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年見這老道在火海之中一動不動,也不知他此時是個什麽狀態。隻好按下性子,想要用烈火將老道煉成飛灰。
鼎元老道此時心中也是有苦難言。他雖 知成就金丹需渡風劫,卻不知何時渡、如何渡。
他被趙鶴年一行人逼迫,隻得倉促之間吞服丹丸。
曆代祖師之中,也隻有蘊真子祖師成就金丹,至今已有數千年,早已不知其中詳細。未有師父提點,也未有經籍參考,因此風劫來時才如此淒慘。
在旁人眼中,這吹拂鬆枝柏葉、桃花杏雨的微風,在他眼中卻是充塞天地的滾滾黑風。
金丹成就,天門大開。那漫天黑風便從頂門透入,將渾身筋脈血肉絞動,真如千刀萬剮一般。
他此時方才明白,為何祖師留下丹書中囑咐後輩弟子,一定要“真露盈尺,方能成就”。這真露乃是蓮花瓷盞經過萬人供奉,虔誠祈禱,凝結而成。這也是他講經說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信眾前來供奉,以此凝成真露。這真露的功效,竟然有壓製風劫的功效。
隻是如今他這一杯真露經過與趙鶴年鬥法,已經消耗小半,如今不僅要用來壓製黑風,還要用來抵擋烈火。當真是苦不堪言。
趙鶴年也是發了狠,將烈焰層層包裹,真如猛火鍛鐵,映得天邊也紅了半邊。
隻消半日功夫,隻聽裏麵一聲尖嘯,一具白骨掛著滿身血肉往火外衝來,隻是奔行數步,便撲倒在地,血肉都被火焰炙成飛灰,隻留下一副白光瑩瑩的骨架。正是:
自古修行少成功,江心月影總是空。
山居放鶴絕人跡,洞府喂鹿伴餘生。
全心隻作瘋魔病,半生都是癡頑夢。
多少添火不眠夜,都付流螢滿空中。
趙鶴年將火焰散開,除了骨架之外,那隻蓮花玉盞也倒在白骨不遠處,盞中真露已經幹涸。其他再無一物,看來皆被烈焰焚燒殆盡。
趙鶴年伸手將瓷盞攝到手中,上下翻看了一遍,見無什麽異常,便將瓷盞收入囊中。
隻是鼎元老道雖亡,但是仍需帶其白骨迴山複命。畢竟若無憑證,倒也不算圓滿。
他取出人袋往下一兜,屍骨霎時收入囊中。正待趙鶴年將囊袋束口,忽然一道靈光直往泥丸宮射來。
趙鶴年驀然大驚,張口一噴,那靈光之中傳出驚恐吼叫,然後戛然而止。
他摸了摸額頭虛汗,方才那一幕,驚得他汗毛倒立,冷汗直流。有那麽一瞬間,幾乎感覺已經踏足生死邊緣。
他料定方才那靈光定是老道殘魂。他此時才驚覺起來,那老道如此模樣,怕就是風劫的緣故。
這風劫當真厲害,無形無相,隻有渡劫之人可以看見,旁人隻能看見表相,所以才會見到老道皮肉脫離。
這老道身化白骨,此劫定然沒有渡過,因此神魂也未圓滿,所以才會被趙鶴年一口三昧真火燒滅。
眼見鼎元老道已死,趙鶴年又返迴雀舌嶺青鬆觀。來至塔閣之中,四處搜尋一遍,見無什麽遺漏,便將玉鼎收入囊中。
這玉鼎也是一件異寶,不僅可以淬煉雜質,去蕪存菁,還可以煉化妖魔,萃取精元。隻是此鼎並不是一件攻伐之寶,而是一件輔助法寶,因此那老道也並未用之對敵。
趙鶴年也知此寶神奇,隻是想起那老道用此鼎萃取孩童血肉精元,心中也是一陣陣發怵。若想利用此寶,還得克服內心不安。
收取玉鼎,見無他事,便踏神光迴至四平府天都觀。那觀中一幹俗世道士,也隻有請示門中方能處置。
葉讓四人聞報趙鶴年迴來,趕忙出來迎接。
葉讓急切問道:“敢問真傳,不知那鼎元老道如何了,真傳可是使用法寶脫身迴來?”
趙鶴年搖頭道:“那鼎元老道已經身死道消了。”
四人聞言,頓時眼現驚駭之色,皆是一臉震驚的看著趙鶴年。
趙鶴年見他四人神色,便知他們有所誤會,於是開口解釋道:“並非是我出手滅殺,而是那老道成就金丹,卻不懂躲避風劫的法門,從而被黑風吹散肉身,隻餘一具枯骨。”
四人不由麵麵相覷,不想那老道一番辛苦,竟然落得這般下場。不過,也暗自慶幸。一來,趙鶴年並未受到損傷,自己四人也免受處罰;二來,除了一個金丹真人禍患與剿除一個煉罡境界的妖人,其功勞也不可同日而語。
四人言笑晏晏,將趙鶴年迎入殿中。
幾人落座。葉讓道:“貧道已經飛書門中,料想門中已有安排,此時諸事已定,不知可要知會門中。”
趙鶴年道:“此時知會門中已是遲了,想必來人已在途中。隻是穩妥起見,還是飛書告知門中。”
葉讓連忙施禮道:“貧道這就去辦。”
趙鶴年剛要依允,便見殿外灑落點點清光。他連忙對四人道:“諸位,派中來援之人已到,快隨我出殿迎接。”
幾人慌忙起坐出迎。他們已經飛書略述此間之事,料想門中必定派遣一位真人前來,因此都不敢怠慢。
趙鶴年與幾人慌忙出殿。隻見空中雲映七色,霞飛萬彩。道道祥光垂下,朵朵紅雲籠罩。便已料定心中所想,知道必是門中真人下降才有如此異象。那鼎元老道丹成末流,哪能與天都派金丹真人相提並論。
隻是有此光景,凡人肉眼凡胎也是不能窺見,隻有蛻去凡胎鑄就神體,才有望氣之能。
眾人翹首以望,隻見雲中現出一位真人,怎生模樣:
大袖飄飄氣焰高,瑞氣融融玄光搖。
頭戴碧玉芙蓉冠,足踏清波逐雲潮。
修成龍虎相盤結,收斂鉛汞發靈苗。
超塵已越三千界,才過凡塵上九霄。
鼎元老道此時心中也是有苦難言。他雖 知成就金丹需渡風劫,卻不知何時渡、如何渡。
他被趙鶴年一行人逼迫,隻得倉促之間吞服丹丸。
曆代祖師之中,也隻有蘊真子祖師成就金丹,至今已有數千年,早已不知其中詳細。未有師父提點,也未有經籍參考,因此風劫來時才如此淒慘。
在旁人眼中,這吹拂鬆枝柏葉、桃花杏雨的微風,在他眼中卻是充塞天地的滾滾黑風。
金丹成就,天門大開。那漫天黑風便從頂門透入,將渾身筋脈血肉絞動,真如千刀萬剮一般。
他此時方才明白,為何祖師留下丹書中囑咐後輩弟子,一定要“真露盈尺,方能成就”。這真露乃是蓮花瓷盞經過萬人供奉,虔誠祈禱,凝結而成。這也是他講經說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信眾前來供奉,以此凝成真露。這真露的功效,竟然有壓製風劫的功效。
隻是如今他這一杯真露經過與趙鶴年鬥法,已經消耗小半,如今不僅要用來壓製黑風,還要用來抵擋烈火。當真是苦不堪言。
趙鶴年也是發了狠,將烈焰層層包裹,真如猛火鍛鐵,映得天邊也紅了半邊。
隻消半日功夫,隻聽裏麵一聲尖嘯,一具白骨掛著滿身血肉往火外衝來,隻是奔行數步,便撲倒在地,血肉都被火焰炙成飛灰,隻留下一副白光瑩瑩的骨架。正是:
自古修行少成功,江心月影總是空。
山居放鶴絕人跡,洞府喂鹿伴餘生。
全心隻作瘋魔病,半生都是癡頑夢。
多少添火不眠夜,都付流螢滿空中。
趙鶴年將火焰散開,除了骨架之外,那隻蓮花玉盞也倒在白骨不遠處,盞中真露已經幹涸。其他再無一物,看來皆被烈焰焚燒殆盡。
趙鶴年伸手將瓷盞攝到手中,上下翻看了一遍,見無什麽異常,便將瓷盞收入囊中。
隻是鼎元老道雖亡,但是仍需帶其白骨迴山複命。畢竟若無憑證,倒也不算圓滿。
他取出人袋往下一兜,屍骨霎時收入囊中。正待趙鶴年將囊袋束口,忽然一道靈光直往泥丸宮射來。
趙鶴年驀然大驚,張口一噴,那靈光之中傳出驚恐吼叫,然後戛然而止。
他摸了摸額頭虛汗,方才那一幕,驚得他汗毛倒立,冷汗直流。有那麽一瞬間,幾乎感覺已經踏足生死邊緣。
他料定方才那靈光定是老道殘魂。他此時才驚覺起來,那老道如此模樣,怕就是風劫的緣故。
這風劫當真厲害,無形無相,隻有渡劫之人可以看見,旁人隻能看見表相,所以才會見到老道皮肉脫離。
這老道身化白骨,此劫定然沒有渡過,因此神魂也未圓滿,所以才會被趙鶴年一口三昧真火燒滅。
眼見鼎元老道已死,趙鶴年又返迴雀舌嶺青鬆觀。來至塔閣之中,四處搜尋一遍,見無什麽遺漏,便將玉鼎收入囊中。
這玉鼎也是一件異寶,不僅可以淬煉雜質,去蕪存菁,還可以煉化妖魔,萃取精元。隻是此鼎並不是一件攻伐之寶,而是一件輔助法寶,因此那老道也並未用之對敵。
趙鶴年也知此寶神奇,隻是想起那老道用此鼎萃取孩童血肉精元,心中也是一陣陣發怵。若想利用此寶,還得克服內心不安。
收取玉鼎,見無他事,便踏神光迴至四平府天都觀。那觀中一幹俗世道士,也隻有請示門中方能處置。
葉讓四人聞報趙鶴年迴來,趕忙出來迎接。
葉讓急切問道:“敢問真傳,不知那鼎元老道如何了,真傳可是使用法寶脫身迴來?”
趙鶴年搖頭道:“那鼎元老道已經身死道消了。”
四人聞言,頓時眼現驚駭之色,皆是一臉震驚的看著趙鶴年。
趙鶴年見他四人神色,便知他們有所誤會,於是開口解釋道:“並非是我出手滅殺,而是那老道成就金丹,卻不懂躲避風劫的法門,從而被黑風吹散肉身,隻餘一具枯骨。”
四人不由麵麵相覷,不想那老道一番辛苦,竟然落得這般下場。不過,也暗自慶幸。一來,趙鶴年並未受到損傷,自己四人也免受處罰;二來,除了一個金丹真人禍患與剿除一個煉罡境界的妖人,其功勞也不可同日而語。
四人言笑晏晏,將趙鶴年迎入殿中。
幾人落座。葉讓道:“貧道已經飛書門中,料想門中已有安排,此時諸事已定,不知可要知會門中。”
趙鶴年道:“此時知會門中已是遲了,想必來人已在途中。隻是穩妥起見,還是飛書告知門中。”
葉讓連忙施禮道:“貧道這就去辦。”
趙鶴年剛要依允,便見殿外灑落點點清光。他連忙對四人道:“諸位,派中來援之人已到,快隨我出殿迎接。”
幾人慌忙起坐出迎。他們已經飛書略述此間之事,料想門中必定派遣一位真人前來,因此都不敢怠慢。
趙鶴年與幾人慌忙出殿。隻見空中雲映七色,霞飛萬彩。道道祥光垂下,朵朵紅雲籠罩。便已料定心中所想,知道必是門中真人下降才有如此異象。那鼎元老道丹成末流,哪能與天都派金丹真人相提並論。
隻是有此光景,凡人肉眼凡胎也是不能窺見,隻有蛻去凡胎鑄就神體,才有望氣之能。
眾人翹首以望,隻見雲中現出一位真人,怎生模樣:
大袖飄飄氣焰高,瑞氣融融玄光搖。
頭戴碧玉芙蓉冠,足踏清波逐雲潮。
修成龍虎相盤結,收斂鉛汞發靈苗。
超塵已越三千界,才過凡塵上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