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長和兒子阿寬走到鎮上,問了三家米鋪,米的價格和他之前打聽到的一樣,沒有變化。如果像李小薇擔心的那樣,夏糧會欠收,現在買米就是比較好的時機,如果有錢多買一些,等漲價賣出去就能賺錢。可惜也不知道會不會漲價,萬一價錢跌了呢?
又想到雖然他們這裏連續下了一段時間的雨,但雨不大,看不出來會影響到水稻的產量。
如今街道裏的米鋪並沒有人搶購大米。到了庶務所那邊,一切都和以往沒有區別,也沒有打聽到什麽有用的消息。
李村長最後來到收米的鋪子問價錢,那掌櫃有些不耐煩。
“今天都幾十個人來問收米的價格了,這價格不是往常一樣嗎,有什麽好問的?”
李村長在收米的鋪子外麵站了好一會,都沒有看見有人來賣米。
這有點不尋常!
李村長還是決定迴去勸說村民再等一段時間再賣糧。
李村長去鎮上打聽米價,何秀芳母女三個去山上找能夠吃的野菜野果,最好是能采到草藥去賣。本來何秀芳是想在地裏鋤草的,但不放心兩個女兒上山,便跟著來了。
紫朱果還是青色的,小小個,還要兩個多月後才開始成熟。野沙梨的皮還沒有變硬,還是青澀的小果。現在的季節是找不到什麽野果的季節。李小薇隻摘到幾隻五指毛桃果,小拇指那麽大,熟透的果子,果皮是紫黑色的,吃進嘴裏,甜甜的,軟軟的。她吃了兩隻,李小蘭吃了兩隻。
不單五指毛桃果好吃,它的根是有藥用價值的。
“小薇 ,這五指毛桃根能拿去藥店賣嗎?”何秀芳問。
“我們明天拿鋤頭來挖一些迴去曬幹,拿到藥堂問問吧。”李小薇也不知道。
“藥堂不要,我們自己偶爾熬湯喝對身體也有好處的。”何秀芳道,加骨頭煮就更好了,但她們沒有錢買骨頭。
李小蘭看到一根木頭上麵有不少木耳,她就喊姐姐和娘親一起摘木耳。
母女三個摘了半籃筐。
“小薇小蘭,你們小心一點,躲開毛毛蟲,濕滑的木頭最容易毛毛蟲了。”何秀芳提醒道,被毛毛蟲刺到,皮膚會紅腫發癢。
除了樹上的毛毛蟲,李小薇還怕山螞蟥。不過也顧不了那麽多了,硬著頭皮在山上走,尋找認識的草藥。
在山上找了好一會,何秀芳看見一處低矮的雜草上爬滿了雞骨草,有些藤蔓還爬到樹上去了。何秀芳大喜。
“小薇,小蘭,來幫忙扯雞骨草。”何秀芳喊。
李小薇和李小蘭趕忙來一起扯。
何秀芳找到雞骨草的頭,從根部折斷,過後它還會長出來。
三個人花了兩刻鍾才把這片雞骨草扯完,順手就團成一紮一紮的放在籃筐裏。
“再找一會我們就迴去了。”何秀芳說。
李小薇看見一叢紫蘇苗,就摘了嫩的紫蘇葉,還拔了七八株紫蘇苗迴去種。
何秀芳也不管李小薇,隨她去。
三人在山上再也沒有找到什麽有用的,就下山。
迴到家,何秀芳把山上采的木耳和雞骨草晾曬開,李小薇去菜地把紫蘇種好,她種的辣椒快熟了,青色的皮變硬的辣椒她都摘過兩迴吃了。
周婆子在家煮好了粥等她們迴來就可以吃,菜地裏的菜挺多,周婆子煮了一盤通菜,配粥吃 。
李小薇將拿迴來的紫蘇葉洗幹淨,搓皺巴了,放油鹽醬油,放上切碎的小青辣椒拌均勻,生吃別有一番風味。煮熟來吃更安心一些。這是一道小菜,吃粥吃飯都可以來一點。
“娘,下午我們就去挖五指毛桃根吧。”李小薇想盡快收集到多一些草藥拿去賣,原本是想明天再去的。
何秀芳也是同意的。吃過粥,休息片刻 ,穿好草鞋,扛上鋤頭拿上刀,挎一隻籃筐三人就出發了。何秀芳原來是不穿鞋的,她說她習慣了,不怕草紮到腳。後來李小薇勸了好幾次說萬一被樹枝刺破腳,可能要花錢買藥,何秀芳才穿上了草鞋。
如今周婆子在家有空就會編草鞋,她們家不缺草鞋。
走一路上山,三個人都出了一身汗。還好土地濕潤,比較容易挖,有些五指毛桃根用力一拔就拔出來了,長得深一點的才需要鋤頭挖。
挖出來的根莖甩掉泥,堆放在一邊。
她們拿了兩把鋤頭,一把大鋤頭,還有一把是李小蘭用的小鋤頭。李小薇看見她娘挖的挺賣力,衣服都濕透了,讓何秀芳擦擦汗歇一會,喝口水。何秀芳還說著:“我不累,不用歇。”
李小蘭也很認真幫忙收拾李小薇她們挖出來的五指毛桃根,放進籃筐裏麵。
辛苦一個下午,所有挖到的五指毛桃根都裝進了籃筐,有大半籃筐那麽多。
母女三個此時都一身汗水一身泥巴。
三人迴到山腳下,先去溪邊洗一下。洗幹淨五指毛桃根,洗手洗腳洗草鞋,鋤頭都洗幹淨才迴家。
家裏周婆子已經煮熟了飯,燒好一鍋熱水放在木桶裏用布蓋住,鍋裏的水也熱了。
李何秀芳讓兩個女兒先洗澡換上幹衣服。李小薇迅速去洗澡,然後讓李小蘭去洗,最後才是何秀芳去洗澡。
五指毛桃根放在大竹窩晾開,第二天出太陽再拿出去曬。
晚飯很簡單,米飯,一盤煮青菜,還有中午做的紫蘇小菜。
“秀芳,我們醃點酸菜來吃吧。”周婆子道。
“好啊,那小薇去鎮上的時候買隻壇子迴來。”何秀芳說。
“現在適合做酸菜的有嫩豆角和通菜,醃哪種?”周婆子問。
“阿婆,酸豆角遲些時候再醃吧,現在豆角還是挺好賣的。”李小薇說。
“行,那就先弄點通菜。”
吃完飯雞鴨都關好,各人之前都洗漱好了。天全黑下來,周小薇家堂屋點起一盞煤油燈,再坐一會,她們就要睡覺了。
有人舉著火把走來,在院子外籬笆門處站住。
何秀芳讓李小薇和李小蘭走出去看看。
隻看見一個比李小蘭大一些的小姑娘和一個大小夥子站在門外。李小薇一下子沒有認出來是誰。
“大娃哥,二妹姐。”李小蘭喊道。
“小蘭,小薇姐。”那小姑娘打招唿 ,大小夥低著頭,看著地上,不說話。
“二妹,找我們有什麽事嗎?”李小薇開口。
“小薇姐,我聽陳奶奶說你買了她家的瓜苗拿去鎮上賣了,我想問你還要不要,我家也有一些。”
“後天我會去鎮上,你可以摘了菜和我們一起去鎮上賣,如果你不想去,那賣給我也是可以,賣給我你得到的錢就會少一些。”李小薇說。
二妹想了一會。
“那我後天和你們一起去。”
“嗯,天不亮就要出發,出發前摘菜才夠新鮮,所以你要早起摘菜,除了青菜,家裏有曬幹的菌菇木耳鹹菜這些都可以賣的。”
“知道了,小薇姐,謝謝你。”二妹有些激動地說。
“鎮上的酒樓收幹柴的,如果大娃哥有力氣,可以挑一擔柴去鎮上賣,也能得幾文錢 。”李小薇又說。
李大娃抬起頭,挑柴他可以的。
看著李大娃兄妹離開,走進黑夜裏,李小薇兩姐妹關上籬笆門進屋。
“娘,李二妹和她哥後天和我們一起去鎮上賣菜。”李小薇對何秀芳說。
何秀芳歎了一口氣。
“大娃他爹娘前幾年生病走了,他們兄妹倆和他們阿奶相依為命,日子也不好過。”大娃爹娘的病花光了家裏的錢,地也賣了一些,還欠了一些外債,最後人還是沒有留住。
李小薇知道,這李大娃家就是前兩天村長爺爺說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那家了。
一家人商量好明天還是上山,找不到別的藥材就繼續挖五指毛桃根。
一早起床,洗好衣服,喂好雞鴨,把鴨子趕到小溪那邊關住,交待好周婆子天黑或者下大雨就去趕鴨子迴來,下小雨不用管。母女三個吃過粥就出門。
她們母女三個以前隻敢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活動,現在她們敢去遠一些地方,那裏少人到過,找到草藥的機會大一些。
蓮峰山主峰頂下麵一有個拜山神的位置,快到那裏的時候何秀芳在山路的上方折了幾根樹枝分給兩個女兒。
很快李小薇就看見一棵大鬆樹 ,樹頭周圍插了不少樹枝和雜草枝條,有新有舊,都是路過的人拜山神放的 。
到了這裏三人都不敢說話了,何秀芳把她手上的樹枝插好,拜了拜,求山神保佑,李小薇和李小蘭也照做。
這個山神,多數人都認為是打柴郎,也有傳說山神不是打柴郎。不管是哪個山神,很多人都相信山神默默保護著上山砍柴挖草藥的人。
又想到雖然他們這裏連續下了一段時間的雨,但雨不大,看不出來會影響到水稻的產量。
如今街道裏的米鋪並沒有人搶購大米。到了庶務所那邊,一切都和以往沒有區別,也沒有打聽到什麽有用的消息。
李村長最後來到收米的鋪子問價錢,那掌櫃有些不耐煩。
“今天都幾十個人來問收米的價格了,這價格不是往常一樣嗎,有什麽好問的?”
李村長在收米的鋪子外麵站了好一會,都沒有看見有人來賣米。
這有點不尋常!
李村長還是決定迴去勸說村民再等一段時間再賣糧。
李村長去鎮上打聽米價,何秀芳母女三個去山上找能夠吃的野菜野果,最好是能采到草藥去賣。本來何秀芳是想在地裏鋤草的,但不放心兩個女兒上山,便跟著來了。
紫朱果還是青色的,小小個,還要兩個多月後才開始成熟。野沙梨的皮還沒有變硬,還是青澀的小果。現在的季節是找不到什麽野果的季節。李小薇隻摘到幾隻五指毛桃果,小拇指那麽大,熟透的果子,果皮是紫黑色的,吃進嘴裏,甜甜的,軟軟的。她吃了兩隻,李小蘭吃了兩隻。
不單五指毛桃果好吃,它的根是有藥用價值的。
“小薇 ,這五指毛桃根能拿去藥店賣嗎?”何秀芳問。
“我們明天拿鋤頭來挖一些迴去曬幹,拿到藥堂問問吧。”李小薇也不知道。
“藥堂不要,我們自己偶爾熬湯喝對身體也有好處的。”何秀芳道,加骨頭煮就更好了,但她們沒有錢買骨頭。
李小蘭看到一根木頭上麵有不少木耳,她就喊姐姐和娘親一起摘木耳。
母女三個摘了半籃筐。
“小薇小蘭,你們小心一點,躲開毛毛蟲,濕滑的木頭最容易毛毛蟲了。”何秀芳提醒道,被毛毛蟲刺到,皮膚會紅腫發癢。
除了樹上的毛毛蟲,李小薇還怕山螞蟥。不過也顧不了那麽多了,硬著頭皮在山上走,尋找認識的草藥。
在山上找了好一會,何秀芳看見一處低矮的雜草上爬滿了雞骨草,有些藤蔓還爬到樹上去了。何秀芳大喜。
“小薇,小蘭,來幫忙扯雞骨草。”何秀芳喊。
李小薇和李小蘭趕忙來一起扯。
何秀芳找到雞骨草的頭,從根部折斷,過後它還會長出來。
三個人花了兩刻鍾才把這片雞骨草扯完,順手就團成一紮一紮的放在籃筐裏。
“再找一會我們就迴去了。”何秀芳說。
李小薇看見一叢紫蘇苗,就摘了嫩的紫蘇葉,還拔了七八株紫蘇苗迴去種。
何秀芳也不管李小薇,隨她去。
三人在山上再也沒有找到什麽有用的,就下山。
迴到家,何秀芳把山上采的木耳和雞骨草晾曬開,李小薇去菜地把紫蘇種好,她種的辣椒快熟了,青色的皮變硬的辣椒她都摘過兩迴吃了。
周婆子在家煮好了粥等她們迴來就可以吃,菜地裏的菜挺多,周婆子煮了一盤通菜,配粥吃 。
李小薇將拿迴來的紫蘇葉洗幹淨,搓皺巴了,放油鹽醬油,放上切碎的小青辣椒拌均勻,生吃別有一番風味。煮熟來吃更安心一些。這是一道小菜,吃粥吃飯都可以來一點。
“娘,下午我們就去挖五指毛桃根吧。”李小薇想盡快收集到多一些草藥拿去賣,原本是想明天再去的。
何秀芳也是同意的。吃過粥,休息片刻 ,穿好草鞋,扛上鋤頭拿上刀,挎一隻籃筐三人就出發了。何秀芳原來是不穿鞋的,她說她習慣了,不怕草紮到腳。後來李小薇勸了好幾次說萬一被樹枝刺破腳,可能要花錢買藥,何秀芳才穿上了草鞋。
如今周婆子在家有空就會編草鞋,她們家不缺草鞋。
走一路上山,三個人都出了一身汗。還好土地濕潤,比較容易挖,有些五指毛桃根用力一拔就拔出來了,長得深一點的才需要鋤頭挖。
挖出來的根莖甩掉泥,堆放在一邊。
她們拿了兩把鋤頭,一把大鋤頭,還有一把是李小蘭用的小鋤頭。李小薇看見她娘挖的挺賣力,衣服都濕透了,讓何秀芳擦擦汗歇一會,喝口水。何秀芳還說著:“我不累,不用歇。”
李小蘭也很認真幫忙收拾李小薇她們挖出來的五指毛桃根,放進籃筐裏麵。
辛苦一個下午,所有挖到的五指毛桃根都裝進了籃筐,有大半籃筐那麽多。
母女三個此時都一身汗水一身泥巴。
三人迴到山腳下,先去溪邊洗一下。洗幹淨五指毛桃根,洗手洗腳洗草鞋,鋤頭都洗幹淨才迴家。
家裏周婆子已經煮熟了飯,燒好一鍋熱水放在木桶裏用布蓋住,鍋裏的水也熱了。
李何秀芳讓兩個女兒先洗澡換上幹衣服。李小薇迅速去洗澡,然後讓李小蘭去洗,最後才是何秀芳去洗澡。
五指毛桃根放在大竹窩晾開,第二天出太陽再拿出去曬。
晚飯很簡單,米飯,一盤煮青菜,還有中午做的紫蘇小菜。
“秀芳,我們醃點酸菜來吃吧。”周婆子道。
“好啊,那小薇去鎮上的時候買隻壇子迴來。”何秀芳說。
“現在適合做酸菜的有嫩豆角和通菜,醃哪種?”周婆子問。
“阿婆,酸豆角遲些時候再醃吧,現在豆角還是挺好賣的。”李小薇說。
“行,那就先弄點通菜。”
吃完飯雞鴨都關好,各人之前都洗漱好了。天全黑下來,周小薇家堂屋點起一盞煤油燈,再坐一會,她們就要睡覺了。
有人舉著火把走來,在院子外籬笆門處站住。
何秀芳讓李小薇和李小蘭走出去看看。
隻看見一個比李小蘭大一些的小姑娘和一個大小夥子站在門外。李小薇一下子沒有認出來是誰。
“大娃哥,二妹姐。”李小蘭喊道。
“小蘭,小薇姐。”那小姑娘打招唿 ,大小夥低著頭,看著地上,不說話。
“二妹,找我們有什麽事嗎?”李小薇開口。
“小薇姐,我聽陳奶奶說你買了她家的瓜苗拿去鎮上賣了,我想問你還要不要,我家也有一些。”
“後天我會去鎮上,你可以摘了菜和我們一起去鎮上賣,如果你不想去,那賣給我也是可以,賣給我你得到的錢就會少一些。”李小薇說。
二妹想了一會。
“那我後天和你們一起去。”
“嗯,天不亮就要出發,出發前摘菜才夠新鮮,所以你要早起摘菜,除了青菜,家裏有曬幹的菌菇木耳鹹菜這些都可以賣的。”
“知道了,小薇姐,謝謝你。”二妹有些激動地說。
“鎮上的酒樓收幹柴的,如果大娃哥有力氣,可以挑一擔柴去鎮上賣,也能得幾文錢 。”李小薇又說。
李大娃抬起頭,挑柴他可以的。
看著李大娃兄妹離開,走進黑夜裏,李小薇兩姐妹關上籬笆門進屋。
“娘,李二妹和她哥後天和我們一起去鎮上賣菜。”李小薇對何秀芳說。
何秀芳歎了一口氣。
“大娃他爹娘前幾年生病走了,他們兄妹倆和他們阿奶相依為命,日子也不好過。”大娃爹娘的病花光了家裏的錢,地也賣了一些,還欠了一些外債,最後人還是沒有留住。
李小薇知道,這李大娃家就是前兩天村長爺爺說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那家了。
一家人商量好明天還是上山,找不到別的藥材就繼續挖五指毛桃根。
一早起床,洗好衣服,喂好雞鴨,把鴨子趕到小溪那邊關住,交待好周婆子天黑或者下大雨就去趕鴨子迴來,下小雨不用管。母女三個吃過粥就出門。
她們母女三個以前隻敢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活動,現在她們敢去遠一些地方,那裏少人到過,找到草藥的機會大一些。
蓮峰山主峰頂下麵一有個拜山神的位置,快到那裏的時候何秀芳在山路的上方折了幾根樹枝分給兩個女兒。
很快李小薇就看見一棵大鬆樹 ,樹頭周圍插了不少樹枝和雜草枝條,有新有舊,都是路過的人拜山神放的 。
到了這裏三人都不敢說話了,何秀芳把她手上的樹枝插好,拜了拜,求山神保佑,李小薇和李小蘭也照做。
這個山神,多數人都認為是打柴郎,也有傳說山神不是打柴郎。不管是哪個山神,很多人都相信山神默默保護著上山砍柴挖草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