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退去,天亮了,新的一天來臨,李家村村民開始在田間地頭忙活。
何秀芳也去田地裏看了一遍,挖低水田的出水口。
周婆子已經拿著布開始做衣服。
“阿婆,我們每個人都做一身棉衣,布和棉花不夠就先僅著你和我娘的做,我和小蘭的上衣做成棉褂子也行,棉被要做兩張。”李小薇說。
周婆子有些感動,這外孫女好!
“好,我都想著的。”周婆子說,這可有得她忙活了,雖然要幹活但她是很高興的。
陽光燦爛,濕漉漉的地麵很快就被曬幹,水稻甩掉一身的雨水,稻子長得更飽滿了一些。
又過了一天。
曹振軒兩兄妹想去鎮上買東西,邀李小薇兩姐妹一起去。李小薇沒有錢,不太想去,後來還是跟著去看看鎮上的情況。
買東西的事情,雖然曹老爺自己和兩個舅兄可以全部都辦妥當,但曹老爺還是會給曹振軒分派一些活讓他去做。
據他了解,目前兒子曹振軒和兩個人走得比較近,一是李家村一個姑娘,二是朱家村朱大炮家的小兒子,這兩人,一個是個勤勞的農家姑娘,一個是朱家村土財主的兒子。
兒子還跟他坦白了,在鎮上買米那天,他自作主張把一塊銀角子借給那李家姑娘買東西了。
曹老爺對兒子這個舉動並沒有生氣,對他能夠在緊急時刻,當機立斷給朋友施以援手,對他這個行為,曹老爺是讚賞的。
想到自己背負的巨額債務,李小薇想多掙幾文錢早日還清債務,就摘了菜去賣,有牛車坐,還不用背。
兩大籃菜放上牛車,一行四人就出發了。
鎮上人來人往,三家米鋪大門都關得緊緊的,掛了“米已賣完”的牌子,但米鋪外麵還聚集不少不死心的人,希望能等到大門打開,能買到米。
一個婦人垂頭喪氣,幾年了,她們家都是一次買十斤八斤米,吃完了上街買,沒有想過要存一些米,這下子沒有米賣,讓她家裏幾口人吃什麽?前兩天她不顧家裏人反對,高價買了五十斤米,如今家裏隻有六十斤米不到,還有一袋子番薯,其他什麽都沒有。
李小薇看著婦人拿著空空的米袋子,便知道沒有米賣。
“嬸子,買點菜混著米吃,能省點米多吃幾天。”李小薇說。
“是哦。”婦人從絕望中醒過神來。
“那妹子給我兩斤豆角,一斤韭菜吧。”那婦人說。看了一遍菜攤,沒有看見可以頂肚子的雜糧,有些失望。
那婦人拿著菜走到集市的盡頭,還是讓她買到了一袋子新挖出來的番薯,盡管買的價錢高了一點,婦人她已不在意了,一袋子都要了。她還問那賣番薯的人家裏還有沒有,讓她全部挖來賣給她。那賣番薯的人直搖頭,“沒有了,早番薯就種這麽多。”
離開集市,婦人又去雜貨鋪問了一遍 ,買到一些隔年的豆子和黃豆。
隻要是能吃的,都賣得比較快,半個時辰多一點,李小薇家的菜就賣完了。
曹振軒也帶著曹金英來到李小薇的菜攤前。手上拿了一大個大布包,鼓鼓的 ,裝滿了東西。
“振軒哥,你們買了什麽?”李小薇問。
“一些常見的藥,治風寒,治發熱的,外傷的,我讓掌櫃給開了幾張方子,各配了十副藥。”曹振軒說。
“振軒哥,你怎麽想到的 ,你真厲害。”李小薇才發現自己一直隻關心買吃的,忽略了準備藥這件事情。
曹振軒笑笑。
“你現在去買也不遲。”
家裏的雞鴨還小,還要養養才能吃。李小薇去雜貨鋪買了兩袋子米糠,米糠沒有漲價。放好米糠,又想去藥店買幾副風寒藥 ,一問價錢,沒買。
李小薇想去買兩斤肥肉。
去到肉攤的時候,看見寥寥無幾的豬肉,李小薇後悔自己一來到鎮上就應該第一時間來買肉的,可是那時候她菜沒賣出去還沒有錢。
案板上孤零零放著半隻豬頭還有幾塊骨頭。李小薇對肉攤老板說。“老板,稱一下那些豬頭肉要多少錢?”
“好的,李姑娘。”肉攤老板用繩子綁了,稱重。
“李姑娘,我按老價錢算的,三斤豬頭肉,三十六文錢。”
他把豬頭肉放到李小薇的菜籃裏,收了錢。
又彎腰從地下筐子裏拿出來兩大塊臘肉。
“李姑娘 ,這是我去年冬天曬的臘肉,送給你的,我訂不到豬了,明天就不來賣豬肉了,我還擔心今天見不到你呢。”
這個時候,李小薇不會推辭 ,接過臘肉,向老板道謝。
“老板,光拿你的東西,我有些不好意思,我明天摘一些菜給你送過來吧。”李小薇說。
“不用,不用,我家院子有菜地的,夠我們吃的。”老板忙說。
曹振軒他們還等著 ,李小薇就告辭走了。
坐上牛車,李小薇想最近可能都不會來鎮上了。
經過如意酒樓後門,李小薇看見王小哥和另一個婦人在裏麵摘菜,兩人都有些無精打采。
李小薇讓曹振軒停一下,她想看看周管事在不在。
眼尖的王小哥一下子就看見了走過來的李小薇。
“周管事,李姑娘在外麵。”
周管事走出來,看見李小薇,雖然又黑又瘦,但身體看起來比以前堅實了一些。
“周管事。”李小薇走前一步和周管事打招唿。
“李姑娘來鎮上做什麽?”
“今天帶了兩筐菜來賣,都賣完了。”
“這就好,那李姑娘來找我有什麽事嗎?”
“我就想向你打聽一下,外麵到底怎麽樣了,對我們這裏會不會有影響?”李小薇問。
“目前來說,北方從去年開始就鬧旱災,南方今年水災,受災的範圍很大。今年南方水災淹沒了很多莊稼,摧毀了很多人的房屋,造成不少人無家可歸,我們東隅縣還算比較好的,隻有縣城被淹,其他各鎮都沒事。”
“那……”我該怎麽辦?
“吃的穿的,多備點,感覺這世道要亂,守好自己家裏的糧食,盡量不要外出,我們酒樓明天都會關門了,買不到豬肉了,米也買不到。”周管事道。
“多謝周管事提點。”李小薇說。
“你等會,我進去給你拿點東西。”
周管事拿出來一個布袋子,身後王小哥捉著一隻雞。
“袋子裏的米有五十斤左右,還有這隻雞,都給你。”
“周管事,米您留著吧!”
“給你的你就拿著,我肯定留夠給自家的了,你不想想我們這裏是做什麽的,鎮上最大的酒樓,不用擔心我,快點迴家吧。”
“那多謝周管事,周管事保重,有緣再見,我家在鎮上最高的蓮峰山下,我們村叫李家村,我叫李小薇。”李小薇說完就吃力地扛著米袋子,拿著母雞走了。
迴到牛車附近曹振軒看見了 ,來接她肩上的袋子,放到牛車上。
“小薇,你認識這如意酒樓裏麵的人?”曹振軒問。
“賣過幾次菜給裏麵的管事老爺,這管事老爺人很好,這袋子米和這隻雞都是他給我的。”
“這管事老爺可真是好人,對你好。”曹振軒挺羨慕的。
“希望以後我有機會迴報一二吧。”就是不知道還會不會再遇到。唉,這世道!
過一會李小薇又說。
“振軒哥你和金英也對我很好,我會記住你們對我的好的。”
“唉,又來了,又來說這些了,講這種話,真是的。”曹振軒一臉無奈。
“等等,你們說我家應不應該這個時候買一隻大水缸?我家一直沒有水缸的,隻有一隻水桶。”
“買一隻方便一些。”曹振軒說。
“可我擔心如果我們要逃荒,到時候水缸帶不走,現在買還沒有用多久,有些不劃算。”
“說不定我們不用去逃荒呢,我感覺逃荒的人應該都會逃來我們這。”曹振軒說。
“那我下次賣菜有錢了就去買一隻水缸。”
“要不現在去打聽一下價格?”曹金英道。
於是曹振軒趕著牛車去雜貨鋪。
李小薇看中一隻大瓦缸,一問之下,價錢有些貴。
“姑娘,這是青缸,水放在裏麵不會壞,水還會變得更幹淨,我現在是便宜賣了,放在往常這個價錢我是不會賣的,姑娘這是撿到寶了。”
“好吧。”她也不懂,老板說什麽是什麽。
“我過幾天掙到錢了就來買。”
一行人坐上牛車,這次他們真的迴家了。
經過集市的時候,看見那家雲吞攤和包子鋪已經關門。
何秀芳也去田地裏看了一遍,挖低水田的出水口。
周婆子已經拿著布開始做衣服。
“阿婆,我們每個人都做一身棉衣,布和棉花不夠就先僅著你和我娘的做,我和小蘭的上衣做成棉褂子也行,棉被要做兩張。”李小薇說。
周婆子有些感動,這外孫女好!
“好,我都想著的。”周婆子說,這可有得她忙活了,雖然要幹活但她是很高興的。
陽光燦爛,濕漉漉的地麵很快就被曬幹,水稻甩掉一身的雨水,稻子長得更飽滿了一些。
又過了一天。
曹振軒兩兄妹想去鎮上買東西,邀李小薇兩姐妹一起去。李小薇沒有錢,不太想去,後來還是跟著去看看鎮上的情況。
買東西的事情,雖然曹老爺自己和兩個舅兄可以全部都辦妥當,但曹老爺還是會給曹振軒分派一些活讓他去做。
據他了解,目前兒子曹振軒和兩個人走得比較近,一是李家村一個姑娘,二是朱家村朱大炮家的小兒子,這兩人,一個是個勤勞的農家姑娘,一個是朱家村土財主的兒子。
兒子還跟他坦白了,在鎮上買米那天,他自作主張把一塊銀角子借給那李家姑娘買東西了。
曹老爺對兒子這個舉動並沒有生氣,對他能夠在緊急時刻,當機立斷給朋友施以援手,對他這個行為,曹老爺是讚賞的。
想到自己背負的巨額債務,李小薇想多掙幾文錢早日還清債務,就摘了菜去賣,有牛車坐,還不用背。
兩大籃菜放上牛車,一行四人就出發了。
鎮上人來人往,三家米鋪大門都關得緊緊的,掛了“米已賣完”的牌子,但米鋪外麵還聚集不少不死心的人,希望能等到大門打開,能買到米。
一個婦人垂頭喪氣,幾年了,她們家都是一次買十斤八斤米,吃完了上街買,沒有想過要存一些米,這下子沒有米賣,讓她家裏幾口人吃什麽?前兩天她不顧家裏人反對,高價買了五十斤米,如今家裏隻有六十斤米不到,還有一袋子番薯,其他什麽都沒有。
李小薇看著婦人拿著空空的米袋子,便知道沒有米賣。
“嬸子,買點菜混著米吃,能省點米多吃幾天。”李小薇說。
“是哦。”婦人從絕望中醒過神來。
“那妹子給我兩斤豆角,一斤韭菜吧。”那婦人說。看了一遍菜攤,沒有看見可以頂肚子的雜糧,有些失望。
那婦人拿著菜走到集市的盡頭,還是讓她買到了一袋子新挖出來的番薯,盡管買的價錢高了一點,婦人她已不在意了,一袋子都要了。她還問那賣番薯的人家裏還有沒有,讓她全部挖來賣給她。那賣番薯的人直搖頭,“沒有了,早番薯就種這麽多。”
離開集市,婦人又去雜貨鋪問了一遍 ,買到一些隔年的豆子和黃豆。
隻要是能吃的,都賣得比較快,半個時辰多一點,李小薇家的菜就賣完了。
曹振軒也帶著曹金英來到李小薇的菜攤前。手上拿了一大個大布包,鼓鼓的 ,裝滿了東西。
“振軒哥,你們買了什麽?”李小薇問。
“一些常見的藥,治風寒,治發熱的,外傷的,我讓掌櫃給開了幾張方子,各配了十副藥。”曹振軒說。
“振軒哥,你怎麽想到的 ,你真厲害。”李小薇才發現自己一直隻關心買吃的,忽略了準備藥這件事情。
曹振軒笑笑。
“你現在去買也不遲。”
家裏的雞鴨還小,還要養養才能吃。李小薇去雜貨鋪買了兩袋子米糠,米糠沒有漲價。放好米糠,又想去藥店買幾副風寒藥 ,一問價錢,沒買。
李小薇想去買兩斤肥肉。
去到肉攤的時候,看見寥寥無幾的豬肉,李小薇後悔自己一來到鎮上就應該第一時間來買肉的,可是那時候她菜沒賣出去還沒有錢。
案板上孤零零放著半隻豬頭還有幾塊骨頭。李小薇對肉攤老板說。“老板,稱一下那些豬頭肉要多少錢?”
“好的,李姑娘。”肉攤老板用繩子綁了,稱重。
“李姑娘,我按老價錢算的,三斤豬頭肉,三十六文錢。”
他把豬頭肉放到李小薇的菜籃裏,收了錢。
又彎腰從地下筐子裏拿出來兩大塊臘肉。
“李姑娘 ,這是我去年冬天曬的臘肉,送給你的,我訂不到豬了,明天就不來賣豬肉了,我還擔心今天見不到你呢。”
這個時候,李小薇不會推辭 ,接過臘肉,向老板道謝。
“老板,光拿你的東西,我有些不好意思,我明天摘一些菜給你送過來吧。”李小薇說。
“不用,不用,我家院子有菜地的,夠我們吃的。”老板忙說。
曹振軒他們還等著 ,李小薇就告辭走了。
坐上牛車,李小薇想最近可能都不會來鎮上了。
經過如意酒樓後門,李小薇看見王小哥和另一個婦人在裏麵摘菜,兩人都有些無精打采。
李小薇讓曹振軒停一下,她想看看周管事在不在。
眼尖的王小哥一下子就看見了走過來的李小薇。
“周管事,李姑娘在外麵。”
周管事走出來,看見李小薇,雖然又黑又瘦,但身體看起來比以前堅實了一些。
“周管事。”李小薇走前一步和周管事打招唿。
“李姑娘來鎮上做什麽?”
“今天帶了兩筐菜來賣,都賣完了。”
“這就好,那李姑娘來找我有什麽事嗎?”
“我就想向你打聽一下,外麵到底怎麽樣了,對我們這裏會不會有影響?”李小薇問。
“目前來說,北方從去年開始就鬧旱災,南方今年水災,受災的範圍很大。今年南方水災淹沒了很多莊稼,摧毀了很多人的房屋,造成不少人無家可歸,我們東隅縣還算比較好的,隻有縣城被淹,其他各鎮都沒事。”
“那……”我該怎麽辦?
“吃的穿的,多備點,感覺這世道要亂,守好自己家裏的糧食,盡量不要外出,我們酒樓明天都會關門了,買不到豬肉了,米也買不到。”周管事道。
“多謝周管事提點。”李小薇說。
“你等會,我進去給你拿點東西。”
周管事拿出來一個布袋子,身後王小哥捉著一隻雞。
“袋子裏的米有五十斤左右,還有這隻雞,都給你。”
“周管事,米您留著吧!”
“給你的你就拿著,我肯定留夠給自家的了,你不想想我們這裏是做什麽的,鎮上最大的酒樓,不用擔心我,快點迴家吧。”
“那多謝周管事,周管事保重,有緣再見,我家在鎮上最高的蓮峰山下,我們村叫李家村,我叫李小薇。”李小薇說完就吃力地扛著米袋子,拿著母雞走了。
迴到牛車附近曹振軒看見了 ,來接她肩上的袋子,放到牛車上。
“小薇,你認識這如意酒樓裏麵的人?”曹振軒問。
“賣過幾次菜給裏麵的管事老爺,這管事老爺人很好,這袋子米和這隻雞都是他給我的。”
“這管事老爺可真是好人,對你好。”曹振軒挺羨慕的。
“希望以後我有機會迴報一二吧。”就是不知道還會不會再遇到。唉,這世道!
過一會李小薇又說。
“振軒哥你和金英也對我很好,我會記住你們對我的好的。”
“唉,又來了,又來說這些了,講這種話,真是的。”曹振軒一臉無奈。
“等等,你們說我家應不應該這個時候買一隻大水缸?我家一直沒有水缸的,隻有一隻水桶。”
“買一隻方便一些。”曹振軒說。
“可我擔心如果我們要逃荒,到時候水缸帶不走,現在買還沒有用多久,有些不劃算。”
“說不定我們不用去逃荒呢,我感覺逃荒的人應該都會逃來我們這。”曹振軒說。
“那我下次賣菜有錢了就去買一隻水缸。”
“要不現在去打聽一下價格?”曹金英道。
於是曹振軒趕著牛車去雜貨鋪。
李小薇看中一隻大瓦缸,一問之下,價錢有些貴。
“姑娘,這是青缸,水放在裏麵不會壞,水還會變得更幹淨,我現在是便宜賣了,放在往常這個價錢我是不會賣的,姑娘這是撿到寶了。”
“好吧。”她也不懂,老板說什麽是什麽。
“我過幾天掙到錢了就來買。”
一行人坐上牛車,這次他們真的迴家了。
經過集市的時候,看見那家雲吞攤和包子鋪已經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