是老樣子,住在破舊的小屋,一家人麵黃肌瘦 。她小妹看見梁玉蓮來了 ,有些緊張局促,不知道要怎麽辦,也沒東西招待。


    親眼看見小妹瘦削的臉,顯得比她還老相,梁玉蓮也有些心酸,她小妹比她小六年。


    當年小妹不顧家裏人的反對,一心要嫁給這個家裏條件不好,身體不好,又沒有手藝的人。家裏人都想不明白她小妹圖這個男人什麽,她也不明白。


    梁玉蓮娘家爹娘說起這個女兒,也是一臉愁苦,“這都是命,命不好,唉!”


    這小女兒小時候在家的時候很勤快,又懂事,不少人誇她,原以為……


    家裏人說她,她還哭,後來就沒有人說她這個事,大家各自過自己的生活。能怎麽辦,自己選的路,把眼淚逼迴去也要咬著牙自己走。誰也幫不了她。


    梁玉蓮在小妹家住了一晚,心情很複雜,慶幸自己嫁得比小妹好,又為小妹心酸,後悔自己拿來的東西少了,怪自己沒有能力幫助小妹多一些。


    除了拿來的那些東西,臨走的時候梁玉蓮把自己帶上的兩百文錢也塞給了小妹。她帶來的隻有這些,不是她當家做主,她的私房錢也不多。


    迴到李家村,過了兩天梁玉蓮才把不好的心情拋在腦後,如常過起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小茶12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小茶123並收藏山村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