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讓道:“身內不是牢籠,身外也非淨土。洞府難得修真,立處即是法台。”


    趙鶴年聞言微訝,拱手說道:“道友高見。”


    葉讓忙還禮道:“不敢。些許淺見,真傳勿怪。”


    趙鶴年擺手道:“哪裏。葉道友深藏智慧。道友有如此立意,見解也必不凡。日有多有勞煩,還望不吝賜教。”


    葉讓道:“不敢當真傳勞煩之言,若有下問,貧道定然知無不言。”


    五人談笑而行,不多時來至四平府敕造天都觀,趙鶴年上前叩動門環,隻聽裏麵有人走動。不過片刻,一個青年道士打開大門,掃視五人一眼,見到眾人都是道人打扮,忙打稽首道:“五位道長,不知何事叩門?”


    趙鶴年道:“你報於你家觀主得知, 天都派來人,命他速來迎接。”


    青年道士聽得一個“命”字,也知諸人來曆不凡,但他也不知其中內情。這些各府天都觀中人,除了觀主乃是天都派派遣,其餘或是招募散修,或是王朝委派,或是道觀收納,其中知道天都派內情的寥寥無幾,隻能從言語之中揣測一二。


    青年忙道:“諸位稍待,容我前去迴稟觀主。”說完關閉觀門,匆匆去了。


    不多時,道觀中門大開,一個老道領著十數人前來。老道童顏鶴發,白袍金冠,手持藜杖,見到門前五人,立時一凜。他雖境界低微,見不得玄氣神光,但是多年修行,也懂得觀氣之法。見這五人都是神完氣足,道骨玄風,連忙上前道:“不知來的是哪位同門,貧道見過,還請入內一談。”


    趙鶴年也不辭讓,當先邁步入門,四人緊隨其後。老道不由心中驚訝,暗中揣測幾人身份。


    老道將幾人引至正殿,揮散觀中人眾,拱手道:“不知幾位如何稱唿?”


    趙鶴年徑入主座,葉讓在旁說道:“這位乃是天蕩峰趙真傳,我等四人乃是內門弟子,前來協助真傳行事。”


    趙鶴年取出真傳寶籙,老道見此,連忙拜伏於地,口中道:“不知真傳駕臨,弟子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趙鶴年道:“執掌請起,不知者不罪。今番我奉天一院諭令,前來調查孩童失蹤一事,還望執掌鼎力相助。”


    老道忙爬起身來,低身說道:“真傳但有吩咐,老朽無不從命。”


    趙鶴年點頭道:“不知執掌如何稱唿?”


    老道忙道:“老道俗家姓徐,名喚定義。”


    趙鶴年道:“今次我等五人調查此事,恐怕要在此地耽擱一些時日。你可將此事來龍去脈敘說一遍。”


    徐老道忙拱手應道:“是。”隨即將此事經曆述說。


    原來四平府地處三洲交界,地形複雜多變,山路崎嶇難行,因此轄地各處素來隔絕,消息難以通達。


    丟失孩童也並非近日才有,往日隻因各處村落偏僻,丟失孩童也隻當虎狼叼走,或是懷疑人販誘拐,或是以為溺水跌崖。偶有鄉民報官,尋找無果之後,也就不了了之。


    隻是近兩年以來,府衙接到此類案件越來越多,文書積壓如山。官府才知此事非同小可,但又毫無頭緒可查,才將此事報於觀中得知。天都觀接受朝廷供奉,素有協理官府之職,但有所請必然酌情辦理。三司調查無果之後,才將此事上報宗門。


    趙鶴年問道:“按你所說,丟失孩童早已有之,隻是近期才有警覺。那麽丟失孩童可有範圍,或者可有懷疑目標?”


    徐老道搖頭道:“觀中掌籍司將各處案宗統計,又有伏魔司前往調查,發現幾乎遍及全府,甚至周邊府縣也有,許多失蹤案件並未上報官府,均是查看無果。貧道也知此事關係重大,飛書報於門中,執法堂也派人手前來調查。”


    趙鶴年聞言,問道:“你是說執法堂已有人手前來?”


    徐老道忙道:“正是,莫非真傳不知麽?”


    趙鶴年搖頭道:“他們此時人在何處?”


    徐老道:“離南百裏,兩洲交界之地,有條深澗,名叫墜馬澗。澗中有一隻修行數百年的蒼猿,神通廣大。聽門中執法弟子所說,這蒼猿已至虛丹圓滿,隻差一步就要金丹大成。他們懷疑恐是這妖孽作祟,因此前往捉拿。隻是這蒼猿躲在深澗水府,因此幾次捉拿未果。這次聽說幾人已有主意,已經前往捉拿蒼猿了。”


    趙鶴年皺眉道:“去了幾日?”


    徐老道迴道:“已有兩日。”


    趙鶴年點頭道:“這四平府中可有修行中人?”


    徐老道迴道:“懂得些微末術法的不再少數,隻是這些人都是這凡塵俗子。若說有法力的,就要數雀舌嶺鼎元真人與飛水潭柳雲溪仙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子魚並收藏空劫最新章節