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過山神後,母女三個走了快半個時辰,走到一處之前沒來過山頭,尋找可以挖的草藥。


    走進一片樹林裏麵,什麽都沒有找到,在樹林邊上沒有那麽多樹木的地方, 有一片地方長了很多低矮的雜草,李小薇看見了一片鉤藤,她認得是因為她小時候和她媽媽去山上采過 。


    李小薇剝下來一根枝條對何秀芳說。


    “娘,我在藥堂看見過有人拿這種帶鉤子的枝條來賣,藥堂收了,這好像叫鉤藤,我們也采了拿去藥堂問問吧。”


    何秀芳也不懂,就聽女兒的,畢竟女兒去過幾次鎮上的藥堂,很可能女兒說的是真的。


    母女三個就開始從鉤藤的藤莖上剝下來一根根帶鉤子帶葉子的小枝條。摘完了,紮好有三大捆放在一邊。又在附近找了一會,隻挖到一些五指毛桃根,再也沒有遇到認識的草藥。


    山上到處是各種樹木,樹藤,雜草,何秀芳也不知道哪些是草藥。還好女兒知道這種叫“鉤藤”的草藥,要不她們這次幾乎要空手迴去。


    迴到家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吃了周婆子煮好的粥。


    顧不上休息,何秀芳就拿出來鉤藤剝掉上麵的葉子,小薇說藥堂收的鉤藤是光禿禿的,沒有帶葉子,周婆子和李小蘭也來幫忙。


    李小薇拿著五指毛桃根去溪邊洗幹淨拿迴來晾曬好。


    鉤藤上的葉子都摘掉了,也晾曬起來。


    明天就去鎮上了,李小薇去菜園裏看有沒有可以摘去賣的菜。


    可以摘有豆角,韭菜,番薯葉,豆葉,通菜,茄子,沒有別的了。


    何秀芳安排一家人晚上早早吃飯睡下。第二天三更起來收整要拿去鎮上賣的東西。


    李小薇她們還沒有收拾好,李大娃兄妹倆就等在了院子外麵。


    天蒙蒙亮,能依稀看得見路,一行五人就挑著東西安靜地出了村子。


    到鎮上的時候,先去如意酒樓,周管事已經在指揮工人們幹活了。他一邊給一個工人交代著事情 ,一邊讓王小哥收了李大娃的柴,付給李大娃四文錢,又把李二妹的瓜苗也買了。李小薇看周管事挺忙,就抓住一個空隙問:“周管事,我大娃哥挑柴來賣,你這還收嗎?”


    周管事沉吟一會,“嗯……再挑來六擔吧 ,之後暫時就不收了。”他估計這酒樓的生意做不了多長時間了。


    李小薇謝過周管事就帶著和大家離開去集市擺攤。


    今天是趕集日,李小薇她們來得不算晚,占了一個不錯的位置。擺好菜攤,兩家的菜挨在一起放。李二妹拿來的有潺菜、枸杞葉、通菜,矮黃瓜 ,量都不多,每樣三五斤的樣子,整理得很好,此外還有一口袋幹菌子。


    看李二妹家的幹菌子,李小薇都想買,她們家沒有人會分辨蘑菇,不敢采。


    這一次,李小薇拔了一把蒜苗和一把小蔥,打算用來搭送給買菜的人。


    路上李小薇就和大家說過菜價的問題。又問了李二妹看她記不記得她家幾樣菜的價格,李二妹都記住了,等會顧客問,她能答上來的。李二妹沒有稱,就用李小薇家的。


    李二妹第一次擺攤賣菜,有些緊張。李大娃還沉浸在得到四文錢的喜悅當中,時不時摸一摸衣服內袋裏的四枚銅錢。


    李小薇看了看李大娃,見還沒有人走近買菜,就對李大娃說,“大娃哥,周管事說還要六擔柴,你不怕累的話還可以挑來賣給他,就到我們今天去的地方找他就行,他每天都在的。”反正李小薇去找周管事就幾乎沒有撲空過。


    李大娃忙說,“不怕,不怕。”過一會又低聲說“謝謝小薇妹子。”


    “不用謝我,是你自己不怕累才賺得到錢的。”


    她們菜攤子的菜新鮮,品種也豐富,很快就有人來光顧。


    等菜賣出去兩三斤,李二妹已經沒有了一開始的緊張,語氣輕快不少,臉上都有了一絲笑容。


    李小薇還是主要讓何秀芳和李小蘭負責賣菜,她在旁邊看著,有時候搭把手。


    何秀芳算錢有些慢,但有李小蘭在就不用擔心她們應付不過來。李小薇又交代她們稱重要足,送根蔥一根蒜什麽的。


    李小薇讓何秀芳她們看菜攤,她一個人挑著草藥去廣藥堂。


    廣藥堂夥計見她是老熟人了,直接把人領進了後院,請來掌櫃的,夥計就出去了。


    隻有雞骨草是曬幹了的,五指毛桃根和鉤藤都沒曬幹。


    “掌櫃的,我也不懂怎麽處理草藥,不知道要不要蒸熟再曬,也不知道要曬多久,還是拿來給您處理更好。”


    “嗯,不妨事。”對這些草藥他還是挺滿意的,拿來他們自己處理更好。


    掌櫃的給李小薇說了各種草藥的價格後,就給她稱重。


    付完錢給李小薇,掌櫃的又說,“姑娘,你還能再拔到魚腥草嗎?”縣城的廣藥堂讓他幫忙收一些。


    “有的,掌櫃的,您大概要多少?”


    “生稱一百斤左右吧,你拔了,洗幹淨泥土,晾幹水拿來給我就行,注意不要捂爛了,根莖葉都要的。”


    “好的,我這兩天就給您送過來。”


    今天賣藥材得了一百三十文。


    迴菜攤的路上,李小薇盤算,她家現在賺到的錢是繼續買米還是買其他,她一時拿不定主意。


    快到集市的時候,還是轉頭去米鋪買了五十斤米,放進空間再迴去菜攤那裏。何秀芳她們已經收好攤子在等她迴來。


    看見小薇的筐子的草藥都沒有了,何秀芳放下心來,她挺擔心那帶鉤子的枝條不能賣出去 。


    “小薇,二妹家要買米和鹽。”何秀芳說。


    “那我們先去米鋪吧,那裏有米也有鹽賣。”


    盛記米鋪的小夥計看見剛買過五十斤米的小姑娘又來了,還帶了一群人。


    “小二哥,我堂哥他們要買一些米,他們先看一看。”


    “我們……,我們買的不多。”李二妹小聲說。她賣菜得了二十二文,賣菌菇得了四十文,他哥賣柴得了四文錢,一共有六十六文。


    小二哥給她看了兩文錢一斤的米,就是李小薇買的那種。


    “有沒有更便宜的?”李二妹問。


    小二哥找出來大半袋子米說。


    “這裏麵的米是米袋子底下的,有些碎,還有就是混了一點受潮發黃的,但不多。”小二哥給她說清楚,還捧一捧出來給她看。


    “這個我們掌櫃說了一文錢一斤。”


    李二妹拿起一把米看了看,問她哥,“哥,你看,我們要這個可以嗎?”


    李大娃應道:“行,就買這種。”


    “那小二哥給我們稱一下多少斤,我怕我們錢不夠。”


    夥計拿米去稱,五十二斤,李二妹從錢袋子數出來十四枚銅錢,其餘的都倒到櫃台麵上給小二哥。


    “我們再買一些鹽,買十四文錢。”李二妹又說。


    “十四文錢不夠買一斤”,夥計一邊說一邊稱好鹽包好遞給李二妹。


    “娘,我們今天先不買米了,下次吧。”李小薇說。何秀芳都聽女兒的。她有些眼饞李二妹家買到了便宜的米,可惜李二妹都買完了。


    “小薇,我們家沒有豬油了。”何秀芳說。


    到豬肉攤的時候,買兩斤豬板油。


    這還是李小薇家第一次買豬板油,老板都有些懵了,隻收三十六文,還送給她們一副豬大腸。李小薇還問她娘要了六文錢才夠付。


    沒有再買其他東西,一行人開始走迴家。渴了就喝一口自己帶的水,雖然饑腸轆轆,汗濕衣衫,但東西賣出去了,也買到要買的東西,幾人心情都不錯,特別是李大娃兄妹倆。五十多斤米,省點吃,可以讓他們家三口人吃好些天。


    “二妹,到家把米曬一曬,發黑的米一定要挑出來不要吃,發黃的最好也不要吃。”李小薇說。


    “嗯,知道了,小薇姐。”李二妹迴道。


    在村口分開的時候,李二妹又問李小薇她們明天去不去賣菜,李小薇告訴她,她家下一次趕集日再去。


    “你可以去賣的,鎮上的住戶有人會出來買菜的,就是不要摘太多去。”李小薇對李二妹說 。


    何秀芳到家才想起來沒有買酸菜壇子。


    何秀芳把賣菜得的三十六文拿出來,給李小薇放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小茶12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小茶123並收藏山村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