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爺去看一迴曹振軒他們開荒山。
三個小夥幹活,特別是那兩個李家村的小夥,那陣仗,那些樹木紛紛在他們手底倒下。這地哪夠他們開荒?
曹老爺迴家一聲不吭買了五畝山地。
周婆子隨何大榮迴何家寨住了三天,看看她大孫子。撿了滿滿一籃子雞蛋,抓走了一隻母雞。
第四天周婆子迴來了,說兒子一家是遭了難,但好在人還在,往後會變好的,便不再說什麽了。
大家不再追問別的,有些話還是別問的好,親人也是這樣。
況且也沒有那個心情,最近幾天家裏氣氛都不好。
唐明去曹振軒家幹活都沒有精神。他做了一個夢,他正一枚銅板一枚銅板的,把錢往高壘,堆得高高的一堆錢,有個人大手一劃拉,全沒有了。
想要抓住那個人,但醒不過來,眼睜睜看著錢沒有了。
家裏還剩一隻母雞 。
周婆子迴來了,何秀芳就想把雞殺了吃了。
自家人忍著不吃,雞蛋也舍不得吃,都拿去換錢,錢到頭來也沒花到自家身上。
她家小蘭幫著喂雞喂鴨,看著自己家殺了那麽多雞鴨去賣,迴迴隻吃下水,都沒吃上幾迴好肉。
何秀芳覺得吃到自己嘴裏,穿在自己身上才是自己的。
這是知道借給何大舅家的錢是沒想能還迴來了!
這一次何秀芳沒有摳摳搜搜說一隻雞分幾頓吃,一頓都吃了。
吃完心情更不好,家裏連一隻雞都沒有了。
不管心情怎麽樣,還好東西是吃到身體裏了。
到了插秧的日子,一家人不得不打起精神。
家裏沒有雞鴨,周婆子也去幫忙種田。
插完田本來要等過了四月初八,村裏的青壯年才會出去找活幹。
唐明等不及了,洗腳上了田就說要出去找活幹。
這一迴,無論是外出的人,還是在家的人,心態都放鬆了一些。
忍住了眼眶的淚水,轉過身後,繼續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離天冷還早,大家的棉衣棉被都留在家了。簡便出行,輕裝上路,沒有人送到鎮上坐馬車。
唐明李大娃李阿福又坐在縣城的河邊,看那艘他們想要擁有的船。
五天了,他們一天來看一次。每天一早出來找活,消耗完精氣神就來這裏坐著。
看完那艘船,三人起身走迴客棧,經過碼頭的時候,看見一艘不算大的船正在裝貨。
岸邊堆了一摞一摞的竹篾編製而成的各種用具。
幾個人把竹器往船上搬。
“這難道是運往府城的竹器?”唐明心想。
挺遠的,唐明也看不清這些具體是什麽,編得好不好。
他就想到他阿娘編的籃筐篩子,在連山鎮賣出過二三十隻 。
唐明向旁邊一個在碼頭看人來人往的阿叔打聽了一下。
“這是陳盛祥的船,盛祥竹器坊知道嗎,縣城最大的竹器加工作坊,找活幹的人都想去那裏幹活。以前大家喜歡去福旺居,現在福旺居排在它後麵。”阿叔說的挺高興的,好像這竹器坊和他有關一樣。
“阿叔,這竹器坊在哪條街道,怎麽樣才找得到?”
“盛祥竹器坊不在街上,在一座山上,七寶山知道嗎?”
“娘娘山我們就知道。”
“和娘娘山不是一個方向,七寶山是陳老板買下來的,在山上蓋房子,請人編竹器。”
“陳老板是大善人,他還……。”阿叔好像還有很多話要說。
唐明打斷他。
“阿叔,阿叔,七寶山怎麽走?”
阿叔看他一眼,嫌棄道,“你跟著那些裝貨的人走不就能到了?”
說得好有道理。
裝完貨的幾人看著船開出去,拿上擔挑繩子離開碼頭。
唐明他們真的跟著那些人的後麵走。
走了好久,走了快半個時辰,到了一座山的跟前,那裏設有一個入口,旁邊立著兩個牌子,分別是盛祥山莊,盛祥竹器坊。
入口並沒有人看守。
唐明三人走上一段山坡,一塊開闊的平地出現在麵前。
中間的平地是空著的,三麵都蓋了幾排屋子,能看見當頭一間屋子裏麵,有人在忙活走動。
有人看見了進來了生人,一個婦人出來熟門熟路把他們引到一間屋子跟前。
不用問都知道是來問招不招工,有沒有活幹的。
懶得跟他們說。
“來找活的嗎,有什麽話你們自己進去問。”
剩下來的事出人意料的順利。
問了他們年齡和名字,家住哪,需不需要管住宿和吃飯,力氣大不大,會不會破竹篾,會不會編菜籃,會不會算數識字等等 ,一一登記好。
“明天帶齊東西到這裏找我,看不見我,就問人,說找陳小林,安置好,後天我安排你們做活,你們三個可能會分開。”
“我們今天能不能住過來?”唐明問。
陳小林看了眼天色。
“也行吧,動作快一點,晚了我不等你們。”
三人開始在盛祥竹器坊安頓下來。
李大娃和李阿福分在一起,砍竹子,搬運竹子、運送竹器裝船等,有什麽做什麽。
唐明還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麽,陳小林讓他跟在一個叫王燦的人身邊,聽他吩咐。
李阿福挺高興的,不用挑籮筐去娘娘山撿木柴。在這裏幹活的人可以拿那些用不著的竹篾費料迴去宿舍燒火。而且這裏一天三頓都管了,不用自己開火做飯。
唐明他們走後,何秀芳去買了十二隻雞,十二隻鴨迴來養,不想養那麽多了。不知道為什麽,就是不想養那麽多。
李小薇兩姐妹去摘兩大筐酸梅迴來,除了賣給周管事,還能賣給誰?
不能每次都找周管事。
兩姐妹拿了一些酸梅出來沒精打采在集市擺攤。有人買就賣,都懶得吆喝了, 也不搞打折贈送。
李小薇想自己家泡點果酒喝,要買黃糖,買白酒,買壇子。壇子不怎麽貴, 高度數一點點的白酒不知道買不買得到,價錢負擔得起嗎?……
就酸梅易得,其它都不易得。
還有她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好像也不適合喝果酒!
胡思亂想的時候,一道影子擋住了照在她草帽上的太陽光。
“姑娘,你這果子怎麽賣,就這麽點嗎,還有沒有?”
“有,兩文錢一斤,你要多少?”李小薇懶懶的問。
“隻要是像你這些這樣的,有多少我都要。”
“好吧,你在這等一會。”
李小薇去一個沒人的地方把酸梅從空間放出來。挪到路邊,招唿那人來稱酸梅。
一百七十斤酸梅,賣得差不多有唐明一個月工錢那麽多。
賣完酸梅,一人吃了一碗淨雲吞,兩姐妹走路迴家。
三個小夥幹活,特別是那兩個李家村的小夥,那陣仗,那些樹木紛紛在他們手底倒下。這地哪夠他們開荒?
曹老爺迴家一聲不吭買了五畝山地。
周婆子隨何大榮迴何家寨住了三天,看看她大孫子。撿了滿滿一籃子雞蛋,抓走了一隻母雞。
第四天周婆子迴來了,說兒子一家是遭了難,但好在人還在,往後會變好的,便不再說什麽了。
大家不再追問別的,有些話還是別問的好,親人也是這樣。
況且也沒有那個心情,最近幾天家裏氣氛都不好。
唐明去曹振軒家幹活都沒有精神。他做了一個夢,他正一枚銅板一枚銅板的,把錢往高壘,堆得高高的一堆錢,有個人大手一劃拉,全沒有了。
想要抓住那個人,但醒不過來,眼睜睜看著錢沒有了。
家裏還剩一隻母雞 。
周婆子迴來了,何秀芳就想把雞殺了吃了。
自家人忍著不吃,雞蛋也舍不得吃,都拿去換錢,錢到頭來也沒花到自家身上。
她家小蘭幫著喂雞喂鴨,看著自己家殺了那麽多雞鴨去賣,迴迴隻吃下水,都沒吃上幾迴好肉。
何秀芳覺得吃到自己嘴裏,穿在自己身上才是自己的。
這是知道借給何大舅家的錢是沒想能還迴來了!
這一次何秀芳沒有摳摳搜搜說一隻雞分幾頓吃,一頓都吃了。
吃完心情更不好,家裏連一隻雞都沒有了。
不管心情怎麽樣,還好東西是吃到身體裏了。
到了插秧的日子,一家人不得不打起精神。
家裏沒有雞鴨,周婆子也去幫忙種田。
插完田本來要等過了四月初八,村裏的青壯年才會出去找活幹。
唐明等不及了,洗腳上了田就說要出去找活幹。
這一迴,無論是外出的人,還是在家的人,心態都放鬆了一些。
忍住了眼眶的淚水,轉過身後,繼續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離天冷還早,大家的棉衣棉被都留在家了。簡便出行,輕裝上路,沒有人送到鎮上坐馬車。
唐明李大娃李阿福又坐在縣城的河邊,看那艘他們想要擁有的船。
五天了,他們一天來看一次。每天一早出來找活,消耗完精氣神就來這裏坐著。
看完那艘船,三人起身走迴客棧,經過碼頭的時候,看見一艘不算大的船正在裝貨。
岸邊堆了一摞一摞的竹篾編製而成的各種用具。
幾個人把竹器往船上搬。
“這難道是運往府城的竹器?”唐明心想。
挺遠的,唐明也看不清這些具體是什麽,編得好不好。
他就想到他阿娘編的籃筐篩子,在連山鎮賣出過二三十隻 。
唐明向旁邊一個在碼頭看人來人往的阿叔打聽了一下。
“這是陳盛祥的船,盛祥竹器坊知道嗎,縣城最大的竹器加工作坊,找活幹的人都想去那裏幹活。以前大家喜歡去福旺居,現在福旺居排在它後麵。”阿叔說的挺高興的,好像這竹器坊和他有關一樣。
“阿叔,這竹器坊在哪條街道,怎麽樣才找得到?”
“盛祥竹器坊不在街上,在一座山上,七寶山知道嗎?”
“娘娘山我們就知道。”
“和娘娘山不是一個方向,七寶山是陳老板買下來的,在山上蓋房子,請人編竹器。”
“陳老板是大善人,他還……。”阿叔好像還有很多話要說。
唐明打斷他。
“阿叔,阿叔,七寶山怎麽走?”
阿叔看他一眼,嫌棄道,“你跟著那些裝貨的人走不就能到了?”
說得好有道理。
裝完貨的幾人看著船開出去,拿上擔挑繩子離開碼頭。
唐明他們真的跟著那些人的後麵走。
走了好久,走了快半個時辰,到了一座山的跟前,那裏設有一個入口,旁邊立著兩個牌子,分別是盛祥山莊,盛祥竹器坊。
入口並沒有人看守。
唐明三人走上一段山坡,一塊開闊的平地出現在麵前。
中間的平地是空著的,三麵都蓋了幾排屋子,能看見當頭一間屋子裏麵,有人在忙活走動。
有人看見了進來了生人,一個婦人出來熟門熟路把他們引到一間屋子跟前。
不用問都知道是來問招不招工,有沒有活幹的。
懶得跟他們說。
“來找活的嗎,有什麽話你們自己進去問。”
剩下來的事出人意料的順利。
問了他們年齡和名字,家住哪,需不需要管住宿和吃飯,力氣大不大,會不會破竹篾,會不會編菜籃,會不會算數識字等等 ,一一登記好。
“明天帶齊東西到這裏找我,看不見我,就問人,說找陳小林,安置好,後天我安排你們做活,你們三個可能會分開。”
“我們今天能不能住過來?”唐明問。
陳小林看了眼天色。
“也行吧,動作快一點,晚了我不等你們。”
三人開始在盛祥竹器坊安頓下來。
李大娃和李阿福分在一起,砍竹子,搬運竹子、運送竹器裝船等,有什麽做什麽。
唐明還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麽,陳小林讓他跟在一個叫王燦的人身邊,聽他吩咐。
李阿福挺高興的,不用挑籮筐去娘娘山撿木柴。在這裏幹活的人可以拿那些用不著的竹篾費料迴去宿舍燒火。而且這裏一天三頓都管了,不用自己開火做飯。
唐明他們走後,何秀芳去買了十二隻雞,十二隻鴨迴來養,不想養那麽多了。不知道為什麽,就是不想養那麽多。
李小薇兩姐妹去摘兩大筐酸梅迴來,除了賣給周管事,還能賣給誰?
不能每次都找周管事。
兩姐妹拿了一些酸梅出來沒精打采在集市擺攤。有人買就賣,都懶得吆喝了, 也不搞打折贈送。
李小薇想自己家泡點果酒喝,要買黃糖,買白酒,買壇子。壇子不怎麽貴, 高度數一點點的白酒不知道買不買得到,價錢負擔得起嗎?……
就酸梅易得,其它都不易得。
還有她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好像也不適合喝果酒!
胡思亂想的時候,一道影子擋住了照在她草帽上的太陽光。
“姑娘,你這果子怎麽賣,就這麽點嗎,還有沒有?”
“有,兩文錢一斤,你要多少?”李小薇懶懶的問。
“隻要是像你這些這樣的,有多少我都要。”
“好吧,你在這等一會。”
李小薇去一個沒人的地方把酸梅從空間放出來。挪到路邊,招唿那人來稱酸梅。
一百七十斤酸梅,賣得差不多有唐明一個月工錢那麽多。
賣完酸梅,一人吃了一碗淨雲吞,兩姐妹走路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